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42568
  • 作      者:
    刘大威主编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内容介绍
  《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在对中国快速城市化及深刻的社会经济体制变革背景下城镇住房建设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与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对国外城市及住区理论与实践发展进行系统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建立起对居住空间科学、全面的系统认识观,并提出“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念;进而,《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从宜居住区的物质空间环境系统和社会系统两个层面对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多学科交叉的综合融贯研究;最后总结概括出宜居住区规划设计指导策略,以期对我国今后的城镇住区规划建设实践提供具有现实针对性与可操作性的设计指导。
  《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理论与方法》适合建筑设计、城市设计、城市规划及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员阅读,也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学生的教学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2)住区道路空间现状
  (1)道路空间功能单一
  长期以来,住区道路规划都以“车行导向”为指导方针,设计的前提是要保证机动车出入住区的自由与通畅,道路的功能被彻底单一化。道路仅作为人与车辆移动时所必需的通道,没有真正把人的需求与行为活动纳入到设计中来。实际上,住区道路除了交通功能以外,还承载着居民活动、交往场所等功能,打造属于居民日常生活的道路空间环境才是重中之重。
  (2)道路空间消极单调
  在车行功能强化的基础下,住区封闭,院墙高筑,道路空间逐渐丧失了住区特有的生活性价值,空间安全性大大降低。例如缺乏必要的生活性设施,如休憩雨篷、街边小品、过街设施;居民休闲活动空间被大量挤压,成为纯粹的通过性空间。另一方面,住区道路仅考虑“行”,未考虑“停”,路边停车和居民休息空间的缺失阻碍了沿街商业的繁荣和活动交往的展开。
  3)住区道路交通组织现状
  (1)动态交通
  目前,我国住区规划设计普遍提倡其交通组织一定要做到人车分流,否则住区交通组织就不优秀,这种极端的设计思路忽略了“人车分流”的真正内涵,使得人与车的关系在住区走向分裂,忽略了人作为主体自身的实际需求。所带来的后果主要体现在:挤压公共活动空间;住区开放绿地受到侵占;产生大量无人活动“消极”空间;破坏住区的空间秩序和景观质量;汽车噪音及废气污染环境等方面。因此,如何在汽车介入的前提下整合住区交通体系,将步行交通、公共交通等有效组织起来,对改善居民生活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静态交通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机动车保有量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而大部分住区未作长远考虑,导致静态交通空间严重不足。这不仅会造成住区出人口噪声与尾气污染,而且出现停车占用道路、绿地及活动场地的现象,车辆在住区的道路上或者院落内随意停放,会导致住区内部交通混乱,路段通行能力下降,出现人车争道的现象,对车辆及行人出行安全造成很大的干扰。
  ……
展开
目录
1 绪论
1.1 当前中国城镇住区建设发展中的主要矛盾与问题
1.1.1 郊区蔓延式住区建设
1.1.2 旧城住房建设与更新
1.2 中国城镇住区建设发展的综合背景
1.2.1 快速发展的城市化
1.2.2 社会结构体制的转型
1.2.3 住区营造机制的不完善
1.2.4 “盲目求新”的社会思潮
1.2.5 规划设计思想理论与方法的局限
1.3 中国城镇住区建设发展的新形势
1.4 研究目标与意义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2 国外住区理论与实践发展及其启示
2.1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理想主义时期
2.1.1 空想社会主义与新协和村
2.1.2 田园城市
2.2 1920到1960年代——现代主义时期
2.2.1 集中主义规划思想——光明城市与雅典宪章
2.2.2 分散主义规划思想
2.3 1960到1980年代——人文主义再次兴起
2.3.1 挖掘城市空间多重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再次兴起
2.3.2 多元化参与及社区运动的新发展
2.4 1980年代至今——多元化探索
2.4.1 新城市主义
2.4.2 精明增长理论
2.4.3 可持续住区理念与实践
2.4.4 亚洲国家与地区的探索
2.4.5 生态住区评价标准
2.5 小结

3 宜居城市与宜居住区整体营造
3.1 宜居城市理念及其内涵
3.1.1 宜居城市理念提出的背景
3.1.2 宜居城市的内涵
3.1.3 宜居城市的评价标准
3.2 宜居住区理念的提出及其内涵
3.2.1 建设宜居城市应从宜居住区开始
3.2.2 居住空间再认识与宜居住区
3.2.3 宜居住区的系统特征
3.3 宜居住区“整体营造”
3.3.1 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的内涵
3.3.2 中国城镇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研究的内容界定
3.4 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的基本原则
3.4.1 整体性原则
3.4.2 以人为本原则
3.4.3 生态与持续发展原则
3.4.4 公平与共享原则

4 宜居住区的形态空间建构
4.1 对国内现行住区空间模式的反思
4.1.1 全封闭住区
4.1.2 全开放住区
4.1.3 小封闭大开放住区
4.1.4 走向“适度开放”
4.2 宜居住区的空间结构
4.2.1 适宜的用地规模
4.2.2 微观道路一用地模式转变
4.2.3 基本居住单元
4.2.4 开放的公共网络体系
4.3 宜居住区的公共空间与设施布局
4.3.1 住区公共设施合理配置
4.3.2 住区开放空间的复合建构
4.4 宜居住区的道路交通体系
4.4.1 对住区道路现状的反思
4.4.2 道路结构优化
4.4.3 道路空间优化
4.4.4 交通组织优化
4.5 宜居住区的建筑体系
4.5.1 院落空间设计
4.5.2 居住类型多样化
4.5.3 住宅界面空间处理
4.6 宜居住区的景观体系
4.6.1 景观空间的互动性
4.6.2 景观空间的共享性
4.6.3 景观空间的层次性
4.7 宜居住区的边界空间
4.7.1 对当前住区边界空间的反思
4.7.2 住区边界空间的规划策略
4.8 结论
4.8.1 小结
4.8.2 探索新的住区空间模式

5 宜居住区与城市的协调一体化
5.1 住区与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的协调发展
5.1.1 道路网形态
5.1.2 道路网密度
5.1.3 道路网结构
5.2 住区与城市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协调发展
5.2.1 分类配置优化
5.2.2 空间布局优化
5.2.3 供给模式多元化
5.3 住区开放空间与城市空间的协同建构
5.3.1 开放空间结构延续
5.3.2 开放空间层级衔接
5.3.3 开放空间功能协同
5.3.4 开放空间界面协调
5.4 小结

6 住区生态节能与住宅产业化
6.1 住区生态节能及其技术集成
6.1.1 住区生态节能研究的必要性
6.1.2 住区生态节能技术集成
6.2 住宅产业化
6.2.1 住宅产业化的内涵与意义
6.2.2 国内外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
6.2.3 高性能住宅——住宅产业化发展的目标与保障
6.2.4 我国高性能住宅发展存在的问题
6.2.5 发展策略和方式
6.2.6 小结
6.3 国内工业化住宅发展与探索
6.3.1 工业化住宅的内涵与意义
6.3.2 国内外工业化住宅发展概述
6.3.3 国内工业化住宅结构体系的性能比较
6.3.4 发展策略和方式
6.3.5 小结

7 宜居住区整体营造的动力机制
7.1 住区营造的动力机制
7.1.1 动力机制的构成
7.1.2 动力机制建构的目的与意义
7.2 政府的地位与作用
7.2.1 国外的经验与启示
7.2.2 我国宜居住区营造中政府组织的作用
7.3 公众参与
7.3.1 建立“广泛参与”的住区营造机制
7.3.2 宜居住区营造中居民的“全过程参与”
7.3.3 规划设计及建造中的居民参与
7.3.4 住区维护与持续发展中的居民参与
7.4 设计师的地位与作用
7.4.1 建筑师(规划师)的地位与作用
7.4.2 “社区建筑师”制度
7.5 多种开发建设模式的探索
7.5.1 专业化细分的“美国模式”
7.5.2 “城市运营商”模式
7.5.3 多种金融政策并举的德国模式

8 宜居住区规划设计指导策略
8.1 规划设计指导策略的意义
8.2 宜居住区规划设计指导策略的内容
8.2.1 总则
8.2.2 土地利用与住区选址
8.2.3 空间结构与功能布局
8.2.4 道路与交通系统
8.2.5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8.2.6 建筑与空间景观特色
8.2.7 生态环境与节能
8.2.8 住区人文与公众参与
8.2.9 规划实施策略
附录一
附录二
图表来源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