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一辑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10140810
  • 作      者:
    艾四林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内容介绍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一辑)》是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编的论文集,精选了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在核心期刊发表的部分有较大学术价值的文章编辑而成,以全面展示学院科研成果。每年出版一辑。其中,第一辑收录的是2010年以前发表的重要论文,分为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国特色社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四个专题。
展开
精彩书摘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第一辑)》:
  二、资本逻辑演化与科技功能演进
  运动是资本一般性质之一。资本运动中获得的增殖达到一定程度,也就获得了性质上的改变。资本运动成就了资本的生命,也就成就了资本的贪婪与灭亡,最终决定了资本逻辑的私人性质演化为社会性质。
  资本借助科技构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不和谐,表明资本逻辑内在的矛盾达到自身难以解决的地步。日益加速相互排挤的发明和发现,每天空前大量增长的人类劳动的生产效率,终于使资本主义经济陷于严重的冲突,一方面财富大量增加和过剩,另一方面社会上大量人口无产阶级化。社会被自己的财富窒息,而绝大多数社会成员得不到或者完全得不到保障以免除极度的贫困。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每当科技革命发生时,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反而加剧,形成严重的社会危机。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框架中不得不作出适应科技进步的调整,才能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垂而不朽。
  要么是科技把资本从冲突中拯救出来,要么是资本将科技的生命力窒息。资本的发展行程到了一个关键时刻,要逐渐脱离资本的私有性质,走向社会性。恩格斯在《社会主义由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中,考察了科技的运用怎样激化了资本主义生产的基本矛盾:为避免毁灭性威胁迫使资本家应用科技,无止境地改进机器,而机器的改进造成了劳动的过剩,工人不得不忍受低工资。“机器,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成了资本用来对付工人阶级的最强有力的武器,劳动资料不断地夺走工人手中的生活资料,工人自己的产品变成了奴役工人的工具。”①低工资又造成国内消费的乏力,对工人消费的限制又破坏了国内市场。市场的扩张赶不上生产的扩张,资本主义的冲突不可避免。资本主义市场的内在矛盾性,要求资本本身实现革命性变革。于是,恩格斯指出,资本形态的发展经历了小作坊的单个资本、股份公司的集团资本、国家形式出现的国家垄断资本。现在盛行的是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全球资本。这样的每一个阶段,都是资本形式上的改变,内容上的丰富,死亡的是资本的私人性质,诞生的是生产的社会性质。科技的不断进步,导致生产资料摆脱资本属性,资产阶级越来越成为多余的阶级。
  但是,生产的完全社会化,不可能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完成,只能在一个新的社会制度中实现。“社会的这种状况一天比一天显得越加荒谬和越加不需要了。它应当被消除,而且能够被消除。一个新的社会制度是可能实现的”②,新社会必须有能力按照生产力的社会化要求组织生产,有计划利用和进一步发展一切社会生产力,在人人必须劳动的前提下,发展由人民来发展,成果由人民来共享。
  马克思不是陷入空想,而是找到实现资本演进到新社会的阶级力量他说:“要使社会的新生力量很好地发挥作用,就只能由新生的人来掌握它们,而这些新生的人就是工人。”③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味着他们在全世界的解放,“历史本身就是审判官,而无产阶级就是执刑者”。④
  既然资本体现的是社会关系,那么,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的资本逻辑功效也会有所不同。在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下,资本逻辑对科技功能的影响呈现与资本主义制度下不同的效果。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贪婪的本性无节制无约束地表现出来,科技成为有效率地剥削工人的工具,科技成为资本的俾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资本逻辑发生改变,资本的私人性已经被生产的社会性所代替,科技可以为社会服务而不再为资本服务了,科技功能可以按照无愧于人的方式发挥出来。
  ……
展开
目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
深化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
论共产党与社会党名称蕴含的本质区别
墨家和法家思想与西方趋利思想的关系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中国道路
《资本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微观基础
资本逻辑与科技社会功能的发挥
世界资本主义危机的根源和发展
历史唯物主义自由观革命的三重维度
论刘易斯拐点理论对中国经济的适用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中国为什么不能搞西方那样的多党制
西方国家社会建设与管理的若干经验和教训
论中国模式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
打造民族品牌的政府行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
应对“四大危机”中的越南共产党

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
蒋廷黻学术思想之理论基础初探
五四时期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第二阵地
以科学与理性的名义
辛亥革命期间列强对华中立政策研究
拉斯基与现代中国:研究概况与前景展望
守道与思归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论提炼和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法论问题
论耻感的基本含义、本质属性及其主要特征
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研究的主要视域
政治伦理视域中的公民教育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