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高分子凝聚过程与相态转变: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基本问题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040446876
  • 作      者:
    吴其晔著
  • 出 版 社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高分子凝聚过程与相态转变 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基本问题》围绕高分子凝聚过程和高分子相变两大主题介绍当代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学的核心内容。论述分子链溶致凝聚过程中链的构象、关联作用及热力学性质的演变,讨论高分子相变的复杂性和特殊规律,介绍学科的基本概念、理论、模型和研究方法。
  《高分子凝聚过程与相态转变 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基本问题》读者对象为高分子科学研究方向的中青年学者及博士、硕士研究生,也可供相关专业科学工作者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高分子凝聚过程与相态转变 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基本问题》:
  历史上最先由Boyer等人成功地实现非晶单分子链的分离和观察实验(1945年)。他们将分子量为400,000的聚氯苯乙烯溶解于苯,溶液浓度为1x10—7,加入沉淀剂,得到沉淀物。电镜观察到直径1.5~50.0 nm之间的圆形粒子,计算分析表明,这样大小的粒子应由单根或几根分子链组成。当时实验的目的是估计分子量,结果表明,用这种方法确实测得可靠的聚合物分子量,与其他常规方法测得的结果相符。此后关于聚合物单分子链的分离和观察,以及关于制备单分子链的方法陆续得以报道。
  对非晶聚合物单分子链分离、观察和由此发展起来的测定分子量的方法应用到结晶聚合物中却行不通,原因在于虽处于稀溶液中,但聚合物的结晶倾向使许多分子链汇聚到同一个晶体中,分子链不能呈分离状态保持在溶液中。1949年,Turnbull和Fisher实现了微小晶体的生长和观察。为研究均相成核,他们将聚合物熔体分散成微米尺寸的微滴,悬浮在硅油中,其中小部分微滴含异相杂质,而大部分微滴为纯净熔体。然后以很慢的速度等速降温,含杂质的微滴通过异相成核首先结晶,而大部分微滴需经进一步降温后才通过均相成核而结晶。研究发现聚乙烯要达到50~ 60 K的过冷度才能发生均相成核。这些微米尺寸的小滴还是包含了许多分子链,需进一步分散成单分子链的微滴,才能观察到单链单晶的生长。
  第一个看到单链单晶的是Bittiger等人。他们研究三醋酸纤维素的氯仿/甲醇溶液(0.01%)的结晶。在观察到片晶和片状聚集体的同时,也发现了少量棒状小晶粒,长50 nm。由长度和直径估计,小晶体相当于一个分子链,因此提出单分子链单晶的概念。
  ……
展开
目录
第1章 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学的基本问题
1.1 凝聚态物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
1.2 分子链的溶致凝聚与高分子相变
1.3 高分子凝聚的多体问题与复杂关联效应

第2章 孤立分子链的构象与运动学
2.1 分子链的构造与构型
2.1.1 分子链的化学组成与键接方式
2.1.2 分子链的构型及立体异构体
2.1.3 分子链拓扑异构体
2.2 理想分子链的构象
2.2.1 分子链的内旋转构象与柔顺性
2.2.2 等效自由连接链模型与Kuhn链段
2.2.3 粗粒化模型、Gauss链段、分子链构象的自相似性
2.2.4 分子链构象的分形维数
2.2.5 分子链构象的标度性
2.2.6 理想链的自由能和弹性力
2.2.7 理想链的对偶关联函数
2.2.8 理想链性质小结
2.3 排除体积作用及对分子链构象的影响
2.3.1 分子链的占有体积与扩张体积
2.3.2 Mayexf产函数与排除体积相互作用
2.3.3 排除体积作用对分子链构象的影响
2.3.4 聚合物稀溶液理论
2.3.5 温度对排除体积作用的影响
2.3.6 膨胀链的对偶关联函数
2.3.7 稀溶液中分子链性质小结
2.4 单分子链凝聚态
2.4.1 高分子稀溶液和极稀溶液
2.4.2 单链凝聚态
2.4.3 单分子链单晶
2.4.4.单链玻璃态与单链高弹拉伸行为
2.5 单分子链运动学
2.5.1 涨落一耗散定理
2.5.2 Debey模型讨论聚合物稀溶液的黏性流动
2.5.3 Rouse-Zimm模型讨论聚合物稀溶液的黏弹性流动
2.5.4 Rouse-Zimm模型的显式本构方程
2.5.5 流体动力学相互作用、Zimm修正

第3章 分子链凝聚过程及多链聚集体的凝聚态性质
3.1 分子链的溶致凝聚过程
3.2 亚浓溶液性质
3.2.1 亚浓溶液的渗透压
3.2.2 分子链长程关联效应
3.2.3 亚浓溶液中分子链的构象
3.2.4 串滴链模型
3.2.5 亚浓溶液的对偶关联函数
3.2.6 亚浓溶液中的屏蔽效应
3.3 浓厚体系中缠结网链的构象
3.3.1 浓厚体系中的分界浓度
3.3.2 浓厚体系中分子链的穿透交叠
3.3.3 全高斯链浓度c“的意义
3.3.4 浓厚体系中的屏蔽效应
3.3.5 浓厚体系中几个关键尺度的关系
3.3.6 溶致凝聚过程中体系熵值的变化及其热力学意义
3.4 非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与分子链缠结图像
3.4.1 非晶聚合物的力学状态与热力学相态特征
3.4.2 关于玻璃化转变的讨论
3.4.3 无规线团模型与分子链缠结的经典图像
3.4.4 串滴链长程缠结图像
3.4.5 非晶高弹态与黏流态的分子链缠结网特征
3.5 结晶聚合物及其熔融
3.5.1 高分子结晶的复杂性
3.5.2 复杂的分子链排列构象与晶体形态
3.5.3 结晶度测量与计算
3.5.4 高分子结晶的动力学特征
3.5.5 结晶聚合物熔融及其动力学特征
3.6 交联聚合物网络及其溶胀
3.6.1 两种不同类型的交联网络
3.6.2 理想橡胶等温拉伸的热力学方程
3.6.3 交联网络高弹形变的分子论解析
3.6.4 Mooney-Rivlin唯象理论
3.6.5 交联聚合物网络的平衡溶胀
3.7 缠结分子链的蛇行蠕动模型
3.7.1 浓厚高分子液体的奇异流变性
3.7.2 管模型与蛇行蠕动模型
3.7.3 浓厚高分子液体中分子链的蠕动

第4章 物质状态的描述与相变的定义
4.1 物质状态的描述
4.1.1 物质状态的微观描述与宏观描述
4.1.2 微观描述与宏观描述的联系
4.1.3 对称性及对称操作
4.1.4 对称群
4.1.5 物质结构函数及其Fourier变换
4.2 相变的定义
4.2.1 相变的热力学分类
4.2.2 对称破缺与序参量
4.2.3 二级相变理论
4.3 分子间相互作用
4.3.1 分子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性
4.3.2 静电相互作用
4.3.3 弱化学键作用
4.3.4 亲水一疏水相互作用
4.3.5 内聚能密度与溶解度参数

第5章 高分子材料的相变及其复杂性
5.1 高分子材料相变的复杂性
5.2 软物质的熵致相变
5.2.1 软物质概念
5.2.2 软物质与硬物质的差别
5.2.3 熵致相变
5.3 相变的动力学控制
5.3.1 相变的亚稳定态与亚稳定性
5.3.2 高分子相变亚稳定态的重要性
5.3.3 晶体生长的动力学控制
5.4 液晶的凝聚态特征及高分子液晶
5.4.1 液晶的分类
5.4.2 液晶的凝聚态特征
5.4.3 高分子液晶的结构及性能特点
5.5 导电高分子的激发态
5.5.1 导电高分子的基态
5.5.2 聚乙炔的Peieds相变
5.5.3 一维固体的元激发——孤子态
5.5.4 导电高分子的极化子态
5.6 高分子非均质态的逾渗转变
5.6.1 材料的非均质结构及微结构特征描述
5.6.2 逾渗模型的基本物理量
5.6.3 临界区的性质
5.6.4 拓扑无序结构上的逾渗过程
5.7 高分子溶胶一凝胶转变
5.7.1 溶胶一凝胶转变
5.7.2 凝胶化转变的平均场模型
5.7.3 凝胶化转变的临界区逾渗转变模型

第6章 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学范式的讨论
6.1 范式的重要性
6.1.1 范式的意义和作用
6.1.2 探索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学范式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6.2 关于高分子凝聚态物理学范式的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物理量符号一览表
主题词索引
重要物理常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