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受益一生的50堂经典哲学课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8024179
  • 作      者:
    米苏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受益一生的50堂经典哲学课》怨怼横生时,听听苏格拉底的劝告:如果把世上每一个人的痛苦放在一起,再让你去选择,你可能还是愿意选择自己原来的那一份。
患得患失时,翻翻奥勒留的提醒:永远记得,你不需要拥有很多,就能拥有一个快乐的生活。
名利困扰时,学学阿奎那的境界:人生在世,不过是过路的旅客。
痛苦来袭时,看看尼采的强悍:那些没有消灭你的东西,会使你变得更强壮。
哲学,从来都不是晦涩枯燥的理论,它是教我们看清生活的镜子。
展开
作者简介
米苏,一个码字的女匠人。她熬过鸡汤,写过软文,内心却深爱着哲学。她认为:“哲学只是看起来很严肃,其实是一个自由欢快的天堂。读懂了哲学,才能脱离束缚,去过真正好的、自由的、有意义的生活。”
展开
内容介绍
《受益一生的50堂经典哲学课》哲学不仅是一门学科,更重要的是给读者提供一种别样的思维方式。在当今浮躁的大时代下,如何看待现实、看待人生,如何理解生活、理解时代,是值得每个人思考的问题。学习哲学,既可以了解哲学的发展历程,了解著名哲学家的思想,又能从中获益——学会如何幸福地生活。
本书贯穿了整个西方哲学史,将每个阶段的哲学精髓、哲学大家的经典语录,全都摘录了出来。将故事性、趣味性、知识性、思考性融为一体,给读者提供一本不枯燥、有阅读价值的哲学书。
展开
精彩书摘
Lesson 21奥卡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不可战胜的博士

阿奎那的正统经院哲学深受教会和教皇的认可,但在教会内部,也有很多人不认同阿奎那的学说,对其批驳最厉害的人就是奥卡姆,他是阿奎那之后最重要的一个经院哲学家。

奥卡姆(约1285—1349)出生在英国苏黎的奥卡姆,曾经就读于牛津大学,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获得神学博士学位的所有课程,但因在思想上与基督教正统教义不合,未能获得博士学位。1322年,他发表了一些反对教皇专权的文章,被教皇宣称为“异端”。在当时,这可是不小的罪名。1324年,奥卡姆被教皇下令拘捕,关进亚威农教皇监狱。

1328年5月,奥卡姆越狱,逃往意大利比萨城,之后又去了德国的慕尼黑。在那里,时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收留了他,他对皇帝说:“你若用剑保护我,我将用笔保护你。”因为机智敏捷,奥卡姆获得了“不可战胜的博士”的称号。

此后,奥卡姆公然与罗马教廷断绝关系,在慕尼黑定居,对教会和阿奎那的正统经院哲学进行批驳。1347年,路易四世去世,奥卡姆失去了依靠,再次遭到教廷传讯。可惜,还未等教廷给他定罪,黑死病就爆发了,奥卡姆尚未签署相关文件就去世了。

奥卡姆剃刀

奥卡姆是一个坚定的唯名论者,他反对以阿奎那为代表的官方哲学,反对彻底区分哲学和神学,将上帝存在证明从哲学中剔除,指出关于上帝是否存在是一个信仰的问题,而不是人类理性所能把握的问题。

奥卡姆还反对唯实论者将共相本体化,认为只有个体才是真实的存在。这一说法听起来晦涩难懂,事实上,如果用一些例子来解释,十分简单。比如,“水果”这一概念就可以剔除,因为我们已经有了“苹果”“香蕉”“葡萄”等具体事物的名称或概念,没有必要在这些具体的东西上面再确立“水果”这一概念,也没有必要把“水果”当作本质,它顶多算是逻辑本质。

以此为基础,奥卡姆提出了那句著名的口号:“如无必要,勿增实体。”他的意思是,只承认一个个确实存在的东西,凡干扰这一具体存在的空洞的概念都是没用的赘述;在对同一理论或同一命题的论证过程中,多种解释和证明过程中,步骤最少最简洁的证明是最有效的。

这种独断的思维方式,被称为“奥卡姆剃刀”。他运用这把思想的剃刀,把“实体形式”“隐蔽的质”“影像”等概念全部认定为多余的东西,都该加以抛弃。

“奥卡姆剃刀”向正统经院哲学发起了革命,这自然就激怒了教会,而他遭到迫害也在所难免。但是,如果抛开他所处的特殊的时代背景,这一命题确实带给人们启发意义,许多科学家在运用了这把“剃刀”之后,得到了精炼得无法再精炼的科学结论,他们对该原则最常用的表述是:“当两个不同理论给出同样精确的预言时,哪个更简单,哪个就更好。”





Lesson 14伊壁鸠鲁//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的

悠闲的花园哲学家

亚历山大大帝的远征使得希腊城邦的独立遭到了破坏,共和政体遭到瓦解,可谓危机四伏。此时,希腊文明已经开始走向衰落,历史学家将这一段文化衰落期称之为“希腊化时”。

在希腊化时,人们害怕战争和死亡,这种恐惧感取代了人生的希望,整个社会陷入了一片混乱中,沉浸在消极悲观的氛围里,所有人都渴望找到心灵指引的秘方。哲学家以爱智为业,自然责无旁贷。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伊壁鸠鲁出现了,带着他与众不同的哲学思想。

伊壁鸠鲁(约公元前341—前270)出生在靠近小亚细亚西岸的萨摩斯岛,但他的父母都是雅典人,是移民到这里的。很小的时候,伊壁鸠鲁就对哲学产生了兴趣,14岁时他曾长途跋涉去听柏拉图学派的帕非勒和原子论哲学家瑙西芬讲课,可是对这些前辈们所讲的内容,他并不是很满意。于是,他开始自学德谟克利特的著作。18岁那年他到雅典服兵役,之后便在小亚细亚学习和教学。

公元前307年,伊壁鸠鲁在雅典买了一座花园,在那里开办学园。正因为此,伊壁鸠鲁学派也被称为花园学派,而他也被誉为花园哲学家。他的学校在招收学生时不限性别、身份,即便是奴隶也可以到此来学习,整个学园充满了友好的氛围。据说,在这座花园的入口处有一块告示牌:“陌生人,你将在此过着舒适的生活。在这里享乐乃是至善之事。”

据说,伊壁鸠鲁一生写了300部书,题材涉及众多领域,如《论情爱》《论音乐》《论公平交易》《论人生》《论自然》等,可惜这些作品后来几乎全部失散,只有三封信和题为《格言集》和《学说要点》的残篇流传下来。

公元前270年,伊壁鸠鲁因为肾结石病了整整14天。临终前,他躺在温水浴缸里,喝了一杯酒,而后对学生们说:“再见了朋友们,请牢记我传授给你们的真理吧!”之后,伊壁鸠鲁便与世长辞了,享年71岁。

没有什么东西能够驳倒感觉

提及伊壁鸠鲁哲学,人们往往都先谈他的准则学,它研究的是真理的标准以及获得认识的途径。伊壁鸠鲁认为,判定真理的标准有三类。

其一,感觉。他认为,感觉是绝对真实的,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驳倒感觉。感觉的有效性相等,一个感觉无法驳倒另一个同类的感觉;感觉所判别的对象不同,一个感觉无法驳倒另一个异类的感觉。即便是理性,也无法驳倒感觉,因为理性也源自感觉。

其二,预见。他认为,预见是一种储藏于心灵中的真实的意见、观念或普遍思想,是对外在东西的回忆。打个比方,这种东西是一个人,一旦我们听到“人”这个词的时候,就会预见而想起他的形状。如果没有不先预见获悉事物的形状,就无法对该事物命名。

其三,情感。他认为,情感存在于每个生物中,一个与生物相宜,另一个则与之为敌。选择什么和避免什么,完全是通过情感来决定的。情感属于内在的感觉,有快乐和痛苦之分。

很显然,伊壁鸠鲁的准则学是感性的,这种对理性的贬低必然会引起众议。

不过,在当时那个年代,这样的观点却也有积极的意义,对人们对超感觉之物的

迷信予以了批判和打击,也为他的快乐全义伦理学奠定了基础。



用科学来消除未知的恐惧

前面我们说过,在希腊化时期的混乱状况中,人心忐忑不安,充满了恐惧。为了消除人们对神灵和死亡的恐惧,享受快乐的生活,哲学家们挺身而出。伊壁鸠鲁之所以研究物理学,是因为他认为自然知识是为伦理学服务的,唯有让人们了解了自然万物的本性,具有科学的知识,才能打破恐惧,获得心灵的宁静。

这一点,正如詹姆斯•尼古拉斯评论的那样:“唯有哲学才能够净化人们的

灵魂,让人们的心灵摆脱那些虚幻的欲望,使人们能够摆脱恐惧而幸福地生活,

使之能够为了那些自然而天生就好的东西去生活。”

伊壁鸠鲁是一个唯物论证,但不是决定论者。在自然观方面,伊壁鸠鲁接受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原子和虚空构成的。他不否认神的存在,但不认为是神统治和安排世上的一切,而认为神存在于世界之外,与人类毫无关系。在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基础之上,他又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原子形状有限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在形状方面的差别是无限的,大到无穷,小到无限,这与“原子是看不见的、不可分的东西”的基本前提相悖。对此,伊壁鸠鲁进行了修正,他说:“每种具有同一种形状的原子在数量上是绝对无限的,但是原子形状的差别却不是绝对无限的,只是数不清而已。”

原子有重量

德谟克利特在原子论中,从未提及原子重量的问题,伊壁鸠鲁对此明确提出:原子有重量的区别,这一点可以合理解释原子运动的原因。他说:“原子除了形状、体积和重量以外,没有其他性质。原子以同等速度运动,因为虚空为最重的最轻的原子准备了同样的道路。”从某种意义上说,重量才是原子在虚空中运动起来的原因。

原子有偏斜运动

德谟克利特只承认原子的下落运动,这种论断否定了偶然性,也无法说明原子是如何相互碰撞而形成万物的。伊壁鸠鲁对此进行了补充,他认为:一个原子时时会受到类似于自由意志的某种东西的作用,于是就微微地脱离了一直向下的轨道,而与其他的原子相冲撞。承认偏斜也就等于承认了偶然性的存在,这一点,也为他论证公民个体的自由意志提供了理论依据。

伊壁鸠鲁认为,灵魂是物质的,原子布满了人的整个身体。感觉的产生,就是身体投射出去的薄膜触碰到了灵魂的原子,这些薄膜在它们原来所由以出发的身体解体后,依然可以继续存在,这就可以解释为梦。人死之后,灵魂就消散了,它的原子也不能再有感觉,因为它们已经无法和身体联系在一起了。所以,伊壁鸠鲁才说:“死于我们无干,因为凡是消散了的都没有感觉,而凡是无感觉的都与我们无干。”

伊壁鸠鲁的意思是,死亡和神一样不值得恐惧,因为死亡只是人的感觉的丧失,当人活着时,死亡还没有到来;当死亡到来时,人已经不存在。所以,死亡与人生不相干,人应当通过哲学认识自然和人生,从对神和死亡的恐惧中解放出来,用理性规划自己的生活。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快乐

和大多数希腊的哲人一样,伊壁鸠鲁认为哲学的中心目的是幸福生活,但与其他哲学家不同的是,他强调感官的快乐。他曾如此直白地表述过自己的想法:“如果抽调了嗜好的快乐,抽调了爱情的快乐以及听觉与视觉的快乐,我就不知道我还怎么能够想象善。”

能够这样坦率地承认自己爱好享乐的生活方式,这在哲学史上都是罕见的。伊壁鸠鲁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起点和终点,是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得到快乐,所以快乐无可辩驳地具有崇高的价值。

不过,很多人并没有真正地理解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甚至还扭曲了他的原意,把快乐主义当成了享乐主义。要知道,尽管伊壁鸠鲁把快乐和幸福等同起来,可他坚决反对把快乐和享乐相等同,他说:“每一种快乐由于其自然吸引力,都是某种善,但并不是每一种快乐都值得选择。只有既自然而又必要的快乐才是我们要选择和追求的快乐。”

可见,伊壁鸠鲁所说的“快乐”,不是指奢侈放荡的快乐。那么,究竟什么

样的快乐才是既简单又必要的呢?对此,伊壁鸠鲁有自己的见解,他区分了三类

不同的快乐:

第一,自然而必要的,比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困了要睡觉,满足了

这样的最基本的需要,人就能够感到快乐。第二,自然而不必要的,如奢侈的宴饮、过度的物质享受,满足这些需要也

可以感到快乐,但无法增加新的快乐。第三,不自然又不必要的,如虚荣心、爱慕权力等,虽也能够带来快乐,但

这种欲望违背了人的天性。

伊壁鸠鲁认为,痛苦源自欲望不能满足,欲壑难填会产生道德上破坏性的动机,让人因为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而产生痛苦。所以,钱财和奢侈的生活远远不及灵魂的“宁静”重要,心灵宁静了,纵然身体不健康或是没有丰裕的物质,人依然可以获得快乐,且这种快乐是稳定而平衡的。

关于必要和不必要的,伊壁鸠鲁也有自己的认识。在他看来,凡是必要的,也是容易满足的;凡是难以满足的,就是不必要的。不幸就是追求不必要也不自然的快乐,幸福就是追求必要而自然的快乐。他极力主张把欲望减少到最低限度,消除难以满足的、徒劳的欲望,避免与他人的冲突,保持心灵的平静;同时,简单而自然的需要很容易满足,一旦满足,就能给人带来快乐。

另外,伊壁鸠鲁还区分了动态快乐和静态快乐,前者是指欲望的要求和满足,后者是指无饥无渴、无欲无求的轻松状态。他认为,静态快乐高于动态快乐,因为人们在动态快乐中得到的享受或强或弱,而静态的快乐却是平稳不变的。静态快乐包含两个方面:身体免遭痛苦和心灵不受侵扰,两者互相影响,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身心愉悦。伊壁鸠鲁一生身体力行,也赢得了众多追随者的尊重。

最好的沟通方式

在有了一些声誉后,许多地方都向伊壁鸠鲁发出了演讲的邀请,这让伊壁鸠鲁感到很高兴,可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到底该讲点什么呢?

有朋友向他提出建议:当然是讲你自己想说的话呀!人家邀请你去演讲,就是想从你身上学到知识,不然的话,人家邀请你做什么呢?伊壁鸠鲁觉得很有道理,就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进行了整理,并写成了演讲稿。

然而,演讲的效果并不好。伊壁鸠鲁研究的哲学领域很深奥,甚至是晦涩难懂的,虽然他在台上拼尽全力地去讲解,可台下的听众们依然是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因为大家都听不懂他在说什么。见此情景,伊壁鸠鲁觉得很难过,该怎么办呢?

于是,又有朋友给他提建议:不如讲点儿别人都喜欢听的吧!只有人家喜欢听,你讲起来才有意义啊!伊壁鸠鲁想了想,觉得有道理。于是,再次演讲的时候,他就将自己精心搜集起来的、大家喜欢听的趣事、趣闻,一股脑儿地都讲了出来。果然,大家听得津津有味,每次演讲结束时,都觉得意犹未尽。

就这样讲了一段时间,伊壁鸠鲁又觉得不对劲儿了。虽然大家都喜欢听他的演讲,可谁也无法从中学到知识。长此以往,他就不是哲学家了,而是一个讲笑话逗趣的小丑了。到底该怎么做呢?最后,伊壁鸠鲁只得去请教自己当年的老师:“老师,我演讲时,是该讲我喜欢说的,还是讲别人喜欢听的呢?”老师笑答:“以别人喜欢听的方式,来讲你想说的东西,这样最好。”

伊壁鸠鲁恍然大悟。此后,他将自己研究的哲学,当成小笑话、小段子作为演讲的素材,不但深受听众们喜欢,还宣扬了自己的思想。
展开
目录
Lesson1泰勒斯//水是万物之源,一切都充满神明001

Lesson2毕达哥拉斯//一切都是变化的,唯有“数”是永恒的007

Lesson3赫拉克利特//世界是永恒的活火,万物流转不息012

Lesson4巴门尼德//存在者存在,非存在者不存在018

Lesson5芝诺阿喀琉斯//永远追不上乌龟022

Lesson6恩培多克勒//用生命拥抱自己的思想026

Lesson7德谟克利特//靠想象探知世界的原子论者030

Lesson8高尔吉亚//一切皆不存在,一切皆不可知036

Lesson9苏格拉底//我只知道自己一无所知039

Lesson10柏拉图//让哲学家成为帝王047

Lesson11第欧根尼//重估一切现存价值056

Lesson12亚里士多德//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061

Lesson13皮浪//悬搁判断,不作任何决定069

Lesson14伊壁鸠鲁//快乐是人生的最终目的074

Lesson15爱比克泰德//顺应自然,服从命运081

Lesson16马可·奥勒留//一个哲学王的生命沉思086

Lesson17奥古斯丁//追随信仰的圣徒之声090

Lesson18爱留根纳//自然与上帝096

Lesson19安瑟伦//上帝存在于现实中100

Lesson20托马斯·阿奎那//人生之幸福在于信仰103

Lesson21奥卡姆//如无必要,勿增实体108

Lesson22托马斯·莫尔//一个空想社会主义者110

Lesson23弗朗西斯·培根/知识就是力量113

Lesson24托马斯·霍布斯//以国家为利维坦119

Lesson25勒内·笛卡尔//我思故我在122

Lesson26巴鲁赫·斯宾诺莎//一切都在神之内127

Lesson27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兹//先定的和谐133

Lesson28约翰·洛克//心灵是一块白板139

Lesson29乔治·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144

Lesson30大卫·休谟//温和的怀疑论148

Lesson31让·雅克·卢梭//人生而自由154

Lesson32伊曼努尔·康德//自由与自律158

Lesson33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自我设定一切164

Lesson34弗里德里希·谢林//自然与精神168

Lesson35黑格尔//诗意的精神172

Lesson36亚瑟·叔本华//意志与人生177

Lesson37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人是人的上帝185

Lesson38卡尔·马克思//哲学可以改变世界189

Lesson39索伦·克尔凯郭尔//孤独的信仰196

Lesson40弗里德里希·尼采//上帝死了201

Lesson41埃德蒙德·胡塞尔//关于现象的学问205

Lesson42亨利·柏格森//一切皆绵延208

Lesson43阿弗烈·诺夫·怀特海//过程与实在212

Lesson44伯特兰·罗素//哲学是做什么的215

Lesson45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可说与不可说218

Lesson46马丁·海德格尔//人是“走向死亡的存在者” 221

Lesson47让-保罗·萨特//我不关心上帝,我只关心人225

Lesson48阿尔贝·加缪//在荒诞中找寻幸福229

Lesson49约翰·罗尔斯//正义即公平233

Lesson50伊曼努尔·列维纳斯//他者哲学23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