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论中医学的定义
以往给医学下的定义是“研究人类生命过程以及同疾病做斗争的一门科学”。医学对于中医学(即中医药学,简称中医)和西医学(即西医药学,简称西医)来说,是属概念与种概念的关系。然而长期以来,“以种代属”、“种属不分”——作为医学种概念的“中医学”与“西医学”,至今没有确切的定义。
中医与西医是两种包括各自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技术、药物学等内容的各具特色的医学科学体系。本文从中医与西医各自的基础医学人手,对两者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特点三要素加以比较,旨在给中医一个定义。
各以客体之一部分为其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一个学科形成的基础,也代表了该学科的本质属性。20世纪50年代,社会上流行着一种说法:中西医研究的对象都是人。这种说法貌似合理,其实很不准确。
准确地讲,中医与西医的服务对象都是人,但是由于受研究思路和方法的影响,各自从不同角度选定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就是说,服务对象不能等同于研究对象,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的含义完全不同。
中医研究的对象是人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及其运动、变化;西医研究的对象是构成人的器官、组织、细胞、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具体地说,中医在不打开人体“黑箱”,不干扰活的生命过程的条件下,把人作为一个整体与自然、社会联系起来进行考察,着重研究生命过程中自然流露的,依靠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机体反应状态——脉象、舌象、神色形态以及病人表述的临床表现等。然后才从状态及状态运动的过程总结人的生理与病理规律。故《黄帝内经.五运行大论》说:“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所谓“候”,就是生理与病理的表现,即本文所讲的“机体反应状态”,中医上规范的说法叫“证候”;所谓“道”,就是生理、病理规律对象,才逐步形成了总结“候”的运动变化规律的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中医药学。
中医研究的是整体状态的人,中医的全部理论与实践都是以状态为中心,研究状态的识别、运动,着力于状态的调整、控制。中医的藏象是对全部状态的单元分类,而不是整体层次以下的“器官”的概念;中医的病因、病机是对病理性状态演变规律的概括,而不是致病因素作用下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的变化。对疾病的诊断、预后的判断、药物功效的评估、疗效标准的制定等,无不是以机体反应状态为依据。
西医的研究对象则不同。西医首先以解剖分析的方法把人拆成零件,然后分头研究构成整体的各个器官、组织乃至细胞、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从而认识局部的生理规律和病理特点。在西医看来,人是器官、组织组合的机器,西医的理论与实践都是以结构与功能为中心。西医也有症状鉴别诊断之学,但它对每个症状出现的原因都归结到局部结构或功能的改变上。对于症状,西医在找不到结构或功能改变时,常常把一组同时出现的症状命名为“综合征”。这种“综合征”也称为查不出病理根据或致病因素的“症候群”。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黄帝内经》中早有“其死可剖而视之”的记载,但这也不能说明中医将其研究对象定位在器官与组织上了。从《黄帝内经》到清代的《医林改错》,我国历史上关于人体解剖的研究始终十分粗浅,充其量不过屠夫所见,这种水平不足以构成医学,也无法与博大精深的中医相比。中医藏象学说虽然用了肝、心、脾、肺、肾等名称,但藏象学说的根本依据是“所见于外,可阅者也”的“象”,即机体反应状态。如果把中医中的肝、心、脾、肺、肾称之为木、火、土、金、水,甚或在不改变其内涵的条件下称为A、B、c、D、E,其实亦无不可。古代医籍上关于人体解剖的粗浅记载,应看作是西医在中国的萌芽。虽然古人也有从解剖的角度认识构成人体各个细节的愿望,但是由于历史和方法的局限,西医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如果因为古代医籍中曾经有过解剖的点滴记载而认定中医的研究对象与西医相同,不只是反宾为主,而且是违背事实。
因此可以准确地说,以打开与不打开人体“黑箱”为定界,中医与西医把人分为两部分:中医研究的是整体层次上的机体反应状态,即证候,或可称“状态的整体”;西医研究的则是构成整体的各个局部的结构与功能,或称局部结构与功能相加的整体。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