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涛从2010年开始,历经三年,写就《跨界的诱惑:中国软件外包和当下社会转型的个人纪录与思考》这本关于中国软件外包和社会转型的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这本书的内容是基于作者2005年回国后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有以下亮点:
1.这是一本严肃的书(尽管有些章节的笔调比较诙谐、调侃),试图如实地呈现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包括城市化)大背景下中国软件外包的问题和挑战,并认真地探讨解决和应对之道。书中反映了中国软件外包的成长和发展、创业者和管理团队的艰辛和执着、及其软件工程师们的奋斗和收获。(民营企业能在外包这块薄田里辛勤耕耘,实属不易。)
2.《跨界的诱惑:中国软件外包和当下社会转型的个人纪录与思考》不涉及具体的软件外包公司,书中没有提及任何一家中国软件外包公司的名字。但书中涉及的问题和挑战,每一家中国的软件外包公司都会遇到。
3.本书可作为软件外包公司高管、中层骨干、甚至政府相关部门或行业协会领导深入思考问题之参考。
4.本书注重启发软件工程师们(尤其是从二三线城市来到北上广深的“软件民工”们),在面对生活的各种诱惑时,要保持内心的强大,要有定力,要坚守自我,要脚踏实地。
5.本书鼓励读者,凡事要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得出结论,而不是依赖于“标准答案”;要谨防掉入单一价值观的陷阱;要学会掌握自己的命运;要认真对待自己的选择(包括选择的软件外包工作)。
6.《跨界的诱惑:中国软件外包和当下社会转型的个人纪录与思考》严守最基本的底线和立场。对当前社会的一些热点问题和现象进行了理性的分析,善意的批评。年轻的软件工程师可以从本书中学到一些理性分析的方法,以此来化解在面对社会的不公平和生活的压力时所产生的焦虑和困惑。
7.中国福利基金会暨金羽翼基金会支持的北京自闭症儿童公益项目(金羽翼残障儿童艺术康复服务中心)的小朋友为本书设计了精美的书签。本书的版税所得将全部捐给该公益项目。
《跨界的诱惑:中国软件外包和当下社会转型的个人纪录与思考》写作过程中,得到华为、联想、微软、阿里、万科、万通等企业界前辈和朋友们,以及出版社老师的大力支持,他们一致认为此书不仅弥补了当前中国软件外包业书籍的缺位,也为年轻一代的“进城者”(特别是80后90后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了如何处理个人与当下这个世界互动关系的角度和方法。
从空中俯瞰,城市里到处人山人海,像地上的蚂蚁。果然,大城市里有了“蚁族”。中国软件外包公司在市场竞争中,最常用的招数也是“人海战”。
根据一些学者的研究发现,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往往跟当时的人口问题有关。具体来讲就是,随着需要被养活的人口数量越来越多,种地的农民分到的粮食就会变少。如果遇到灾年,就会出现饥荒。 当大部分的农民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的状态时,倘若有人振臂一呼,没有活路的农民们十有八九会跟着去吃大户、去造反。
1949年以后的30年里,“新”中国也没能解决掉这个“老”问题。人口众多的农民在很多时间里还是处于饥饿或半饥饿的状态。只是新中国用“户籍制”以及对社会每个细胞的管控,成功化解了历朝都有的“振臂一呼”问题。
幸运的是,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改革开放,正好赶上了世界经济的全球化浪潮,国内的工作机会忽然多了起来。这使得中国人口这个老大难的问题,也忽然显现出来正面的意义:人口多,人工就便宜。所以,中国公司(包括IT和软件外包公司)有打“人海战”的本钱。
更难得的是,IT和软件外包公司需要大量的大学毕业生。尽管学界和社会上对这些年大学教育的“大跃进”式的发展批评不断,一个客观的事实是,每年数百万的各类大学毕业生,为中国软件外包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当然,软件外包公司是喜忧交加。如果能招到优质的大学毕业生,马上能进项目组,则喜;如果招到的大学生还需要公司出钱培训,则忧。)
那些从二三线城市或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加入软件外包公司后,就同大城市的其他打工者一起,成了此番中国城市化舞台上的群众演员。
只是,这舞台很大、灯光很炫,群众演员看上去很渺小。
当然,舞台大有大的好处。舞台足够大,大家都有角色扮演。有角色,就有工作;有工作,就有饭吃。加上灯光的渲染,刚刚来到大城市的群众演员都很兴奋。他们相信,只要自己努力,未来一定会像头顶的灯光,一片光明。他们的计划是,开始几年在城乡接合部(或城中村)租一间小房子,租金便宜。自己努力工作,一点点积累经验,也一点点积累资金,几年坚持下来,可以去换一个稍微好的房子,脱离城乡接合部(或城中村)的生活,一步一步融入城里人的生活。
城里人是什么样的生活呢?这就要感谢无孔不入的媒体了,以至于群众演员还在自己的家乡时就耳熟能详了: KFC、星巴克、必胜客、美国大片、春季时装发布会、车展上的香车美女、带电梯的花园洋房,还有鸟巢、国家大剧院、CCTV大楼(俗称“大裤衩”)、东方明珠、国际金融大厦……当然,城里人还有车子、票子。
可是,随着GDP的上升,以及生活的相对改善,贫富的差距却越来越大,社会各阶层的差异也越来越大。群众演员发现,在CBD的高档餐厅或商店里,有钱(有权)的人为了一顿饭或一件衣服,一掷千金,抵得上自己半年(甚至更多)的工资收入。挽着老板们的手臂进出夜总会的女孩,看上去比家乡自己大哥的女儿还小……
群众演员的心理就不平衡了。很多人会在微博里表达出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不满和鄙视。也难怪,互联网上的微博论坛不就是让人出气的嘛。当然,有的城里人觉得这些地方已经变成公厕了。但很多群众演员不这么认为:公厕咋的了?公厕的特性就是这个“公”字。你有本事把公厕整干净,苍蝇数不超过两只!
更多的群众演员虽然默默无语,却悄悄开始学习城里人、特别是有钱人的举止作派,甚至连有钱人的一次呼吸、一声咳嗽、一下皱眉都模仿得惟妙惟肖。理由也很直白:人往高处走。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满大街都是假LV包、山寨的iPhone甚至装有宝马外壳的QQ车。群众演员正在利用名牌的符号意义(即便是假名牌),试图向有钱人看齐。
群众演员不知道的是,这些有钱人也曾经穷过,甚至比群众演员还要穷。一旦有钱后,这些人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花钱买名牌衣服、名牌手表、名牌豪车……因为他们过去太穷了、太一无所有了,以 至于这些有钱人不愿意去回忆过去——他们要努力把过去统统忘掉。穿上、用上、吃上那些“上流社会”的东西不仅是与众不同的符号标志,也是对过去最好的忘记。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有趣的现象:群众演员忙着学有钱人,有钱人忙着学“上流社会”。这里,群众演员和有钱人都在把名牌作为符号来消费——只是前者花钱买假名牌,后者花钱买真名牌。但二者的目标是相同的:用当下社会的“成功”标准来掩盖过去的贫困和自卑;渴望被社会认可,急于进入“有钱阶层”甚至是“上流社会”——哪怕是貌似进入也行。
“上流社会”则很委屈:上帝呀,我们原本的生活是非常低调、平静的。这下可好,全被暴发户和媒体给搅和了。这些人咋就不明白,富人上天堂好比骆驼穿针眼,难!(这是读过《圣经》的“上流社会”。)为何难呢?因为财富多了,执着和牵挂也就多了(佛教有一专门的术语,翻译成英文就是“attachment”),放不下呀。可是,进天堂是要轻装上阵的,就像俗话讲的: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有钱人也很迷茫:暴发户咋的了?你们的爹爹、爷爷(或是爹爹的爷爷)当年不也是暴发户嘛。富过了几代,连祖宗都不认了?难道说,你们花钱不是这个花法?没钱时困难,有钱时困惑,真应验了那句话:曾经被贫困毁坏过,现在又被富裕毁坏着。
群众演员更纠结:我们既没爹可拼、又没富可炫。我们把吃奶的劲儿都使出来了,下个月方便面的钱也提前预支,买了一支A货的口红,可还是不像有钱人!你叫我们怎么办?难道要我们掏心窝子吗?难道要我们去杀去抢去跳楼吗?
这里我们暂且不去讨论那些有钱人,他们毕竟属于社会的强势阶层。我们要关注的是这些群众演员——他们是属于弱势群体,其中很多人对大城市的种种诱惑还缺乏免疫力。在消费主义盛行的大城市,如果打工者自己没有定力,又被媒体洗脑,那就容易产生不切实际的幻想和欲望。“宁愿在宝马车里哭也不愿在自行车上笑”就不仅仅是一句玩笑话。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幻想破灭、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打工者们又如何能守住自己的底线?靠什么来活出真正的自己呢?
……
自序 不能只顾自己
第一章 人山人海
有言在先 这世界我来了!
有感而发 人工
招聘
神偷
蚁族
敬业
英文
火锅
海龟
海带
海草
土鳖
伤逝
第二章 活着有言在先 在路上
有感而发 学费
软硬
信仰
土匪
便装
寂寞
白劳
焦虑
并购
毁坏
欲望
第三章 深水区
有言在先 全球化下的蛋
有感而发 身份
战区
功夫
空白
房奴
首堵
科学
标签
制衡
第四章 落下几片羽毛
有言在先 诗意的创新
有感而发 差距
剧本
舍得
红海
缘起
鼠论
诚信
定位
落地
理想
第五章 外包之死
(一)缘
(二)名
(三)惑
(四)渎
(五)逝
后记
扩展阅读
跨界是一种应然
梁媛媛(鳳凰卫视编辑)
如果沒有那行副标题:"中国软件外包和当下社会转型的个人紀录与思考",这本书还可以更妩媚。事实上,它非常迎合以碎片形式切割生活的人们。在每天破碎的时间里,拿起一本书来读似乎都成了高风亮节的行为。《跨界的诱惑》在我的包里躺了两个星期,在上下班的路上,在等电脑开机或传递文件的空当,甚至是在给金魚缸里注水的那几分钟,我碎片式地阅读它。通常我都是抓起來随手一掰,就那么读起來。然后就冷不丁看到类似这样的话语:人们只能是活着(alive),而不是真正活在人生中(livedlife)。或像那句波西米亚流行语:"生活在别处,此地无感觉。"(《跨界的诱惑》,59页)然后好像有人按下了暂停键,时间的碎片化发生了短暂的停顿。
你会觉得这句话分明是对着你说的,就是在说着你当下的状态。话说用金线來描述已经过时,我更愿意把这些句子比喻成奶酪碎屑。它让你忽然又恢复了一丝丝想去品尝出生活的味道的欲望。而且作者显然深谙程序员写代码的节奏感,并应用在行文中。他让这些奶酪碎屑神出鬼沒在字里行间,诱惑你一路追寻地读下去。
我对一本书评判的标准就是里面是否有暂停键,是否有奶酪碎屑。行云流水般的阅读并不是真正的阅读,那只是做精神按摩,被动地享用作者搭建出來的虚拟情境而已。真正的阅读需要暂停,自我在阅读中忽然被点名,忽然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这样的阅读才可以把读者从所谓的现实世界救出來片刻,让我们可以审视自己是如何被这个世界所分裂和碎化。
作者是60后,他曾经多次在书中自评60后的人过得都很分裂,而他本人的分裂就都体现在这本书里,他腼腆而带点小惶恐地称自己是跨界了。他甚至称自己是乐观的悲观主义者,因为作为一个码农的大包工头,居然会写出一本书來谈论生活、艺术、技术、社会、时代,乃至人生。
如果以分裂为关键字作为导览,我的确解读到了颇多分裂的迹象。如作者的语言就是在北京土著和美国海归之间穿梭跳跃的。他可以嬉皮笑脸,满口"孙子,丫的"没个正经地调侃,也可以引经据典分析经济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他可以正襟危坐剖析产业链、外包上下游的利益廝杀和中印外包模式的比较,也可以用女性化的视角化作一块硬盘领着读者窥探人性;作者一方面作为回归故里的游子,热情拥抱北京的亲情、友情、涮羊肉和烤鸭,但另一方面也对国內的发展模式和前景保持着怀疑和批判态度。
不过以上这些,其实都只是一种表象。无论作者怎么跨界,怎么号称自己分裂,无论他如何努力调侃和讽刺,冒充放荡不羁,他都已经在第一页的自序标题那里坦白出了自己的底色和基调:"不能只顾自己"。作者引述王小波在《沉默的大多数》中的话:"一个社会里,中年人要负很重的责任:要对社会负责,要对年轻人负责,不能只顾自己。"因此写作本书,把自己一些观察、体验和经验拿出來分享。作者秉承自己悲观的乐观主义精神,知道自己"说了也白说"。这令我发觉,这世界上比"知其不可而为之"更悲壮的事是"知其白说而说之。"
"不能只顾自己"是一句已经不能再朴素的大白话。可是在今天的中国,再沒有比这句告白更逆流,更反社会而动的了。我们今天所承受的一切苦果:空气污染,有毒食品,经济迟滯,道德倒退,恰恰是社会里的每个人只顾自己的集合效应。而每个人面对这巨大的悲剧所拼命在做的仍然还是只顾自己,因此有了潮水般的移民潮。作者却是逆流而动,回到了PM2.5的故乡北京。
不能只顾自己的念头会导出的行动其实就是跨界-这大概也是一名乐观的悲观主义者能做出的乐观行动。因为当人不再专注于自己的需求与满足时,眼界自然会拓宽到其他领域。这时的忧国忧民不再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不再是化身公知抖机灵,因为当作者经历了国內教育考试的青春期,美国市場经济泡沫的青壮年,来到他收获和思考的中年,他看到的是实实在在的关联性。社会里的每一个人,以及行业和行业之间,甚至国家与国家之间,既竞争又互补,既敌视又依存的关系。今天任何个体和群体试图自我封闭,只顾自己的行为,不仅是不可能的,也是危险的。
当你发现独善其身是一种谵妄,则跨界其实是一种应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