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揭示了关于人类“幸福感”的诸多真相,展现了政府和大企业为向我们兜售幸福所使用的高超技巧;它启发我们思考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的个人问题,以及政府和企业行为等方面的公共话题;它让我们开始质疑:我们的“幸福感”究竟是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还是只是受政府与企业操纵的结果?
本书是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信仰——幸福——令人震惊、充满智慧的警告。
从功利主义哲学家边沁提出追求大多数人的大幸福这一社会目标开始,政府和企业便开始关注人们的内心感受,着迷于对“幸福”的研究。西方政府投入了上万亿资金来支持各种对人类大脑的研究,“幸福指数”、“国民幸福总值”成为继GDP之后衡量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指标;大企业纷纷开始雇佣所谓的“首席幸福官”,甚至连身披袈裟的佛教僧人都站到了精英云集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为解决困扰全球的问题提供对策。最终,我们的情感成为了一种新型的买卖资源,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神经科学等学科的专家们正在源源不断地发现新的交易理论和方法。
斯坦福大学神经系统科学家布莱恩·科诺森发现,与购买某物有关的快乐主要发生在想要得到它的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蒂姆·卡塞尔的研究表明,围绕金钱、地位和权力的“成功学”价值观,与更高的抑郁症风险和更低的“自我实现感”成正相关;竞争文化本身也能引发抑郁,它不光给“失败者们”带来痛苦,也折磨着“成功者们”。
盖洛普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劳动力中只有13%的员工是“敬业的”,在北美和欧洲地区,有20%左右的员工“非常不敬业”;美国每年因员工不敬业、不幸福而蒙受的经济损失高达5000亿美元。
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超过1/4的员工缺勤并不是因为生病,而是因为常见的工作倦怠。
哈佛商学院的研究者们发现,有一种更有效的方法可以让员工更加努力地工作:将加薪当作一件“礼物”。
通过讲述历史上这些有趣而又极具独创性的研究,作者向我们揭示了关于我们“幸福感”的诸多真相,展现了政府和大企业为向我们兜售幸福所使用的高超技巧。本书启发我们思考生活、工作、情感等方面的个人问题,以及政府和企业行为等方面的公共话题;它让我们开始质疑:我们的“幸福感”究竟是我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还是只是受政府与企业操纵的结果?
本书是关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信仰——幸福——令人震惊、充满智慧的警告。
第一章 了解你的感受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tham)坐在伦敦霍尔本的哈珀咖啡馆里高喊着“我找到了!”。他的呼喊并不像阿基米德洗澡时那名垂千古的呼喊那样源自内心某个智慧火花的灵光一闪,而是源自英国著名宗教改革家、科学家约瑟夫·普利斯特里(Joseph Priestley)《论政府》一书中的一段话。那段话是这样的:
“国民,更确切地说,是任何国家的大部分国民的利益与幸福,是与该国相关的任何事物之必然而重大的终极评价准则。”
那是1776年,边沁十八岁。在接下来的六十年里,他秉持普利斯特里的观点,并将之改造成一种影响深远的政府学说:功利主义。这种理论认为,能够给全民带来最大幸福的行为就是正确的行为。
事实上,边沁高呼“找到了”的那一刻,在智慧上并没有特别新颖独到之处。当然,他也未曾自称是哲学先锋。除了受到普利斯特里的影响之外,边沁也乐于承认他关于人性与动机的理论借鉴了苏格兰哲学家大卫·休谟的思想。他对创造新理论或者撰写大部头的哲学著作没什么兴趣,而且他也从来不怎么享受写作。按照边沁的想法,在我们考虑人类政治和社会改良之类的问题时,任何想法或文字所能达到的成果都是有限的。“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应当是政治与道德标准的目标,仅仅只是这么想并没有什么用处;除非能够设计出一系列的工具、技术和方法,将这一信念落实为政府的基本原则。
人们通常认为边沁半是哲学家半是技术专家,而非一位抽象的思想家,许多矛盾之处由此而生。他是知识分子,却有着英国人对于知性主义一脉相承的厌恶。他是法学专家,却认为法律的基石大部分都是彻头彻尾的废话。他是启蒙运动的拥戴者和现代化的推进者,却对任何天赋人权以及自由权利的观点嗤之以鼻。他是享乐主义的拥护者,却神经质地坚持任何快乐都应当被论证。他的个性在各种记录中相去甚远,有些记录呈现出一个充满热情而谦逊的人,另外一些则让我们看到一个自负而傲慢的人。
与父亲的关系给边沁带来了极大的痛苦。他是个柔弱、羞涩还经常郁郁寡欢的孩子。从他五岁起,他父亲就坚持教授他拉丁文和希腊文,所以,他似乎是在父亲的逼迫下才成了一个天才儿童。他去西敏公学读书,作为那里年纪最小的男孩生活得苦不堪言。十二岁的时候,边沁到牛津读书,对化学和生物产生了兴趣。如果说跟之前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他在大学过得比在公学还不开心。他在自己的房间里搭建了一个小小的化学实验室,在整个青少年时期,他对自然科学都很有兴趣。如果父亲不是那么霸道的话,这无疑会给他那数学家的头脑带来精神上的满足,而这恰恰也是他所追寻的。但是,他做律师的父亲坚持要求他追随自己的脚步,好能获得一份体面的收入。在父亲的威压之下,边沁成为伦敦林肯法律协会的一名律师。
法律工作和父亲的不断影响都让边沁无法快乐。他的羞怯让他惧怕站在法庭上发言。也许,他仍在渴望自己建造的化学实验室,当然,他也渴望情感与肉体上的亲密关系。但是,当他在二十几岁坠入爱河之时,又是父亲站出来表示反对,他反对这段关系的理由是,边沁所爱的女孩不够富有。在这场爱情和金钱的较量中,金钱至上的一方战胜了感情至上的一方。此后,边沁成为性自由的公开拥护者(包括支持同性恋),他认为,这是人类幸福最大化不可或缺的要素。
从进入伦敦林肯法律协会开始,他的职业生涯一直都是两种力量之间的妥协:一方面是其父施加的专业和道德管制,另一方面则是他内心对科学和政治的渴求。他在法律界确实有名,但却从来不是以他父亲期望的方式有名。相反,他开始批判法律,嘲笑法律使用的语言,要求以更为理性的语言代替它;他还设计了一系列的政策和工具,以帮助政府最终摆脱那些在哲理上毫无意义的抽象的道德准则。这种行为没能让边沁变得富有,他在经济上始终依靠父亲定期给予的津贴,他父亲则一直因为自己失败的律师儿子而感到沮丧。
有些时候,作为技术专家的边沁会使作为哲学家的边沁黯然失色。18世纪90年代,他的工作与我们现在所说的公共部门管理顾问类似。这段时间,他主要在设计一些独特的方案和技术,他认为它们有助于提升国家的效率和理性程度。他给内政部写信,建议通过一系列的“谈话管道”将各种政府部门关联起来,以便更好地沟通。他起草了一个被他命名为“冷藏室”的计划,以保证食物的新鲜度。他给英格兰银行写信,绘制了一种打印设备的蓝图,这种打印设备可以制作无法伪造的银行票据。
目录
前 言 / 1
第一章 了解你的感受 / 1
幸福的科学 / 4
如何测量 / 11
莱比锡城的举重实验 / 15
身体的民主 / 19
幸福是可见的吗 / 23
第二章 快乐的代价 / 27
数学的权威 / 32
天平一样的市场 / 37
购买快乐 / 40
回顾测量方法 / 44
经济帝国主义 / 46
回归到杰文斯? / 51
第三章 买买买 / 55
在哲学与身体之间 / 60
研究迁移的方法 / 64
关于人类行为的发明 / 69
消费动物 / 74
民主一览 / 78
待价而沽的反资本主义 / 83
第四章 病态的上班族 / 87
幸福训练营 / 91
榨取努力 / 97
心理学初见成效 / 101
有益于健康的管理 / 105
工作中的全人和幸福感 / 109
泰勒的回归 / 115
第五章 权威的危机 / 118
从“更好”到“更多” / 122
边沁在芝加哥 / 127
用芝加哥的方式击败芝加哥 / 132
对资本家的同情 / 136
抑郁的科学 / 140
重建精神病学权威 / 146
相对不快乐 / 152
竞争性抑郁 / 156
第六章 社会优化 / 159
拜金的“社交” / 163
社交的医学原理 / 169
假扮上帝 / 175
友情的数学 / 179
社交成瘾 / 183
新自由主义的社会主义 / 189
第七章 活在实验室中 / 193
建立新的实验室 / 197
幸福的真相? / 204
选择的真相? / 211
幸福乌托邦 / 218
第八章 批判性动物 / 222
理解不幸福 / 226
科学轨道 / 232
神秘的诱惑 / 235
“我理解你的感受” / 238
还能怎样认识人类? / 242
反对心理控制 / 247
致 谢 / 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