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一自然对人的先在性
人与自然,谁先谁后?在这个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与黑格尔、费尔巴哈具有不同的立场。黑格尔的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认为,世界+的本源是“绝对理念”,世界万物包括自然都产生于“绝对理念”,万事万物一直处在不断运动变化过程中,但这种运动变化过程是在观念中实现和完成的。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指出的,在黑格尔看来,“事物及其发展过程只是在世界出现以前已经在某个地方存在着的‘观念’的实现了的反映”。与黑格尔不同,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之上,他指出:“自然界这个无意识的实体,是非发生的永恒的实体,是第一性的实体……有意识的、属人的实体,则在其发生的时间上是第二性的。”自然具有先在性,是第一性实体,人类是自然界这一本源在长期的社会历史进化发展中的必然产物,不言而喻,人类属于第二性实体。费尔巴哈还以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成就为重要依据,进一步阐述了其自然观。在费尔巴哈看来,人并不是神创造的,并不来源于神;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源于自然界。他说:“人不是导源于天,而是导源于地,不是导源于神,而是导源于自然界。”费尔巴哈在自然观上,是彻头彻尾的唯物主义者,但由于费尔巴哈没有将其自然观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因此,他的唯物主义只是半截子唯物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扬弃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旧自然观,在吸收黑格尔自然观辩证法思想和费尔巴哈自然观唯物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构建起了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唯物主义自然观,主张从人的实践活动出发理解自然,强调自然的客观实在性,认为在人类之前存在的自然界或未经人类活动作用的自然是不依赖于人和人类活动的自然,自然界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离不开自然界。同时马克思恩格斯强调自然对人而言的先在性,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演变发展的产物。恩格斯指出:“人本身是自然界的产物,是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并且和这个环境一起发展起来的。”人类只有在自然环境中,并在自然环境的支撑下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自然界无偿为人类提供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的各种能源和资源。同时,马克思恩格斯承认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在自然变成属人自然即人化自然。但是自然人化和人化自然的过程始终要承认自然界的先在性和客观性。因为,“人并没有创造物质本身,甚至人创造物质的这种或那种生产能力也只是在物质预先存在的条件下才能进行。”这也就是说,马克思恩格斯虽然主张在实践基础上将自在自然转化成人化自然,但是离开人类活动的自在自然界依然是存在的,两者并不矛盾。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自然界的客观性、先在性与人类在劳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能动性是马克思恩格斯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始终坚持自然与生态环境具有客观性和先于人类存在的观点,充分表现了他们坚决彻底地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的唯物主义立场。马克思恩格斯唯物主义生态自然观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就是:自然第一性,人类第二性,自然毋庸置疑具有先在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