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慢慢来,修行就是修理自己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381663
  • 作      者:
    白云禅师著
  • 出 版 社 :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不一样的佛法演讲集,涵盖了佛门大德白云禅师海内外演讲的精粹,针对世人面临的普遍问题,揭示佛理,一针见血,直击要害。

  作品语言浅白,以平常事物为切入点,告诉世人,真正的修行,是修养自己,修养自己的身口意。

展开
作者简介

  白云禅师(1915—2011),当代亦禅亦密大成就者,台湾千佛山开山宗师。籍贯湖南益阳,1935年毕业于国立湖南大学中文系,7岁出家,21岁受比丘戒。此后常行脚于大江南北,以至塞外边远地区。遍参潜隐善德,并曾朝礼印度、尼泊尔等佛教圣地,当时行脚僧皆称其为“梦头陀”。一生深入经藏,阐经立论不辍,著作等身,为后学提供探究如来法义之敲门砖。于2011年在高雄圆寂,享年97岁。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台湾千佛山开山宗师白云老禅师弘法数十年来首部演讲集,同时也是在大陆首发,涵盖了他1999年至2003年间海内外的精辟演讲。白云禅师以平常事物为切入点、以聊天的形式阐述佛的智慧,告诉我们,学佛不是背经典、学知识,学佛是用佛法修正自己的身口意。佛法不是保存起来的佛经,佛法是优化生命的智慧。修行不是打坐、念经,修行是修理自己。

展开
精彩书摘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

  今天的主题,是有关修行的问题。修行,如果不知道其要领,会把方向弄错,而修养是从修行慢慢累积起来所完成的内涵。

  修行是什么?修正我们的行为,谈的是身、口、意,也就是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意念的行为。身体和言语的行为,是外表的行为,人人能看得到、听得到的,而意念的行为是内在的行为,别人用肉眼看不到的。可是,身体的行为、言语的行为,发起的力量,来自于意念,也就是内在的行为,它完成一种力量,使身体、言语表现行为。

  人的行为表现,往往依于自己的意念,以自我意识去表现。在这中间你会发现,每个人的知识、经验中,所完成的修养有多少,就能确定行为表现的好坏。因为,依于自我的意念往往使身体、言语行为表现得不理想,甚至会造成伤害,所以我们才要去修行。

  经典里谈修行,是修正身、口、意的行为,可是太多学佛的人,把修行当成找个法门照着去做。昨晚,我提到找些方法——念佛、学密、学禅、学净土……找个方法是因为自己还不能做主,需要依赖,使身、口、意行为不要有偏差,造成伤害。

  修行人刚开始依赖这些是必需的,但是,绝不是永远地依赖就能有修养,就能培养智慧、求得解脱,甚至证得道业,而是要从身、口、意上面去着手,唯有身、口、意的行为做得了主,才不会犯错、造成伤害,甚至还可以帮助别人得到利益。这里要说明一点,帮助别人得到利益,首先,自己要得到利益,也就是说自己先要有修行,完成修养才行。

  至于求解脱、证得涅槃,解脱是修行的整个过程去表现的行为,它包括外在的、内在的。而涅槃是最后的目的。为什么要修正身、口、意行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为人处世,像工作、事业、学业,或多或少会伤害别人,或使自己受到伤害。因此,才要去修行。

  佛陀的道理、方法教我们去调节身、口、意行为,使之不要出错,不要造成伤害,得到利益。久而久之,你就会发现,在修行的过程中,欢欢喜喜承受它的果报,不管是善的、恶的,或苦的、乐的,业报受完,清净了,可以成就道业。此漫长的过程即是修行。

  修行到达圆满的境界,就是最后的结果。我提醒各位,不管你修什么法门,都只是暂时的依赖,这点要特别注意,不能永远都只依赖这些。不是常有这种现象吗?譬如,你到寺院,听佛法介绍,这时自己可以做主了,心里面也很清净、欢喜。可是,一旦法会结束,当你走在回家的路上,原来的问题还是存在,那是为什么?

  因为,法会只是让你暂时完成心理目标上的转移,除非你在法会中能得到好处。所谓好处就是价值,什么价值?从道理、方法中,发现你平常所不知道的,去理解它,比平常知道的更深入、更增上,当法会结束,走在回家的路上,就会欢欢喜喜的。然而,不是参与法会时的欢欢喜喜,而是事后要欢喜得起来。这种欢喜,就是你得到的利益。

  所以,我们常说,学佛要去学智慧,在现实生活中,才不会被迷惑、才不会起烦恼,最后就可以表现出修养。可是,要怎么样去着手?我提出“三多”政策,什么叫“三多”?多看、多听、多问。

  多看,看什么?不管是看经典,看别人的行为表现,还是参与共修法会,都可以。在这里讲多看,不是单一的看,譬如说看经典,经典并不容易了解,因为有太多的名词、名相,所以,要去看不同的注解、不同的心得、不同的特色。看了还不够,还会有问题,没有关系,至少你已经收到很多的资讯,看完了有问题,要去问。

  一般讲开示,开示什么?当你有问题去请教,不能只问一个人,而要问不同的人,在这中间会汇集很多资讯,多看了,也多问了,还要多听人家讲。为什么要多听人家讲?因为同一部经典,自己看了,有问题去问,再听别人讲,在这一过程中,就会汇集到更多的资讯,才有比较的机会,才能去选择,但是,这种比较、选择不是一次可以完成的。

  譬如,刚开始你会从很多资讯中比较、选择,选择多了,还要再做比较,比较之后再选择,最后才会找到你自己所需要的。讲到这里,可能大家会有直觉的反应:那要花多少时间?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成就是在一刹那间。也就是说,刚开始,必须要尽可能多次地去接触,才会有机会去认识、了解、发现。然而,那并不表示是去发现经典里面的关键点,譬如说成就道业的法门,不是发现这些,而是发现自己究竟适合什么、喜欢什么。

  佛教的经典那么多,不是别人告诉你,什么经典最好,就去研究那部经典,而是多接触,从中去认识、了解,发现自己喜不喜欢。如果喜欢,还要考量自己具备的条件够不够,这里面就关系到时间、空间,以及本身具备的根机、智慧。你喜欢而条件又具足,这时候就可以抓住它,不要再改变了。

  到目前为止,大多数的人一开始就想抓住些什么,或者抓一点,做一做不行,换一个抓一点,过一段时间不行,又换,抓来抓去,最后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这是学佛没有得到要领。因此,多看、多听、多问是汇集资讯,充实自己知识、经验的最好的方法。如此,是不是就可以发现自我、调理自我、改变自我?那又涉及平常所讲的法门。法门从哪里来?中国佛教有十大学派,你不一定要统统会,即使是一个学派,也不一定要统统会。你在里面抓住一样,就可以找到方法。

  譬如《法华经》,一部《法华经》里面有很多品,从中抓住一品就够了。为什么在日本,依于《法华经》里面的几品,就能建立起一宗?因为在家学佛,不可能有那么多时间,可是一定要把握,刚开始千万不要一下就想抓住一点什么,应该多接触、多汇集资讯,在这中间慢慢地去认识、了解,然后发现自己。就像盖房子,基础打好了,想盖什么样式,都没有问题。如果只想盖房子,不在乎基础,房子再漂亮也维持不了多久。

  ……

展开
目录

禅的内心世界 /001

好好开拓自己/037

谈心/061

尊重与珍惜/089

运用思想发挥智慧/113

从生活中认识佛法/145

修行是一辈子的事/183

自清凉而无碍/225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