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禅的历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2508934
  • 作      者:
    (日)伊吹敦著
  • 出 版 社 :
    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伊吹敦,1959年生于爱知县。1983年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1992年在早稻田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研究科修习博士课程。现任东洋大学文学部教授。著作有《新八宗纲要——日本佛教诸宗的思想和历史》,译著《中国禅宗史》等。译者张文良,现为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著作有《澄观华严思想研究》《日本当代佛教》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禅的历史》从全书的框架看,包括“中国的禅”“日本的禅”“禅的现状”,其中,在“日本的禅”部分,详细描述了中国禅的传入及其对日本禅的影响。

  伊吹敦对柳田圣山等前辈学者的研究有继承又有发展。在研究方法论上,他继承了历史学和文献学的方法,这可以说是“照着讲”的一面。但其早期禅宗研究特别是“北宗禅”的研究又不是简单重复前人的成果,而是又新的拓展,这可以说是“接着讲”的一面。特别是在新材料的收集和解读方面,伊吹敦勤于搜罗与爬梳,成果丰硕。

  伊吹敦的“接着讲”还有另一层含义,这就是禅宗史的“东亚视野”。佛教研究的“东亚视野”是指在佛教研究中打破习惯性的国别界限,打破传统的中国佛教、韩国佛教、日本佛教的框架,放眼于整个东亚佛教来重新梳理佛教思想发展的线索。


展开
精彩书摘

  “禅”的语源是梵文的dhyana(中国语音译为“禅那”),意思是冥想。在佛教中,自古以来,与“yoga”(瑜伽)、“sanmadhi”(三昧)等几乎不加区别地被使用,也与“定”并用,称为“禅定”。

  禅或定这一起源于印度的概念,它所表示的冥想体验,在佛教创立之初,就被赋予重要意义。例如乔达摩?悉达多据说就是在禅定中获得开悟的。在部派佛教中,“定”为“三学”(戒、定、慧)之一,在大乘佛教中,“禅定”为“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之一,是不可或缺的修行项目。

  但我在本书中所要讨论的“禅”,并不是源于印度的这一“禅定”的传统。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关系。本书所说的“禅”是源于印度,而又在吸收中国传统的思想要素基础上重新组织起来、影响到整个东亚地区的思想运动。

  这种意义上的“禅”,具体地可以定义为“禅宗”中人—即以南北朝时代到中国来的菩提达摩的子孙自居的人们—的一切活动。如果从“禅”原义看,本书的用法是极不严谨的。实际上,禅宗中人从很早的时期就认为“禅”的说法背离佛教的传统,他们更倾向于用“悟”及生活规范来表现自己的修道体系。

  不难想象,“禅”这一概念之所以会有这么大的语义变化,其背后经历了漫长的思想演变。而正是禅宗独特的修行法、禅问答、顿悟思想等印度佛教中所没有的要素,才是禅宗即使在今日仍然拥有不衰魅力的源泉。

  “禅”在唐代曾达到极盛,这也意味着“最中国化的佛教”的诞生,同时也昭示了佛教非凡的适应能力。但“禅”的历史并没有到此终结。其后,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禅宗在发生种种思想变迁的同时,还影响到中国社会思想文化的各个方面。并且,禅宗还传到越南、朝鲜、日本等周边国家,并形成各自独特的“禅”。

  “禅”不只是“禅僧”的东西。“禅”以其能动的性格,积极与社会相交涉。在此过程中,“禅”超出教团的藩篱,对朱子学、阳明学等哲学,汉诗、连歌、俳谐等文学,水墨画、庭院等艺术,能乐、茶道、武道等种种文化形态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到近代,因为铃木大拙等的努力,世界开始关注禅,由此促进了禅与哲学、神学、宗教学、心理学、精神医学、生理学等学科的交流,并对以上各领域带来了程度不同的影响。

  我在本书中力图尽可能客观地对这一具有独特内容的“禅”做一概括性的论述。当然这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这不仅需要对“禅”的深刻理解,需要关于东亚的思想、历史、文化的全面知识,还需要对现代社会状况的把握以及对问题的本质进行思考的哲学视野。

  这些条件当然不是我等年轻之辈所能具备。所以,要写这样的一部书,我深知还有许多比我更合适的人选。尽管如此,我还是下决心写这部书。因为我发现缺少一本帮助一般知识分子理解禅的合适的参考书。

  不错,现在书店的书架上与“禅”有关系的书并不少。但这些书或只是作者的参禅经验之谈,或只是普及性入门书,其内容只是对已有禅宗观念的再确认而已。因此,这些书很难拓宽现代知识人关于“禅”的视野。

  另一方面,学术界的研究又越来越细化,普及性书籍与研究性书籍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大。因此,关心“禅”的人们欲深入了解“禅”就面临很大困难。现在最需要的是一部既立足于专门的研究又通俗易懂的关于“禅”的解说书。

  本书虽然名为《禅的历史》,但内容却是思想史。我在写作过程中,一直关注每个禅僧或禅宗教团是如何在与社会的互动中形成自己的禅思想、进而影响到社会的。为此,本书在叙述“禅”之前,必先说明当时的社会状况。这一点与禅僧、禅宗内部的学者出于确定自己的信念而研究禅的历史,以及历史学者以禅宗教团史为中心撰写的禅宗史完全不同。在日本,完全从思想史的视角撰写的禅宗史本来就很少,而内容横跨中国和日本禅宗史、同时涵盖禅的现状的著作,本书恐怕是第一本。

  日本的禅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中国禅宗的绝大影响。镰仓和室町时代的禅僧,致力于模仿渡日僧和留学僧传来的中国的丛林生活,而后来的日本禅也经常与中国禅的情势发生联动。日本禅僧日常所学,主要是中国撰述的种种禅籍,而当他们要表达自己的立场时则以汉文写作。

  如此以来,中国禅与日本禅的性质就有很大不同。因为“禅”本身就是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结果,所以中国禅是自成体系的。而日本禅因为一开始就受到中国禅的持续影响,所以它不是一个自我完满的体系,即要了解日本的禅宗史就必须以了解中国禅为前提。

  因为中国禅自成体系,所以本书的写作也可以集中于中国的禅宗思想史。而且我到现在为止一直以中国禅宗史为主要研究对象,但并没有局限于中国禅宗史。人们研究历史的终极目的是以史为鉴,更好地理解现在,进而开拓更好的未来。对“禅”的研究也是如此。我们考察“禅”的历史,是为了更好地理解现在的“禅”,为了更好地把握其现代意义。这也是我们作为日本人(接受了日本禅的欧美人也是如此)在考虑日本禅的种种问题时的出发点。本书论述的范围之所以在中国禅之外增加了日本禅,进而论及现在日本的禅宗教团,原因就在这里。在把握我们眼下的禅是如何形成的基础上思考现在的禅有哪些发展的可能性。

  ……

展开
目录

第Ⅰ篇 禅的足迹(中国)001

第一章 禅的形成—东山法门的成立…3

第一节.达摩以前的禅…3

第二节.达摩与慧可…5

第三节 东山法门的形成…13

参考文献…18

第二章禅的扩大与分派—北宗、南宗、牛头宗…22

第一节.东山法门的发展…22

第二节.荷泽神会的登场…29

第三节.荷泽神会的影响…34

参考文献…39

第三章禅思想的完成与百家争鸣—马祖禅的隆盛…44

第一节.马祖道一的登场与禅宗各派的淘汰…44

第二节.禅的发展与向社会的浸透…49

参考文献…59

第四章禅的普及与变质—北宋时代的禅…64

第一节.宋王朝的建立与禅…64

第二节.北宋后期的禅…73

参考文献…82

第五章禅的继承与维持—南宋、金、元时代的禅…87

第一节.南宋时期的禅…87

第二节.金元时代禅的发展…101

参考文献…109

第六章禅的终结—明清时代的禅…115

第一节.明代的禅…115

第二节.清代以来的禅…124

参考文献…130

 

第Ⅱ篇禅的足迹(日本)135

第一章禅的传入…137

第一节.奈良时代以前的状况…137

第二节.平安时代禅的传播…141

第三节.平安时期禅的特征…146

参考文献…147

第二章宋代禅的传播…148

第一节.宋朝禅的传入—镰仓前期…148

第二节.宋朝禅的确立—镰仓后期…156

第三节.日本接受禅的背景及问题…164

参考文献…168

第三章禅的扩大与渗透…173

第一节.五山与林下—室町前期…173

第二节.禅文化的形成与发展…183

第三节.林下的地方发展与密参禅化—室町后期…190

参考文献…196

第四章中世晚期禅宗的发展…204

第一节.天下统一与禅—从桃山时代到江户幕府的确立…204

第二节.隐元东渡与佛教复兴运动的发展—江户中期…211

第三节.宗学的发达与白隐禅的形成…218

参考文献…224

第五章近现代的禅…231

第一节.明治维新与禅…231

第二节.军国主义化与禅…240

第三节.战后的动向…247

参考文献…251

 

第Ⅲ篇禅的现状 255

第一章禅宗教团的现状…257

第一节.禅宗教团及其势力分布…257

第二节   禅宗教团的组织…261

参考文献…265

第二章禅宗寺院的机构和管理…266

第一节.寺院的构成和组织结构…266

第二节.寺院的功课和节日…275

参考文献…277

第三章禅修行…278

第一节.禅宗僧侣的一生…278

第二节.僧堂生活…280

第三节   坐禅的具体方法…286

第四节.禅宗寺院念诵的偈语…288

参考文献…295

附录…29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