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起源的经典阐述:《费尔巴哈论》新解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6185711
  • 作      者:
    郑守林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郑守林(1957—),男,河北省邯郸市人。1982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政治教育系,获学士学位。著有《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命题论》等书,发表《恩格斯关于哲学基本问题阐述的本义》等多篇学术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对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书名、序言、各章内容进行了“新的解读”,从厘清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命题与哲学基本问题本身的不同出发,论证了恩格斯关于全部哲学终结这一观点的丰富内涵,进而论证了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重新理解和阐释这一文本对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
目录
引言
——为什么要写《费尔巴哈论》新解
第一章 关于解读方法
第一节 直接读原著是最省力的捷径
第二节 《费尔巴哈论》与早期著作的关系
第三节 《费尔巴哈论》与列宁著作的关系
第四节 用“并案”方法解读《费尔巴哈论》
第五节 借鉴中国解经方法

第二章 《费尔巴哈论》的写作目的
第一节 标题与写作目的
一 “终结”的内涵
二 “德国古典哲学”的内涵
三 “费尔巴哈”非同寻常
第二节 恩格斯对费尔巴哈感兴趣的缘由
一 “好些方面是黑格尔哲学和我们的观点之间的中间环节 ”
二 关注费尔巴哈与恩格斯的理论实践
三 恩格斯“费尔巴哈”概念新含义
第三节 《费尔巴哈论》的写作动机
一 黑格尔和马克思的关系与费尔巴哈和马克思的关系的区别
二 《费尔巴哈论》基本内容和基本线索
三 哲学终结与唯物史观
四 为了从起源上阐述第一个伟大发现
五 三个文本的地位

第三章 黑格尔哲学述评的言外之意
第一节 先从黑格尔开始
一 早期著作研究和黑格尔哲学研究
二 早期著作解读情况简单分析
三 恩格斯关于黑格尔哲学之评
四 作为《费尔巴哈论》整体的第一章
第二节 哲学革命作政治崩溃前导不是普遍原理
一 哲学革命作前导是有条件的
二 18和19世纪的哲学革命与作者无关
三 哲学革命不可能永远是合理的
四 科学社会主义是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关于黑格尔哲学解体过程的论述
一 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二 马克思是否曾经是黑格尔派和费尔巴哈派
第四节 黑格尔哲学真实意义论述的更深层意义
一 “人的思维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解析
二 “体系和方法的矛盾”的暗含意义
三 “哲学在黑格尔那里完成了”解析
……
第四章 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命题与引证方法
第五章 恩格斯哲学基本问题命题的实质和意义
第六章 历史唯物主义发现和哲学的终结
第七章 《费尔巴哈论》与《提纲》的一致性
第八章 《费尔巴哈论》的地位和意义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