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和十二时辰养生法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15209456
  • 作      者:
    董广民编著
  • 出 版 社 :
    中医古籍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5
收藏
内容介绍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和十二时辰养生法》告诉我们: 四季养生法,是中医养生学中重要的核心内容之一。古代中医认为,一年中有春、夏、秋、冬四时寒热温凉的变化,是一年中阴阳消长形成的。冬至阳生,由春到夏是阳长阴消的过程,所以有春之温,夏之热;夏至阴生,由秋至冬是阴长阳消的过程,所以有秋之凉,冬之寒。基于这些观念,中医的四季养生要求人在春夏之时,要顺其自然保养阳气,秋冬之时,亦应保养阴气,所以历来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
  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医养生学中的重要方法,是根据子午流注规律进行养生。古人发现,人体的经气就如同潮水一样,随着时间而在各经脉间起伏流动,有其特殊的盛衰规律,刚好与十二时辰一一对应。
  这一养生法充分体现了中医养生注重天、地、人合一的观念,用古老中医智慧解密了人体健康与自然界的神奇联系,揭示了藏在时间里的健康密码。有人认为时辰养生涉及经络穴位,深奥难懂,事实上这是个误区。十二时辰养生法是贴近生活贴近大众的养生之道,如我们常说的“睡子午觉”等都是“十二时辰养生法”的内容。经络上的穴位很多,对于没有中医基础的普通患者来说,养好经络并不一定要你熟记各个穴位,只要顺应它的本性,有规律第作息就好了。
展开
精彩书摘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和十二时辰养生法》:
  养生小贴士 中医养生观认为,阴是阳的前提,人体只有注意养收、养藏,即养阴,才能有更多的能量供给人体的生命活动。所以,我们在养生时,一定要注意养阴惜阴,只有这样,生命才能更健康更持久。四季养生宗旨: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如今,关于“人与自然”的话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有些人认为,人主宰世界,可以与自然抗衡。
  也有些人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只能顺从大自然。其实,客观而言,人对自然不是无能为力的。
  从保健养生角度,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五脏元真(真气)充实,营卫通畅(指人的周身内外气血流畅),抗病力强,则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即安和健康。所以四季养生保健的根本宗旨在于“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内养正气”是养生的根本,任何一种养生方法的最终目的都是保养正气。保养正气就是保养人体的精、气、神。人体诸气得保,精和神自然得到充养,人体脏腑气血的功能也得到保障,即“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
  在我国医学古籍《黄帝内经》中记载了这样一次谈话: 黄帝问养生专家岐伯:“为什么先人们能活上百岁身体还很健康,现在的人不到六十就过早衰老了?”岐伯说:“古时候的人懂得对于四时不正之气的避让,以便使思想闲静,排除杂念。这样调和好了自身的正气,就不会得病了。”黄帝听了,觉得很有道理,便照岐伯的方法修炼了起来。
  黄帝注意在日常生活中处处约束自己,消除不切实际的欲望,使心情尽可能地安定。由于精神专注,他劳动虽很辛苦,但并不觉得疲劳。由于在物质上没有奢望,所以他心情一直很舒畅。吃饭时,不管是什么他都不嫌弃。所穿衣服不管是质地好的还是差的,他都很开心。他喜欢与民同乐。虽然他是国家的领袖,但他尽职尽责,为百姓造福,从不自以为尊贵。
  因为黄帝心静如水,加上他长期坚持,从不懈怠,所以他不受外界的干扰,常保有“天真之气”,这应该是他长寿的秘诀了。
  “外慎邪气”则是警惕外界一切可以致病的因子,主要是从有病要早治、生活要节制等方面来调摄养生。
  中医认为,邪气刚入于人体之表,应当即时治之,“勿使九窍闭塞,如此则营卫调和”,病邪就不会由表人里,病势也就不会由轻变重而损害正气,是养生祛病益寿之妙法。
  外慎邪气的另一个方面是指对自己的生活注重节制,忌“贪”字。比如:起居有常,起卧有时,从不贪睡,每天坚持锻炼身体,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衣着打扮应当以舒适为宜,根据气候的变化而适当增减着装,但不要因为天气寒冷就穿着过暖,也不要因为天热贪凉而过少穿衣;饮食方面则要讲究五味适中,五谷相配,饮食随四时变化而调节,忌贪饮暴食偏食;在心理健康方面,应当注重陶冶情操,坦然怡然地待人接物,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良好的心态自然能够改善身体状况,减轻乃至避免机体发生病患的可能。
  养生小贴士 自然界分布着五行(即木、火、土、金、水)之常气,以运化万物。人体秉承着五行运化的正常规律,因此才有五脏生理功能。不仅如此,人们必须依赖于自然界所提供的物质而生存。所以,人与自然环境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自然和人的关系好比“水能浮舟,亦能覆舟”一样,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如果悉心研究一下历史,我们会发现一个规律: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之间出现较大矛盾并表现在外化的时候,常常是春夏之交这个人心易动的时期,也就是三、四、五、六这几个月。因此,贤明的统治者都尽量在春夏之交缓解矛盾。黄帝就认为,在春夏之季对人民群众要“生而不杀,欲而无夺,奖而不罚”。
  其实,治国安民的大业与养生之道也是相通的。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篇》中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这就是讲,一年里,春夏秋冬四时(四季)阴阳的变化,是天地自然界万物生命演变过程中生、长、收、藏的根本所需。深谙养生之道的人,也就是能够掌握自然界变化规律并能顺应这个变化规律的人,会适时地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顺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这样顺从了天地自然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正常地运动发展。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戕害生命力,破坏人身真元之气,损害身体健康。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春夏季节天气逐渐热了,为什么还要养阳?那样岂不更热了?秋冬季节天气逐渐转冷,为什么还要养阴?如此不就更冷了吗? 春夏时节气候转暖而渐热,自然界温热了,会影响人体。人感到暑热难耐时,一则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即大量消耗阳气,来调低自身温度抗暑热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二则天热出汗也会大量消耗阳气,汗虽为津液所化,其性质为阴,但中医认为,汗为心之液,所以汗的生成,也有阳气的参与。
  秋冬时节气候转冷而渐寒,自然界寒冷了,也会影响人体,人感到寒冷时,一则人体的自身调节机制会利用自身机能大量调动阳气,来调高自身温度抵御严寒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二则秋冬季节阳气人里收藏,中焦脾胃烦热,阴液易损。
  所以说,春夏之时阳虚于内,秋冬之时阴虚于内。在养生保健上就要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正如清代著名医家张志聪所谓“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阳;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所以养阴”。总之,主要还是阳气易于亏耗。
  ……
展开
目录
上篇:《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第一章 解密《黄帝内经》四季不生病的智慧
解读《黄帝内经》中的“四气调神大论”
健康长寿的根本:“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四季养生宗旨:内养正气,外慎邪气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
“不时不食”,顺时而“食”
四季养生的关键时令:春分、秋分、夏至、冬至
不同的季节,疾病对人体入侵各有偏好
春夏秋冬,食补养生各有要义
“夏病秋发,冬病夏治”
顺天而调,收获季节的真“心”祝福
养颜,也要顺应四季的“生长收藏”
天有二十四节气,养生有二十四要诀
第二章 春季养生:欲与天地同寿,养生从春天做起
……

下篇:《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法
第一章 顺时养生,《黄帝内经》十二时辰养生真谛
天地有定时,养生有定法——细说十二时辰养生法的由来
经脉时辰相对应,顺时养生由此行
五脏配五时,养生各有时——脏腑与时辰的配属关系
十二时辰养生学的现代证明——“生物钟”
时辰季节也相通,保养脏腑有神功
十二时辰与十二绎络及脏腑的对应关系
第二章 子时时一阳生,养好胆气是对身体最好的进补
第一节 胆经当令在子时,清心安眠养阳气
子时胆经当值,睡觉最有助于养护阳气
老年人半夜失眠,实际上是体内阳气不够用了
挠头不是挠痒痒,而是在刺激胆经做决断
坐骨神经痛,疏通胆经才是治本之策
敲胆经、揉穴位,让偏头痛不再成为你的困扰
眼角“小突起”,可能是胆经排毒排到这里了
第二节 胆为中正之官,胆气充足,才有超强决断力
《黄帝内经》中的“胆识论”和养胆说
从“肝胆相照”的角度看中医养生
小习惯,大健康,中年护胆从好习惯做起
修身养性,胆气自然通畅无阻
第三节 夜半无人问,清心寿自来——子时养生小秘诀
诱人的夜宵会给身体来大危害
熬夜过子时危害多,做好防护工作
子时失眠,建议大家做一做“催眠操”
警惕!心脏病发作常在子时
第四节 胆经锻炼有绝招,敲对位置功效妙一足少阳胆经大药房
日月——轻松解决慢性胆囊炎特效穴
瞳子髂——祛除鱼尾纹,就从按摩它开始
风池——治头痛、降血压全找它
肩井——肩上一口井,护佑你一生
足临泣——消除亚健康症状,让你意想不到
丘墟——释放心理压力的通脉大穴
第三章 丑时春入户,肝血推陈出新,身体才能勃发生机
第一节 丑时肝经旺,养好肝血,白天就不易犯困
丑时睡得越深,肝净化血液的效率越高
疏通肝经,让失眠不再成为困扰
久视伤肝血,关掉电视打开健康
丑时春入户,养好肝血春不困
第二节 “将军”出征不匆忙,养肝护肝在平常
“夜雨剪春韭”,春天别忘了养肝美食——韭菜
怒伤肝,有了火气一定要发泄出来
熬夜伤肝,别让“夜猫子”偷了你的健康
拒绝“电脑综合征”,养肝护目很重要
要想肝脏好,切勿纵欲及疲劳过度
第三节 肝经之上生灵药,调养情志不可少——足厥阴肝经大药房
章门——治疗黄疸肝炎的“退黄穴”
太冲——消气泻火,让自己有个好脾气
大敦——不抱怨不生气的养肝穴
期门——健脾疏肝,消除胸肋胀痛的顺气穴
行间——消除肝脏郁结的去火穴
第四章 寅时日夜交替,娇生惯养的肺开始进行气血大分配
第一节 寅时气机肃降,肺经养护重点在于“收”
寅时肺经当令,开始对全身气血进行大分配
老人寅时睡不着,多是气血不足,大口咽津补气血
“早睡早起,精神百倍”的说法,老年人需要辨证理解
每天按摩肺经,补足肺气体自安
第二节 肺主气,司呼吸,养肺就是养清气
天气通于肺,肺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寅时猛然惊醒,可能是肺部出了问题
寒气最易袭肺,寅时一定要注意保暖
腹式呼吸,简单有效的养肺强身大法
什么样的运动最有利于健肺
第三节 寅时失眠,该给身体补补气血了
阴转阳时,肺经开始分配全身气血
气血不足寅时醒,“赤龙搅海”来补充
老人不要早起,静静躺着让阳气慢慢生发起来
润肺清燥,抵抗“秋老虎”
第四节 调治呼吸找肺经,补足清气一身轻松一手太阴肺经大药房
少商——咳嗽、打嗝,全都可以找它
列缺——通上彻下,调理呼吸通道
太渊——补肺的最佳选择
鱼际——哮喘发作了,揉揉鱼际穴
中府——调补中气的要穴
尺泽——腹痛发热的首选穴
第五章 卯时太阳升,排便通肠是对大肠经最好的呵护
第一节 卯时养生,只有大肠经通了肠道才通畅
卯时大肠经当令,正常的排便是健康的保障
肺和大肠的保护神——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经是人体血液的清道夫
每天敲打大肠经,抗衰防老身体好
大肠经四大美容养颜穴,排毒润肤最有效
第二节 卯时把大肠照顾好,糟粕毒素才能顺利导出体外
大肠为传道之官,肠道健康才能顺利排出糟粕
科学断食,对肠道毒素进行一次“大扫除”
只有吃得好,才能拉得好——从饭桌上寻找畅便的秘密
每天练练畅便瑜伽,让我们的肠道更加健康
双歧杆菌是人体内的肠道排毒高手
第三节 黎明保健要小心,方法不对最伤身一卯时养生宜忌
清晨起床,一定要先醒“心”后醒“眼”
“黎明同房,瘫倒一床”,千万要远离五更色
劝君莫饮卯时酒,否则阎王不催命难留
起床第一杯水,喝得科学才有益健康
清晨练练叩齿功,虚火再不致牙疼
晨练并非好习惯,傍晚锻炼才明智
第四节 大肠经要好好敲,合谷更是宝中宝——手阳明大肠经大药房
迎香——通窍治鼻炎,气畅心不烦
手三里——通经活络、消除疼痛的首选穴
曲池——调节血压的神奇穴位
阳溪——手肩综合征的克星
合谷——调养肺阴虚的最佳穴位
第六章 辰时胃经旺,一份完美早餐是滋养胃气的关键
第一节 上下齐抓共管,辰时保养胃经最关键
辰时胃经当令,该给身体补充点儿养分了
为什么说胃经当令时怎么吃都不会胖
“血变于胃”,胃经是身体真正多气多血的勇士
想美容,不想面色憔悴,就要时时拍打胃经
保养胃经,抗击衰老,就找五行神俞穴
第二节 胃为仓廪之官,辰时养好胃,给身体一个固若金汤的“仓库”
胃为仓廪之官,是人体能量的发源地
食补养胃,让你不再受老胃病的折磨
都市白领,保养肠胃当遵循这些原则
老年人脾胃虚弱,管好嘴巴最重要
满怀感恩地对待我们的养胃大师——小米
脾胃不和时,可以喝一喝“补中益气汤”
肠胃经常出问题,给你推荐一款“猪肚汤”
第三节 早餐营养又均衡,每天送给身体的第一份大礼
青少年不吃早餐,危害远甚于成年人
早餐吃得不科学,可能会加快身体衰老
给自己安排一顿完美的减肥早餐
早上起来没有胃口,小方法就能搞定
第四节 一天之计在于晨——关注辰时养生细节,开启完美一天
早上洗脸,热水不如冷水
洗脸后做做脸部按摩,让自己变得更美丽
早练五行梳头养生功,让你永远年轻
早晨走路上班,健康又时尚
第五节 胃经多气多血,身体“饥饿”就找它——足阳明胃经大药房
天枢穴——通便秘、止腹泻都找它
足三里——人体第一长寿穴
颊车穴——治疗面部疾病效果好
丰隆——化痰消食兼减肥的大穴
第七章 巳时如蛇,疏松脾士会让食物更好地分解
第一节 巳时养脾经,在黄金时间关爱人体的坤土
巳时脾经当令,是消化食物的关键时刻
经常流口水,其实是脾经发出的求救信号
孩子呕吐多为脾胃不和,推脾经是解决之道
孩子便秘找脾经,虚补实清辨分明
拍打肝经、脾经,最安全的减肥方法
“小动作,大健康”,从运动中养护脾经
第二节 脾为后天之本,运转正常了,才能为身体提供不竭动力
脾为“谏议之官”,主管统血和肌肉
思虑过多不仅会心痛,脾也会“痛”
脾胃病的根子在“吃”上,解决之道靠食疗
脾喜燥恶湿,长夏养脾当注意防湿
口为脾之窍,脾胃有问题先从嘴上露出来
第三节 巳时养生小习惯,改变你一生的健康状态
老年人巳时进行户外锻炼才有利于养生
巳时赖床不起,小心你的免疫力降低
办公室小动作,让你巳时精神抖擞
第四节 突出重点,疏导全面,调动人体能量线一足太阴脾经大药房
血海——不吃药的补血良方
三阴交——更年期综合征的调理大药
阴陵泉——可以彻底解决黑头难题的大穴
太白——运动后肌肉酸痛,太白穴解忧愁
第八章 午时阴长阳消,短暂休息让心经气皿充足、畅行无阻
第一节 午时养心经,就如同养护自己的生命
午时心经当令,养护攸关生死
午时安心养神,心经四大主穴功不可没
国医大师邓铁涛的午时养生法——散步采阳
正午太阳毒,做好防晒工作,保证心经不受伤
第二节 心为“君主之官”,君安才能体健
心为五脏之首,养心就是养生命
貌由心生,女人养心容颜更美
别让暴饮暴食伤害你的心脏
喜伤心,猝死往往由于乐极生悲
心喜红、耐苦——五色五味与饮食养心
心脏有问题,面部露马脚
补养心脏,透明食物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节 午餐吃饱又吃好,可以让自己多活十年
午饭吃饱又吃好,多活十年不是梦
“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最适用于午餐
上班族务必谨记——工作午餐的“八大注意”
第四节 子时大睡,午时小憩,午睡也有大讲究
午时阴长阳消,午睡一刻值千金
午睡有讲究,细节很重要——科学睡午觉的五个细节
有氧打坐十分钟,胜过午睡半小时——王绵之的午休养生法
午间睡眠打鼾,你可要小心了
第五节 两“少”一极泉,守好神门是重点——手少阴心经大药房
极泉——解决暴饮暴食引起的不适
神门——补心气、养气血第一大穴
少冲——醒脑提神就找它
少海——治疗网球肘、高尔夫肘的绝妙处方
第九章 未时并非“未事”,要充分调动小肠泌别清浊的功能
第一节 未时养护小肠经,让肠道气血畅通
未时小肠经当令,养好小肠心也安
下午两三点脸红心跳病在心,就到小肠经上找解药
坐得肩背酸痛,敲小肠经最解乏
第二节 小肠为受盛之官,泌别清浊能力强,全身气血才兴旺
未时不是“未事”,小肠不是小事
小肠负责泌别清浊,照顾好小肠很重要
简单的揉腹小动作就可以保养小肠
第三节 未时导引养生功,清脑醒神胜仙药
未时收心火,常练八段锦之“摇头摆尾去心火”
补心气、宁心神,未时离不开“呼”字功与“呵”字功
国医大师贺普仁独创的“经络导引养生功”
呼吸到脐,寿与天齐——未时做呼吸养生功
第四节 防病唯求心淡然,神清可让体自安一手太阳小肠经大药房
少泽——清热利咽,通乳开窍的人体大穴
天宗——舒筋活络,有效缓解肩背疼痛
后溪——通治颈肩腰椎病的奇效大穴
前谷——五官的健康保证穴
腕骨——治疗糖尿病要穴
养老——老年人保健要穴
听宫——耳聋耳鸣,当找“多闻”来帮忙
第十章 申时多喝水,让膀胱经保持持久的青春活力
第一节 申时强壮膀胱经,让我们的身体固若金汤
运行人体宝贵体液的水官——足太阳膀胱经
下午三四点犯困,多是膀胱经阳气衰弱,气血不足
按摩膀胱经,对特禀体质者防过敏有奇效
欲排体内之毒,膀胱经必须畅通无阻
第二节 细心浇灌膀胱,让身体的排毒通道畅通无阻
膀胱为州都之官,要加强养护
小便排出全靠膀胱气化的功劳
申时多喝水促进尿液排泄,让膀胱顺畅无阻
第三节 申时养生小动作,缓解疲劳,激发生命潜能
早晨运动不科学,申时才是运动、学习最好时间
申时做运动,只要微微出汗就好
申时眼睛疲劳,不妨试一试“掌心灸天柱”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