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洛阳地质史话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50912908
  • 作      者:
    石毅等著
  • 出 版 社 :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洛阳地质史话》参照“地史学”教程,以地质灾害、地质旅游和观赏石作为切入点,介绍了洛阳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第四纪等时代的地质发展史,包括区域地质、大地构造、地层、古生物、岩石、矿床、古地理等诸多内容,并涉及宇宙天体地质、环境地质和社会科学中的人文历史等多学科领域,提出了对洛阳基础地质的独到见解,是一部以区域地质为基础、以地层学为抓手的地质知识科普书,具有较高的科学和文学价值。
  《洛阳地质史话》可供地质矿业部门的广大职工和喜爱地质科学、渴望了解地质知识的广大读者阅读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洛阳地质史话》:
  2007年10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专程探望已96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学森院士时,钱老提出了“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的这一包括地学文化等文化领域中的科普教育问题。同时他还强调说:“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地学文化同普通文化一样,也由科学、文化、艺术和教育四大部分组成,它担负着认识和揭示人类与地球和谐、共荣和发展的一种特殊使命,或者说是人类在经历完成这一特殊使命中凝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组成地学文化中的科学成分是地质学及其分科,这是人类认识和探索地球形成、运行规律、圈层结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与发展演化的学说;地学文化中的文化、艺术成分是人类在与地球斗争或和谐相处历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这里凸显着探索自然的乐趣,洋溢着战天斗地的豪情和富有科幻色彩的浪漫;地学文化中的教育部分,则是以地质科学为素材,分科教会学生有关地球的知识,重点是识别地球赋予人类的各种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知识和技术。
  分析地学文化的这些领域,尤其地学教育部分,深感有两个大的方面是被忽视了:一是已往地质教科书中对待地质资源方面,只讲了索取利用的一面,忽视了给予即保护资源的另一面。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忽视,造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因对各类资源的一味开采索取,不加保护,从而导致了目前大部分资源日渐枯竭,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所以也不断引起地球和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这是这些年来从不断发生的地质灾害血的教训中得到的认识。二是地质教育方面专业课程分科日细,内容愈加丰富,并发展了很多边缘学科。这自然应加赞赏,但包括所有院校乃至综合大学,几乎没有地学文化、地质科普这类课程。
  正是这一现状,造成了地质战线上人才结构的极不平衡和发展中的畸形——地学文化的哑铃状态:一头是以完成地质勘查、地质科研为主的地质科学队伍;另一头是完成地质教学、培养地质科技人才的师生员工;而中间的地学文化、地质文艺部分,似乎还没有一个社会群体,即使个别部门有之,他们实际上还是前两个群体的附属。这一弱势的存在,不仅造成了地质部门生活的单调、沉闷,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面向社会,造成地质部门在社会上的闭塞、神秘、孤立,失去了20世纪50年代青年人向往“深山探宝”的激情,也失去了“肖继业式人物”的崇拜偶像。更重要的是因为向人民大众普及地质知识不够,使一些人不能善待地球,与之和谐相处,并因其人为因素诱发了各类地质或自然灾害,乃至一些人在自然灾害面前迷失方向,在社会上一度猖獗的“末日论”邪说的袭来时,又何等可笑!……
  面对这样的现象,作为地质科学工作者,应该责无旁贷地宣传地球知识,提供科普文章,帮助人民增添地质科学知识,使之从容应对并战胜各种地质灾害。与之巧合的是,也就在钱老谈话之前的2005年,时任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主管地质矿产的副局长陈卫平同志,敏锐地提出了从洛阳地质、地貌人手,以白话的形式完成一部为古都增辉,深化人们对洛阳的认识,并提名为“洛阳地质史话”的知识丛书,争取在省、市的地质论坛上新创一个栏目的倡议。此议在作者中酝酿时间很久,皆因怵头而难敲定,谁知陈公此志益坚,并自嘲似地强调地质史话或许也与洛阳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十三朝古都兴废史有些联系。乍听起来似为“牵强附会”,人类的历史怎么同地球的历史相提并论?但细品起来倒别有滋味,也使作者想起了一位哲人说的那段话:“如果把地球演化的46亿年比做一天的话,那么人类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只不过是短暂的0.1秒。”一语点破,使人茅塞顿开,地球历史的末端不就是人类的历史嘛!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地质学延伸的三大领域

  第一节  自然灾害对地学的呼唤

   一、极端天气及其导致的水、旱等自然灾害

   二、近年来频发的地震、火山之灾

   三、灾害对科学与地质旅游

  第二节  地球科学与地质旅游

   一、山水文化与地质旅游

   二、旅游地质资源及其分类

   三、洛阳的旅游地质资源

  第三节  蕴含地球科学的观赏石

   一、观赏石中蕴含的地质学科

   二、观赏石是洛阳的文化符号

   三、观赏石也是洛阳地质的特种“标本”

第二章   探秘宇宙空间

  第一节  不断探索认识的宇宙空间

    一、肉眼感触的宇宙—宇宙假说的创立

二、望远镜下的宇宙—银河系的发现

三、探测宇宙的航天时代和中古航天梦的践行

四、宇宙——各类天体的大家庭

  第二节  太阳和太阳系的星际世界

   一、太阳和太阳的物质组成

   二、漫画太阳系

   三、太阳系生成的假说

第三节  地球——人类生存的家园

 一、地球上为什么有生命

 二、地球的圈层

第三章   冥古宙—太古宙(宇)

  第一节  地层与地质年龄

   一、地层——地球历史的见证

   二、地质年龄是怎样确定的

   三、从“太古代”到“冥古宙”

   四、太古宙、冥古宙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原始地球的地壳和大气圈

   一、原始的地壳

   二、原始地球的大气

  第三节  水泉和生命的起源

   一、原始的海洋

   二、生命的起源

  第四节  洛阳地史的太古宙

   一、国外和国内太古宙的岩石和地层

   二、话说登封群和太华群

   三、洛阳太古宙演化史

第四章   元古宙

  第一节  概说元古宙

   一、前寒武纪或隐生宙的后半部

   二、元古宙地质的基本特征

   三、洛阳太古宙演化史

  第二节  古元古代嵩山群

   一、古元古代的“河南”

   二、嵩山群、银鱼沟群和铁铜沟组

   三、豫西古元古代地史演化及相关地质问题

  第三节  中元古代长城纪

   一、长城纪时的“豫西”大地

   二、熊耳群与宽坪群

   三、熊耳群火山岩的形成机制及大地构造格架的不同见解

   四、与熊耳群有关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  中元古代蓟县纪

   一、创名、分布及标准性特征

   二、地层、岩性和时代标志

   三、洛阳蓟县纪古地理分析

  第五节  新元古代清白口纪

   一、关于清白口纪(系)

   二、栾川群、洛峪群

   三、地史演化与古地理分析

  第六节  新元古代震旦纪

   一、震旦纪(系)研究史的回顾

   二、长江三峡震旦系标准剖面

   三、洛阳的震旦系

   四、洛阳震旦纪地史、古地理探索

第五章   古生代

  第一节  概说古生代(界)

    一、古生代的时限和地层划分

二、生物特征

三、古构造、古地理、岩浆活动

四、矿产活动

  第二节  寒武纪(系)

    一、寒武纪的古生物

二、岩石地层

三、构造运动与地史演化

  第三节  奥陶纪(系)

    一、区域地层、古生物及相关地质问题

二、岩石地层

三、构造运动与地史演化

  第四节  石炭纪(系)

    一、地质、煤、古生物

二、岩石地层

三、中、晚石炭世区域构造格局与岩相古地理特征

 四、石炭纪地史未解之谜

   第五节  二叠纪(系)

    一、地质、煤系、古生物

    二、地层、岩石与煤层

    三、地址发展演化史

第六章   中生代(界)

   第一节  中生代的三大特征和研究意义

    一、把握特征,深化认识

    二、在三大特征基础上需进一步探讨的三个重大问题

   第二节  三叠纪(系)

    一、三叠纪的几个基本特征

    二、河南境内的三叠系

    三、三叠纪的构造运动—印支运动及相关地质问题

    四、岩浆岩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矿产

  第三节  侏罗纪(系)

    一、地层、岩相、古地理

    二、侏罗纪古生物

    三、侏罗纪的大地构造运动——燕山运动

    四、岩浆岩活动及其所形成的矿产

  第四节  白垩纪(系)

    一、大地构造运动属四川运动

    二、古生物

    三、地层、岩相、古地理

    四、岩浆活动和所形成的的矿产

第七章   新生代(界)

  第一节  新生代的基本特征和探讨要点

    一、新生代(界)的四大基本特征

二、探讨新生代的四大要点

  第二节  古近纪(系)

    一、古近纪研究是个难度较大的问题

二、洛阳古近系地层

三、古近纪华北期大地构造运动

四、古近纪探索中所揭示的几个地质问题

  第三节  新近纪(系)

    一、新近纪(系)的三大地质特征

二、新近纪地层

三、新近纪的构造运动

四、新近纪洛阳地区古地理浅析

  第四节  第四纪(系)

    一、地质史上最新的纪

二、地层与黄土

三、第四纪冰期

四、第四纪生物

五、构造运动

第八章  第四纪人类文明时期

   第一节  与第四纪地质相关的两个问题

    一、黄河、黄河的形成

    二、次生黄土、黄土阶地、黄土文化层

   第二节   古都兴废与城址变迁

    一、关于古都的形成

    二、古都形成后的城址变迁

后记

   一、科学性——地质科学风味

   二、特色型——本书的精髓

   三、通俗性——本书追求的格调

   四、趣味性——本书活的灵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