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母亲的六十年洋裁岁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108043672
  • 作      者:
    郑鸿生著
  • 出 版 社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郑鸿生,台湾台南人,1951年生。1969年台南一中毕业后就读台湾大学,参加台大学生保钓运动、校园民主抗争与民族主义论战。1973年台大哲学系毕业,正值哲学系动荡之秋。1975年退伍后赴美留学,改读计算机硕士,并在计算机网络公司工作。1988年回到台湾,进入资讯工业策进会,负责大型信息系统之网络规划设计。
  现从事写作,著有《扬帆吧!雪梨》(联经,1999)、《青春之歌:追忆一九七○年代台湾左翼青年的一段如火年华》(联经,2001)、《踏着李奥帕德的足迹——海外观鸟行踪》(允晨,2002)、《荒岛遗事——一个左翼青年在绿岛的自我追寻》(印刻,2005)、《百年离乱——两岸断裂历史中的一些摸索》(台社,2006)、《母亲的六十年洋裁岁月》(印刻,2010)、《寻找大范男孩》(印刻,2012)等。其他文字散见《思想》、《印刻》、《台湾社会研究》等刊物。
展开
内容介绍
  母亲从一九三〇年代到一九九〇年代,这六十年的洋裁岁月,正是台湾女性在现代化潮流下,学习自己裁制洋装的整个兴衰过程,也是在政治变动、经济发展与城乡变貌中,如何在服饰打扮上自我实现的历史。
  台湾女性的现代史、服装和审美的变迁、老照片中的台湾风情……
  《母亲的六十年洋裁岁月》能让你看到的还不止这些,作者通过讲述“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旨在反思乃至重构台湾沉重的现代历程,并追索当下台湾现实处境的来龙去脉、前世今生。
展开
精彩书摘
  日吉屋的一楼店面是洋装与布料的展示与接待空间,顾客上门挑选布料、与师傅讨论洋装式样、量身定做、试穿都在这里。老板一家人住在二、三楼,裁缝的工作空间则是在隔壁的二楼,有门可通。母亲每天就来到这里的二楼工作间做衣服,那里摆满了裁缝桌与裁缝车,挤了十多个裁缝工。那时就有大小礼拜之分,每当生意好的大月时,他们就只放大礼拜的假,每天还得回家吃完晚饭后再去加夜班。
  日吉屋老板对洋裁技艺并不在行,只能做业务管理,因此所有选样、剪裁与分配工作的事,就交由几个洋裁师傅来主持。店里有三个洋裁师傅,其中一个是姓高的台南本地男性,另外还有两个日本女性师傅。高师傅在当时台南的环境中学会洋裁,是店里技术最好的,因此基本上是由他当工头来分配工作,以每个裁缝工的手艺与工作效率来决定谁负责哪一套洋装。
  母亲因有几年的自学基础,加上对洋裁技艺的热爱与自我激励,来到日吉屋后技术进步很快。在两个月的试用期间,母亲在完成第一件被单任务后,又被老板娘交付做他们家小孩的衣服,也如期完成。原本没有工资的两个月试用期下来,竟被老板奖励了二十元,相当于正式裁缝工的基本月薪了。
  他们是按件计酬的,然而每一件并非毫无差别,做复杂的套装与做简单的上衣的酬劳不一样。洋裁基本上还是手工艺,不仅是多做多得,劳动强度高的也多得。因此除了速度快慢之外,还有技术好坏,都会影响到每个月能领取的工资。技术好的也就有了分配到做高报酬服装的机会,这个分配权基本是在那几位师傅,尤其是高师傅手上,而主顾的反应当然也有影响力。母亲就在这种凭着个人技术与勤奋的竞争环境下,在日吉屋里脱颖而出。(图7)
  母亲回忆说,高师傅对她也特别照顾,很多技术几乎倾囊相授。有一次来了一批要赶工的订单,高师傅边做边教母亲,譬如他先做右半边的部分,要母亲一边观摩,一边跟着做左半边,如此让母亲很快学会各种不同裁法。在这样的机遇下,母亲的洋裁技术大有进展。
  母亲在日吉屋工作几年后,这位高师傅请假到日本去学洋装设计,回来不久就辞职出去自己开了一家“洋裁研究所”。日据时代,在正式教育体制之外提供给社会人士学习特殊技艺的教育机构就叫做研究所,如同今天的职业补习班。那时高师傅从日本学成回来之后所开设的,就是一家教授洋裁技艺的缝纫补习班,母亲还曾经去学过。在这位高师傅离职之后,他的位置遂由也在日吉屋工作多年的他的弟弟接任,然而这位小高师傅技术却大不如他哥哥。
  ……
展开
目录
“郑鸿生作品”前言

楔子
美感与体面的执著
流行风格与时代女性

启蒙时光(1931~1936)
三舅白纱婚礼的冲击
洋装的吸引力
台南五条港的老家族
妇女杂志开启的一扇窗
日吉屋洋装店的召唤
洋裁作为年轻女性的新出路

学艺出师(1936~1944)
洋裁学徒的日子
更上一层的渴望
战云下的志业与婚事

乱世余生(1944~1953)
战争与疫疠
光复后的乱局
风雨中的宁静

安身立命(1953)
宿舍里的草创
寻找安身立命的所在
躲在现代容颜背后的檨仔林老民居
落地生根,站稳脚步

打拼岁月(1953~1960)
量身定做的时代
台湾女性的新手艺
第一波荣景
开始翻新的老民居

摩登时代(1960~1974)
络绎于途的农村少女
成衣出口带来的再次荣景
时代变迁下的女性自我发展

走过高峰(1974-199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