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质史话》:
2007年10月,时任国务院总理的温家宝同志专程探望已96岁高龄的我国著名科学家、教育家钱学森院士时,钱老提出了“教育要把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结合起来”的这一包括地学文化等文化领域中的科普教育问题。同时他还强调说:“处理好科学和艺术的关系,就能够创新,中国人就一定能赛过外国人!”地学文化同普通文化一样,也由科学、文化、艺术和教育四大部分组成,它担负着认识和揭示人类与地球和谐、共荣和发展的一种特殊使命,或者说是人类在经历完成这一特殊使命中凝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组成地学文化中的科学成分是地质学及其分科,这是人类认识和探索地球形成、运行规律、圈层结构、物质组成、构造运动与发展演化的学说;地学文化中的文化、艺术成分是人类在与地球斗争或和谐相处历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这里凸显着探索自然的乐趣,洋溢着战天斗地的豪情和富有科幻色彩的浪漫;地学文化中的教育部分,则是以地质科学为素材,分科教会学生有关地球的知识,重点是识别地球赋予人类的各种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这些资源的知识和技术。
分析地学文化的这些领域,尤其地学教育部分,深感有两个大的方面是被忽视了:一是已往地质教科书中对待地质资源方面,只讲了索取利用的一面,忽视了给予即保护资源的另一面。正是因为这方面的忽视,造成了人类社会发展中因对各类资源的一味开采索取,不加保护,从而导致了目前大部分资源日渐枯竭,生态失衡,环境恶化,所以也不断引起地球和大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这是这些年来从不断发生的地质灾害血的教训中得到的认识。二是地质教育方面专业课程分科日细,内容愈加丰富,并发展了很多边缘学科。这自然应加赞赏,但包括所有院校乃至综合大学,几乎没有地学文化、地质科普这类课程。
正是这一现状,造成了地质战线上人才结构的极不平衡和发展中的畸形——地学文化的哑铃状态:一头是以完成地质勘查、地质科研为主的地质科学队伍;另一头是完成地质教学、培养地质科技人才的师生员工;而中间的地学文化、地质文艺部分,似乎还没有一个社会群体,即使个别部门有之,他们实际上还是前两个群体的附属。这一弱势的存在,不仅造成了地质部门生活的单调、沉闷,更重要的是因为没有面向社会,造成地质部门在社会上的闭塞、神秘、孤立,失去了20世纪50年代青年人向往“深山探宝”的激情,也失去了“肖继业式人物”的崇拜偶像。更重要的是因为向人民大众普及地质知识不够,使一些人不能善待地球,与之和谐相处,并因其人为因素诱发了各类地质或自然灾害,乃至一些人在自然灾害面前迷失方向,在社会上一度猖獗的“末日论”邪说的袭来时,又何等可笑!……
面对这样的现象,作为地质科学工作者,应该责无旁贷地宣传地球知识,提供科普文章,帮助人民增添地质科学知识,使之从容应对并战胜各种地质灾害。与之巧合的是,也就在钱老谈话之前的2005年,时任洛阳市政协副主席、洛阳市国土资源局主管地质矿产的副局长陈卫平同志,敏锐地提出了从洛阳地质、地貌人手,以白话的形式完成一部为古都增辉,深化人们对洛阳的认识,并提名为“洛阳地质史话”的知识丛书,争取在省、市的地质论坛上新创一个栏目的倡议。此议在作者中酝酿时间很久,皆因怵头而难敲定,谁知陈公此志益坚,并自嘲似地强调地质史话或许也与洛阳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十三朝古都兴废史有些联系。乍听起来似为“牵强附会”,人类的历史怎么同地球的历史相提并论?但细品起来倒别有滋味,也使作者想起了一位哲人说的那段话:“如果把地球演化的46亿年比做一天的话,那么人类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只不过是短暂的0.1秒。”一语点破,使人茅塞顿开,地球历史的末端不就是人类的历史嘛!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