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职业教育的概念
(一)职业教育概念及其演变
职业教育就是向国民“传授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培养国民职业思想、职业素养的教育。职业教育亦称职业技术教育。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国际标准分类法》中这样表述:职业或技术教育,主要是为引导学生掌握在某一特定的职业或行业或某类职业中从业所需的实用技能、专门知识和认识而设计的教育。
1906年,近代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严复提出“实业教育”:“实业教育者,专门之教育也;专门教育,固继普通教育而后施。”1914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提出“实利主义教育”,即以“人民生计为普通教育之中坚”,强调不仅要给人以普通文化知识,而且给人以发展实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给人一定的职业训练。
受实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启发,中国现代职业教育创始人黄炎培提出了“实用主义教育”,后来在创办中华职业教育社时改称“职业教育”,说:“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又说:“以广义言之,凡教育皆含职业之意味。盖教育云者,固授人以学识、技能而使之能生存于世界也。”“职业教育(vocationaleducation)则凡学成后可以直接谋生者皆是”。他明确地指出:“不要说师范教育、医学教育等等都是广义的职业教育,就是大学、中学、小学和职业教育何尝没有一部分关系?”后来他又把“伤兵职业教育”“裁兵后之职业教育”等纳入职业教育的范畴。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的目的有4个,即“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1]
(二)职业教育的内涵
职业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一般而言,根据1996年9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我国的职业教育指的是广义的职业教育,外延包括各级各类职业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学校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即包括颁发学历证书的职业学校教育和非学历职业培训,单从职业学校教育的办学层次看,有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三个层次;而职业培训,包括从业前培训、转业培训、学徒培训、在岗培训、转岗培训及其他职业性培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初级职业培训、中级职业培训、高级职业培训。正如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所说:“职业教育是个统称,它既包括技术教育也包括技术培训,既包括职业教育也包括职业培训,既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也包括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应该是面向人人的教育,使更多的人能够找到适合于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空间……”
普通职业学校教育,社会培训机构举办的各种职业培训,都属于广义的职业教育范畴。从职业教育的对象,即受教育者的结构层次这个角度来说,职业教育包括从业人员的岗前职业技能培训、入职教育,也包括从业人员职后的继续教育(培训)或成人教育,以及转岗或再就业培训。温家宝认为,职业教育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面向城乡需要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和城市就业、再就业培训;第二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重点是高级技工和技师的培养;第三层次,在岗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继续学习。其正是从广义的职业教育这个角度而言。
再从学科发展的趋势看,实际上职业教育与技术教育、职业培训呈现出一种交互渗透、融合的趋势。“职业教育”概念包含了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三个层面的内容。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呈现融合发展的趋势,三者互相联系、互相渗透。“职业教育”的概念包括了“职业和技术教育”“职业教育和培训”“技术和职业教育与培训”等以上各个术语的含义,特别是与目前大量使用的“职业技术教育”含义基本一致。
(三)邓小平职业教育观的范畴
纵观邓小平对职业教育的论述,不仅包括职业学校教育,也包含了其他各种形态的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总而言之,邓小平所论及的职业教育及其所秉持的职业教育观是一种广义的职业教育观或大职业教育观。
二、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界定
目前,国内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尚没有明确、统一的界定。一些论者表述为“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或“邓小平的职业教育思想”,而另一些论者则以“邓小平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或“邓小平的职业技术教育思想”称说之。龚双江在《学习邓小平教育理论中的职业教育思想》(《职教通讯》1998年第12期)中提出“邓小平的职业教育思想”概念,他认为“邓小平的职业教育思想从职业教育的基本问题着手,在本质上揭示了我国职业教育的运行规律,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原则”。王建勋、黄立志在《试论邓小平职业技术教育思想及其发展》(《辽宁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第6期)中提出“邓小平职业技术教育思想”概念,认为“邓小平职业技术教育理论是邓小平结合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对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发展和补充,是我国现阶段职业技术大发展的主要理论依据”。其余各家观点,在此不一一赘述。
对邓小平理论,特别是邓小平教育理论和邓小平文献进行系统研究后,我们认为,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可以表述如下: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是指邓小平对我国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方针、教育质量、职业教育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以及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等方面的论断和观点。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是邓小平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邓小平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2]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职业教育的战略地位、教育方针、教育质量观、人才培养模式、职业教育发展观、办学目标、经费投入、职业教育改革、技术人才任用激励机制、职业教育办学论等方面。
邓小平除倡导各类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培训机构举办职业教育之外,还主张发展包括“半工半读的和业余的大学”在内的高等职业教育,提出“职业中学的一部分毕业生应该能够升入高等专科学校学习”。建立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这既是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教育自身协调发展的需要。邓小平提出并构建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从初级到高级,普通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融合,职业学校教育与非学历职业教育(职业技术培训)并举的立体、开放的职业教育体系。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具有继承性、创新性和时代性、超前性、立体性、开放性的特点。
邓小平既是一位职业教育的受教育者,也是一位职业教育组织者和实践者。“教育为政治、经济服务”观点的确立,是其职业教育思想萌芽的标志。[3]
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是一个科学的体系,是在其漫长的革命生涯中逐步形成的;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萌芽或者形成,跟中国20世纪初的职业教育思潮有着某种渊源关系。或者说,具有接受职业教育背景、改变邓小平一生命运的留法勤工俭学经历,对他日后的教育思想,尤其是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影响深远。
[1]中华职业教育社编:《黄炎培教育文集》,中国文史出版社,1995年版。
[2]周华银:《论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中国电力教育》,2009(14)。
[3]周华银:《邓小平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职业教育研究》,2010(03)。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