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休闲评论.第8辑,休闲哲学与文化.2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8150958
  • 作      者:
    王德胜,章辉主编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休闲”语词极为简单,理解却众说纷纭,所涉领域与内容也极其广泛。社会、经济、产业、文化、身体、心理等皆有所涉,哲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体育学等都可研究,游戏、娱乐、运动、学习等一切有助于使人实现身心愉悦与放松,获得生活与乐趣,体验到人生快乐与意义的各种活动,都能纳入休闲的范畴。也因为如此,休闲学研究与应用,既为我们提供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宽广空间,又给我们深入探索和构建学科提出了充满希望的挑战。
  希望是一种引导,挑战是一种激励。休闲学研究与应用的深入,需要我们会创造、会创新,现实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在为此准备问题、建立基础;也需要我们会借鉴、会模仿.海外多年休闲研究与实践的成果,已经为此提供了经验,积累了资源。休闲学研究与应用中,重视创造、创新,做好借鉴、模仿,是循着希望的引导迎接挑战的应循之路、可行之道。
展开
精彩书摘
  《休闲评论第8辑(休闲哲学与文化2)》:
  从人的本能角度讲,休息原本是无须倡导的,“闲”与“懒”是人的天性,像俄国懒人或巴西流浪汉,其行为是有遗传基因根据的。生活中,许多人休假,首先想到的不也是“睡懒觉”吗?这很正常,因为这种节省体能的基因,对于人类存续而言,非常重要。假设原始人类中,有些人不知节省体能,天天做无用功,他们早早就被猛兽吃掉了,而存活下来的人,肯定都会节省体能。现实中证明这一点的最好例子是:城市街心绿地,往往会被人踏出一条小径,小径肯定是走到对面楼座最近的路。再譬如,即便马路上有高架桥,路人往往也要冒着生命危险横穿马路。劝阻无效,警察便在街道中央竖起高高的护栏。此后,人们开始走高架,不是因为提高了觉悟,而是因为爬护栏更麻烦,不节约体能,还可能扯坏衣服,不划算。不过,按这个逻辑推导下去,人人都应像(一)(二)例中的人物才是,现代应大力倡导“劳动光荣”,而不是“休息”、“休闲”。当然,针对懒人现象,倡导前者依然很有必要;但是对于严重存在的“过劳”现象而言,则理应倡导后者。我们曾对日本的过劳死现象很不理解,现在有统计说,中国过劳死的人数已超过了日本。当然,这之中不排除有少数老板剥削雇员,强迫工人“过劳”的情况,但更多的情况下,“过劳”是职工的一种自觉行为。
  那么,这些同样具有懒散基因的人,何以会在职场上奋力打拼,乃至过劳呢?这是一个通常被忽视却非常有意思的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强大的社会价值导向能使人的价值观发生转变。人是自由自觉存在的类群动物,凝聚人类存续的力量,不仅仅是本能,更是人的类觉悟。人类的类觉悟内容丰富,其中便包含类群成员及精英自觉不自觉倡导或践行的若干价值取向,强烈抑制人的懒惰本性,促使人们去热爱劳动、辛勤工作。概括地说,这些价值因素包括“色、利、名、义”四个方面。
  “色”,是最原始、最基本的价值因素了。“色”也是人的本能需要,因而“色诱”的力量非常强大。这之中,同样含有动物性遗传因素。譬如家燕,雌性的家燕要比较一下,哪个雄性燕子的窝里羽毛多、更柔软,它就落到那个燕窝里做“妻子”。雌性爱舒适或懒,却成为刺激雄性多“劳动”的动力。这几乎也是规律,只是放到人类身上,其动力更大。男性深谙其中奥妙,便会想法把财富显摆出来,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藏族男性,往往佩戴许多宝石,借以表明自己的勤劳勇敢,吸引女性的目光。从这个角度讲,中外古今所有奢侈品,因这种显富而具有吸引女性的功能,而今天的“美女爱大款”,未必全是坏事;假如“美女爱大懒”,那才是可怕的事情。譬如马云,如果他不是成功的“马云”,走在马路上恐怕会把女性吓跑;而今天,许多大学生积极创业,我想,与马云们受追捧的示范效用密切相关吧!“利”的激励作用,无须多论。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市场经济的伟大,就在于它的激励机制最有效:多劳者多得利,不劳者不得利。而得了利、有了钱,人的什么欲望都能满足。中国有些员工的过劳,就是为了多挣钱。譬如在实行日薪制、计件制或加班双薪制的企业中,打工者往往会主动放弃休假。中国的出租车司机或个体户,从来不给自己放假,所以,今天的个体户,堪称人人是劳模。这也是欧美国家对华人商店甚为不满的地方。
  “名”的激励作用,对于中国知识分子来讲更有效。像中国“山水学者”或“院士”,就都变成了具有巨大激励效果的名声。于是,中国便有了985、211等奇奇怪怪的封号,以及数不清的奇奇怪怪的奖项。尽管这些封号、奖项很奇怪,却很管用;尽管由此可能滋生出大量的文化泡沫,但却能让许多知识分子忙得晕头转向、身心疲惫、痛苦不堪。其实,这些“名”之所以有这样大的激励效果,关键还是“名”至“利”归“色”来,而且,这时的“利”没有铜臭,“色”也显得高尚。譬如,当代社会舆论对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老少配竟如此宽容便是例证。此事给男性知识分子打开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激励他们奋斗到老。
  ……
展开
目录
休闲哲学
“身体生态”危机及其消解(寇东亮)
价值学视野中的“现代休闲”(杨曾宪)
工作伦理之于休闲伦理建设的关键作用(江渝)
冥契体验作为高峰体验的休闲特性及其在佛道二教中的体现(吴树波)
休闲与道德(李高阳)
论林语堂“优游人间”的休闲生活观(叶设玲)

休闲美学
休闲与审美关系刍议(毛宣国)
中国当代休闲文化的美学研究(杨秀珍)
城市休闲文化的多重美学维度(刘方)
论“休闲美学”的可能性(宋宁刚)
论宋词中日常生活的休闲与审美境界(孙敏明)
论道教风水宝地的审美与休闲(王巧玲)
当老庄遭遇现实(来晓维)
休闲美学的禅宗思想基础(吴正荣)
休闲美学视域下的明代名士李元阳(殷亚林)
休闲美学与身体实践(吴远稳)
文心雕龙“闲”字考论(胡辉 赵卫华)

休闲文化
圣丹尼大教堂何以寂寥(陆扬)
论南宋社会的休闲氛围(章辉)
从《玉溪文征》看滇中传统休闲文化(赵锦华)
王元翰诗文中的休闲取向(朱红华)
现当代小品文的酒中“闲趣”(石 健)
汪曾祺“休闲写作”的艺术魅力(陈新瑶)
现代休闲服装中的“懒人文化”探析(王芙蓉)
休闲与娱乐:西南民族村寨体育文化特征分析(余贞凯)

休闲教育
民国时期休闲教育研究概论(陆庆祥)
民国时期工人休闲教育研究(李金妹 石婷)
旅游类大学生休闲教育模式研究(李敬科)
传统休闲人格美与滇中休闲教育(时遂营 于丹 方波)
试论休闲教育的价值理性转向(殷素梅 高洪)

玉溪休闲文化与产业
休闲旅游促进民族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研究(马谊妮)
休闲大众化与公共资源私有化矛盾的解决路径分析(罗辉)
玉溪市休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思考(汪 雄 聂锐新赵艳艳)
新形势下玉溪红塔区休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基础点(郑升 张燕华 朱瑜 秦夕雅 王美佳 彭黄)
休闲与审美:华宁象鼻温泉的自在体验及环境保护(冯丽荣)
编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