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茶之史:一部茶香四溢的文化史
六朝以前:“以茶为俭”,崇尚简朴
巴蜀是茶业的摇篮
陆羽在《茶经·一之源》一开头就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茶树是中国南方的树木,所以,中国的茶业,最初也发生和发展于南方。据植物学家考证,茶树在地球上大约已经有上百万年的历史了,而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就在中国的云贵高原一带,包括云南、贵州、四川三省交界的山区,也就是战国时期的巴蜀国所辖境内。
六朝以前的茶史资料也表明,中国茶业,最初兴起于巴蜀。我国的产茶区基本上是循着一个自西向东,由南及北的发展历程。史书《华阳国志》记载,武王伐纣以后,巴为封国,四川的茶、蜜、丹、漆等都是常年贡品。在长沙马王堆轪侯墓出土随葬品的清单中即有“槚”的异体字,可见茶在西汉初期已是侯门的日常饮料,而且还是人死后的随葬品。
西汉时,成都不但已形成为我国茶叶的一个消费中心,而且根据文献记载,很可能也已形成为我国最早的茶叶集散中心,巴蜀茶业名甲全国。
当时有一个叫王褒的人,寓居成都安志里一个叫杨惠的女子家里。这位杨氏是个寡妇,家中有个名叫“便了”的奴仆,因为经常被王褒指使去买酒,很不情愿,又怀疑他可能与主母有染,就跑到已故的男主人墓前去发牢骚,说:“您当初买便了时,只要我看守家里,并没要我为其他男人去买酒。”
王褒知道后,一怒之下,把便了从杨氏手中买了下来。便了心里不愿意但也无可奈何,向王褒提出,将以后凡是要他干的事明明白白写在契约中,否则他有权不干。便了这个要求可谓是自掘坟墓,王褒这人擅长辞赋,精通六艺,为了教训便了,便提笔写下了一篇长约六百字题为《僮约》的契约,列出了名目繁多的劳役项目和干活时间的安排,使便了从早忙到晚,痛哭流涕地向王褒求情说,如是照此干活,恐怕马上就会累死进黄土,早知如此,情愿给您天天去买酒。
这篇《僮约》不过是作者的消遣之作,但却为中国茶史留下了非常重要的一笔。文中有“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两句,这是我国,也是全世界最早的关于饮茶、买茶和种茶的记载。前一句反映西汉时在成都一带,不但饮茶已成风尚,而且在地主富家,饮茶还出现了专门的用具。后一句则反映成都附近,由于茶的消费和贸易需要,茶叶已经商品化,还出现了如“武阳”一类的茶叶市场。这就能清楚地看出,不只先秦,而且在秦汉直至西晋,巴蜀都是我国茶叶生产和技术的重要中心。
以茶待客,象征简朴
西晋的都城是洛阳,永嘉之乱后,晋室南渡,北方七族相率过江,这一时期,由于上层社会的崇尚和带动,长江下游和东南沿海的茶业也较快地发展起来。
西晋时,皇室和世家大族经常斗富,生活非常奢靡,流亡到江南以后,有些人吸取了失国的教训,一改奢华之风,倡导俭朴。比如当时的吴兴太守陆纳招待大将军谢安时,就仅设了茶果,也就是水果和茶。这时茶已成为某些达官贵人用以彰显节俭和朴素的物品。
当时有个故事很有意思,记载在《世说新语·纰漏第三十四》中,说西晋有个叫任育长的人,少年时代聪明可爱,相貌也好,自从过江以后,头脑就变糊涂了。过江时,丞相王导邀请先前渡江的贤达一同到石头城(现在的南京)迎接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对待他,可是一见面便发现了他的异常。安排好坐席后,摆上茶来,任育长就问别人道:“这是茶还是茗?”刚一问,发现别人表情有变化,就改口说:“刚才问茶是热的还是冷的罢了。”
所谓茶和茗之区别,当时认为早采者为茶,晚采者为茗,在晋代“冷”和“茗”同韵,“热”和“茶”虽不同韵而主元音相近,所以任育长能改口。这个故事说明晋代在建康一带,就出现了以茶待客的礼仪。另一方面,随着北方士族的南迁,南方特别是江东各地,礼制比以前也有所加强,愈来愈时尚的饮茶,也自然愈来愈多地被吸收到礼俗之中了。齐武帝临终时又诏称:“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唯设饼、茶饮、平饭、酒脯而已,天下贵贱,咸同此制。”通过这样用诏谕的形式颁布全国,无疑是对这种风俗的一大推动和促进。
兴于隋唐:“比屋之饮”,禅茶一味
举国之饮,深入民间
隋的历史不长,茶的记载也不多,但由于隋统一了全国并修凿了一条沟通南北的运河,这对于促进我国唐代的经济文化及茶业的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有一首名作《琵琶行》,诗中琵琶女说自己的丈夫:“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浮梁是现在江西的景德镇,江口是指九江的长江口,丈夫把妻子一人留在九江船上,自己带着伙计去景德镇收购茶叶,虽然未明确指出,但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浮梁是当时东南的一个最大茶叶集散地,每年新茶上市,茶商间的竞争是多么激烈。
唐代中期,中国茶业有一个很大的发展,从南方传到中原,由中原传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一下变成了中国的举国之饮。陆羽《茶经》中说“茶之为饮……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比屋之饮”,就是家家户户都饮茶的意思,可见唐代国都长安等地饮茶的普遍程度。茶饮已经深入民间,成为生活之必需。
“吃茶去“
唐代著名诗人元稹,曾写有一首七字《茶》诗:“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僧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碗转麹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这首诗的内容中,除对茶的特点、加工、烹煮、饮用、功效作了全面介绍以外,还特别提到爱慕茶叶的“诗客”和“僧家”。
佛教在中国兴起以后,由于坐禅需要,与茶结下不解之缘,并为茶文化在中国和全世界传播作出重要贡献,其核心是“茶禅一味”的理念。
唐末五代,河北赵州禅师以“吃茶去”的机锋接引弟子。据《景德传灯录》卷十记载,赵州问新到僧:“曾到此间么?”僧答:“曾到。”赵州曰:“吃茶去。”又问僧,僧答:“不曾到。”赵州曰:“吃茶去。”这就是禅宗历史上著名的“赵州吃茶去”公案。
唐宋禅寺中专门设有“茶寮”,以供僧人吃茶。在诸寮舍司煎点茶的设有专门的职位,称为“茶头”。要求每日在佛前、祖前、灵前供茶;新住持晋山,也有点茶、点汤仪式;甚至还有专门以茶汤开筵的,美其名曰“茶汤会”。
“茶禅一味”,即喝茶和修禅是一个味道。泡茶时,要以正念、正定的心境,集中精神才有好的色、香、味。此外,静静地喝茶的态度,也类似于坐禅修行法。这表明唐宋时对茶叶特性或茶道的认识,已达到了一个颇为精深的程度。
盛于宋元:茶马互市,茶业南迁
茶业南迁,“散茶”出现
宋元茶文化与茶叶生产的关系非常密切,更具有自身的时代特色。
在近五千年中,唐朝是中国气温最为温暖的一个朝代,所以,茶树的栽培从北方扩展到了海州(今江苏连云港)一带。而到了宋朝气温降低,要比唐朝低2℃~3℃,因此,南方的茶叶生产优势就远远大于北方了,于是茶业重心南移,南部的茶业较北部更加迅速地发展了起来。
北宋前期,茶叶生产主要是以团茶、饼茶为主,这是因为宫廷用茶的要求。团茶属于紧压茶类,宫廷的煮茶方式和品饮方式与民间乡饮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团饼茶在作为宫廷之用时,有其独特的价值。特别是在建安北苑贡茶中,这类团饼茶的制作技术和技巧,日趋精湛,不断创新,无论是在外形和内质上,都达到了团饼茶的最高峰。
以一部《茶录》闻名天下的蔡襄,任福建转运使后,负责监制北苑贡茶,创制了小龙团饼茶,闻名于当世。欧阳修称这种茶“其价值金二两,然金可有,而茶不可得”,宋仁宗最推荐这种小龙团,备加珍惜,即使是宰相近臣,也不轻易赐赠,只有每年在南郊大礼祭天地时,中书省、枢密院各四位大臣才有幸共同分到一团,而这些大臣往往自己舍不得品饮,用来孝敬父母、长辈或转赠好友。小龙团饼茶在赐赠大臣前,先由宫女用金箔剪成龙凤、花草图案贴在上面,称为“绣茶”。
但是,团饼茶的制作工艺和煮饮方式都比较繁琐,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并不适合。老百姓需要的是价格低廉而且煮饮方便的茶。于是,在过去团饼茶工艺的基础上,出现了散茶。由团饼为主趋向于以散茶为主,是宋元茶叶生产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特点。
由于南方诸路到处都产茶,如临安西湖南北诸山及邻近诸邑,出产金云茶、香林茶、白云茶、闻名遐迩的龙井茶等,兼之茶的下气消食、轻身健体等功效,逐渐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茶叶已经像王安石所说的与柴米油盐一样,成为老百姓的开门七件事之一。
到了元代,散茶已经明显超过团饼茶,成为主要的生产茶类。元代中期的《王祯农书》中,记载当时团饼茶“惟充贡茶,民间罕之”。
宋元茶类的改制,是为了顺应多数茶叶消费者,为简化制茶,减少烹饮过程环节需要的一种自然的发展结果。宋元时期的茶类转型,为后来转入明清的散茶大生产,进而走向近代发展之路,奠定了技术基础。
茶事活跃,“玩茶”盛行
宋代茶文化的发展,受宫廷皇室的影响很大。无论是文化特色,或是文化形式,都或多或少地带上了一种“贵族范儿”。于此同时,茶文化在高雅的范畴内,得到了更为丰满的发展。
宋太祖赵匡胤就非常嗜好饮茶,在宫廷中设立茶事机关,茶仪成为礼制,赐茶是皇帝笼络大臣、眷怀亲族甚至向国外使节表示友好的重要方式。文官集团中出现了“汤社”等专业品茶社团,至于民间,茶文化更是生机盎然。乔迁之喜,邻里要“献茶”,客人来了,要敬“元宝茶”,定婚时要“下茶”,结婚时要“定茶”,同房时要“合茶”,亲友聚会更是离不开茶会,宋朝社会的角角落落,到处飘拂着清美的茶香。
宋代是历史上茶饮活动最活跃的时代。以贡茶一路衍生出来的有“绣茶”、“斗茶”;有文人自娱自乐的“分茶”,民间的茶坊、茶肆中的饮茶方式更是丰富多彩。
“绣茶”艺术是宫廷内的秘玩。据南宋周密的《乾淳风时记》中记载:“禁中大庆会,则用大镀金,以五色韵果簇龙凤,谓之绣茶,不过悦目。亦有专其工者,外人罕见。”在每年仲春上旬,北苑所贡的第一纲茶就列到了宫中,这种茶的包装极精美,共有百挎,都是用雀舌水芽所造,据说一只可冲泡几盏。大概是因为太稀有、珍贵,一般舍不得饮用,于是一种只供观赏的玩茶艺术就产生了。
还有一种被称为“漏影春”的玩茶艺术,则是先观赏,后品尝,是宋代一种较为时髦的茶饮方式。宋代陶谷《清异录》中,比较详细地记录了这种做法:“漏影春法,用镂纸贴盏,糁茶而去纸,伪为花身。别以荔肉为叶,松实,鸭脚之类珍物为蕊,沸汤点搅。”
相对于“绣茶”和“漏影春”这种以干茶为主的造型艺术,“斗茶”和“分茶”则是一种茶叶冲泡艺术。
“斗茶”是一种茶叶品质的相互比较方法,它最早是应用于贡茶的选送和市场价格品阶的竞争,所以有着极强的竞争色彩。一个“斗”字,已经反应了这种活动的激烈程度,因而“斗茶”也被称为“茗战”。
如果说“斗茶”有浓厚的功利性和目的性的话,那么“分茶”则淡雅平和,有着谦谦君子之风和文人气息。“分茶”亦称“茶百戏”、“汤戏”。善于分茶的人,可以利用茶碗中的水脉,创造许多变幻莫测的书画作品来。
茶肆林立,茶水类多
最初的饮茶之风主要在文人、僧人和道士中间流行,但因宋代人崇尚文雅,饮茶风习深入到社会的各个阶层,在民间迅速蔓延。
所以在宋代,民间处处有茶肆,与民居并列,而且分为不同的类型,以适应不同的消费者。有早茶肆、子夜茶肆,有挂满名人字画,吸引文人雅士或者士大夫的高雅茶肆,比如著名的“蹴球茶坊”、“蒋检阅茶肆”等,还有风尘女子招揽生意的花茶坊,更多的是市井之中的“人情茶坊”,这种茶坊不以喝茶为主,只以此为由来收费,实际上是三教九流见个面儿、谈个事儿、打听打听小道消息的场所,《水浒传》里的王婆开的就是这种茶坊。
千万不要低估各种茶肆在宋朝百姓生活中的作用,据说就连宋徽宗初见李师师,都是在茶肆里面。
宋代民间饮茶最典型的是在南宋时期的临安,也就是今天的杭州。南宋建都临安之时,由于南北饮茶文化的交流融合,以此为中心的茶馆文化崭露头角。宋代的风俗是“客至则啜茶,去则啜汤”。茶肆大多备有各种茶水,并且根据不同季节供应不同的茶水,以满足茶客的不同需求。据吴自牧《梦粱录》中记载:“(南宋临安的大茶坊)四时卖奇茶异汤,冬月添卖七宝擂茶、鏾子或卖盐鼓汤,夏天添卖雪泡梅茶酒,或缩脾饮暑药之属。”到晚上,还推出流动的车铺,以应游客的点茶之需。当时的临安城,茶饮买卖昼夜不绝,即使是三九隆冬,大雪天气,三更之后也还有人提瓶卖茶。
《水浒传》中提及的王婆茶铺的茶水亦是种类繁多,为了潘金莲,西门庆在两天之内,五次来到王婆的茶坊,喝了四次茶。第一次喝的是梅汤,第二次王婆推荐的是合和汤,第三次是姜茶,第四次王婆给他煮了碗宽煎叶儿茶,“叶儿茶”就是制成片状的茶叶,“宽煎”就是略微煎煮。
元代茶饮,蒙汉互映
元代统治者在统一过程中有不少伤农行为,但与此同时也推行过一些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政策和措施,如由元代官府编印《农桑辑要》等。在元朝出版的《农书》和《农桑辑要》中,把茶树栽培和茶叶制造作为重要内容来记录,这表明元朝统治者对茶业还是支持的。
元代的茶饮习惯,除了贡茶仍然延用团饼,民间的散茶继续发展之外,在茶的烹煮和调料方面有了新的方式,这是蒙古游牧民族和汉族人民的生活方式相互影响浸染的结果。当时,在茶饮中,特别是在朝廷的日常饮用中,茶叶添加辅料,已经相当普遍。
但是汉族文人们仍然喜欢清饮,他们仍然钟情于茶的本色本味,钟情于古鼎清泉和幽雅的环境。
元代的文人们,特别是由宋入元的汉族文人,在茶文化的发展历程中,仍然具有突出的贡献。如赵孟頫虽仕官元朝,但他画的《斗茶图》依然是一派宋朝时的景象。
追求清饮不仅是汉族文人的特色,也有一些异族文人热衷于此道,特别是被称为“治天下匠”的耶律楚材,他的许多诗句毫无“酪味”,而是非常清新,他有诗一首,十分明确地说出了自己的饮茶审美观:“积年不啜建溪茶,心窍黄尘塞五车。碧玉瓯中思雪浪,黄金碾畔忆雷芽。卢仝七碗诗难得,谂老三瓯梦亦赊。敢乞君侯分数饼,暂教清兴绕烟霞。”
明清茶事:种类增多,远播海外
团茶罢造,完善茶艺
明清时期茶事极为纷繁复杂,团茶、饼茶进一步边缘化,叶茶和芽茶成为茶叶生产和消费的主导。随着饮用和加工茶叶技艺的发展及娴熟,特别是明朝中期和后期,我国古代制茶技术和传统茶学,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历史上正式废除团饼茶的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朝初年,建宁贡茶还一如宋制,专造龙团凤饼等一类的紧压茶,后来朱元璋认为这样太“重劳民力”,下诏:“罢造龙团,惟采茶芽以进。”这一改革,对进一步破除团茶、饼茶的传统束缚,促进芽茶和叶茶的蓬勃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明朝叶茶的全面发展,首先表现在各地名茶的繁多上,明代文献中所辑录的“茶名”有九十七种之多。
明代在茶叶生产上有许多重要的发明创造。绿茶生产除蒸青技术外,还产生了炒青技术,即采摘后的茶叶不须经过蒸熟,而是用热锅手炒杀青。除绿茶外,明清两朝在黑茶、花茶、青茶和红茶等方面,也应运得到了全面的发展。明代许多花都可以用来窨制花茶,如:木樨、茉莉、玫瑰、蔷薇、桅子、梅花等。乌龙茶可能在明朝中期即已出现,至今福建许多地方仍保留着这种传统的工艺特色。红茶也是起于明而盛于清,如著名的祁门红茶就是由在福建做官的安徽人余干臣罢官后,将红茶制作技术带回安徽,从而产生了著名的“祁门工夫红茶”。
明清时期在茶叶品饮方面的最大成就是“工夫茶艺”的完善。工夫茶是适应叶茶撮泡的需要,经过文人雅士的加工提炼而成的品茶技艺。工夫茶艺讲究茶具的艺术美,冲泡过程的形式美,品茶时的意境美,此外还追求环境美、音乐美。
传入英伦,出口欧洲
在明代,开始设立茶马司,管理茶马交易,同时强化茶政及茶税,使茶叶交易得到严密的管理。到了清朝,国际贸易兴起,茶叶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出口商品,进入欧洲市场,传入英国、荷兰等国,深受欧洲皇室和贵族的青睐。
明清茶业的发展,取决于其本身社会内部商品经济的发展,在清朝尤其是茶的对外贸易的刺激和促进的结果,随着清政府的不断衰退,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茶业、茶文化也走向衰退。
“茶”字由来:草木之中有一人
请坐奉茶,妙趣横生
言对青山不为青,两人土上去谈心。
三人骑牛少只角,草木之中有一人。
这是广为流传的一个谜语,打四个字,谜底是一句应酬语。
草木之中有一人,就是“茶”字,“茶”字为“草”字头,“木”字脚,中间是个“人”字。再以“茶”字为线索仔细推敲,原来谜底是:请坐奉茶。
“茶”字本身就是一个妙趣横生的字。“草木之中有一人”,谜面妙极,形象生动。按照茶树生物学特性,茶可以戏称为草木结合的植物。茶树本为多年生常绿木本植物,每年萌发生长出多轮芽叶,人们采摘这部分幼嫩芽叶作为制茶的鲜叶原料,俗称“茶草”,古有“茶称瑞草魁”“喜与众草长,得与幽人言”之句,这样说来,茶树又成了草本。而且茶树的芽叶,有越采越发,不采少发的特性,与草相似,生命力极强。在人工培育下,茶树在栽种以后五六十年甚至上百年,每年都可以多次萌发芽叶,供人们采摘,炒制出各种各样的茶叶佳品。
还有个茶谜,也很有趣,谜面为:“生在山里,死在锅里,埋在罐里,活在杯里。”谜底为:茶叶。
这个谜语,形象生动,颇有创意。茶本来生长在山里,茶叶采下后,投入高温的炒茶锅杀青炒制,茶叶的生命活动停止,制好的干茶,贮藏于茶叶罐中。干茶放入茶杯,经开水冲泡,芽叶舒展,宛若新生。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