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美学其实既好看又有用
0.00     定价 ¥ 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JD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1367518
  • 作      者:
    朱珂苇
  • 出 版 社 :
    中国华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04-01
收藏
内容介绍

   美学并没有那么深奥难懂,相反,它在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本书将大众所触不可及的深奥美学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从大众的视角来阐述美学的相关知识,让人们能够轻松地掌握美学知识并能将美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七章感性遇见理性

  美的外在到内在

  苏舜钦字子美,豪放不羁,好饮酒。在外舅杜祁公家,每夕读书以饮一斗为率。公使人密觇之,闻子美读《汉书·张良传》,至“良与客徂击秦皇帝,误中副车”,遽抚掌曰:“惜乎!不中!”遂满引一大杯。又读至“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于留,此天以授陛下。”又抚案曰:“君臣相与,其难如此。”复举一大杯。公闻之大笑曰:“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这就是有名的“汉书下酒”的成语故事,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旦能够理解美好的事物,就是一种精神享受。它同时也告诉我们审美是需要理解的,美好的事物总能带给人美的享受,但这种美好的享受,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感受得到的。

  审美理解第一步是外观认知

  美的事物给人的第一印象都是美的,这就好像是美丽的风景,打眼一看就会让人心旷神怡;也好像一首动听的曲子,一入耳就会让人沉醉;或者是一幅漂亮的风景画,让人一看就觉得赏心悦目。这就是美好的事物给人的第一感觉,审美理解的第一步就是对事物的外观进行感知。如我们欣赏舞蹈《那一片芦荡》,我们感受的第一印象就是在那一片芦荡中,大雾弥漫,烟水茫茫,青青的芦苇随风儿摇曳,白白的芦花随风儿轻扬。芦荡给人扑朔迷离,莽莽苍苍的感觉,紧接着是芦苇的花叶变成无数的阿庆嫂,守护在抗日伤病员战士的身旁。这就是整个舞蹈给我们的感觉。这只是完成了审美理解的第一步,有了这第一步,才有对事物的深层认知。

  美好的事物总是在感官上给人最好的感受,这就像我们在欣赏一尊雕塑时,我们看到的首先是雕塑优美的线条和逼真的形态。在看到《掷铁饼者》时,我们就会沉醉在他优美的动作里面;在读唐诗或者宋词时,我们会沉醉在它们充满音乐感的节奏里。这就是审美对象的外在美,它是审美理解的第一步,有了这一步,才能进行更深刻的审美理解。

  审美理解是重在底蕴的认知

  艺术是开放性的,它生成于一个时期,但是它的美不仅仅在那个时期被认知,它可以超越这个时代而成为被以后时代所理解的对象。它的意义是无限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会显示出所蕴含意义的新的方面。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美丽的事物是有底蕴的,这也是审美所要尽力达到的目标。审美理解需要的不是一种对艺术的复制态度,而是体现一种再创性的态度。审美理解不应只停留在审美对象的表面,而应该追求审美对象的底蕴,也就是审美对象的精神实质。例如我们欣赏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我们对这首词的认知不应仅仅体现在这首词用词美、节奏美,而应该通过这首词的表面现象深深体会作者写这首词的深刻内涵,它不是李煜毫无情感的文字堆积,而是李煜情感的再现,他就是想通过这首词来表达亡国的忧愁情感,这就是这首词的底蕴所在。

  审美理解重在对审美对象的底蕴进行欣赏,这就要求我们不要仅仅停留在审美对象的外观之上,而应该对审美对象进行深刻的分析,否则就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美之所在。在《红楼梦》中有香菱品诗这么一段故事。

  香菱笑道:“我看他《塞上》一首,内一联云,‘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像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再还有‘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这‘白’‘青’两个字,也似无理。想来必得这两个字才形容的尽;念在嘴里,倒像有几千斤重的一个橄榄似的。还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余’字合‘上’字,难为他怎么想来!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挽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远远的几家人做晚饭,那个烟竟是青碧连云。谁知我昨儿晚上看了这两句,倒像我又到了那个地方去了。”

  通过香菱品诗我们可以发现,审美理解不应只有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现象,而应该深入事物的实质,否则直就是直,圆就是圆;白就是白,青就是青。再也感觉不到其他的韵味,那么美的感觉就大大减淡了。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美形美态学问多

美之众说纷纭

你能从美学中学到什么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狂热的骚动:艺术美

人格之美

美的秩序

第二章你今天审美了吗

谁在审美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一片风景,如果没有人去观照,它就失去了“见证”

为什么文人偏爱竹

距离产生美

人间万象模糊好

“不著一字”如何“尽得风流”

断臂的维纳斯:缺陷美

第三章美感的庐山真面目

为什么有人无法感受蒙娜丽莎的美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孔子缘何三月不知肉味

悲喜交加方是人生

美感VS快感

独乐乐,不如与人乐乐

焦大会爱上林妹妹吗

第四章人的美感从何而来

白居易为何“渐恐耳聋兼眼暗”

创作需要一百只眼和一百只手

一触即觉,一见倾心

为何情人眼中出西施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风摇翠竹,疑是故人来”

物我感应,享受无穷乐趣

第五章审美想象原理

广阔、自由、随意

想象的途径

梦中行路

幻想中的真实

第六章什么干扰了你的美感

为艺术而感动

痛快淋漓,激烈而短暂

我爱竹石,竹石亦爱我也

第七章感性遇见理性

美的外在到内在

审美渐悟

丰富的美感

艺术的追求在于神似

第八章完美世界最简单的叙述方式

最简单的叙述方式

嫩绿枝头红一点

线条里的情绪

受欢迎的圆形

危险的倾斜

宽屏电视更受欢迎

第九章色彩造就缤纷世界

没有色彩的世界

太阳的彩衣

冬天的深色衣服

用颜色减肥

这不是我买的那件衣服

颜色的个性

第十章追求世界的本真

立体的视觉

城市需要雕塑

光创造的空间

让人迷醉的声音

声音里的情绪

乌鸦的叫声

听声识人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