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新会计准则(IFRS9)下的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20802819
  • 作      者:
    卞策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新会计准则IFRS9下的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的亮点在于横跨财务会计和风险管理两大领域,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地梳理和介绍了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值与估值是横跨财务管理与风险管理两大领域的重要工具;
  新会计准则(IFRS9)促进了风险语言与财会语言的统一和兼容;
  尝试使用统一的视角认识金融资产的减值与估值。
展开
作者简介
  卞策,北京大学金融数学系硕士毕业,长期从事金融风险管理工作,特别是在信用风险方面经验丰富,有多个领域的研究和工作经历,包括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建设、压力测试、金融资产减值、风险审查、风险分析报告、风险分类、经济资本、行业研究、不良贷款管控等。曾牵头负责商业银行新会计准则(IFRS9)减值实施工作,对新准则及与之相关的风险管理和风险计量理论有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
内容介绍
  《新会计准则IFRS9下的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主要介绍了新会计准则(IFRS9)下的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的基本理论、主要方法和核心问题,以及与此相关的财务会计、风险管理和金融经济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进行了全面的梳理和介绍,并对一些具体问题和关键要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国际会计准则于2018年起正式实施,中国财政部要求国内相关机构在2021年之前分批施行。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础理论,主要介绍与金融资产减值和估值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包括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的含义、目标、意义、应用,国际新会计准则的提出背景和主要内容,相关财务会计基础知识,以及与减值估值(主要是估值)相关的金融经济学经典理论。第二部分为金融资产减值,主要介绍国际新会计准则下减值计量的理念、要求和实务中的问题,以及新准则减值模型方法。第三部分为金融资产估值,主要介绍各类金融资产的估值定价模型,包括固定收益资产、股权类和基金类资产、金融衍生品等,其中金融衍生品囊括了金融市场和理论研究领域的主要品种,包括远期、期货、期权、互换、证券化资产、信用衍生品等。
  《新会计准则IFRS9下的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的亮点在于横跨财务会计和风险管理两大领域,从不同的视角全面地梳理和介绍了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该书即适合于从事金融财务管理或风险管理实务或研究工作的从业人员和专业人士,也适合对金融财会和风险管理感兴趣的其他人员。无论读者的专业背景如何,相信都可以从《新会计准则IFRS9下的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中获得不同的视角和新的认识。
展开
精彩书摘
  《新会计准则IFRS9下的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
  会计计量是在一定的计量尺度下,运用特定的计量单位,选择合理的计量属性,确定应予记录的经济事项金额的会计记录过程。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尺度、计量单位、计量对象和计量属性。其中,计量属性是指计量客体的特征或外在表现形式。不同的计量属性,会使相同的会计要素表现为不同的货币数量,从而使会计信息反映的财务成果和经营状况建立在不同的计量基础上,即建立在选用不同的会计目标上。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确定的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会计报告即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通常以账簿记录为依据,采用表格和文字形式,把会计所形成的财务信息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为了满足披露需要,会计信息必须以一定的方式和格式传递给信息使用者,会计报告就是要把按照各种会计核算方法确认、计量、记录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的数据编制成财务报表,向使用者提供有关部门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通常财务会计报告包括财务会计报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情况说明书。财务会计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相关附表。财务会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会计报表使用者理解会计报表的内容而作的解释。财务情况说明书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财务等重要情况作进一步的文字说明。财务会计报告对投资者、债权人等的经济决策有着重要的作用。
  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前提。所谓持续经营,是指企业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一般情况下,应当假定企业将会按当前的规模和状态继续经营下去,不考虑停业、破产、清算或大规模削减业务等因素,明确这个基本前提,会计人员就可在此基础上选择会计原则和方法,如资产能够按计量基础计算成本,费用能够定期进行分配,负债能够按期偿还,否则正常的核算就无法进行。持续经营是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或基本前提之一,它意味着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按照既定的目标持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面临破产清算。这是绝大多数企业所处的正常状况。对于持续经营的企业,投资者需要通过其现在的财务状况与过去一定时期的经营成果,来预测其未来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据以做出投资决策。
  企业需要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和中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通常,上市企业会定期编制财务报告,并按照季度进行披露,其中每半年披露一次比较详细的财务信息。特别是每年的年度财务报告,一般会视为企业经营情况的“全景图”,无论是企业的经营管理者还是投资者和监管者都会非常重视。
  现代企业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权责发生制是以权利和责任的发生来决定收入和费用归属期的一项原则。该原则下,凡是在本期内已经收到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一切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收到或付出,都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反之,凡不属于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在本期收到或付出,也不应作为本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
  在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时,按照交易或者事项的经济特征确定会计要素。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会计准则认为,上述现时义务是指企业在现行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未来发生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义务,不属于现时义务,不应当确认为负债。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公司制企业的所有者权益又称为股东权益。所有者权益的来源包括所有者投入的资本、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留存收益等,其中直接计人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是指不应计人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人,收入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增加或者负债减少、且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费用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费用只有在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从而导致企业资产减少或者负债增加、且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计量时才能予以确认。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人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其中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是指应当计入当期损益、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发生增减变动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或者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利得或者损失。在记账方式的选择上,目前企业都采用借贷记账法。所谓借贷记账法,指的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借贷记账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记账对象不再局限于债权、债务关系,而是扩大到要记录财产物资增减变化和计算经营损益。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数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在资产类账户中,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额,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额。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的结构与资产类账户正好相反,其贷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增加额;借方记录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的减少额,期末余额一般应在贷方。而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可以概括为: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展开
目录
引言

第1章 概论
1.1 金融资产减值与估值概述
1.1.1 金融资产减值的含义
1.1.2 金融资产估值的含义
1.1.3 减值与估值的联系与区别
1.2 目标和意义
1.3 主要应用
1.4 新会计准则下的新问题
1.4.1 新会计准则制定和出台的背景
1.4.2 金融资产会计政策的主要变化
1.4.3 金融资产计量政策的主要变化
1.4.4 新准则下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第2章 财会基础知识
2.1 基本概念
2.1.1 财务会计报告
2.1.2 资产减值
2.1.3 公允价值
2.2 金融资产的会计分类与会计计量
2.3 新会计准则
2.3.1 金融工具分类
2.3.2 金融工具减值
2.3.3 套期会计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货币的时间价值
3.1.1 利息理论基础
3.1.2 利息计算方法
3.1.3 基本的现金流分析(年金)
3.1.4 投资收益分析
3.2 均值一方差模型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3.2.1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概述
3.2.2 有效市场假设
3.2.3 均值一方差模型(Markowitz组合理论)
3.2.4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
3.3 套利定价模型(APT)
3.3.1 套利的公式化概念
3.3.2 套利定价的基本思路
3.3.3 套利定价模型
3.3.4 套利定价模型因子选择
3.3.5 APT和CAPM的比较

第4章 新会计准则下的减值计量
4.1 从会计逻辑到金融逻辑的转变
4.1.1 已发生损失模型的内在逻辑
4.1.2 已发生损失模型的缺陷
4.1.3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的内在逻辑
4.1.4 风险语言(金融语言)与财会语言的统一和兼容
4.2 新准则减值计量的主要要求
4.2.1 信用质量判断
4.2.2 预期信用损失计量
4.3 实务中的几个问题
4.3.1 损失阶段划分
4.3.2 预期信用损失计量
4.3.3 特殊业务和特殊问题处理

第5章 减值计量模型
5.1 减值计量的一般模型
5.1.1 现金流折现模型(DCF)
5.1.2 迁徙模型(MM)
5.1.3 滚动率模型(DFM)
5.2 预期信用损失模型(ECL)
5.2.1 ECL模型整体方法论
5.2.2 Basel与IFRS9
5.2.3 违约概率计量
5.2.4 存续期违约概率计量
5.2.5 违约损失率计量
5.2.6 风险敞口计量
5.2.7 宏观经济模型
5.3 计量预期信用损失的简化模型
5.3.1 损失率模型
5.3.2 滚动率模型
5.3.3 外部映射模型

第六章 固定收益证券的估值
6.1 固定收益证券简述
6.1.1 固定收益证券的定义及种类
6.1.1 货币市场工具
6.1.2 票据
6.1.3 债券
6.1.4 固定收益衍生品
6.1.5 优先股
6.2 债券估值概述
6.2.1 确定现金流
6.2.2 确定收益率
6.2.3 计算债券价影价格
6.2.4 债券价格与收益率的关系
6.2.5 债券价值的影响因素
6.2.6 零息债券
6.2.7 应计利息、净价与全价
6.3 利率期限结构
6.3.1 利率期限结构的形成和解释
6.3.2 利率期限结构曲线的构造和估计
6.3.3 利率期限结构的连续化模型
6.3.4 利率期限结构反映的信息
6.4 债券风险
6.4.1 债券的信用风险
6.4.2 债券的市场风险
6.4.3 流动性风险
6.4.4 其他风险
6.5 凸性和久期
6.5.1 债券价值与利率
6.5.2 久期
6.5.3 凸性
6.6 利率曲线插值方法
6.6.1 Hermite模型
6.6.2 分段样条拟合模型
6.6.3 贝叶斯模型
6.7 特殊债权类资产估值
6.7.1 回购和逆回购
6.7.2 可转债
6.7.3 含权债

第七章 股权类和基金类资产估值
7.1 影响股权价值的因素
7.2 非上市普通股权评估
7.2.1 收益现值法
7.2.2 市场比较法
7.3 优先股估值
7.3.1 优先股基本介绍
7.3.2 优先股的估值方法
7.4 共同基金
7.4.1 共同基金简介
7.4.2 共同基金的价值

第八章 衍生品估值
8.1 金融衍生品简述
8.1.1 远期
8.1.2 期货
8.1.3 期权
8.1.4 互换(swap)
8.1.5 信用衍生品
8.2 远期和期货估值
8.2.1 远期价格计算
8.2.2 远期合约的估值与定价
8.2.3 期货的估值与定价
8.2.4 几类具体的远期/期货品种
8.3 期权估值
8.3.1 期权基础知识
8.3.2 期权的基本性质
8.3.3 B-S公式
8.3.4 数值方法
8.3.5 几类特殊期权品种估值
8.4 资产证券化和信用衍生品估值
8.4.1 信用衍生品概述
8.4.2 CDS估值
8.4.3 资产证券化产品估值
8.4.4 信用连接票据
8.5 互换
8.5.1 利率互换
8.5.2 外汇互换(掉期)
8.5.3 互换期权(Swaption)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