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跟人的晒盐技艺
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盐,按咸卤的提取来源有海盐、井盐、池盐和矿盐等种类。以前的北仑梅山、昆亭、白峰、下洋(原柴桥镇养志)等地,制取海盐的历史悠久,凭借优越的地理条件,利用海水和海边滩涂的咸泥制咸卤,通过日光和风能的晒照、蒸发,使之结晶出原盐。人们形象地将这一过程称之为“晒盐”。
晒盐技艺是一份具有珍贵历史文化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过去多是人工为主的繁重体力劳动。在北仑原先晒盐规模最大的梅山盐场里,晒盐的过程有“整滩、纳潮、制卤、结晶”等四大工作。常言道得好,“人勤整好滩,好滩出高产”。“整滩”从每年的11月开始,到来年3月底结束,除去杂草,整平,用石磙碾压出平滑、坚硬的盐滩田。“纳潮”即是通过潮汐或人力牵引的水车(后来改用了机动、电力),将海水引进盐滩田里。“制卤和结晶”是经过水分蒸发,提高滩田中海水的含盐度,使之结晶出晶莹的盐粒。为使盐结晶又快又细匀,有一个称之为“拉盐花”的工序:工人手拉系在盐滩田中央一袋盐包上的绳子,绕滩田行走以搅拌卤水,在烈日炎炎的夏秋季节,气温越高,“拉盐花”就越须频繁。滩田里结晶出的盐,用盐扒收拢,用箩筐和扁担挑运至堆场里贮存,继续干燥。
在以往北仑的晒盐技艺中,采用“刮海泥制卤”的,却只有以前下洋的“板桥跟”地方。板桥跟人称盐滩田为“泥场”,在泥场里经过“刮泥、晒泥、集泥、挑泥、堆蓬、做溜、摊泥、淋漏、贮卤”等九个过程制卤。在每片8-10亩地面积的泥场中央都有高出四周2米以上的一块高墩田(面积有几百平方米),“堆蓬”至“贮卤”的过程均在高墩田上。在农历每月的十三至十四日的“大潮汛”日子,海水涌人泥场和挖在高墩田边贮存海水的“溜仓池”内,其余的日子里,泥场不进海水。泥土中的盐分因日晒风吹随水汽蒸发至田表面,泛出盐花,晒盐人驾驭牛拉的l米多宽的框式泥粑(底部装有两把铁质刀片)去拉刮起出盐花的盐泥,此为“刮泥”。“晒泥”是为使刮起的盐泥干细通透,再驾驭牛拉的泥粑去反复抄动,光照好的天气也需历时两天,因此“刮泥”和“晒泥”是在泥场中分片轮动和循环的。“集泥”是两人相对牵引绳系的1.5米宽的木制搪板,将晒干细的盐泥归集成相距几米宽的一条条线形,以便于挑运。“集泥”中,一人腰围搪板两侧的系绳,倒退着行走牵引搪板,而两手把定搪板的另一人,则随前者的牵引之势着力同行。“挑泥”和“堆蓬”是用上装长柄、下端着地的刃口约0.5米宽的木质泥扒,将于细的盐泥兜入土箕,由人肩挑至高墩田上,堆积成约基宽8米、高4米的圆锥状泥堆——“泥蓬”,表面用铲拍实,覆盖厚实的草帘以防雨水渗透。“做溜”选在高墩田的边缘,尽量靠近“溜仓池”位置,向下挖深0.5米左右,做成直径大小4米的碗形,约可放盐泥20担,“溜”底及四周须平整、光滑、硬实。在“溜”中心至外,横放一根两端敞口、中贯通的竹管,管出口下是半埋在泥场里可承接1-2担咸卤的小缸。“摊泥”是取“泥蓬”上盐泥敲细碎,倒人“溜”里,使与碗口平,压实。“淋漏”就是用担桶(比普通的水桶小)从“溜仓池”中挑积存的海水倾泼“溜”中的盐泥,为避免水击起坑,表层放稻草或旧竹筐以减缓冲力。开始时少量,渐次加大泼水量,下渗的咸卤经竹管引入卤缸,缸满,手持水勺样有柄的“卤吊”汲取倒人担桶,挑至大卤缸内贮存,以备徐徐舀取晒盐。放露天的贮卤缸为防止进雨水,顶面加有自中心向边缘倾斜的盖,盖子的一半固定,另一半活动,方便存取咸卤。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