《易说道德经(第二版)》:
本章阐述了美与丑、善与恶、有与无、难与易、长与短、高与下、音与声、前与后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揭示了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的规律,都有其多面性的性质,告诉人们要全面看待事物,不可偏执。
这一章内容丰富,含义广泛,涵盖了“去除分别心”的修身法宝、“行不言之教”的教导之法、“功成弗居”的立身秘诀。
事物也好,人也罢,不是天生就有美与丑、善与恶的分别,都处在统一的发展之中。而是因为人的分别心形成了这种人为的区分。在处理人际关系方面,正是由于这种分别心、个人喜好的存在,影响了人际关系的和谐,甚至滋生出尖锐的矛盾。老子教导人们要以平等、尊重的心态去看待事物,去对待他人。
苏东坡与佛印对坐,打量佛印身躯胖大,打算跟他开个玩笑,于是说:“我们来说说对彼此的印象吧。”佛印应允。苏东坡日:“一坨屎。”佛印日:“一尊佛。”苏东坡回家后还觉得很可笑,苏小妹问是怎么回事,苏东坡就告诉她了。苏小妹叹日:“哥哥你输了,自心是什么,看别人就是什么!佛印的境界比你高得多了!”
“自心是什么,看别人就是什么!”生活中这种提醒比比皆是,比如空谷回音。你朝山谷喊什么,山谷回音就回什么,施爱得爱,施恨得恨,山谷可没有自我,你喊“我爱你”,山谷也回“我爱你”,很自然的事。事实上它哪里知道什么是“我”,什么是“你”,自然重复而已。
当你觉得周围人都面目可憎的时候,要想想:自己是不是内心里充满了可憎的念头,自己是不是个面目可憎的人?
没有分别心,简单地说,就是让自己的心态始终处在平衡中立的位置,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任何人、事、物。若能如此,你将会发现生活简直不可思议,缤纷美丽如万花筒般多彩。
以着眼人和事物的规律,以“处无为之事”的方法去培养人的良好习惯为根本,以“行不言之教”的方式去陪伴、唤醒、启发、引导他人。关于这两方面的讨论,留待后面章节作详尽的阐述。
“功成而弗居”告诉我们,要以平常心去对待取得的成功和功劳归属。只有这样,才能更加赢得他人的赞许和认可。如何做到功成而不居功自傲呢?必须先过认识关。首先,要认识到成功是动态的,是暂时的,是会被超越的;其次,满招损。功成而炫耀,会引起他人的厌恶,必然减损在他人心中已经形成的良好形象;再次,居功自傲会导致性格缺陷,会导致心理失衡,以致心浮气躁,在这种不良心态下,肯定是难于取得更好成绩的。
一个人能把功劳、学识、才能、情感、怨恨等深藏于心,埋在肚里让它蕴化,而不是叽哩呱啦非要一吐为快,表现出来的定是一种非凡的涵养。“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这个道理。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蒙古的部落使者到中国来,进贡了3个一模一样的金人,把皇帝高兴坏了。可是这部落大使不厚道,同时出一道题目给皇帝:这3个金人哪个最有价值?
皇帝想了许多的办法,请来全国最好的珠宝匠辨识3个金色小人,称重量,看做工,所有测量办法的结果都是一模一样的。怎么办?使者还等着回去汇报呢!泱泱大国,不会连这个小事都不懂吧!
最后,有一位退位的老大臣说,他有办法。皇帝将使者请到大殿,老臣胸有成竹地拿着3根稻草分别插入3个金人的耳朵眼……
插入第一个金人,这稻草从另一边耳朵出来了;插入第二个金人的稻草从嘴巴里直接掉出来了;而插入第三个金人耳朵里的稻草进去后掉进了肚子,什么响动也没有。老臣说:第三个金人最有价值!使者默默无语,表示答案正确。
一则小小的故事,却道出了大肚能容的妙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