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爱——爱人者,人恒爱之现实世界中,人的素质、修养、个性、气质千差万别,人与人的关系也十分复杂,即便你有仁爱的心肠、良好的愿望、善良的动机,也未必事事做得尽如人意,赢得大家的爱戴和尊敬。对此,我们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付出的是你的爱,不应期望得到等同的回报,从某种意义上说,有了这样的心态,你就收获了两份爱墨子认为,先秦社会之所以混战,在于人与人之间不相爱,“是故诸侯不相爱则必野战,家主不相爱则必相篡,人与人不相爱则必相贼,君臣不相爱则不惠忠,父子不相爱则不慈孝,兄弟不相爱则不和调”。此外,自私自利也是乱世之因,如“亏父而自利”“亏子而自利”“亏兄而自利”“亏弟而自利”“亏君而自利”“亏臣而自利”“乱异家以利其家”“攻异国以利其国”等自私自利的形式。总之,违反兼爱互利原则的恶果是“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傲贱、诈必欺愚”。/墨子有意凸显爱的现实性一面,而不是渲染爱的幻梦色彩,主要是通过把“爱”与“利”予以贯通来实现的。换句话说,以爱启利,以利寓爱,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兼相爱”并非否定自爱,而是将自爱与相爱结合起来。“交相利”也不意味鄙视自利,而是力求使自利与互利相平衡。“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在这种充满爱意的相互义务性关系中,才能实现天下和谐、富足。因此,兼爱互利才是为治之道,“今天下之士君子,忠实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务为也”。/墨子在《兼爱》中说:圣人是职业治理天下的人,必须知道从哪里产生的混乱,才能治理它。这就如同医生给病人看病一样,必须知道疾病产生的源头,才能进行医治。我曾试着考察起源于何处,认为就是起源于人和人的不相爱。臣对君不忠,子对父不孝,就是所谓混乱。儿子爱自己而不爱父亲,所以损害父亲而自得其利;弟弟爱自己而不爱兄长,所以损害兄长而自得其利;臣下爱自己而不爱君上,所以损害君上而自得其利。这就是所谓的混乱。反之,父对子不慈,兄对弟不慈,君对臣不慈,这也是一种混乱。父自爱而不爱子,所以损害儿子以自利;兄自爱而不爱弟,所以损害弟弟而自利;君自爱而不爱臣,所以损害臣下以自利,这是为什么呢?都是源于不相爱。以此类推,小偷只爱自己的家,不爱别人的家,所以去别人的家偷东西以自利;强盗只爱自身,不爱别人,所以残害别人以自利;大夫各自爱自己的家族,不爱别人的家族,所以损害别人的家族而使自家得利;诸侯各自爱他自己的国家,不爱别人的国家,所以损害别人的国家以利他自己的国家。天下混乱的事情,全都摆在这里了,细察这些从哪里产生的呢?都起源于不相爱。/假如天下都能相亲相爱,爱别人就像爱自己一样,对待父亲兄长及君上像对自己一样,怎么能做出不孝的事情呢?看待子女、兄弟及臣子像看待自己一样,怎么会做出不慈爱的事呢?看待别人的家和自己的家一样,看待别人和看待自己一样,还会有小偷和强盗吗?看待别人的家族就像自己的家族一样,诸侯间还会相互攻伐吗?如果天下的人都相亲相爱,家族与家族之间不再侵害,国与国之间不再互相攻伐,没有了强盗与小偷,君臣父子之间都能忠孝慈爱,这样,天下就治理好了。由此可见,天下相亲相爱就能治理好,相互仇恨就会引起混乱。因此,墨子说:“不能不劝导爱别人。”习近平在访问东盟国家前回答记者时曾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兼爱非攻、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对亚洲繁荣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习近平以“中国”和“文化”为媒介,有力地消除了某些居心不良人士的“中国威胁论”,从根本上表明“中国人从骨子里没有侵略别国的文化基因”,中国的确是雄狮,但是一只爱好和平的狮子,并非盲目攻击别人的国家。习近平通过一次次国事访问,用传统的“兼爱”思想观念赢得了众多国家领导人的赞赏,塑造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