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命八卦:行走在人体迷宫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48448
  • 作      者:
    袁越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编辑推荐
  

  从美国归来的袁越接受过系统的生命科学训练,《生命八卦1》以世界科学杂志发布的信息以及主流综合性媒体的科学板块为依据,以人体生命科学为核心,从“人这种动物”、“生命的实验”、“健康的忠告”“看基因下菜碟”“医海钩沉”五个板块出发,将科学新知,以有趣的面貌、常识性的讲述,风趣又不失严谨地传递给读者。

展开
作者简介
  袁越,1968年出生于上海,199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工程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从事分子免疫学研究。1992年初留学美国,在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动物学系获得生物学硕士学位。1994年至1998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生物工程中心担任研究助理,1998年至2004年在加州圣地亚哥市的生物技术公司从事生物制药研究。2005年8月加盟《三联生活周刊》,担任特约撰稿人至今。

展开
内容介绍
  从美国归来的袁越接受过系统的生命科学训练,《生命八卦1》以世界权威科学杂志发布的信息以及主流综合性媒体的科学板块为依据,以人体生命科学为核心,从“人这种动物”、“生命的实验”、“健康的忠告”“看基因下菜碟”“医海钩沉”五个板块出发,将科学新知,以有趣的面貌、常识性的讲述,风趣又不失严谨地传递给读者。
  男人为什么长乳头?血为什么总是热的?关节炎与天气有什么关联?减肥为什么那么难?乳腺癌是传染病吗?抑郁症到底该如何治疗?作者袁越接受过系统的生命科学训练,重实证、重逻辑、重量化分析,以人体生命科学为核心,从“人这种动物”、“生命的实验”、“健康的忠告”、“看基因下菜碟”、“医海钩沉”五个板块出发,用风趣又不失严谨地方式传递科学新知。

展开
精彩书摘
  序
  柴静
  会买这本书的人,肯定像我一样胡思乱想过一些无厘头的问题,比如说“为什么是猴子而不是老虎变成了人?”因为我常常想象一只老虎坐进出租车,庄严地把尾巴掖进来:“师傅,去中友。”自己乐半天。
  袁越的解释是:“因为黑猩猩最耐热。”
  嘎?
  “黑猩猩想活下来,它怕夜里的猛兽,只能中午捕食,而中午最热。”
  这是什么逻辑?
  “哺乳动物最怕热的部分就是大脑。大脑是单位体积产生热量最多的器官,也是对温度变化最敏感的器官。要想为大脑降温,必须加快血液循环,让血液把大脑产生的热量带走。”
  “有什么依据?”
  他立刻眉飞色舞:“考古学家通过测量颅骨上的‘蝶导静脉孔’和静脉窦穿出颅腔所留下的血槽的直径,发现越是和现代人类接近的猿人头盖骨化石,‘蝶导静脉孔’越多,直径越大,血槽也越浅,说明它们的散热效率也就越高……”
  “嗯……不懂。”
  “总之吧……靠这套高效的散热系统,直立人才敢在非洲炎热的中午四处觅食,靠一顿午饭活了下来。”
  “不可能,黑猩猩那速度,能追上谁啊?”
  “牛羚的瞬时速度虽然快,但只能维持几分钟,否则就会被急速升高的体温烧死,一个经过训练的原始猎人可以在炎热的中午,以每小时接近20公里的速度连续奔跑四五个小时!直到把猎物追得完全没了力气,只能站在原地等死。”
  哈哈。
  他挺来劲。“人是汗腺最发达的哺乳动物,在剧烈运动的情况下,一匹马每平方米皮肤每小时大约可以排汗100克,骆驼为250克,人可以达到惊人的500克!”
  “能排汗有什么用啊,我就跑不了那么长时间……”
  “你看,长时间的奔跑需要大量的氧气……”
  “……”
  “在听吗?”
  “你说要是老虎坐在出租车里,会是蹲在座位上吗?”
  “……”
  因为袁越有个博客叫做“土摩托日记”,所以我们私下里都喜欢叫他土老师。土老师在饭局上常常也想谈谈音乐和文化,但一说话,就被人打趣:“你有什么科学依据?”
  他如果想认真解释,就引起一阵哄笑。
  他嘿嘿一乐,从不反击。
  地震时,陈坚遇难去世,他也在场,但他的报道提供的不是简单的感慨痛惜,而是救助中的科学。“坏死的肌肉释放出来的肌红素等蛋白质,以及钾离子等电解质就会随着血液循环进入内脏,导致肾脏或心脏功能衰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病人几分钟内就会死去。”
  他引用医生的话,“面对病人的时候不轻易动感情,这样才能在冷静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土老师其实也经常试图抒一下情,前两天他在秘鲁给大家发短信说:“马楚比楚像个一肚子心事的哑巴,心事重重地坐在山坡上。”
  但很快他就对印加人用处女祭祀山神的宗教情感产生了不敬之意:“有个小细节让我产生了一丝不安,X光显示,她是被人用尖利的石块击中脑壳后死去的,科学家还分析了她体内的血红蛋白,发现她被击中后起码还存活了5分钟……这不仅是一个宗教祭祀场所,可能还是个谋杀现场。”
  在他的世界里,理性是至高无上的神,一切都在其之下,在这种“求真”的憨态面前,任何感情都要让步。
  他算是歌手小娟极好的朋友了,写乐评时也直言不讳地批评。写完还浑然无事去见人家,回来后在MSN上不安地对我说:“她哭了……”
  唉。
  他也有我看不顺眼的地方,就是理科男的优越感。
  我看土老师第一篇文章是《我只喜欢和智商高的人聊天》,写他当天吃饭的对象——“也是复旦的!也是高考数学满分!”
  我这小暴脾气,立刻写了一篇我从小没得过100分、从没被老师表扬过的人生经历,还差点把题目写成《从此失去土摩托》。哈哈。
  土老师倒没生气,只在MSN上打了个红脸儿。我几年后才弄明白,他是打心眼儿里喜欢智力这回事,这不光是他的乐趣——也许还是信仰?那种兴奋之情里一多半是天真的高兴。
  土老师的博客座右铭是:偏见源于无知。他的尖锐不是与人而战,他与他心目中的无知作战。
  当然,有的时候姿态不太好看,男生们嘛,总有点儿觉得自己个儿“站得高,溅得远”的蛮劲儿,梁漱溟批评过熊十力的“我慢之重”——“慢,就是傲慢,就是觉得自己真理在手,心里高傲,看不起别人”。
  但他同时也是我见过的最讲道理的家伙,即使曾与他论战的人,即使讽刺伤害过他的人,只要有一个说法有见地,他还是真诚地赞叹。他的博客被老罗从牛博首页拿掉之后,他对我说:“他删我删得有道理”,我原来想过“这厮不是装的吧……”时间长了,发现还真不是。
  用老罗的话,“土摩托是一个极少见的有赤子之心的中国人”。
  在胚胎问题上我与方舟子有不同意见时,土老师很不留情面地写文章批评我。我当时认为我们争论的点应该在伦理上,但我后来理解了他为什么那么来劲,因为他们认为谈伦理的基础是“记者对真相要有洁癖”。
  这句话对我来说很有用,以往做一期节目,办公室里经常要讨论,“我们的落点在哪里?我们的价值观能高于别人吗?”但是,不管你有一千个漂亮的第二落点,有一个问题是绕不过去的:“真?还是假?”
  我在调查中也常担心观众对过于技术性的东西会感到厌倦,但是后来我发现,人们从不厌倦于了解知识——只要这些知识是直接指向他们心中悬而未决的巨大疑问的。
  所以现在在出发前,我只问“我们能拿到的事实是什么?这个事实经过验证吗?从这个事实里我能归纳出什么?有没有相反的证据?还有,嗯,别忘了,土老师这样的天敌看了会说什么?”
  我也曾批评他智力上的独断与优越感,而从他近来的文字中也看到很大的变化——少有尖锐刺目的字眼,不是“立异以为高”,而是提供更多的材料让人思考。
  我想,这是他约我写这篇文章的原因——我们都清楚,人人都有缺陷,所以必须尊重异己,对对方的观点审慎地观察和研究,并且公开而有诚意地讨论和交锋,这是纠正偏见的最好方式。
  最后说一句。
  每次我习惯性地批评土老师文章的时候,他总是非常老实地说:“对,您说得对!”我就不好意思往下说了。偶尔想夸一下的时候,他的反应总是“其实我那篇才叫真的好呢”,雀跃得让人心碎,也没法儿接话。
  好吧,总算,借此机会,让我完整地表达一下,土老师的文章里有一种少见的穷究事理的憨厚笨拙的劲儿,加上他智商……咳咳……智商确实高。
  六哥说过,好东西是聪明人下笨功夫做出来的。
  这个笨功夫,是必须下的,急不得,急的结果都是油条式的——炸得金光铮亮出来了,都是空心的。
  科学如此,媒体如此。
  男人为什么长乳头?
  这不是一个无厘头的问题。
  世界上大概只有男人才会严肃地思考这个问题。
  这本书回答了100个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人体生理问题,有很多都曾经困扰过我很长的时间。比如:天冷的时候人为什么会磕牙?冷饮喝得过快为什么会头疼?微波炉是否会致癌?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酒掺着喝为什么更容易醉?人吃了芦笋为什么会撒出怪味尿?等等。关于最后一个问题,作者是这样回答的:
  芦笋含有硫醇,大蒜、洋葱和臭鸡蛋中也都含有这种物质。人体内有一种酶可以把硫醇分解为硫化氢,所以会有臭味。根据一项研究显示,只有46%的英国人体内含有这种酶,法国人则100%都有。下面请自己编写一个关于法国人的笑话……
  这最后一句话就是本书最重要的特点——幽默。原来,该书的作者之一马克·雷纳是职业作家,他从小就喜欢医学,出版的第一本书的名字就叫《我的堂兄,我的肠胃病专家》。雷纳曾经在药店当过售货员,经常有顾客把他当医生,询问各种有趣的医学问题。一次他在为ABC电视台的一个医院主题的剧本做调研的时候认识了急诊室大夫比利·哥德堡,后者渊博的知识和对待病人的宽厚态度吸引了雷纳,两人成为朋友。这本书的主题就是在两人的一次闲谈中诞生的。
  想知道男人为什么长乳头吗?书中给出的答案是这样的:原来,男人女人在发育初期是没有区别的,人类胚胎直到第六周时性别染色体才开始表达,而乳头在第四周的时候就已经成形了。不过,这个解释只是告诉读者男人的乳头是怎么长出来的,没有说明男人究竟为什么会长乳头,因为它们似乎既不符合神创论,也不符合进化论。很难想象上帝这个万能的建筑师会允许这对没用的器官存留世上,而多年的进化居然也没有把它们进化掉,似乎也是个奇迹。其实,男人的乳头恰恰说明了进化论的正确。按照达尔文的解释,进化是在自然选择的压力下发生的。男人的乳头虽然没用,可也没害,自然选择的压力是不存在的。所以,大自然允许大多数雄性哺乳动物保留了乳头。而且,如果你仔细观察的话,还会在动物身上发现很多类似的无用器官。所以说,进化的原则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讲究实效。
  (2005.9.12)
  ……
展开
目录

辑一..人这种动物
男人为什么长乳头?
甲基安非他明--世界头号毒品?
可卡因的形象工程
一觉醒来,火星到了
漫长的残留
人人都是种族主义者
你真的打算养只猫?
博客的未来
懂数学的蝉
把根留住
道德的起源
辣椒新传
人为什么会打喷嚏?
味精一百年
语言的力量
鸭嘴兽传奇
镜像神经元和普世价值
电椅的故事
红牛为什么这样红?
新式测谎仪
辛苦了,女人
兴奋剂检测不科学?
看起来很环保
碳都到哪儿去了?
人这种动物
有机蔬菜也靠不住了
血为什么总是热的?
人为什么怕生?
像地球人那样思考
辑二..生命的实验
来来来,大家一起做实验
老诺来得正是时候
当苹果掉到你头上
智慧是长出来的
长寿总管家
欺骗大脑
姜还是老的辣
血总是香的
不务正业的RNA
分子侦察机
钩虫与哮喘
"萨医"与艾滋病
精液的秘密
转基因商业化30年
纸上谈兵易,真刀真枪难
胞质杂交恐惧症
进化的副产品
战争与健康
牛奶标签风波
临床试验再起波澜
查不出来的兴奋剂
神经系统的清洁工
万能流感疫苗
有三个家长的孩子
意志的胜利
越想越胖?
当副作用唱了主角
眼睛是大脑的窗口
安全干细胞
令人迷惑的统计数据
永久抗生素
被夸大的创伤
基因敲除法
放血疗法沉浮记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基因库
辑三..健康的忠告
兔唇、叶酸和那些关于健康的忠告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汽车的味儿
谁是你的主人?
关节炎与天气
帮你省点钱
如果你爱他,给他买副好耳机
减肥为什么这么难?
以毒攻毒2.0版
干细胞是癌症的罪魁祸首
谢顶问题
有啥吃啥,吃啥是啥,是啥吃啥
阳光维生素
维生素药片真的有效吗?
发烧有理
月经过时了吗?
乳腺癌是传染病吗?
乙醛--人类的隐形杀手
水中毒
心脏病和衣原体
父女连心
星座歧视
病急乱投医
抑郁症到底应该怎么治?
骨头与肥胖症
按疗效付钱
锻炼的误区
不干不净吃了没病
食品打分与儿童肥胖症
姚明骨裂和可口可乐
G点问题
人为什么要睡觉?
噪声污染
高科技小道消息
健康信息
比赛前吃点色氨酸
今夏流行"人字拖"
警惕果糖
人造母乳
包皮:割还是不割?
前十字韧带的性别歧视
黄豆,吃还是不吃?
关节保健药有效吗?
体育锻炼不是万能药
恼人的时差
抖腿是恶习还是疾病?
吃点苦有好处
搭桥还是撑伞?
吃海鲜有讲究
阳光争夺战
气候变化和糖尿病
腊八时节话蚕豆
辑四..看基因下菜碟
超感基因
黑药白药黄药
长寿新思路
基因家谱
基因自助餐
看基因下菜碟
干细胞的基因疗法
基因年龄
转基因奥林匹克
聪明基因
长寿基因
健康生活的基因理由
数学基因
高科技算命术
辑五..医海钩沉
磺胺沉浮
青霉素的发现
可的松的发现
根治肺结核
吸烟与肺癌
氯丙嗪和精神分裂症
呼吸机的故事
开心手术
人造髋关节
解密异体排斥现象
肾脏移植手术
治疗高血压
攻克癌症
试管婴儿的诞生
消化道溃疡的真正元凶
杰克逊实验室传奇
寻找心脏病的真正元凶
凡士林传奇
科里毒素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