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李济仁解读中医经史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30465047
  • 作      者:
    李济仁主编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李济仁解读中医经史》是“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医大师临床研究·李济仁医学文集》之一,获得国家出版基金项目资助。《李济仁解读中医经史》适用于中医药教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方面的中医药工作者,尤其适合于初涉医海的青年中医药教育工作者。
展开
内容介绍
  《李济仁解读中医经史》是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集70年中医教学与临床经验,不仅着重解读了內经、中国医学史、新安医学、医学的理论精髓和深刻内涵,而且结合临床实践,对于指导后学,帮助临床医师学习经典、"四诊合参",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并结合现代医学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现代时间生物学理论,深入探讨各类疾病的有关机理,辨证施治,具有重要作用。正如国医大师朱良春在痹证通论序中言:"全书广搜博采、条理清晰、说理透达、证治完备。而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医体系与现代医学相结合,贯穿于全书始终,尤为可贵。"
展开
精彩书摘
  3.脉痹
  脉痹的证候:“血凝而不流”,“令人痿黄”,“其脉左寸口,脉结而不流行,或如断绝者是也”。可见脉痹最突出的表现是:脉搏减弱或消失。其发展趋势是:“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从脉痹的表现来看,与现代医学的多发性大动脉炎(无脉症)颇相似,无脉症由于受累的动脉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临床类型,其中以头和臂部动脉受累引起的上肢无脉症为多见,其次是降主动脉、腹主动脉受累引起的下肢无脉症。有人在“脉痹——多发性大动脉炎一例”的报道中,从病理学角度探讨了中医脉痹的现代意义。该病人中医诊断为阳气虚弱,脉络瘀痹,气血流行失畅的心肺同病(即脉痹发展为心痹)。而西医诊断为多发性大动脉炎并发左心衰竭和肾功能不全,合并右上肺炎,终因心力衰竭、尿毒症、循环衰竭而死亡。尸检病理诊断为:①多发性大动脉炎伴继发性动脉硬化:②左心室肥大;③肾小球动脉硬化,继发性固缩肾。根据病人的临床表现及发展过程,结合尸检的病理诊断,该作者认为“属于‘血凝而不流’的脉痹证……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似与本例所见的心肾二脏病理改变相符”。无脉症(特别是下肢无脉症),由于血压持续增高,日久可使左心室增大,甚至发生左心衰竭。从《内经》所描述的心痹症状“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嗌于善噫,厥气上则恐”来看,很像急性左心衰竭时出现的心源性哮喘。发作时,病人常在睡眠中突然憋醒,有窒息感,胸闷(心下鼓),被迫坐起,重者气喘(暴上气而喘),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咽干,口渴(嗌干善噫),心率加快,出现心慌、心悸、不安(烦、厥气上则恐)等症状。“脉不通”是无脉症原有的表现,若进一步发展,会出现右心衰竭。由于消化道瘀血,又可见“时害于食”的症状。因此,由脉痹发展为心痹,盖指无脉症等疾病引起心力衰竭的情况而言。
  ……
展开
目录
《国医大师临床研究》丛书序
前言
上篇《内经》相关理论研究
第一章《内经》学习心悟
第一节《内经》源流
第二节《内经》教学法
第三节《内经》研读纵横
第四节《内经》的主要内容
第五节研读《内经》的目的和方法
第二章《内经》成书年代考
第一节关于《内经》的成书年代
第二节关于《素问》的成书年代
第三节关于《灵枢》的成书年代
第三章《内经》发病学索隐
第一节环境因素与发病
第二节精神因素与发病
第三节体质因素与发病
第四章《内经》病机理论探讨
第一节基本病理变化
第二节病传规律
第三节自我阴阳调节
第五章《内经》因地制宜论与医学地理学
第一节《内经》医学地理学的形成基础
第二节《内经》医学地理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后世医家对《内经》医学地理学的发展
第四节《内经》医学地理学的应用
第六章《内经》因时制宜论与时间治疗学
第一节《内经》时间治疗学的形成
第二节《内经》时间治疗学的内容
第三节《内经》时间治疗学的特点
第七章《内经》因人制宜论与体质学说
第一节《内经》有关因人制宜的内容
第二节因人制宜与体质学说
第三节因人制宜与辨证论治
第四节因人制宜验案举隅
第五节因人制宜与抗衰益寿
第八章《内经》五体痹发微
第一节五体痹的病因病机
第二节五体痹的证候及中西医结合研究
第三节五体痹的治则
第九章《内经》五脏水钩元
第一节水肿病五脏分类及其意义
第二节五脏水的病因病机
第三节五脏水证候及现代研究
第四节五脏水的辨证
第五节五脏水的治疗
第十章《内经》养生调神理论札记
第一节《内经》调神理论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内经》调神理论的基本要求和方法
第三节《内经》调神理论对后世养生学的影响
第四节《内经》调神理论的科学内涵
第五节《内经》调神理论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第十一章《内经》养生学及其对心理卫生的影响
第一节恬儋虚无——稳定的精神状态观
第二节饮食有节、房事有度——生命自爱观
第三节顺四时、和自然——天人相应整体观
第四节起居有常、呼吸精气——运动养生观
第十二章《内经》“精气神”与熵理论
第一节气机运动与熵流代谢
第二节精是人体的序参量
第三节神与人体生命信息
第四节精气神与养生
中篇《内经知要》讲解
引言
概述
第一章道生
第二章阴阳
第三章色诊
第四章脉诊
第五章藏象
第六章经络
第七章治则
第八章病能
下篇祖国医学史
引言
第一章原始社会的医学
第二章夏商时代的医学
第三章西周、东周时代的医学
第四章秦汉三国时代的医学
第五章两晋南北朝的医学
第六章隋唐五代的医学
第七章两宋金元时代的医学
第一节两宋时代的医学
第二节金元时代的医学
第八章明代的医学
第一节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医学的发展
第二节明代著名医学家及医著
第三节明代医学成就
第四节医事制度和医学分科
第五节中外医药的交流
第九章清代的医学
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医学
第二节鸦片战争后的医学
第十章辛亥革命后的医学
第一节在帝国主义操纵下祖国医学的概况
第二节反动统治时期对医药卫生的忽视
附表一中国历史年代简表
附表二中国医学大事年表
附篇报刊掇英
《内经》教学漫谈
有关《内经》的几个问题之我见
中医世家享誉海内外
中医基础理论的探索者——访皖南医学院李济仁教授
他把最难懂的《内经》讲活了
对《内经》教学的粗浅体会
试论《内经》的教学法
新安医学研究·吴崑和《素问吴注》
从控制论看中医脏象学说
良工施治当重择时——略论《内经》择时施治说及其临床意义
论《内经》时间治疗学及其临床意义
《内经》针刺治法的因时制宜思想
《内经》法时而治思想探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