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万修堂寻访录 与赵氏中医第六代传人的心交神会》:
邹运国:您的意思是说,辨证的目的就是找到疾病的真相?
赵法新:是的!只有找到真相了,才能有的放矢。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对症下药”的真实写照。
邹运国:这么说,您们所认为的“证”,就不是一般教材上所说的某种疾病的一个病理阶段了?
赵法新:其实这个“证”,意思很简单,就是证据的“证”。什么证据呢?疾病真相的证据嘛!辨证的过程就犹如狱吏断案一样,断案执法要讲证据,辨证用药也一样要讲证据。
邹运国:这个比喻十分贴切,而且恰到好处。
赵法新:这就是说,任何一个疾病,它都是有一些能够反映疾病真相的症状和体征,这就需要医师运用四诊进行搜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并运用中医基础理论,在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中找到疾病的真相。这就是中医辨证的最原始的含义。
邹运国:赵老这么一解读,这中医辨证的真谛就昭然若揭了。那么,万修堂对于疾病的认识与张仲景所提的三条有什么异同呢?
赵法新:张仲景所说的第一条就是内因,主要是“经络受邪,入脏腑”;第二条是外因,主要是“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第三条是不内外因,主要是“房室、金刃、虫兽所伤”。这个“三因”思想对后世医家影响深入,后世也未能摆脱内因、外因和不内外因的规条。我们万修堂依然遵循着张仲景的这个三因学说,但我们万修堂也有自己的特色。
邹运国:愿闻其详。
赵法新:我们万修堂首先是注重脾胃,对于“病从口入”的思想较为推崇,所以在所创制的秘方中就有很多是针对胃肠疾病的。
邹运国:的确如此,比如“十个消食饮”就是典型的代表。
赵法新:万修堂还认为很多疾病在发生发展以及转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火热肆虐”的现象,所以万修堂又以张子和攻下相兼容,这在胃缓丸中就可见一斑。
邹运国:听您这么一说,我似乎有些疑虑,这个攻下之法一般是针对实证所设立的,而您说在发展与转变的过程中,不排除有虚证,那也能攻下吗?
赵法新:虚证也未必不能使用攻下,但要注意养胃阴,使攻邪而不伤正,这样就能祛除邪气,邪去正自安嘛!
邹运国:照您这么说,岂不是把李东垣的脾胃学说与张子和的攻下学说以及叶天士的胃阴学说三分归一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