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孕育玄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3221979
  • 作      者:
    (明)陶本学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作者简介
  陶本学,字泗源,别号会稽山人。明代浙江会稽县(今绍兴)人。生平未详。
展开
内容介绍
  《孕育玄机》系明代医家陶本学著于天启辛酉年(1621),经清代学者乾尧抄录存世。全书有上、中、下三卷,凡127篇'上卷11篇,论常见月经病的脉证方治,中卷述保胎,共有48篇,论怀孕原理、诊脉原理及不孕症的病机,并述40种妊娠病定义、辨证论治方药;下卷辨生产与产后诸病,列为68篇,论临产、产后事宜,以及产后46种病证。本次整理以清康熙五十一年(1713)乾尧抄本为底本。
  《孕育玄机》由明代陶本学著于天启辛酉年(1621)。《孕育玄机》有上、中、下三卷。上卷论调经,论常见月经病的脉证方治;中卷述保胎,论怀孕原理、诊脉原理及不孕症的病因机理,以及常见妊娠病的辨治;下卷辨生产与产后诸病。全书凡127篇,综合妇产科之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论述简明畅达,是一部实用的临床妇产科参考书。
  《孕育玄机》现存版本有两种:一是清代康熙五十二年(1713)学者乾尧抄本(简称“乾抄本”);二是晚清学者陶介亭主编的《陶氏贤奕书楼丛书》之《孕育元机》(简称“丛书本”,亦为抄本)。此次校注以“乾抄本”为底本,以“丛书本”为主校本。校注原则如下:
  1.采用简体字横排,原文加现代新式标点。
  2.原书中“右”“左”表示前后文者,统一改为“上”“下”。底本中凡有漏“右”均按“丛书本”补。
  3.原书中一般笔画之误,以及明显的错别字,予以径改,不出校。
  4.原书中的异体字、古字、俗写字,统一以简化汉字律齐,不出校。
  5.原书中的通假字,保留原字,于首见处出校说明。
  6.底本中医术语和中药名的不规范书写,按现代中医名词术语规范径改,如书中“姜蚕”径改为“僵蚕”等,不出校。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女科05:孕育玄机》:
  寸口涩疾不调死,沉细附骨不绝生。
  夫脉涩则不疾,疾则不涩,大小不调而涩疾也。产妇失血,五脏空虚,故以缓滑沉微为脉应病。今惟涩疾不调,则气血衰绝,脉不应病,故云死也。若沉细附骨不断,乃生活之兆。
  愚按:产后脉洪大矣,中有和缓之状,虽危可生也。曾两遇产妇六脉洪大异常,意甚危之,俱以补药调理获安。然洪大之中,有和缓从容之胃气在也。若洪大而又急数,非佳兆矣。
  产后脉洪数,产前脉细小涩弱,多主死。怀孕者,脉主洪数,已产而洪数不改者,多主死。
  生产事宜
  凡妊妇八九个月以后,切勿久坐久睡,以致气不运动。亦勿劳于女工,以致气血虚弱。调养得宜,自然易产。
  凡临月不可洗头、浴身、濯足,恐致横逆之患。
  凡临月忽然腹痛,或作或止,或一日、二日、三四五日,胎水已来,腹痛不止者,此名弄痛,非当产也。有一月之前忽然腹痛,如欲即产却又不产者,此名试月,非当产也。不问胎水来与不来,俱不妨事。第当宽心待时,时至自产矣。有胎有近上未下坠者,非当产也。凡此俱不可早先惊动,恐产妇闻而气怯,致难产耳。
  凡觉胎转动,腰腹急痛之时,或捏产母手之中指其中节或末节,筋骨跳动,方与临盆即产矣。切不可听信稳婆,预先频频试水,及轻易下手,恐有误伤胞破,以致胞水先涸,或风人产门,因而肿胀狭小,分娩为难。
  凡腰腹阵阵痛极不已,谷道迸迫如欲大便,眼中溜火,浆破血来,此则正生之候也,全赖稳婆接应。
  凡临盆之际,腹中急痛,乃是儿方转动。若胎气壮者,转身易易;胎气弱者,转身艰难,未免延缓时日。惟是腹痛不已,因时候未到也,宜令人扶持行走,或靠物直立,又令人以两手摩其两腰眼处。若或精神倦怠,则以被褥壅垫脊背,正身仰卧少顷,又令行立如初,不可弯腰扭身,斜倚侧靠,恐胎儿折破胞水,转身向下,寻到生门,被迷出路也。
  凡腰腹虽痛,而其势向缓,且令产妇勉强食饮,惜力养神,自然临盆快易。切不可轻听稳婆,妄乱用力,以致困乏。况儿方转身,头将向下,若用力妄逼,令儿错路,多致横逆之患。必须试探儿之头脑,正对产门,别无绊碍,于是用力一逼。譬如人之登厕,时候未至,用力何益?
  凡腹痛未产之前,如觉心烦或口渴,可用滚白水调蜂蜜一匙与饮;如饥,则与稀粥少许。勿忍饥忍渴。
  分娩如值寒冷之时,切不可预去下衣,早先试水,恐致寒冷则血气凝滞,不能流通,难于分娩,古人谓之冻产。是以衣裳宜厚,产室宜暖,闭塞窗户,毋令透风,内须置火一二盆,不使有烟。盖室暖气和,生产自易,及至产毕,以酽醋碗许浇洒火内,使醋气熏鼻,可无血晕。
  生产若遇暑热之月,产妇当温凉得宜,热甚则产母头疼面赤昏晕;若产室人众,热气蒸逼,亦致前患;若夏月风凉阴雨,亦宜谨避,
  凡临产宜预择老成有识稳婆及淳谨妇人一二在房扶持,其一切外来亲戚及孝服污秽、月经不净,或体气、酒醉之妇,皆宜杜绝,勿令人房,触犯胎气。
  ……
展开
目录
卷上
调经总诀
调经
经行先期
经行过期
经血错乱妄行
经行作痛
月水不断
经闭
血崩
限外经行
附调经方

卷中
胎前
胎脉
无子之因
附种子方
论子宫
妊娠恶阻
妊娠痰逆不食
胎动不安
漏胎
卒然下血
妊娠惊动跌仆胎漏
子悬
误服毒药胎动
心痛
心腹痛
腰腹背痛
小腹痛
心腹胀满
妊娠中恶
妊娠堕胎并胎不长大
妊娠咳嗽
吐血衄血
子烦
烦躁面赤口干
中风
子痫

鬼胎
伤寒
疟疾
霍乱
泄泻
下痢
大小便不通
小便不通
子淋
遗尿
尿血
子肿
伤食
不语
悲伤
喘急
头旋项肿
乳自出
胎肥
半产
孕痈
滑胎易产

卷下
论脉离经
论产妇生死形症
论新产脉
生产事宜
既产事宜
产后药忌
产后不可服寒凉解
论难产
难产治例
经日不产子死腹中
胞衣不下
交骨不开阴门不闭
子宫不收
血晕
血崩
发热
虚烦发热
产后乍寒乍热
伤寒
产后中风
瘼瘀
四肢筋挛
妄见妄言
惊悸怔忡
癫狂
不语
伤食
自汗盗汗
产后忽冒闷汗出
汗多变痉
血块
腹痛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