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苏北传统建筑技艺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4152598
  • 作      者:
    李新建著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李新建博士,任教于东南大学建筑学院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成员 icomos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会员 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主要研究方向:一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一历史城镇交通和市政技术:一中国建筑史和城市史;一中国传统建筑工艺。现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项,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在核心期刊和国内外会议上发表论文10余篇,获省部级以上奖励5项。
展开
内容介绍
  《建筑遗产保护丛书:苏北传统建筑技艺》的研究范围是整个苏北地区,不同于某一地区、建筑单体的研究,所以必须建立在苏北整个地域范围内大多数现存传统建筑及其匠师技艺的广泛调查之上,具体而言在地域上应该覆盖整个苏北地区,在数量上应该占当地现存传统建筑的绝大多数,这样才有可能进行统计学意义上的对比和总结,从而归纳出苏北整体和各局部区域传统建筑技艺的规律及其差异所在。为了保证调研的全面性,《建筑遗产保护丛书:苏北传统建筑技艺》在调研地域的选择上采用了点、线、面结合的方式。
展开
精彩书摘
  《建筑遗产保护丛书:苏北传统建筑技艺》:
  按照现代结构理论,抬梁、穿斗和三角梁架的受力特点截然不同。为便于揭示三者的差别,作者均以普通民居最基本的五檩梁架为对象进行研究。
  五檩抬梁结构的基本形式是柱上架五架梁,梁上架金童柱,金童柱上再架三架梁,三架梁上再立脊童柱。按照以朱师光亚为代表的多数学者的观点,抬梁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梁承檩,即除脊檩的集中荷载由脊童柱柱头承托外,其余各檩的集中荷载均由梁承担。按照现代结构理论,脊童柱轴向受压,并将压力传递到三架梁中点;三架梁两端承受金檩的集中竖向压力,中点受脊童柱的集中压力。如果把金童柱头看做是三架梁头的理想支座,那么金檩的竖向压力直接通过梁头传递到金童柱头,即两端的压力的方向直接指向支座,力矩为零,所以,金檩的压力对梁身而言不产生弯矩;而仅脊童的轴向压力作用于三架梁中点使梁身受弯。五架梁的情况亦是如此,仅承受金童柱的压力受弯。所以,抬梁结构的主要受力特点是五架梁、三架梁受童柱压弯,而檩的荷载对梁本身几乎没有影响。
  五檩穿斗结构的基本形式为五柱落地,柱头承檩,而梁插入柱身。根据上述分析,同理可以得出梁身既不受弯,也不受压,如果不考虑梁身自重就相当于现代结构理论的零杆,其主要作用是拉结柱子,增加结构稳定性,而不是主要的结构构件。穿斗构架中,如果局部有柱不落地而采取童柱的形式落于梁身之上,其下梁则因此而受弯。
  ……
展开
目录
绪论
一、研究目标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苏北传统建筑及其技艺现状
四、研究的文献基础
五、调研过程及方法
六、研究和写作方法

第一章 营造程序及风俗礼仪
第一节 择址、定向
第二节 平土、打夯
第三节 放线、定平、盘磉
第四节 架料、上梁
第五节 砌墙
第六节 盖屋顶
第七节 禁忌和厌胜

第二章 大木技艺研究
第一节 大木体系的划分——正交梁架和三角梁架
第二节 营造用尺和丈杆
第三节 房屋尺寸权衡
第四节 正交梁架样式
一、主要的梁架样式
二、梁架样式规律初探
三、抬梁、穿斗的再认识
第五节 正交梁架大木做法
一、柱的做法
二、檩和檩垫
第六节 金字(三角)梁架作法及研究
一、金字梁体系基本形式及其变化
二、金字梁体系各部做法分析
三、金字梁架的文化意义初探

第三章 屋面诸作
第一节 屋面曲面的形成:坡度、提栈、生起
第二节 椽子和椽花
第三节 屋面基层做法
第四节 屋面瓦作
第五节 屋脊瓦作

第四章 墙体砖、土、石作
第一节 砖墙做法
一、砖墙的种类和材料
二、整砖墙组砌方式及其分布规律
三、乱砖墙做法
四、勒脚、砖封檐
五、山墙和墀头
六、墙体稳定相关构造做法
七、黏结材料、面层和勾缝
第二节 石墙和砖石墙
一、石墙做法
二、砖石墙做法
三、黏结材料、勾缝装饰
第三节 土墙和砖土混合墙
一、土坯墙和夯土墙
二、砖土混合墙
第五章 基础、地面、柱础做法
第一节 基础做法
第二节 地面做法
一、室内地面
二、室外地面
第三节 柱顶石和石磺、木横

第六章 初步研究结论
一、苏北传统建筑技艺区划的初步结论
二、建筑技艺调研方法的反思和探讨
三、尚待研究的相关课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