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穗子:严歌苓中短篇精选集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201138541
  • 作      者:
    (美)严歌苓著
  • 出 版 社 :
    天津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严歌苓经典短篇小说集,收录《芳华》前传《灰舞鞋》及人物原型故事《耗子》,贯穿穗子童年至青春的故事,是那个时代的缩影
  ◆收录十一篇短篇,串起穗子从儿童至成人的时间线,描摹时代洪流中小人物的流离与跌宕。那些儿童穗子和少女穗子眼睛里的世界,充斥的是微薄的温暖和深沉的冷漠、虚伪的情谊和浓厚的猜疑。在这本书里,严歌苓通过女孩穗子的故事,让一个远去的时代带给我们切肤的温度。
  ◆严歌苓的文字柔婉灵动,却在温和中蕴藏了爆裂的破坏欲,那些日常生活中的暗涌是人性的深渊。
  ◆《穗子》是严歌苓说"接近个人经历"的小说。或许,看过《穗子》,也就明白了严歌苓文字中的守拙、残酷与温情都从何而来。

展开
内容介绍

  
  《穗子》作为严歌苓的半自传式小说,是她的短篇文集序列中独特的一本。全书收录《灰舞鞋》《耗子》等11篇短篇,以穗子的成长为线一以贯之,将时代的碎片、精神的动荡、命运的跌转、人性的吊诡融为一体,为我们拉开那个远去的时代的一角峥嵘。
  《老人鱼》继外公因抗战英雄的光环余晖成为洪流冲击下的家庭的支柱。他以笨拙的方式给予小穗子所有的疼爱,却在因军功章惹出祸端后被无情离弃,怅然离世。
  《黑影》黑影是只黑猫,是物资与人性都极度匮乏时生活赠给穗子的星点奇迹。外公和穗子挤出口粮来喂养这只不速之客,黑猫也渐渐地由桀骜变得温顺。但幼猫的逝去让穗子的童年又平添一抹浓厚的悲凉。
  《拖鞋大队》是四方楼里知识分子家的一群女孩子们。生活让她们在稚嫩的年龄学会了贪婪、猜疑甚至恶毒。无知的残忍才刻骨,这是一场鼓足勇气的回望。
  《耗子》是《芳华》中何小萍的原型故事。在年轻的时候,讨厌或憎恨一个人似乎是不需要代价的。然而作为被霸凌的那个人,或许一生都会像一只无法离开阴影的耗子。

展开
精彩书评

 ◆我以为中国文坛要非常认真地对待严歌苓的写作,这是汉语写作难得的精彩。她的小说艺术实在炉火纯青,那种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如此精湛。--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陈晓明

  ◆严歌苓的作品是近年来艺术性讲究的作品,她叙述的魅力在于"瞬间的容量和浓度",小说有一种扩张力,充满了嗅觉、听觉、视觉和高度的敏感。--评论家雷达

  ◆与我们的一些作家经验式的写作不同,严歌苓的语言里有一种"脱口秀",是对语言的天生的灵气。--作家梁晓声

  ◆严歌苓为人物设计了基调,后来他们有了自己的生命和意志,走了自己的路,这种未知是阅读中有魅力的。--评论家贺绍俊

  ◆严歌苓的文字美得像诗,在她笔下,无论是食物或水故事里的主人公都有了生命。她生动的描述和精彩的故事是很好的组合。--BoeyPingPing

  ◆她的小说是含情脉脉的,又是笔墨张扬的。她的小说中潜在或是隐形的一个关于自由的概念特别引人注目,那就是个人自由。--导演陈凯歌

  ◆严歌苓是个独特的作家,她是一位擦亮过去的作家。她专注于那些被遗忘的世界和人物,被遗忘的生活片段,被遗忘的精神,她不断打捞被遗忘的碎片,这一点和很多作家非常不同。--作家刘震云

展开
精彩书摘

  
  穗子在成年之后对自己曾挨过的那两脚记得很清楚。踢她的那只脚穿棕色高跟鞋,肉色丝袜。
  穗子果真在母亲盛破烂的柳条筐里见到了这些物证,从此穗子就相信自己在半周岁时就有记忆了。她当时被搁在一个藤条摇篮里,外婆叫它"摇窝"。她半周岁时比别的婴儿稍微小一点,也不如人家硬扎。这是外婆坚持把她紧紧捆在襁褓中的原因。穗子那天是个讨厌的婴儿,怎么也不吃哄,张开嘴直着嗓门哭喊,母亲一眼看得见她腭部两块嫩红的扁桃腺。母亲哄不好穗子就不能脱身,她哄得自己也哭起来了。就在这个时候,二十二岁的母亲委屈地"咚"的一脚向摇窝踢去,摇窝成了个不倒翁,几次摇得要倾翻。踢痛了脚的母亲简直委屈冲天,外婆拉也拉不住,但脚头气力毕竟被消耗了不少,因此母亲抡出去的第二只脚只把摇窝踢远了,"砰"地撞在墙根。束手待毙的穗子浑身捆在襁褓内,自然感到一种毁灭性危险。她一下子收住哭声,开始她人生第一次的见风使舵。以后的日子,穗子就有了几分寒心,自己的母亲怎么做出了这样失体统的举动?给她的老辈和小辈都落下了话柄。穗子长大以后对母亲表面总是带点巴结,内心却充满怜悯。怜悯可不是什么好的感情,被怜悯的人必须接受怜悯中略带嫌弃的敷衍。
  外婆为此跟自己女儿不共戴天。她觉得穗子母亲太低能太失败了。她踢穗子的那两脚就是对自己不配为人母的彻底招供。外婆只要活一天,穗子就该得到一天的安全。穗子妈和穗子爸一旦暗示要接穗子走,外婆就说:"不要脸,小穗子这是第二条命。"
  穗子的外公也说:"穗子不会跟他们的,穗子多识数啊。"
  外公是个老兵,有残废军人津贴和特殊食品供应,而且不必排队就能买到肉和粮食。外公的残疾非常古怪,据说是头颈神经坏了,他的头不时会转动,假如你在他左前方跟他说话,他就向右后方拧下巴颏,因此外公总是在反对谁,绝不苟同于任何人。不熟悉他的人,都认为他是个很倔、很不友好的老头。
  穗子妈见了外公只稍微点一下头,跟外婆提到外公时说:"老头儿没偷偷给穗子买零嘴吧?老头儿没出去跟人打架吧?"
  在穗子印象里,外公从来不跟人家打架。外公那么蛮横一个老人,用得着跟谁打架吗?他那双眉毛出奇地浓,还是雪白的,眉毛往下一压,谁都得老实。何况外公有一大堆功勋章,他跟谁过不去时,就把它们全别在外衣上。据说外公在打仗时冻掉了三个足趾,因此他走路是深深浅浅的。一别了满胸的勋章,外公走得急或来势汹汹时身上就发出细微的金属声。
  外公说:"你晓得我是谁吗?"
  这就够了,对方也不敢晓得他是谁了。碰到愚钝的大胆之徒,外公就添一句:"你问问去,当年我腿上挂花时,省上哪个首长给我递过夜壶。"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