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手术配合丛书:图解眼科手术配合》:
第一章 概 述
第一节 眼科手术室的特点
(一)眼科手术配合简介
简单地说,眼睛是可以感知光线的器官;深入精神层次来讲,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人的基本需求层次论,也就是马斯洛理论的五类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所有这些,没有良好或者基本的视力,人类基本需求的效果将大打折扣或无法完成,从事眼科疾病治疗的工作者,其工作的意义在于,让那些失去或即将失去视力的患者得到最快,最好的治疗效果,减少一份痛苦,增加一份欢乐,眼科手术室是眼科疾病诊断,治疗的重要场所,随着生活水平和社会精神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眼科疾病的诊断治疗效果及过程中的精神感受会有越来越高的认知和要求,如何来适应这些社会的发展变化,或者更好,更快地发展眼科事业,是广大从事眼科工作者的责任与义务,那么,眼科手术室护士的各项工作就是围绕这些需求来细致,深入地开展进行的,由于眼解剖结构的精细复杂和生理功能的特殊性,具有专科性很强的特点,眼科手术室的结构,仪器设备器械,眼科手术配合流程等,相较其他外科手术差异较大,共性少,但无菌操作原则,安全制度是相同的。
笔者所理解的优质护理服务,就是把平时每一件最平凡的工作做到极致,加上不断地创新思想与技术,眼科手术室针对手术短,平,快的特点,患者存在视力障碍及年长,婴幼儿患者较多的情况,对于所服务的手术医师,患者制订出一些较为人性化的护理服务措施,笔者根据医师的手术类型,喜好,制订出专用的手术器械包,在提供出好用的器械包系列的同时,能兼顾节约的原则。
(二)手术室环境与布局合理
现代眼科手术室的布局应遵循空气净化原则,医学无菌原则,防止感染原则,科学管理原则和建筑设计等在内的多学科综合原则,洁净手术部的内部平面和通道形式应符合便于疏散,功能流程短捷,严格遵循人流,物流和洁污分明的原则,眼科手术室的空气洁净度等级为特别洁净手术室,就是常说的百级层流手术室,洁净度100(cleanlinessclass100)的意思是,大于等于0.5μm的尘粒数为每立方米350~3500粒即每升0.35~3.5粒;大于等于5μm的尘粒数为0,与器官移植手术,关节置换手术,心脏外科手术和脑外科手术同为空气洁净的最高级别,但眼科手术的特性与它们又有不同之处,例如,眼科的手术区,从手术床的两侧往外推每边至少1.2m;眼科专用手术室虽为Ⅰ级,但由于要求集中送风面积小,对周边区只要求达到10000级,送风口风速范围一般是0.25~0.3m/s,手术中如果风速较大,会加快结膜蒸发失水,眼科手术室的工作面高度截面平均风速比其他手术室据经验宜降低1/3,要保证层流手术间空气洁净度的质量,需由专业的工程师进行层流机组的维护,对于维护的时间与项目,需有严格的登记制度,必须严格执行控制手术间的人员与物品流动的数量,建议在建筑时采用无菌物品的传递窗,使无菌物品经清洁区与洁净区的传递窗进入手术室洁净区域,以减少手术间门打开的次数,从而减少了手术部位感染(SSI)的概率,手术室还配有的污染传递窗,使用后的器械与布类从污物窗传递出去,这样,就建立了物品流程的单向性。
(三)眼科手术的排程
根据眼科手术时间短,周转快的特点,尤其是近年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力推行的日间手术模式,也就是临床路径,更是给手术室的排程提出了挑战,在这种综合性手术室的管理模式环境下,挑战尤为突出,这需要手术室与病房密切沟通,采取灵活,安全的排程方案,比如,眼科手术室每一间术晨的第一台手术,须在手术前一个工作日上午十点半前,提交到手术电子排程系统,下午十六点前可再次安排接台手术,日间手术患者在门诊预约了手术时间后,由病房直接交到手术室调度室,手术室调度室就能够及时地了解次日眼科手术的全部情况,对手术间与护理人员做出合理准确的安排,这样,既保证了手术排程的科学性,计划性,又能灵活地为眼科手术创造便捷的排程通道,当然,各家医院的情况不同,排程没有统一的标准,相同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四)眼科手术的安全管理
眼科手术的安全管理是手术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安全的风险存在于手术室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每一个程序当中,任何一个环节出了差错,都将可能产生严重的,无可挽回的损失,最敏感的问题就是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因此,执行最严格的无菌技术原则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内容,每一件无菌物品,每一次无菌技术操作,都容不得半点虚假,管理方面更应该加强检查,对差错实行零容忍,坚持术眼的标识,在病房床旁做术眼标识的优点体现在,患者意识清楚,家属在场,医务人员标识清晰;进入手术室后,由手术室的护士,麻醉师和手术医师再次在麻醉前,手术开始前,手术结束后进行反复核查,形成较为严格的四方核查机制。
(五)医院垃圾的分类处理
医疗垃圾处理不当将引起院内感染及环境的二次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危害,现今,各个行业都要求高度重视关注环境保护,尤其是医疗行业,其产生的医疗垃圾及妥善处理方式受到社会媒体的关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从2012年在手术室开始实行医疗垃圾与非医疗垃圾的分类处理,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手术室内产生的垃圾并非一定全是医疗垃圾,凡是未接触过手术患者体液,血液的,都可被视作非医疗垃圾,另外,眼科手术室还将冲洗与灌注的液体类垃圾单独分类处理,这样,极大减少了需焚烧处理的医疗垃圾数量,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
(六)器械的清洗与灭菌
手供一体化管理模式,对眼科手术室的器械与灭菌创造了有利条件,手术使用后的各类器械,交由供应室专业,科学地清洗与灭菌,只有极少数器械,在临时急需的情况下,使用快速灭菌器灭菌,所有器械的终末处理必须交由供应室来完成,供应室应定期派人到手术室了解器械的使用情况与需求,这样就保证了眼科手术器械的使用与维护做得更好。
总之,体现出医院以现代化管理科学理论,技术和方法作指导,使其实现了从经验型到科学型的转变,也表现出手术室的功能化,生态化,人性化,智能化与艺术化。
第二节 眼科手术室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与品位有了更高的追求,眼科疾病就诊,治疗与手术的质和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眼科手术室护士自身的提升也必须跟上时代的发展,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
(一)良好的医德素质
手术室护士服务的对象是眼疾患者,老年与年幼患者占了较大比例,这些患者往往伴随不同程度的视力障碍,他们缺少相关的眼科疾病知识,有可能发生紧张,焦虑等生理或心理状态不稳定的情况,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如果能体会到手术室工作人员的爱心和良好的职业素养,就会自觉良好地主动配合手术,使手术能够顺利进行,因此,就要求眼科手术室护士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具备爱岗敬业,与时俱进,勤劳善良,乐于奉献的精神。
(二)健康的生理,心理素质和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眼科手术量大,风险高,周转频率快,工作时间长,目前国内很多医院眼科手术室的护理人员配备不足,有器械护士的医院不多,常常由巡回护士一人承担了手术间内器械管理,护理患者,配合手术等全部工作,眼科手术医师手术多,操作精细,不能发生任何意外,也常将这种压力转移给了手术室护士,手术室护士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手术室工作流程繁琐,人多,事多,出现的各种问题也可能多,一个巡回护士,作为手术间的管理者,同时要协调好患者,各类工作人员的关系,所以,眼科手术室护士必须具备一个健康的体魄与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才能有效,顺利完成各项工作。
(三)专业素质
良好的专业理论知识,是这个行业的从业人员受到的职前教育与工作后的自我学习,知识积累的结果,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开展的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眼科专业手术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借此让护理人员获得了较多学习尖端的专业知识的机会,现代社会经济发展,各类专业书籍,期刊众多,网络媒体高度发达,获得知识的渠道增多,医院护理管理部门也提供条件让护士广泛地去学习,护理人员自身的职业规划,护理工作质量的提高,都需要护理人员积极主动去学习,去进行自我提高,除了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手术室护士还必须具有现代护理观念—整体护理意识,给患者持续的身心,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护理,这就要求手术室护士要多学习社会,人文,沟通技巧方面知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锻炼,提升,轻松自如地妥善处理,管理手术间的人与物,眼科手术室护士还应具备很强的无菌观念,无菌技术操作娴熟,掌握仪器设备,器械的维护与使用,有预见地配合手术的每个环节,做到稳,准,轻,快,护士必须掌握眼科特殊仪器如显微镜,超声乳化仪,玻璃体切割仪,二氧化碳冷冻机等的基本结构,使用方法与维护,各参数指标的应用,常见简单故障的应对措施,因为眼科的设备仪器相对复杂,医师在手术台上全神贯注进行手术,台下仅由巡回护士操作仪器,一旦未发现屏幕上错误的程序与参数,将有可能对手术造成严重危害,眼科专业护士工作的忙碌与压力,紧急情况的应对能力,只有深厚的专业综合素质,才能临场不乱,泰然处之,手术室护士在手术间内任何一项操作及对其他工作人员无菌操作的监督与管理,对预防外科手术部位感染,将会起到非常积极有效的作用。
第三节 眼科常用手术仪器设备
现代眼科手术对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成功,不仅依赖眼科手术医师及其团队的专业水平,还有赖于高科技的仪器设备,其中比较典型的手术,如白内障手术,玻璃体切割手术等常用的仪器有眼科手术显微镜,超声乳化仪,玻璃体切割仪,二氧化碳冷冻机和半导体激光机等,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至今,眼科手术的仪器设备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与更新,为手术医师提供了更加精确的手术诊断与治疗手段,如何来使用和维护好这些设备,对眼科手术室护士专业水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就眼科的设备仪器的功能与使用,清洁与消毒灭菌,保管进行介绍。
(一)仪器设备的保管与清洁,消毒,灭菌
仪器设备进入医院时,需由专业的设备物资部门审核产品及资料,如医疗器械注册证,医疗器械产品生产制造认可表,医疗器械生产,经营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等,每件仪器设备须贴有医院的固定资产编码,建立使用与维修档案,要求工程师定期进行检测与维护,以保证其正常的功能状态,进入临床科室使用前,仪器设备的使用者与管理者需经过专业工程师的培训并考试合格,培训的目的是了解仪器的工作原理,功能与操作常规,常用参数与设置方法,保养及注意事项等,培训合格后方可进行临床操作,仪器设备应放置于干燥,防潮的环境下,于手术间使用与操作的最方便的位置固定放置,尽量减少挪动,防止因移动损坏仪器设备各连接线路及零部件,仪器在使用前后进行常规的清洁与消毒,消毒使用75%乙醇擦拭即可,如果是特殊传染性病毒类感染患者手术,需用含氯制剂进行擦拭,接触手术操作者手的部分,必须进行灭菌,有条件的医院可配备设备工程师做日常的巡查和维护。
(二)手术显微镜
1.眼科手术显微镜的原理,构成,维护 眼科手术显微镜的临床应用,让手术医师做到了仅凭肉眼不能完成的手术操作,不仅能看清楚手术部位的精细结构,同时拓展的手术操作范围,大大提高了眼疾患者的治疗效果,目前常用的显微镜包括进口的蔡司显微镜,莱卡显微镜及国产的苏州六六视觉等,显微镜的结构包括:光学系统,照明系统,调节系统及支架,附件设备,光学系统由目镜(主镜与助手镜),物镜,变倍放大系统构成;照明系统一般为冷光源同轴照明,斜照明及斜裂隙照明,优质的显微镜配备有特制眼科手术氙灯;支架与调节系统:支架有四种,立式,悬吊式,台式和壁挂式,前两种最常见,调节系统最常见的是脚踏控制板,手动或液压式调节;附件设备包括转接镜,摄像机,电脑及显示器等,手术开始前,护士应对显微镜进行检查测试,保证其在功能完好状态,手术结束后,及时做清洁维护,如光学镜头表面有污渍需擦拭,须使用专用的镜头试纸和无水乙醇行轻柔擦拭,之后横臂合拢,用专用的显微镜套遮住显露部分,显微镜在手术间应固定位置放置,以免碰撞微镜,手术间湿度不宜大于60%(图1-3-1)。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