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历史悬疑小说大师经典作品首次登陆中国!
◆二战时期德英两国情报、科技、战术的大比拼。
◆一部融合了爱情、谍战、悬疑、历史所有元素的小说!
◆《纽约时报》作者肯·福莱特作品,荣耀整个欧美文坛的二战悬疑经典!
◆2013年度爱伦·坡终生大师奖得主肯·福莱特作品!
◆翻开《大黄蜂奇航》,直面第二次世界大战英德空战的现场与真相。
1941年6月,英国皇家空军在北海上空遭遇大溃败,德国纳粹仿佛有预知能力一般,等候英国轰炸机自投罗网。整个欧洲已是希特勒的囊中之物。
在一座遥远的小岛上,18岁少年哈罗德无意间闯入了德军的秘密基地。在基地深处,他发现了纳粹所向披靡的秘密所在。与此同时,陷入绝望的英国准备展开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空军袭击——如果仍无法掌握德军的秘密,英国空军将遭受毁灭性打击。哈罗德必须立即启程,将情报送往伦敦。
然而,这一趟六百英里的飞行,时刻都在纳粹监视之下。仅有一次驾驶经验的哈罗德,只能凭借一台废弃多年的大黄蜂蛾式双翼机逃出生天,扭转英国和整个欧洲的命运。
首相正在看《马耳他之鹰》。海军部刚刚建了这座私人影院。影院中有五六十张长绒棉座椅,荧幕前还挂着天鹅绒的帷幕,但这里通常只是播放轰炸突袭类的影片,或者是预先播放一些即将公映的政治宣传片。
深夜,在所有的计划事项都已经完成——电报发完、报告批好、会议记录签过之后,丘吉尔如果因为焦虑或是气愤无法入睡,便会到这里来,坐进前排的一张大VIP软椅里,喝上一杯白兰地,让自己沉浸在最新的好莱坞影片中。
迪格比走进来的时候,亨弗莱·鲍嘉正在向玛丽·阿斯特解释说如果一个人的搭档被杀了,这个人就应该做点儿什么。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烟雾。丘吉尔示意让他坐下。迪格比坐下来看了几分钟电影。当那只黑鹰小雕像上面盖上了字幕时,迪格比告诉他的上司德军好像提早得到了轰炸机行动的消息。
丘吉尔依然盯着屏幕,好像想知道扮演布莱恩的是谁。他平时常常魅力十足的,笑容中充满了感染力,蓝眼睛里闪耀着光芒。可是今晚,他却非常阴郁。良久之后,他终于开了口:“RAF怎么想?”
“他们说是编队的问题。理论上讲,如果轰炸机采取密集队形,他们的火力就可以覆盖整个天空,这样我们就会被马上击落。”
“你觉得呢?”
“简直是胡扯,编队轰炸从来就没起过作用。应该是另有原因。”
“同意。不过你指的是什么?”
“我弟弟认为有间谍。”
“我们抓到的间谍都很业余——不过当然,这也解释了为什么他们会被抓到。有可能那些高手都逃脱了。”
“或许德国在技术上有新突破。”
“秘密情报局告诉我,敌军在无线电探测方面远远不如我们。”
“您相信他们吗?”
“不。”屋顶上的灯亮了。迪格比这才看到丘吉尔正穿着睡衣。他一直都是个衣冠整洁的男人。但此刻的他却形容疲惫。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张折起来的电报纸,“线索在这儿。”他边说边把那张纸递给了迪格比。
迪格比看了看纸上的内容。那应该是对德军无线电信号的破解,既有德语也有英语。上面说德国空军的暗夜拦截战略获得了伟大的突破,这要感谢“芙蕾雅”传来的重要信息。迪格比读了一遍英文,又读了一遍德文。然而“芙蕾雅”却既非英语词也非德语词。“这是什么意思?”他问。
“这正是我想让你去查的。”丘吉尔站起身,把夹克披在肩上。“陪我走回去吧,”他说,然后又高声喊了一句,“谢谢!”
放映间里传出了一声回应:“很荣幸,长官。”
他们走进楼道后,另外两个人跟了上来:伦敦警察厅的汤普森督查以及丘吉尔的私人护卫。他们来到阅兵场,经过了一支操控阻塞气球的队伍,之后穿过铁丝网的大门,来到了大街上。此刻的伦敦已是一片漆黑,不过天空中的一弯新月依然可以为他们指引方向。
他们并肩而行,沿着骑兵卫队阅兵场走了没多久,就到达了斯托里门大街1号。本来位于唐宁街10号的首相府刚刚被炸掉了,因此丘吉尔只能住在附近的内阁战时办公室里。房间的入口处建了防爆墙,一支机关枪的枪筒就隐藏在墙上的洞中。
迪格比告别道:“晚安,长官。”
“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丘吉尔说,“以这样的速度,轰炸机部队圣诞前就会被消灭掉。我要知道‘芙蕾雅’到底是什么。”
“我会查出来的。”
“要尽可能地快。”
“是,长官。”
“晚安。”首相走了进去。
……
绝妙的创意,惊险的故事情节,富有张力的氛围刻画。
——《圣保罗先锋报》
福莱特在这个充满戏剧性冲突的二战史诗中切中时弊,故事情节紧张动人。
——《出版商周刊》
紧张又令人兴奋的二战间谍小说奠定了肯·福莱特在历史悬疑小说界的地位。
——《星期日信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