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伪狂犬病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9209961
  • 作      者:
    陈焕春,何启盖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陈焕春,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8年2月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大学,获博士学位。现任华中农业大学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兼任国务院突发事件应急专家委员会委员,科技部“973”传染病专家组副组长、“863”现代农业技术领域专家组副组长,农业部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新兽药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长,中国微生物学会副理事长等职。
  主要研究领域为动物重大传染病与人畜共患传染病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疫苗与分子诊断试剂等。*次在国际上研制成功单抗ELISA检测犊牛冠状病毒抗原;在国内率先研制成功我国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和基因缺失疫苗及鉴别诊断试剂盒,提出了我国伪狂犬病的根除计划。针对严重危害我国养殖业的新发传染病和重大人畜共患传染病,开展了*面、系统、深入的研究。
  主持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73”、“863”、国家支撑计划等重大科研课题40余项。克隆、测序了多种病毒与细菌的*基因组序列,构建了3种通用型载体,研制了数十种分子诊断试剂盒,获得了19项转基因安*证书、23项新兽药注册证书、26项发明专利、5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制定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等奖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SC}收录200余篇;出版专著2部,参编3部。
  
  何启盖,博士,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博士学位。2002—2006年于新加坡国立大学开展博士后研究,2006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是农业微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研究人员、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疾病控制岗位科学家。主要从事动物传染病学的教学、科研和临床技术服务。
  曾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生猪产业技术体系项目、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技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湖北省科技攻关课题和国内外企业合作课题等。主要开展猪伪狂犬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病毒性腹泻、副猪嗜血杆菌病、传染性胸膜肺炎和支原体肺炎等疾病的病原分离、致病机理、新型疫苗、诊断制剂与综合防控措施研究。在EID、JVI、BMC genomics和《畜牧兽医学报》《微生物学报》等国内外杂志发表数十篇研究文章。研制并获得了猪圆环病毒灭活疫苗(WH株)、猪伪狂犬病gE—ELISA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Apx IV—ELtSA鉴别诊断试剂盒3项新兽药注册证书和5项发明专利。已顺利培养国内外研究生60人。2008年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年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常年深入养猪生产*一线,为国内大型养猪场提供技术服务。
展开
内容介绍
  《伪狂犬病》包括概述、病原学、生态学与流行病学、致病机理、免疫机制、诊断、流行病学监测、净化与根除技术等9章,其中配有大量的图片;也收录我国在伪狂犬病防控中颁布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旨在为政府部门、科研和基层兽医技术人员提供猪伪狂犬病防控提供实用的理论和技术,加快本病的净化与根除,提高养猪业的经济效益。
展开
目录
总序
前言

第一章 概述
第一节 伪狂犬病定义
第二节 伪狂犬病的流行史
第三节 伪狂犬病的危害

第二章 病原学
第一节 分类和命名
一、病毒发现
二、命名
三、流行毒株
第二节 形态结构
一、病毒的形态与大小
二、病毒的结构
第三节 理化特性和生物学特性
一、PRv的理化特性
二、PRV的生物学特性
第四节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一、基因组的结构
二、基因的功能
第五节 基因组的转录与复制
一、转录
二、复制
参考文献

第三章 生态学和流行病学
第一节 伪狂犬病的传染源
第二节 传播途径
第三节 宿主
第四节 潜伏感染
一、潜伏感染的建立
二、潜伏感染的维持
三、潜伏感染病毒的激活
四、潜伏感染的检测
五、潜伏感染对伪狂犬病毒防控的影响
第五节 流行特点和发病原因分析
一、流行特点
二、发病原因分析
参考文献

第四章 致病机理
第一节 病毒的受体
一、病毒受体简介
二、病毒受体的功能
三、病毒受体的分类
四、病毒受体的本质
五、病毒受体的特性
六、病毒与受体的结合
七、伪狂犬病毒的受体
第二节 潜伏感染机制
一、潜伏感染概况
二、潜伏感染部位研究
三、潜伏感染机制
第三节 神经嗜性
一、感染过程中的神经嗜性
二、体内分布中的神经嗜性
三、神经系统病理变化
四、神经传导机理研究进展
第四节 细胞凋亡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免疫机制
第一节 细胞免疫
一、自然杀伤细胞在伪狂犬病毒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二、干扰素在伪狂犬病毒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三、细胞毒性T细胞在伪狂犬病毒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四、Toll样受体在疱疹病毒细胞免疫中的作用
第二节 体液免疫
一、宿主产生体液免疫应答
二、体液免疫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
三、不同疫苗诱发体液免疫发挥抗病毒作用的机理
四、IFN-y对于宿主诱导产生IgG2a起到积极作用
五、仔猪可通过母源抗体获得被动免疫
第三节 免疫抑制
一、免疫抑制的机理
二、免疫抑制的危害性
第四节 免疫逃避
一、干扰细胞免疫效应
二、干扰补体系统
参考文献

第六章 诊断方法
第一节 临床诊断
第二节 病理学诊断
第三节 伪狂犬病免疫学诊断
一、免疫荧光试验
二、血凝与血凝抑制试验
三、反向间接血凝试验
四、微量血清中和试验
五、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六、乳胶凝集试验
七、对流免疫电泳
八、阻断gB-ELISA
九、免疫组化法
第四节 鉴别诊断ELISA
一、gE-ELISA鉴别诊断法
二、gG-ELISA鉴别诊断法
三、gC-ELISA鉴别诊断法
第五节 病原学诊断
一、病原分离鉴定
二、PCR检测方法
三、动物接种
参考文献

第七章 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
第一节 基本概念
一、流行病学调查
二、流行病学监测
三、数、比、比例和率的概念
四、发病率
五、流行率
六、疾病流行强度
第二节 抽样
一、抽样的方法和类型
二、估计样本量
三、疾病感染率调查和监测抽样
第三节 伪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一、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二、病原流行病学调查
三、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第四节 流行病学监测
一、流行病学监测的主要类型
二、哨兵动物在疫病监测中的作用
三、野猪群伪狂犬病感染率的监测
四、伪狂犬病毒在其他动物中的感染与分布
参考文献

第八章 疫苗研究及应用
第一节 灭活疫苗
第二节 弱毒疫苗
第三节 基因缺失标记疫苗
一、7K基因缺失疫苗
二、其他基因缺失疫苗
第四节 核酸疫苗
第五节 活载体疫苗
第六节 疫苗选择和免疫程序
参考文献

第九章 控制措施、净化方案与根除策略
第一节 风险分析
一、传人风险分析
二、发病风险分析
第二节 相关国家或地区伪狂犬病根除方案
一、美国
二、英国
三、荷兰
四、丹麦
五、比利时
六、西班牙
七、德国
八、法国
九、意大利
十、阿根廷
十一、芬兰
十二、瑞典
十三、捷克及其他的欧洲国家
十四、日本
十五、各种伪狂犬病根除方案的选择
第三节 我国伪狂犬病净化与根除计划
一、立法基础,提供法律依据
二、财政支持,提供经费保障
三、制定方案,保障其科学性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伪狂犬病相关图片
附录二 《伪狂犬病诊断技术》(GB/T18641-2002)
附录三 《伪狂犬病检疫技术规范》(SN/T1698-2010)
附录四 《猪伪狂犬病免疫酶试验方法》(NY/T678-200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