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br> 《时序》篇主要论述诗文发展与时代演变的关系,得出了“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的结论,集中地体现了刘勰的文学发展史观。其价值和意义主要不在于它对文学发展历史的梳理和总结,而在于它对文章写作和鉴赏、批评的指导作用。<br>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是《时序》篇贯彻始终的红线,围绕这个基本观点,在指出唐、虞、夏、商、周、汉、魏、晋、宋、齐十代诗文特点时,突出地强调不同时代文学在内容、风格、表现形式等方面都各具特色,其根本原因在于特定历史阶段的“世情”和“时序”。全篇以此为中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政治教化的影响。刘勰从相对的两个方面突出了政治教化的影响,表现了诗文创作是时代政治的反映,时代政治不断变化,诗文思想内容也随之变化,“故知歌谣文理,与世推移,风动于上,而波震于下者也”。时代的推移,政治教化作用,不仅造成诗文内容上的不同,也引起诗文格调的变化。二、学术氛围和学术思潮的影响。一个社会或一个朝代,其学术氛围或学术思潮,对诗文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刘勰认为,战国时期,学术上的百花齐放是由于“春秋以后,角战英雄,'六经'泥蟠,百家飚骇”的思潮影响,而以齐楚为中心的文人们则受当时纵横学派的影响,出现了以屈原为代表的“出乎纵横之诡俗”的文人,并具体地指出邹衍、驺爽、屈原、宋玉等人华美的辞章、飘逸的文采,都是由于纵横家们游说诡辩的风格所致。在论述东汉文学时,儒学风气的盛行,使诗文作者们自觉不自觉地受到感染,出现了内容尚礼法,风俗尚儒雅之作。论及晋代文学时,刘勰更进一步指出汉魏以来清谈为尚,一时间谈玄成风。到了东晋建都江南后,谈玄之风有增无减,言必老庄,远离实际,文学甚至成了玄言的讲义,可见其影响之深广。三、统治者的倡导和贬抑。《时序》中,刘勰突出地强调了君主的喜好和提倡对诗文的发展和诗坛风气的形成,有着巨大的影响。四、诗文自身的继承和发展。刘勰在论述以上三个方面影响诗文创作和发展的外部因素时,还涉及了诗文创作和发展的内在因素——诗文自身的继承和发展。《文心雕龙》中论及诗文继承和发展的篇章较多,其中最系统的是《通变》。《通变》篇通过对黄帝、唐、虞、夏、商、周(包括楚)、汉、魏、晋(包括宋初)等朝代诗文创作及其发展状况的考察,总结了诗文继承和革新的历史经验,并揭示了当时文风浮靡讹滥的原因。而在《时序》篇中,刘勰对这个问题的论述,突出地表现在他对《楚辞》的评论中,刘勰认为,屈原、宋玉的作品具有独到之处,超过了《诗经》。同时又强调指出骚赋对汉代文学的巨大影响。<br> 需要强调的是,刘勰认为屈原、宋玉的文辞光华,笼罩《雅》、《颂》的原因,是由于受到纵横家的影响。这一点可以说是刘勰独抒己见的地方。<br> 《时序》作为《文心雕龙》中专门论述文学发展历史的篇章,它与《通变》篇互为表里。<br> 《通变》篇专论诗文写作中的会通和适变、继承和革新问题,意在纠正当时文坛上“竞今疏古,风末气衰”的弊端。与《通变》篇比较而言,《时序》篇是通过阐述不同朝代的不同诗文特点及形成原因,具体论述了诗文与社会生活的关系,指出时代的变化发展是诗文演变的最主要因素,揭示了诗文发展的外部规律。<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