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大学博士教授文库·观影疗心:影视作品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此外,二次同化过程中主体向文化规范归顺的状态也存在于观众与电影的关系之中。电影通过对观众心理的有效控制,能够把外在于银幕的观众,转化为内在予影片、与主人公“同形同体”的主体。观众通过影像语言所表现的叙述方式,对影片所表现的文化和社会秩序欣然首肯。观众在影片情节的暗示下,对片中人物产生各式各样的好恶情感,使观众必定认同片中某个角色——基本上认同“好人”,而“坏蛋”则引起观众的憎恶。这就是所谓的“第二认同”。麦茨认为,观众走进电影院,就已经做出了心理退让的决定,就是说,观众将不再关心事件的真实与否,而是甘心接受虚构的想象作品的同化。这种同化除去-退让倾向外,还有升华的作用,是使观众在观影中放弃旧的欲望客体,重建对象选择,从而向现实力量认同,观众把自己的幻想和欲望投射到影片主人公身上,然后反过来再向主人公所体现的动机与价值同化。当然,观众对银幕人物形象的同化是处于含混暖昧的状态之中的,在同一部影片中,观众可以随故事情节的发展而产生新的同化,不断地为自己选取关系网中的最佳位置。譬如在表现爱情的情景中,观众既可能与求爱者同化,体验其受阻的痛苦心情,也可能与被爱者同化,以满足自恋的欲望。
对于麦茨的这一观点,我们很好理解,在电影院中,观众在无意识中把自己投射到主人公身上,不自觉地把自己当做主人公,把自己与主人公合而为一,主人公的喜、怒、哀、乐就是观众的喜、怒、哀、乐。认同是观众在下意识下完成的,他往往不由自主地把自己投射到主体身上,把自己设想成主体。例如在《卡桑德拉大桥》中,两个带病毒疫苗的人逃上运行中的封闭火车,给车上所有旅客造成了致命的威胁。当列车向卡桑德拉大桥驶去时,观众早已不是冷静的旁观者而是列车上的参与者了,他在无意识中把自己当成了列车上的乘客。当看到主人公将遇到危险,假如我们身临其境,我们很可能大喊“快跑”,而我们坐在影院同样会在心中大喊“快跑”,无论身临其境还是观看电影,内心的冲动是相同的。
极端者甚至将这种认同转化为现实行为。朱光潜在他的《悲剧心理学》中讲了类似的事件,一位扮演曹操的演员表演得生动逼真,当他演到奸诈伪善的曹操打算出卖皇上时,一位观众义愤填膺,操起斧子砍死了那个奸贼。朱光潜认为这是因为该观众未能与欣赏对象拉开距离所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