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我们的高考记忆》:
记得当年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让多少年轻人热血沸腾,梦想着有一天自己也能去采摘这颗数学皇冠的明珠。受其影响,我的第一志愿报考了浙江大学应用数学专业。
参加高考的决定是简单的,但开始文化课的复习却不尽人意。这时我开始羡慕上山下乡的同学和在校的考生,他们是高考的正规军,不但是全时投入,而且有专人辅导(那时每个中学都尽其所能,组织考生复习)。而我白气天要上班不能请假(好像那时书店的领导要培养我,还安排了我一些额外的工作),晚上一周两次的政治学习也不能不到。时间少是问题,更困难的是复习没人指导,缺少系统性。尽管是在书店工作,可那时的书店里没有一本与高考有关的书籍,就凭高中留下的几本薄薄的教科书(好在没有被扔掉)。我们几位要参加高考的同学又聚到一起,自发组织了,复习小组,相互帮助。下班后,除了和几个同学一起复习交流,还有就是打听哪里有辅导课,想办法去蹭课。好在高中毕业才两年,平时也以学习、读书为乐,白认为基础还可以,又手捧“金”饭碗,心理压力倒是不大。
由下报名参加的考生人数太多,基础差距很大,1977年各地先组织了预考进行筛选。预考的题目很基础,难度上层次合适。因预考成绩比较好,我不但顺利过关,还被市考试招生办列为重点,希望所在单位要给予支持。这时,单位也给予了尽可能的支持,在正式考试前,还放了我两周的复习假。
正式的考试是在12月,考场是在当时的宁波一中,考试的科目是语文、数学、政治和理化(理科考生)。第一天考语文和政治…,好像考得还可以。第二天上午考数学,浙江卷中的二三道数学难题,使得当年的考生至今都心有余悸,不但数学没有考好,还连累了下午的理化考试,带着郁闷的心情离开了考场。
录取的结果出来了。也许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我考上了、但录取我的不是心仪的浙江大学数学系,而是杭州大学物理系。得到消息,没有想象中的兴高采烈,喜悦中带着苦涩。去,还是不去?几个难眠之夜。最后,对知识的追求还是压倒了其他想法,我离开了宁波,开始了人生的第一次远航。
心中的执念,足人生的动力
四年的大学生活是难忘的,也是人生中最美好的记忆之一。同学们追求知识的激情使我自叹不如,每天晚上教室里的灯光总是会亮到午夜之后。同学之间悬殊的年龄差距,并没有妨碍我们学习上的交流。我们这些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里拼命地吸收养分。当年国家领导人叶剑英副主席的《攻关》诗成了我们的座右铭:“攻城不怕坚,攻书莫畏难。科学有险阻,苦战能过关。”激励着我们这些学子抓住人生的每一分钟学习知识。
很快到了第四年,考研成了很多同学人生下一站的目标,我也加入了考研的队伍。然而,人生的道路不会全按着你自己设想的轨迹延伸。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应届生考研,学校和导师都寄予厚望,可能是考题偏难,我们几个报考本校研究生的同学无一如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