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当官·辞官
王羲之在东晋历任临川太守、庾亮的参军和长史、江州刺史、护军将军、会稽内史等。
东晋王朝于公元318年建立后,王导为丞相,王敦为大将军,掌握朝中军政大权,此时正是琅邪王氏与司马氏共治天下。王氏族中子弟在朝居官者众多,王羲之亦自然入仕做官。
王羲之初为秘书郎、临川太守、庾亮的参军和长史等职,咸康六年(公元340年)任江州刺史、宁远将军。
东晋初,如何做到以江南为本收复北方,是当政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王导当政,深知国力有限,与晋元帝共同主张不可立即北伐,先巩固内部,然后择机北伐。但居住在京口(今江苏镇江)的军咨祭酒祖逖多次上书给晋元帝司马睿,坚决要求出师北伐。祖逖的要求使司马睿左右为难,只得采取敷衍的方法:一方面大造声势,鼓励他北伐,任命他为奋威将军、豫州刺史,另一方面则不供给武器铠甲,亦不调拨士兵,由祖逖自己去招募军队。因此,北伐受阻。
公元324年,王敦第二次“清君侧”,晋明帝司马绍任王导为大都督,讨伐王敦。王导得知王敦患病的消息后,心生一计,率王族子弟为王敦发丧,平息了此祸。王羲之亦在发丧人群中,深知内幕。
公元325年,晋明帝司马绍驾崩,由5岁的司马衍继承皇位,即晋成帝。明帝皇后乃是司马衍之母,为庾太后,庾太后临朝听政,她任命兄长庾亮为丞相,全权负责国家大事,排挤王导。晋明帝临终时,曾下遗诏,由王导、庾亮二人共同辅政,但此时真正的权力都集中在庾亮一人手中。
庾亮疑忌大臣,任意杀逐重要官员,引起统治集团内部的冲突。公元327年(王羲之为秘书郎),历阳镇将苏峻、寿春镇将祖约以杀庾亮为名,起兵叛乱,一度攻入建康。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