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楼是岭南建筑的一种独特形式,主要分布于广西、广东、海南、福建和台湾等地。关于骑楼的起源,学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骑楼源自西方,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地区的敞廊式建筑。当时,敞廊式建筑主要用于商业活动,既在功能上满足了商业需求,又可为购物者提供遮阳避雨的场地,与地中海沿岸地区炎热的气候相适应。在古罗马时期,敞廊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古罗马人还将自己发明的拱券结构应用其中,并率先采用混凝土材料。在随后的历史发展中,敞廊式建筑在欧洲呈遍地开花之势,甚至成为一个城市的独特景观。比如,瑞士首都伯恩的骑楼拱廊,绵延七千米,街道两旁店铺林立,一片热闹景象;意大利威尼斯圣玛可广场上的总督府和图书馆全是骑楼式建筑,建于16世纪,至今风韵犹存。直到近代,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文化输出,敞廊式建筑走出欧洲,逐渐传到美洲、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等地。在亚洲,骑楼首先在新加坡等英属殖民地出现,大概在19世纪末经由南亚、东南亚流入中国,传入香港、广州,然后进入广东、广西、海南、福建等广大岭南地区。这一建筑形式进入中国后,与中国的传统建筑相融合,并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相适应,遂成了今日的骑楼面貌。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骑楼源自中国传统的商业建筑,如“竹筒屋”、“铺廊”、“廊房式”等,但吸收了西式建筑的元素。据一些学者研究,南方骑楼的雏形可能在唐代已经出现,“大和年间(827~835年),沿商业街有的盖起楼阁式铺面,由长杉木为柱贯通上下楼房,由通榫入柱,铺以层板,平面作前店后宅或下店上宅”。在我国北方,被称为“市廊”或“廊房”的建筑物于宋代已经出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建筑在北方逐渐消失,却在南方地区广为流传。此外,还有人认为骑楼是在早期干栏式建筑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尽管骑楼的起源依旧看起来扑朔迷离,但有两点却是肯定的,即如今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的骑楼,是东西方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欧陆建筑与热带、亚热带气候特点相适应的建筑形式。
骑楼,英文为arcade,在东南亚地区被称为“五脚基”或“五脚砌”,闽南语称亭仔脚,在粤语中亦可引伸为“露台”。骑楼通常是跨人行道而建的,楼底临近街道的部分由立柱拱廊支撑,形成行人走廊,走廊上方则为楼身。乍看起来,整栋楼犹如“骑”在一楼之上,“骑楼”由此得名。而一栋栋骑楼沿街彼此相连,便成了一条绵长的步行长廊。尽管骑楼常以楼群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但仔细看去,每座骑楼又风格迥异。从厚重的古罗马式风格、轻盈的哥特式风格、灵动的巴洛克式风格、华丽的洛可可风格,到简约的现代风格、独特的南洋风格,应有尽有。骑楼上的各类装饰,如华丽的花饰,侧翼式的楼阁和阳台,棒槌式栏杆,哥特式的尖拱卷,洛可可式的涡卷、蔓草和绞绳纹样等,让人目不暇接。可以说,骑楼是建筑上中西合璧的典型,有容纳多种风格样式的包容性,也是一部浓缩的建筑风格史。
从功能上看,骑楼是一种“下店上宅”的商住建筑,而且对南方炎热多雨的气候具有适应性。其下层与街道相邻,既方便招揽生意,又便于展示物品,因而一般用作商铺;楼上则用于居住。由于下层柱廊横跨人行道,这无疑扩大了上层的居住空间,提高了生活的舒适度。此外,南方天气多变,夏季炎热多雨、阳光强烈,而跨在人行道上的骑楼正给过往的行人提供了遮风避雨、纳凉休憩的空间,这在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商业活动展开。平日里,人们也会沏上一壶好茶,在阴凉的走廊里品茶叙旧、交友会客,好不自在!当下,商业活动与日常生活同时展开,社会文化与居住文化并行不悖,古老的骑楼焕发着新的活力。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