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章 绪论/001
一 问题的提出/001
二 概念界定与特征描述术语/004
三 文献回顾/009
四 研究思路、内容与结构/021
五 主要研究方法/023
六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025
附录/026
第二章 基于冲击—传导的房地产周期理论模型/028
一 经济周期理论概述/028
二 房地产周期波动的蛛网模型/038
三 房地产周期波动的存量—流量模型/039
四 考虑不确定性的楔子模型/041
五 本章小结/043
第三章 市场结构、经济基本面与房地产周期的区域差异/044
一 模型的构建/044
二 市场结构区域差异对房地产周期特征模式的影响/049
三 经济基本面因素区域差异对房地产周期特征模式的影响/056
四 造成房地产周期区域差异的其他因素/063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064
附录/065
第四章 房地产周期波动对宏观(区域)经济的影响
——基于金融加速器效应与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的分析/067
一 问题的提出/067
二 相关理论概述/068
三 房地产市场的金融加速器效应/071
四 信贷约束情形下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075
五 外部融资升水情形下的动态一般均衡模型分析/083
六 结论与政策建议/094
第五章 主要一线城市房地产周期的测度与划分/095
一 房地产周期波动的测度与分析方法/095
二 数据说明/102
三 4城市房地产周期的测度与划分/106
四 4城市房地产周期的简单比较/135
五 本章小结/138
附录/139
第六章 房价周期的区域差异:以东、中、西部10城市为例/144
一 分析方法/144
二 样本选择与数据说明/147
三 房价周期的相关性及其领先滞后关系/149
四 房价周期的波动性差异/158
五 结论与政策建议/159
全书总结与后记/161
参考文献/163
图表索引
图1-1 美国住房价格增长率/002
图1-2 中国房屋销售价格指数/002
图1-3 供求波动与房地产周期阶段/007
图1-4 房地产周期波动的特征描述/007
表1-1 房地产周期四阶段的一般性特征/008
表1-2 房地产周期四阶段与特征事实/008
图1-5 房地产周期波动分析的逻辑框架/022
图A1-1 日本市街地价格指数(End of March 2000=100)/026
图A1-2 日本东京圈市街地价格指数(End of March 2000=100)/026
图A1-3 香港各类私人住宅月度售价指数(1999年=100)/027
图2-1 包含不确定性楔子的房地产开发函数/042
图3-1 动态模拟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情形/051
图3-2 动态模拟供给弹性等于需求弹性情形/052
图3-3 动态模拟供给弹性小于需求弹性情形/053
图3-4 动态模拟价格调整时间为0.5年的情形/055
图3-5 态模拟价格调整时间为2年的情形/056
图3-6 动态模拟年收入增长率为4%的情形/057
图3-7 动态模拟年收入增长率为16%的情形/058
图3-8 动态模拟收入弹性为0.5的情形/060
图3-9 动态模拟收入弹性为2的情形/061
图3-10 动态模拟建筑滞后期为2年的情形/062
图3-11 动态模拟建筑滞后期为3年的情形/063
表A3-1 2003~2007年中国各省份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率及排名(上年=100)/065
图4-1 房地产市场金融加速器机制的作用渠道/072
表4-1 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资产负债/073
表4-2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074
表4-3 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结构/075
图4-2 经济环境设定/076
图4-3 信贷约束条件下的动态模拟结果/081
图4-4 总产出下降速度/082
图4-5 信贷约束成立与不成立条件下的房价动态变化/082
图4-6 总体经济环境设定/084
图4-7 货币政策效力分析的逻辑框架/084
图4-8 外部融资升水条件下的动态模拟结果(1)/091
图4-9 外部融资升水条件下的动态模拟结果(2)/092
图4-10 外部融资升水条件下的动态模拟结果(3)/093
图4-11 外部融资升水条件下的动态模拟结果(4)/094
图5-1 三种周期的联系与区别/096
图5-24 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03
表5-14 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描述性统计/103
图5-34 城市竣工住宅面积/104
表5-24 城市竣工住宅面积描述性统计/105
图5-44 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05
表5-34 城市房地产开发投资描述性统计/106
图5-5 经HP滤波的北京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06
图5-6 北京房屋价格指数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07
图5-7 北京5~6年的房价周期/108
表5-4 北京5~6年的房价周期的划分/108
图5-8 北京3年左右的房价周期/108
表5-5 北京3年左右房价周期的划分/109
图5-9 北京住房均衡供给演进路径/109
图5-10 北京竣工住宅面积及实际供求缺口/110
表5-6 北京历年住房实际供求状况测算/110
图5-11 北京住房实际供求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11
图5-12 北京15年左右的住房实际供求周期/112
表5-7 北京15年左右的住房实际供求周期的划分/112
图5-13 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及HP滤波结果/112
图5-14 北京房地产开发投资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13
图5-15 北京3年左右的房地产开发投资波动/113
图5-16 经HP滤波的上海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14
图5-17 上海房屋价格指数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15
图5-18 上海5~6年的房价周期/115
表5-8 上海5~6年房价周期的划分/115
图5-19 上海住房均衡供给演进路径/116
图5-20 上海竣工住宅面积及实际供求缺口/116
表5-9 上海历年住房实际供求状况测算/117
图5-21 上海住房实际供求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18
图5-22 上海10年左右的住房实际供求周期/118
表5-10 上海10年左右住房实际供求周期的划分/119
图5-23 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及HP滤波结果/119
图5-24 上海房地产开发投资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20
图5-25 上海7.3年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周期/120
表5-11 上海7.3年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周期的阶段划分/120
图5-26 经HP滤波处理的广州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21
图5-27 广州房屋价格指数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21
图5-28 广州5~6年的房价周期/122
表5-12 广州5~6年房价周期的划分/122
图5-29 广州住房均衡供给演进路径/123
图5-30 广州竣工住宅面积及实际供求缺口/123
表5-13 广州历年住房实际供求状况测算/124
图5-31 广州住房实际供求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25
图5-32 广州15年左右的住房实际供求周期/125
表5-14 广州15年左右住房实际供求周期的划分/126
图5-33 广州6年左右的住房实际供求周期/126
表5-15 广州6年左右的住房实际供求周期的划分/127
图5-34 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及HP滤波结果/127
图5-35 广州房地产开发投资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28
图5-36 广州12年左右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周期/128
表5-16 广州12年左右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周期的阶段划分/128
图5-37 经HP滤波处理的深圳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29
图5-38 深圳房屋价格指数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29
图5-39 深圳5~6年的房价周期/130
表5-17 深圳5~6年房价周期的划分/130
图5-40 深圳住房均衡供给演进路径/131
图5-41 深圳竣工住宅面积及实际供求缺口/131
表5-18 深圳历年住房实际供求状况测算/132
图5-42 深圳住房实际供求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33
图5-43 深圳10年左右的住房实际供求周期/133
表5-19 深圳10年左右的住房实际供求周期的划分/133
图5-44 深圳房地产开发投资及HP滤波结果/134
图5-45 深圳房地产开发投资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34
图5-46 深圳9年左右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周期/135
表5-20 深圳9年左右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周期的阶段划分/135
图5-47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5~6年的房价周期/136
图5-48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10~15年的住房实际供求周期/137
图5-49 上海、深圳与广州的7~12年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周期/138
图A5-1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40
图A5-2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住房实际供求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42
图A5-3 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房地产开发投资波动的谱密度估计/143
表6-1 东、中、西部10个城市房屋销售价格指数/147
表6-2 经HP滤波处理的中、东、西部10个城市房价指数描述性统计/149
图6-1 东部4个城市房价周期的交叉谱分析/151
图6-2 中部3个城市房价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152
图6-3 中部3个城市房价周期的交叉谱分析/153
图6-4 西部3个城市房价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154
图6-5 西部3个城市房价周期的交叉谱分析/155
图6-6 东、中、西部3个城市房价指数(以上年同期为100)/156
图6-7 东、中、西部城市房价周期的交叉谱分析/157
表6-3 东、中、西部10个城市房价指数的离散系数/158
表6-4 东、中、西部10个城市房价指数的贝塔系数/159
内容摘要
中国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了2002年以来的房地产热及2008年的房地产市场调整后,人们更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房地产周期的存在与作用。而房地产周期为什么会存在区域差异,其主要原因或影响因素是什么?房地产周期波动会对区域经济构成何种影响?我国存在什么样的区域房地产周期?我国房地产周期区域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特征是什么?在现有的研究中,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本书的出版,能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