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山山水水聊聊画画.元明清卷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5741690
  • 作      者:
    马菁菁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编辑推荐

1如果你想培养个人的美学品位与判断,不仰赖外界“砖家”的意见;如果你想丰富自己的内心精神世界,想要独立思考并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如果你不想一味模仿他人的方式与原则生活,努力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和马菁菁一起,在中国艺术的精神世界里,重新寻找现代人该有的生活。

2一本老少咸宜、趣味横生而又有实用价值的中国艺术入门。千百年流传有序的中国艺术远远不能被一本小书彻底讲透。所以,本书的目的只有一个:带你走到中国艺术的大门口,唤醒你对中国艺术的好奇心。如果你对中国艺术一无所知,那更该看看这本书。

3解题有题点,看画有关键。一幅山水就是一道题,不用刻意追寻,不必苦心探索,随着本书思路,于“寻幽探胜”的意境中,你自然可以掌握简单有效的规律和方法,快速get中国画里基本的欣赏技巧。用这些“题点”,你自然可以慢慢体会国画精妙。

4百余幅高清国画配图,完整再现《富春山居图》《鹊华秋色图》等经典长卷,还原《个山杂画册》《山水八景》《卧游图》等经典系列画册,突出题跋、诗文、印章等精彩细节,弥补以往看长卷只能看“截屏”,看画册只能看“举例”的遗憾。

5三篇干货满满的番外彩蛋,详解国画中印章的来龙去脉、使用规则,梳理南北皴法的流派传承、千年演变,探析题跋的秘密,从风格、布局、材质、题跋、印章入手,提供欣赏中国山水画的基本思路与技巧。

6大家怎么说?

爱丽丝漫游奇境,而菁菁,你漫游的是奇迹,是生花妙笔与纸上山河。——史航

我分明看见了一个玲珑的小姑娘,在一众老人天天围着的故纸堆里横空出世,出手留香,踏月无痕。——中国图书评论学会

这个作者的想法很好。——陈丹青

绘画终究是观看的艺术,只要你并非从事艺术品行业,这一切就没有利益关系,你尽可以随意观看,想怎么看就怎么看,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时间久了,自然就有惊喜的大彩蛋砸到你。——马菁菁 


展开
作者简介

    马菁菁

    青年艺术家,水墨艺术研究者。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学士,香港中文大学硕士。师从书法名家启功及其弟子李山、郭英德,国学功底深厚;其绘画则师从齐白石、徐悲鸿共同的女弟子、水墨名家郭梅苹先生,擅长鉴赏古代及近现代名家字画,绘画风格天真率性,古拙风趣,笔力随性大气,画风自成一派。其作品多次参加公益慈善拍卖及国际交流,推出跨界艺术衍生品,2016年举办个人画展“忘乐园”。


展开
内容介绍

    到底什么是中国画?现代人要如何才能欣赏和理解中国水墨?古时山水中的深情,在今天,是否依然会和你我产生共鸣?思索着这些问题,爱撸猫爱画画的菁菁再次启程,重返纸上山河,从彪悍的蒙元,一下子讲到大清灭亡,闲侃三代水墨,勾勒700年山水画史。

    山水画走到元明清,文人山水已成主流。所以这一次,菁菁甄选了25位极具代表性的文人画家,你将看到:前朝皇族本朝官儿的赵孟頫、洁癖到如厕铺鹅毛的倪瓒,被星爷玩儿坏了的唐伯虎,自杀九次不死、杀老婆却一击必中的疯子徐渭,“雅俗共赏”的任颐、吴俊,“四王”“四僧”“扬州八怪”“金陵八家”等艺术天团。在惊心动魄、妙趣横生、暖心煽情的往事逸闻背后,你将看到为何文人能代替职业画家,成为国画主力的真正原因;看到山水的精髓,文人的心。

    菁菁说:画画得好的人,是因为他们真的活过。画家有时并没有故作高深,他们作画时,有着百分之百的放松,所以充满自由。因此,本书虽然沿袭了欣赏中国画的基本思路,介绍了不少专业级的书画鉴赏小技巧,却不会像美术教材和专著般刻板僵硬,它给大家的,不是结论,而是一种松弛自由的生活状态,一颗对中国艺术的好奇心。当你在博物馆、旅行途中或其他机缘巧合下看到一幅中国山水时,试着用这些方法多看一会儿,你会发现,除了“好看”,也许你还能“认识”它,重新认识自己。


展开
精彩书摘

    我们都知道齐白石大师的画很简单,唰唰几笔,画出几朵花和一大片叶子,再唰唰几笔,就能用浓墨勾勒出花和叶子的脉络。这种看着特别简单大气的画风,正是源自“祖师爷”徐渭徐青藤。齐白石对这位“祖师爷”崇拜到什么程度呢?他说:“恨不生三百年前,为青藤磨墨理纸。”老天爷,为什么不让我早生三百年,就算给他当个书童磨墨都值得。

    山水画一代代不停进化,从王维写意,到赵孟頫复古,再到倪瓒、黄公望性冷淡般的寡淡,每个朝代就像有一个大boss,画家们打怪兽一般勇往直前,而且出色地完成任务。1000 年来,山水始终是水墨画永恒不变的主题,永远都有新面貌。中国的水墨花鸟画,之前都是这样的。纸上的花鸟像复活了一样逼真生动。这就是宋人追求的,从一张纸上听到鸟鸣,闻到花香。不过,这种花鸟画到了明代,到了徐渭,开始不走寻常路。

徐渭的花鸟画开创了中国水墨花鸟画的另一种审美:写意花鸟。这是个新名词。“写意”是书写的意思,强调“意”是告诉观众不要苛求像宋人那样画得一模一样;“写”则是把书法笔力加进花鸟画中。写意相当于花鸟画中的狂草。其实,中国画里早就有写意的技法,宋朝梁楷、元朝王冕、明朝沈周都用过,只是徐渭比他们多走了一步,他创立了水墨大写意技法。

    看这幅《牡丹蕉石图》。真正是不放过一点儿空地。乍一看吓不吓人?我还以为看到了某位病人的X光光片。整幅画以墨块组成,墨块又以不同颜色的墨组成,虽无轮廓,依然能很轻松地分出树干(像X 光骨头的部分)、石头及叶子。看似漫不经心,实则是不同笔墨互相交织,发生了内在的奇怪的化学效应,直抒胸臆,十分痛快。“芭蕉雪里王维擅”说的就是开创文人画的王维(元、明、清三代画家都在向他致敬,每个人都在寻找他的影子)。“雪蕉”是冬日雪天开的芭蕉花,明显违背了自然规律,却成了一个千古传颂的典故。王维文人画的精髓在于一个“禅”字,讲究顿悟。花卉反季节开放是顿悟的一种境界,不受外力和现实的影响,肉体、精神和山水自然融为一体。四季算什么?花想什么时候开就什么时候开!虚幻?现实?不管!

    想知道怎么才能达到徐渭这种境界吗?首先,你得“疯”。其次,“疯”得彻底。徐渭和唐伯虎一样,是早慧的天才。其实,当天才也是很难的,据我自己的“大数据”统计,百分之九十九的天才最后都“疯”了,比如福尔摩斯和凡·高。

    徐渭生长在大户人家,吃穿不愁,但从小就不被待见。他母亲是名妾侍,父亲在他百天时去世。很快,父亲的正室夫人就把徐渭抢过来自己养,把他的生母赶出家门;两个哥哥本就大他几十岁,更不会跟他一起玩儿。这些童年的心理阴影是徐渭后来癫狂的重要原因。徐渭是闻名乡里的大才子,9 岁就能作文,20 多岁时和当地文化名士高谈阔论,毫不逊色。但是,明代才子最怕什么?自然是科举!你看文徵明、唐伯虎,一生输在科举上。顶着才子的名声,徐渭也一心想依靠科举来摆脱那个给他带来严重心理阴影的家。可是,从20 岁到40 多岁,考了8 次,却只中了个秀才,始终考不上举人。科举就像是专门给天才准备的命运黑洞,无一漏网,真是造化小儿所苦。

    妻子死后,徐渭扛不住这多年来的多重打击,疯了。将画画比作游戏的第一人应是宋朝天才画家米友仁,米家点层层叠叠,“墨戏”是他的标志。徐渭的“戏墨”更多的是直接通过笔墨挥动宣泄情绪,更像对倪瓒疏笔的继承,完全文人化的以意传意。倪瓒山水中的疏离荒凉感,在他晚年不变的三段式构图法上寥寥几笔,便可成功传到观者心里。文人画家笔下,情真永远比肖似更重要。10 米长卷,四季花卉,同时在他笔下开放,牡丹、芍药、芭蕉、梅花、荷花、菊花、梧桐……13 种花木瓜果打破时空界限,穿越于雪中苍松山石间,不显违和,不拘形式,不求精细,笔墨酣畅,有轻有重,亦刚亦柔,虚虚实实,变化无穷。

    徐渭认为现实太残酷,完全预料不到也控制不了,只好在画里咆哮,他想让牡丹在冬天开放,就开放了。半生落魄,唯有画中高疯得极致,便是自杀。徐渭40 多岁时被胡宗宪赏识,收入麾下。胡宗宪很欣赏甚至怜惜他的“疯”,对他愈加纵容。后来,胡宗宪被严嵩连累倒台,徐渭跟着入狱,他从此对人生彻底失望。他在狱中为自己写了墓志铭,然后拿铁钉扎进耳朵,没死;身体养好后,又用锤子猛敲肾囊,还是没死。如此反复,自杀9 次,都没成功。我曾考证过,想看看“九死一生”这成语是不是从徐渭这儿来的,可惜不是。

    第二年,徐渭在幻觉中杀了自己的第二任妻子,这一次,他成功了。

    在狱中待了7 年后,翰林张元汴赏识他的才华,正好赶上明神宗万历皇帝即位大赦天下,徐渭得以出狱,此时他已经53 岁。晚年的徐渭穷困潦倒,7 年牢狱之灾并没让他的病好点儿,出来后生活没有着落,反不如在狱里有人管吃管喝,再加上他性格怪异,行为癫狂,没两天就跟恩人张元汴绝了交。还好他还有画能卖。再次感叹,掌握一门手艺是多么重要。

    徐渭卖画的主要目的除了吃饭就是买酒,而且当手头稍微宽裕点儿时,别人拿着大笔银子来买,他还不卖;但只要一没钱,请他吃顿饭就能换一幅画,完全随心所欲。《墨花九段图卷》是他晚年所作,也是现存最好的作品,好就好在书法和绘画完全融为一体,互为补充。特别是看完题识,你就懂得他一生的心酸和无奈: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浓淡相间的墨点就是无人赏识、散落藤间的葡萄。顽强的墨点连成一片,随意飘下来的葡萄藤自由飘散在墨点葡萄之间,彰显着朴拙顽强的生命力,虽是悲苦的题跋,却是浪漫的表达。

    任何花草都不需要画出轮廓。书画中所谓的没骨,就是着色中不见笔力,用色彩直接表达,这要有极强的书画功底才能做到,用寥寥几滴看似漫不经心洒上去的墨汁来表达一种固态形体,再用类似书法的笔力,用树干、花枝把各部分串联起来。不经意间,一幅画的“肉”和“骨”便已形成。大写意花鸟画美就美在这种狂放不羁、天真的浪漫,不着意画出花的形态,而用包含感情的笔触表达的骄傲。四季、花鸟所有大自然都融入彼此生命之中,无法分离,缠绵悱恻,无法跟现实命运抗争,就只好一头栽在自己心中的温柔乡。

    徐渭晚年居住的小破屋门口有一副对联: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对徐渭来说,一切都是身外物,你是谁,来自哪里,又向哪里去,都不重要,你只是茫茫世界中最微小的尘埃。徐渭一生都在画中拼命打破一种幻象,创造另一种幻象。谁也说不好他是真疯还是顿悟,就像那些所谓的精神病人,到底是病,还是我们不了解他们的世界?传说王维的画能治病,病人把他的画放在床前每天看,观到气韵,药到病除。其实徐渭也是,他们的职业叫作:摆渡人。

    万历二十一年(1593 年),徐渭孤独地病死在家中,连张草席都没有,只有一条老狗相伴。他开创的大写意泼墨花鸟画将中国水墨花鸟画带入了一个新世界,后世八大山人、吴冠中、齐白石都是他的拥趸,各个都成了名满天下的大画家。齐白石写过一首诗来纪念徐渭:青藤雪个远凡胎,缶老衰年别有才。我愿九泉为走狗,三家门下转轮来。“雪个”是八大山人,“缶老”则是吴昌硕。齐白石用诗把徐渭在画史上的传承做了三个总结,从徐渭到八大山人到吴昌硕再到齐白石,中国花鸟大写意就是这样传承下来的。


展开
目录

自序

导论:元

赵孟頫:大宋皇族—美丽的错误

———— 元四家 ————

黄公望:用腿画成的《富春山居图》

吴镇:《渔父图》代言人

王蒙:赵宋王朝最后一个传人

倪瓒:一生只画一种山水画

导论:明

———— 吴门画派 ————

沈周:吴门画派掌门人

文徵明:早熟的老灵魂

唐寅:被玩儿坏了的唐伯虎

仇英:普通人逆袭成一代大师

董其昌:不想当画家的书法家不是好评论家

徐渭:疯子审美的摆渡人

陈洪绶:天使的盗梦空间

导论:清

———— 四 王 ————

王时敏与王鉴:大清艺术之王

王翚:海内第一高手

王原祁:体制内飞出的真凤凰

———— 四 僧 ————

石涛:中国现代绘画的创始人

朱耷(八大山人):神来之笔

髡残:不想当好和尚的战士不是好画家

弘仁:童话世界

金陵八家:龚贤和他的朋友们

———— 扬州八怪 ————

郑燮:难得糊涂

金农:有金石味儿的老男人

—————————

郎世宁:唯一入选中国艺术史的外国人

任伯年:销量第一的海派画家

吴昌硕:酸寒尉变大富贵

———— 番 外 ————

清宫收藏印:乾隆檀木的秘密

皴擦法:中国水墨的解锁密码

题 跋:绵延千年的朋友圈点赞艺术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