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为宇宙天文中关于“时间”的理论发展为支点,内容涉及微观和宏观两大领域,包括星系、黑洞、基本粒子和自然的力、夸克、反物质、膨胀的宇宙、不确定原理等,详细将各个科学领域对时间的研究结合。
以光年为标尺,量一量宇宙中的“超远”距离
丈量宇宙的标尺
在宇宙中如何测量距离呢?宇宙中天体之间的距离非常遥远,如果用地球上常见的米、千米等长度单位来测量,就好比把从你家到单位的距离说成是几千万毫米一样,得到的结果往往会让人啼笑皆非。那么,要测量宇宙中天体的距离,该怎么办呢?
天文单位,是天文学上的长度单位,英文缩写为AU,一天文单位约是149597871千米,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平均距离。由于人们最早是从地球、太阳开始认识宇宙的,因此早在人们提出地心说之时,他们就试图测量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并希望以此为标准单位来度量其他天体间的距离。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塔克斯提出日心说之时,就曾估算太阳到地球的距离是地月距离的18~20倍,但实际上这个数值是390倍。后来,托勒密在研究行星运动规律时,也曾推导出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半径的1210倍。虽然从理论上来说,托勒密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但按照他的计算方法,只要测量数据稍起一点变化,就会导致测得的距离变成无限大。
当然,由于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因此只能取距离数值的平均值做一个天文单位。在2012年8月于中国北京举行的国际天文学大会(IAU)上,天文学家就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把天文单位固定为149597870700米。
如果仅仅在太阳系中测量天体距离,天文单位作为一个度量是很合适的,但若将其应用到整个宇宙范畴中测量恒星间的距离,就会显得有些不足。例如,如果用天文单位来表示太阳和离它最近的恒星α星之间的距离,就是270000个天文单位,后面依然有好几个0。因此,为了更方便地测量整个宇宙中的天体距离,天文学家定义了一个单位叫“光年”,即光在真空中行进一年的距离,用它来度量宇宙中更大范围的恒星间距。
光的传播速度是非常惊人的,在真空中大约每秒30万千米,一年中行进的距离达到9.5万亿千米。据说,目前人造的最快物体是1970年德国和美国合建并发射的Helio2卫星,最高速度为70.22千米每秒,依照这样的速度,它飞跃一光年的距离大约需要4000年时间。而常见的客机,时速大约是每小时885千米,飞跃1光年则需要1220330年。由此可以想象,光年对于人类来说是多么庞大的尺度,这样的尺度足以应用到广袤的宇宙空间了。此外,由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因此光在一年时间里行进的距离也是恒定不变的,如此一来,天文学家就可以利用这把大尺子方便地测量宇宙中恒星间的距离。例如,太阳与α星之间的距离就大约是4.22光年,而所知的最远的恒星离太阳的距离要超过100亿光年。
需要注意的是,光年听起来像时间单位,但它其实是一个长度单位。在天文学中,由光年而来的还有另一个单位,叫秒差距。秒差距是天文学中另一个常用的单位,1秒差距等于3.26光年。目前,我们所处的银河系的直径大约有7万光年,而整个天文观测的范围已经扩展到了200亿光年的广阔空间。依靠着光年这把在地球人看来庞大无比的“空间大标尺”,天文学家展开了对广袤宇宙的不断探索。
宇宙“量天尺”——造父变星
宇宙中,在测量不知距离的星团、星系时,只要能观测到其中的造父变星,就可以利用周光关系将星团、星系的距离确定出来。因此,造父变星也被称为宇宙的“量天尺”。
变星,就是指亮度经常变化并且伴随着其他物理变化的恒星。通常,多数恒星在亮度上几乎都是固定的,以太阳来讲,其亮度在11年的太阳周期中,只有0.1%的变化。但其他许多恒星的亮度都有显著的变化,它们就属于我们所说的变星。
造父变星,是一类亮度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的变星。1784年,人们在仙王座发现了一颗变星,即仙王座的仙王座δ星,由于这是这种类型变星中被确认的第一颗,而中国古代又称其为造父一,因此被叫作造父变星。1908~1912年,美国天文学家_勒维特在研究大麦哲伦星系和小麦哲伦星系时,在小麦哲伦星系中发现了25颗变星,它们的亮度越大,光变周期越大,非常有规律。于是,科学家经过研究最终发现,造父变星的亮度变化与它们的变化周期之间存在着确定的关系,即光变周期越长,平均光度越大,他们把这叫作周光关系,并得到了周光关系曲线。
星等,是一个表示星体亮度的概念,其数值越大,说明星体越暗。据观测,造父一最亮时的星等是3.5,最暗时星等是4.4,它的光变周期非常准确,为5天8小时47分28
秒。通常,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有长有短,但大多都处于1~50天之内,并且以5~6天最多,当然也有长达一两百天的。此外,造父变星都属于巨星、超巨星,一颗30天周期的造父变星就要比太阳明亮4000倍,1天周期的也要比太阳明亮100倍,因此很容易利用它们的周光关系来测量其所在的星系的距离。
如果两颗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相同,则认为它们的光度就相同。此时,只要用其他方法测量出较近的这颗造父变星的距离,就可以由此知道周光关系的参数,进而测量出遥远天体的距离。而以后在测量不知距离的星团、星系时,只要能观测到其中的造父变星,就可以利用周光关系将星团、星系的距离确定出来。具体来说,假设有两颗周期相同、在地球上看起来亮度不同的造父变星,而且我们到看起来比较明亮的造父变星的距离是已知的。那么由于周期相同,两个变星的本来亮度就相同,如果较暗的变星的亮度是较亮的亮度的1/100,就可以得出较暗的变星的距离是到较亮的变星距离的10倍。
目前,造父变星通常分为几个子类,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质量、年龄和演化历史,即经典造父变星、第二型造父变星、异常造父变星和矮造父变星。经典造父变星,也称第一型造父变星或仙王座δ型变星,以几天至数个月的周期非常有规律地脉动,常被用来测量本星系群内和河外星系的距离。著名的北极星就是一颗经典造父变星,光变周期约为4天,亮度变化幅度约为0.1个星等。
由于造父变星本身亮度巨大,用它来测量遥远天体的距离非常方便。而除了造父变星,其他的测量遥远天体的方法还有利用天琴座RR型变星以及新星等方法。不过,天琴座亮度远小于造父变星,测量范围比造父变星还小得多,精确性也不如造父变星,因此比较少用。
……
导读 霍金和他的理论
轮椅上的“宇宙之王”
奇点定理+ 黑洞不黑
从《时间简史》到《大设计》
霍金脑中的宇宙诞生及未来
第一章 我们的宇宙图像
人类认识宇宙,从“看星星”开始
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天象观测
从星占学家到球形大地
宇宙地心说
日心说出炉
开普勒三大定律
布鲁诺相信,宇宙没有中心
牛顿引力理论表明,宇宙不可能静止
在某一个有限时刻,宇宙开端了
星系是遍布宇宙的庞大星星“岛”
神秘天河中藏着无数恒星
星系“类型秀”
星系群——星系团——超星系团
美丽的仙女座和猎犬座星云
扁平圆盘状的银河系
广袤银河中,人类居住在太阳系
超新星爆炸事件
河外星系的发现
以光年为标尺,量一量宇宙中的“超远”距离
丈量宇宙的标尺
宇宙“量天尺”——造父变星
星系大小和间距
从太阳到比邻星
我们知道宇宙在膨胀,却弄不懂金字塔
哈勃的观测
望远镜中的宇宙
金字塔之谜
虚空中的巨大空洞和宇宙长城
迈向明天的宇宙学
第二章 空间和时间
就算物质都毁灭,时间和空间依然相互独立存在
羽毛和铁块为何同时落地
牛顿的引力定律
无论怎么测量,光速数值始终不变
绝对时间和绝对空间
牛顿的困惑
一切都是相对的,时间和空间是相结合的
光的媒介是像风一样的以太吗
抛弃以太——光速是恒定的常数
被终结的绝对时间
无论何时何地,物理法则永远不变
没有绝对的同时
从四维空间里,找出你的时空坐标系
引力折弯光线,形成弯曲的时空
太阳熄灭是 分钟之前的事情
光会被引力场折弯
变慢的时间
双生子吊诡的真相
第三章 膨胀的宇宙
星系不断远离,宇宙时刻膨胀
星系正以百万千米的时速“逃离”银河系
用光的波长和颜色来观测远去的恒星
多普勒效应
红移表明星系确实在远离我们
越远的星系“逃离”的速度越快
膨胀的宇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