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心理适应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73831
  • 作      者:
    赵冬梅,周宗奎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赵冬梅,女,中南民族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博士毕业,教育学博士后;美国马里兰大学儿童、关系和文化研究中心Kenneth H. Rubin实验室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社会性与人格发展。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青年课题、湖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民委科研项目以及武汉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曾在《心理学报》、《心理科学》等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先后获得湖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第三届朱智贤心理学奖、湖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奖项。
周宗奎,男,华中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院长。青少年网络心理与行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社交网络及其信息服务协同创新中心负责人。中国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发展心理学分会副会长。入选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网络心理与行为、社会性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教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专项和国际合作项目多项,获省部级科研教学奖励多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心理适应/人的发展与创造丛书》是一项持续三年的追踪研究,以同伴交往的四个水平为基础,动态地考察了儿童从中期到晚期,同伴交往的发展变化及其对心理适应的影响。本研究有三大特色:一是采用多层线形模型和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对追踪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同伴交往的发展趋势及其对心理适应发展轨迹的影响;二是充分重视同伴交往中性别的作用,将儿童的友谊数和同伴接纳水平进行了性别区分,证明了性别疏离现象的存在;三是呈现社会技能干预训练的过程和结果,不仅对理论模型进行验证,而且尝试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

展开
精彩书摘
  《儿童的同伴交往与心理适应》:
  随着言语和社会认知技能的发展,儿童开始使用语言攻击别人,后来攻击形式里面又加进了社会性攻击。由于外部攻击和语言攻击比较不为人们接受,而比较隐蔽的社会性攻击同样能伤害他人,同时遭到报复的危险小得多,所以社会性攻击最终成为基本的攻击策略(Vitaro et al.,2006)。本研究中三、四年级的学生,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即从童年中期到童年末期),他们的外部攻击并未显著增加,但是他们却越来越善于使用关系攻击——比较隐蔽的社会性攻击形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因为四年级关系攻击的上升速度快于三年级。也就是说,在关系攻击的发展速度上存在着同辈效应。年龄较大儿童与较小儿童相比,在随后的时间里他们的关系攻击增加更快,并且会达到更高的水平。另外,从上述关系攻击产生的过程来看,它的技能成分较为复杂,需要攻击者具有较高的社会知觉能力,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才能巧妙地利用、操纵同伴或破坏别人的人际关系。从这一点来说,年龄较大的儿童越来越善于使用关系攻击。在关系攻击发展速度的个体差异方面,研究还表明,初始为关系攻击水平较高组相对较低组,他们的关系攻击随时间的上升速度也比较快。也就是说,那些初测时具有较高社会认知技能的儿童,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的关系攻击也会达到更高的水平,更善于使用关系攻击。
  ……
展开
目录
“人的发展与创造丛书”总序
引言
第1章  儿童同伴交往及其相关理论
1.1  认知发展观
1.1.1  皮亚杰学派观点
1.1.2  维果茨基的观点
1.2  生态学观点
1.3  群体社会化理论
第2章  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变化:性别和文化差异
2.1  同伴交往四水平的划分
2.2  同伴交往的个体水平:性别
2.3  同伴交往的互动水平:儿童的退缩和攻击行为
2.3.1  社交退缩行为
2.3.2  攻击行为
2.4  同伴交往的双向关系水平:儿童的友谊
2.4.1  友谊的测量
2.4.2  友谊的发展变化
2.4.3  友谊的文化特征及性别差异
2.5  同伴交往的群体水平:儿童的同伴接纳
2.5.1  同伴接纳的测量
2.5.2  同伴接纳的发展变化
2.5.3  同伴接纳中的性别差异
第3章  儿童同伴交往中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3.1  退缩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3.1.1  退缩行为与友谊
3.1.2  社交退缩行为与同伴接纳
3.2  攻击行为与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
3.2.1  攻击行为与友谊
3.2.2  攻击行为与同伴接纳
第4章  儿童同伴交往与心理适应的相关研究
4.1  儿童同伴交往与社交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4.1.1  社交自我概念的定义和结构
4.1.2  社交自我概念的测量
4.1.3  社交自我概念的发展变化
4.1.4  自我概念的文化特征
4.1.5  同伴交往与社交自我概念的相关研究
4.2  儿童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4.2.1  孤独感的定义
4.2.2  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
4.2.3  社交自我知觉对孤独感的影响
4.2.4  同伴交往与心理适应的关系:综合作用模型
第5章  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与心理适应的总体研究设计
5.1  研究背景
5.1.1  以往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5.1.2  以往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5.1.3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5.2  总体研究思路
5.3  研究意义
5.3.1  理论意义
5.3.2  实践意义
第6章  儿童同伴交往中社会行为的发展趋势
6.1  研究目的与假设
6.1.1  研究目的
6.1.2  研究假设
6.2  研究方法
6.2.1  研究对象
6.2.2  研究工具
6.2.3  数据处理
6.3  结果分析
6.3.1  社会行为测量的信、效度分析
6.3.2  安静退缩的发展趋势
6.3.3  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的发展趋势
6.3.4  小结
6.4  讨论
6.4.1  安静退缩行为的发展变化特点及其在个体间的差异
6.4.2  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各自的发展趋势及其在个体间的差异
第7章  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趋势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7.1  研究目的与假设
7.1.1  研究目的
7.1.2  研究假设
7.2  研究方法
7.2.1  研究对象
7.2.2  研究工具
7.2.3  数据处理
7.3  结果分析
7.3.1  互选友谊数的发展趋势
7.3.2  社会行为对互选友谊数的影响
7.3.3  友谊质量的发展趋势
7.3.4  社会行为对友谊质量的影响
7.3.5  同伴评定分的发展趋势
7.3.6  社会行为对同伴评定分的影响
7.4  小结
7.4.1  关于互选友谊数的发展趋势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7.4.2  关于友谊质量的发展趋势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7.4.3  关于同伴评定分的发展趋势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7.5  讨论
7.5.1  互选友谊数的发展趋势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7.5.2  友谊质量的发展趋势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7.5.3  同伴评定分的发展趋势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第8章  儿童同伴交往的发展影响心理适应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8.1  研究目的与假设
8.1.1  研究目的
8.1.2  研究假设
8.2  研究方法
8.2.1  研究对象
8.2.2  研究工具
8.2.3  数据处理
8.3  结果分析
8.3.1  心理适应的潜变量线性增长模型
8.3.2  同伴交往影响心理适应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8.4  小结
8.4.1  关于心理适应的潜变量线性增长模型
8.4.2  关于同伴交往影响心理适应的潜变量增长曲线模型
8.5  讨论
8.5.1  心理适应的潜变量线性增长趋势
8.5.2  同伴交往对心理适应的潜变量增长曲线的影响
第9章  儿童社会技能的干预训练
9.1  儿童社会技能缺陷
9.2  儿童社会技能缺陷的干预方法
9.2.1  儿童社会技能训练(Social Skill Training,SST)
9.2.2  同伴一中介和同伴一匹配干预法
9.2.3  促进儿童社会技能的干预研究
9.3  本研究的干预训练过程
9.3.1  同伴交往状况的开放式问卷调查
9.3.2  选取干预训练对象
9.3.3  干预训练方案的实施
9.4  干预训练小结
第10章  研究总结
10.1  统计方法
10.2  主要结论
10.2.1  儿童的安静退缩、外部攻击和关系攻击的发展趋势
10.2.2  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趋势及社会行为的影响
10.2.3  JL童心理适应的潜变量增长趋势和同伴交往的影响
10.3  儿童同伴交往的理论思考
10.4  对儿童同伴交往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10.4.1  不宜鼓励儿童的安静退缩行为
10.4.2  应充分重视儿童外部攻击行为的消极影响
10.4.3  对儿童的关系攻击行为应加以适当引导
10.5  创新和局限
10.5.1  特色和创新
10.5.2  局限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I  友谊提名问卷
附录Ⅱ  同伴评定问卷
附录Ⅲ  班级戏剧量表
附录Ⅳ  哈特(Harter)问卷
附录V  孤独感问卷
附录Ⅵ  同伴交往开放式问卷(学生)
附录Ⅶ  同伴提名问卷
附录Ⅷ  教师提名问卷
附录Ⅸ  社会技能干预训练的家庭作业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