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the science of successful learning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94672
  • 作      者:
    (美)彼得·C. 布朗(Peter C. Brown),(美)亨利·L. 罗迪格三世(Henry L. Roediger III),(美)马克·A. 麦克丹尼尔(Mark A. McDaniel)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编辑推荐

*年度学习畅销书,连续5年高居心理认知榜单Top1。樊登读书会、简单心理、TED中国引进者联合推荐。《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这本书是11位认知心理学家10年的科研心血。以罗迪格教授为主要负责人的团队在项目上投入了10年时间, 首次提出人类认知规律和学习之间的紧密联系,透彻解读人类普遍的学习过程规律。根据脑神经科学研究成果,推导出的*有利于大脑的简单学习法则。

展开
作者简介

Peter C. Brown,作家,小说家。 Henry L. Roediger III ,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系教授。 Mark A. McDaniel ,华盛顿大学路易斯分校心理学教授,整合认知学习教育中心主任。


展开
内容介绍

不管是朋友圈里年入百万的斜杠青年,还是得到、喜马拉雅上的大师专家,无一不在刺激着在积极上进的年轻灵魂。有没有一种科学高效的,符合每个人思维规律的学习方法,可以让自己瞬间提升职场竞争力和商业生存力,以此走上财务自由、精神独立的人生*。在《认知天性:让学习轻而易举的心理学规律》这本书中,你将掌握学习领域的*规律:


为什么说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 / 只需 1 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从 28% 跃迁为 39%  / 知识是平面的,复合型知识是立体的 / 哪些 “良性干扰”能提升学习效果 / 别在无法克服的学习困难上浪费时间 / 如何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 掌握几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技巧事半功倍……本书案例丰富,论点*,是一本不容错过的认知科普读物。


总的来说,《认知天性》这本书,可以看作是认知科学目前在“如何更有效地学习 ”这个课题上取得的所有成果总结。读者能从中获取的,不仅是切实有效的学习方法,而且会对人脑的工作机制有更深的了解。


展开
精彩书评

《认知天性》教给我们一个简单的道理——如何有效学习。你手里的这本书是一组严谨的心理学家用很长时间做实验,统计分析,总结出来的关于如何学习的研究成果。

——樊登 樊登读书会创始人


人们常说终身学习,却很少有人真正懂得应该如何学习。这本书凝结了 11 位前沿认知心理学家的科研心血,通过生动的案例带你深入理解认知规律,建立健康的心智模型,掌握在“复杂时代”里科学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值得一读。

——简里里 简单心理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


这本书介绍了关于人如何学习的心理学研究,很有实际指导意义!这些都是近年一些心理学实验得出的规律,并且很多人正在使用,效果非常显著。大家不妨都试一试。

——叶富华 TED 演讲中国引进人,TEDtoChina 项目联合创始人


学习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是终生的。在过去的十年里,我们学到了很多关于将认知科学应用于现实世界学习的知识,这本书结合了日常例子和对研究的清晰解释,十分适合阅读!

——丹尼尔·夏克特 美国科学院院士,曾任哈佛大学心理系主任


这是一本相当了不起的书。它描述了重要的研究结果,对我们如何改进自己的学习有着惊人的启示。引人入胜的故事将这些想法从实验室带到了现实世界。

——罗伯特·比约克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心理系主任


展开
精彩书摘

学习中必须要做哪些“努力”

重新巩固记忆

以间隔练习中的努力回忆为例,这种做法需要你用新的方式“重新下载”或重新构建长期记忆中的技能或资料的组成元素,而不是漫无目的地在短期记忆中重复它们。(10)在这种专注的、花费力气的回忆过程中,学到的东西会重新变得具有可塑性:知识中*显著的特点会变得更清晰,而且随之进行的再巩固有助于加强你对其含义的理解,强化其与已知的联系,深化用于回忆这些学问的心理线索和检索路径,并弱化那些相抵触的检索路径。间隔练习允许在两次练习间出现遗忘,这种遗忘可以强化你学到的知识,同时也能强化快速检索需要用到的记忆线索与路径,从而把这些知识再次运用起来。这就和投手在投出几次快速球后,想用弧线球给击球手来个出其不意是一个道理。唤起一段回忆或是运用一项技能,所花费的努力越多,就越有助于学习—只要这些努力确实发挥了作用。(11)

集中练习之所以会为我们铺设自以为精通的温床,是因为我们总是走马观花般地看待短期记忆中的信息,而没有在长期记忆中重构所学。就像反复阅读这种学习方法一样,通过集中练习达到的流利效果是短暂的,而我们所谓的精通感也是一种幻觉。真正能让我们重新巩固并深入学习知识的,其实是“重构”这个费力的过程。

打造心智模型

下足了功夫练习,就会使彼此相关的复杂理论或是连续的运动技能融合为一个有意义的整体。这就是心智模型,我们可以把它看作大脑里的一款“应用程序”。开车这项技能就需要同时进行很多动作。在学习这些动作的过程中,我们既要全神贯注,又要灵活机动。假以时日,相关的认知技能与运动技能就会变成一套与驾车相关的心智模型,在我们的头脑中落地生根。例如侧方位停车和换挡需要观察什么,如何操作。心智模型就是被牢牢记住并熟练应用的技能(能够发现并处理弧线球)或知识结构(被记得滚瓜烂熟的象棋棋路)。和习惯一样,心智模型可以被调整,可以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发挥作用。专业的表现,源自在不同环境下、在专长领域进行的数千小时的练习。通过这些练习,你可以积累大量类似的心智模型,从而保证自己在特定环境下做出正确分析,立刻挑选出正确的应对方案并加以执行。

举一反三

在不同时机、不同环境下多次进行检索练习,其间穿插不同的学习资料,这样做有助于给这些资料建立新的联系。这个过程建立了彼此关联的知识网络,这种知识网络强化了你对自己专业的精通程度。这个过程还可以增加检索线索的数量,让它们能够充分适应今后各种应用场合。经验丰富的大厨就建立了这样一种复杂的知识网络。他清楚食材与菜品之间的关系,明白食材在被加热时会发生什么变化,知道炖锅与炒锅、铜锅与铁锅在做菜时有什么区别。飞钓者能够觉察鲑鱼的出现,并能准确判断出可能的种类,进而正确地选择是用人造饵、小虫,还是彩带作饵。他能够判断风力,知道如何下饵以及在何处下饵,才能将鲑鱼引出水面。玩小轮自行车的孩子能表演小跳、甩后轮、180度旋转,并在不熟悉街道路况的情况下在墙上跳来跳去。穿插练习与多样化练习会把背景、其他知识及技能与相关的新资料结合起来,让我们的心智模型能被更加广泛地使用,使我们能把学到的东西应用到更多场景中。

构建概念学习

人类是如何学习概念的,例如如何区分猫和狗?方法是随机接触不同的样例—吉娃娃、虎斑猫、大丹狗、纯色猫、三色猫、威尔士梗犬。大多数人在正常情况下都是靠有间隔地、穿插式地接触样例来下定义的。这是一种不错的学习方法,因为这种接触强化了辨析和归纳这两种技能。前者是留意特点的过程(乌龟要露头换气,鱼则不会),后者是推测一般规律(鱼是在水里呼吸的)。想想前文有穿插地研究鸟类与绘画作品的例子。这种做法有助于学习者区分鸟的种类,或是区分不同画家的作品。


展开
目录

1

学习是挑战天性的必修课


我们往往无法准确判断自己什么时候学得好,什么时候学得不好。如果感觉学起来又慢又难,似乎毫无进展,我们就会转而关注那些看似更有成效的办法,但没意识到这些方法往往并不会带来持久的效果。


天性懒惰孕育了认知规律和心智模型  /004

科学“照妖镜”下的学习方法  /009

知识多不等于学习力强  /019

考试是*有效的学习策略之一  /021

小 结  /023


2

学习的本质:知识链和记忆结


孩子用绳子把蔓越莓穿起来做项链,挂到树上后却发现蔓越莓从绳子的另一端掉下来了。不打结,就做不出绳串。检索给记忆这条绳子打了结。重复检索能让记忆更清透,而且它把记忆这条绳子又缠了一圈,使其变得更牢靠。


知识*终将变成条件反射  /029

自我检测:给知识链打上记忆结  /030

只需1次自测,一周后回忆率

从28%跃迁为39%  /033

如何成为一名主动学习者  /035

为何学习越轻松,效果越不好  /041

小 结  /046



3

“后刻意练习”时代的到来


人们顽固地相信,自己把心思放在一件事上,拼命重复就能学得更好。但是,科学家们把习得技能阶段的这种成绩称为“暂时的优势”,并把它同“潜在的习惯优势”区分开来。


频繁的集中练习只会产生短期记忆  /050

间隔练习使知识存储得更牢固  /052

穿插练习有助于长期记忆  /053

多样化练习促进知识的活学活用  /055

善用练习组合,带来成长性思维  /057

知识是平面的,复合型知识是立体的  /060

关于练习的几条普适性原则  /064

小 结  /068


4

知识的“滚雪球”效应


学习总是建立在已知基础之上的。我们是通过与已知建立联系这种方式来解读事件和记忆事件的。长期记忆的容量基本上是无限的。你知道的越多,就越有可能为新知识建立联系。


学习的三个关键步骤  /079

欲求新知,先忘旧事  /083

越容易想起,越不容易记住  /086

学习中必须要做哪些“努力”  /089

这些“良性干扰”能提升学习效果  /094

化解因失败带来的焦虑感  /097

创造性源于不设限的学习  /101

别在无法克服的困难上浪费时间  /106

小 结  /108


5

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效率的本质取决于我们领悟周围世界的能力,以及衡量自己表现的能力。我们总是在判断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以及是否有能力处理一项任务或解决一个问题。当你在某些领域成为专业人士后,你的心智模型就会发展得更为复杂,而组成心智模型的步骤也会淡化成记忆背景。


没头脑的机制1和爱自省的机制2  /115

学习时避免错觉和记忆扭曲  /119

打造适合自己的心智模型  /128

你无法从不擅长的事情里学到知识  /131

实践和测验才能暴露学习漏洞  /135


6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风格 


开阔眼界,别局限在自己喜欢的那套学习风格中,要运用你的资源,发挥你的全部“智力”,把你想掌握的知识或技能练得滚瓜烂熟。说出你想要知道、做到、成就的事情,然后列出需要的能力、需要学习的东西,以及从哪里可以找到这些知识和技能,再放手去做。


主动学习能制造掌控感  /143

你是分析型、创新型还是实践型思维?  /158

学不好的领域暴露了你的能力结构  /162

用搭积木的方法构建知识  /164

有人喜欢看说明书,有人喜欢动手试错  /166

小 结  /170


7

终身学习者基本的基本


我们之所以努力,是因为努力本身能拓展我们的能力。你所做的事情决定了你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有能力做什么。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只要保证秉持一种成长心态,你就可以接受这个道理,终身受益。


双胞胎的认知能力也会天差地别  /178

性格、求知欲和家庭条件对学习的影响  /184

脑力训练可以提升学习自信  /187

想要终身成长,请像专家一样思考  /190

学习执行力比学习技巧更重要  /194

掌握几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  /196

小 结  /211


8

写给大家的学习策略


不管你想要做什么,或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掌握了学习的能力,你才能参与竞争,才不会落伍出局。我们觉得,如果列出从实证研究中得出的主要观点,并辅以案例进行讲解,读者就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找到应用这些结论的*佳方法,所以我们在*后一章将它们一一列举。


给学生的学习策略  /215

给职场人士的学习策略  /231

给教师的学习策略  /239

给培训者的学习策略  /252



小 结  /211


8

写给大家的学习策略


不管你想要做什么,或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有掌握了学习的能力,你才能参与竞争,才不会落伍出局。我们觉得,如果列出从实证研究中得出的主要观点,并辅以案例进行讲解,读者就可以得出自己的结论,找到应用这些结论的*佳方法,所以我们在*后一章将它们一一列举。


给学生的学习策略  /215

给职场人士的学习策略  /231

给教师的学习策略  /239

给培训者的学习策略  /25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