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的教练 提问的道与术》:
一句提问,三次反省
一次,在微信中的一个培训圈子里聊天,大家谈到当前培训存在的弊端。一位老师问我:“依您看,当前培训存在的最严重问题是什么?”我说:“仅就课程而言,有三个:一是题目太大,不是一般的大,而是太大;二是内容太多,不是一般的多,而是太多;三是训练得太少,不是一般的少,而是太少。”立即,圈子里有多人发表赞同。
我却开始反省:这些问题正是我本人存在的问题。后来我想,其实不仅培训界存在这样的问题,世间很多事情的症结,大抵都出在这里。
可是,我的反省没有在行为层面上促使我改变。
不久,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
2015年9月初的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那老师,我们学院9月中旬有一个国企中层精英干部培训班,想请您用NLP和教练技术上一堂课,时间为一天,课程的题目是主办方确定的——《做更好的同事》,您看可以吗?”
我说:“不行啊,我那个时间很忙,挤不出时间来,何况这是一门新课,只有不到两周的备课时间。”
电话那边:“主办方对师资要求高,他们对您的课一直很满意,这次我们觉得这堂训练课很适合您来做,您气场强,能压住场,实在是想请您来,我们跟主办方都很期待!培训班的开班时间可以根据您的时间最终确定。”
还能说什么呢?何况这个题目我喜欢——《做更好的同事》。我给这个题目加了一个副标题:案例解析与情绪对话工作坊。
那些天,我忙得成了空中飞人,12天内要跑新疆、盘锦、北京、兰州、青岛。但我进发了能量,硬是在已经分割殆尽的时间里挤出了一点时间,备好了课。
这次的备课方式延续了我近年来的备课模式:我要每一名学员提供一个关于同事关系的亲身案例,再从中提炼出一句情绪化的、代表内心信念的、原汁原味的、持续而有影响力的心声。然后,我将自己亲身经历的6个案例(我的案例库有164个亲身经历的案例)作为开场案例进行导入,再进行知识点解读,接着讲5个中场案例进行重温和提升,最后用NLP和教练技术一一回应学员的案例与情绪。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