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名垂世界影像史的壮举,一部用理想主义抒写的人文史诗
20世纪初叶,欧洲富豪、和平主义者阿尔伯特·卡恩,启动浩大的“地球影像档案”计划:资助一批摄影师奔赴全球50多个国家,用当时稀有而昂贵的玻璃干板彩色摄影技术记录世界。卡恩相信:在那个黑白影像时代,拍摄这些地球最早的彩色照片,能促进人类对异文化的尊重和理解,相互宽容,制止世界战争。
这是一次名垂世界影像史的壮举,也是一部用理想主义、和平主义抒写的人文史诗。
★人类史上zui早的彩色世界史,AI技术无法呈现的真实历史
卡恩团队通过耗时20余年、耗资上亿的环球拍摄,留下了72000张彩色正片,120小时的纪录影片,为地球制作了最早的“彩色星球档案”。这一影像宝藏在蒙尘50年后才被世人广泛认知。
这是一段AI修复技术无法呈现的、100年前真实的彩色历史;也是人类zui早的彩色世界史。
★BBC作品,豆瓣9.5分神级纪录片的图文典藏版
BBC与阿尔伯特·卡恩博物馆合作,用图书和纪录片的形式,记录了这批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诞生的传奇历程。与本书同步推出的纪录片(Edwardians in Colour: The Wonderful World of Albert Kahn)在豆瓣获得9.5高分,堪称神级纪录片。
★精装巨制再现卡恩传奇历程,带你重新审视20世纪初的历史
本书用16开大幅精装巨制,重现卡恩在一百年前那段传奇的历程,也引领我们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20世纪初的历史。
★中国zui早的彩色照片,真实还原晚清景象
特别值得一提的,卡恩拍摄了中国zui早的彩色照片。1909年1月,卡恩来到中国,彼时慈禧太后刚刚去世,溥仪登基。卡恩游历了北京、山东、内蒙古等地,拍摄的地方包括街景集市、车马、食肆、各式轿子、仪仗、送葬、买卖、礼仪,样样不少。他镜头记录的晚清彩色影像,成为我国宝贵的历史资料。
20世纪初叶,世界各国间纷争不断,人类被“一战”的阴霾笼罩。
1908年,法国富豪、银行家、慈善家阿尔伯特·卡恩(Albert Kahn)开始了一项雄心勃勃的计划:以彩色照片为手段,为全球各地的人们留下一份影像档案,做一个独特的世界史资料馆。
卡恩是理想主义者,有强烈的国际主义情怀。他相信,运用当时玻璃干板彩色正片的新工艺——这一世界上最早的、使用便利而又能呈现真实色彩的摄影技术——他能借助图像来记录黑白时代的一段彩色的世界史,进而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跨越文化差异,和平共处。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卡恩利用自己的巨额财富,将他邀请的那些无所畏惧的摄影师派往全球50多个国家。这些国家当年还往往处于其历史上的关键转折时刻;古老文化的根基遭到动摇,战争与正在到来的20世纪的全球化进程将它们推向彻底改变的边缘。书中的照片以真实的色彩记录了奥匈帝国的解体与奥斯曼帝国的崩溃,爱尔兰最后的凯尔特人传统村庄在拆毁前仅数年时的风貌,还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士兵——他们要么是在战壕中,要么是在前沿阵地后方烹制餐食或浆洗军服。这些已知的最老彩色照片拍摄于分布范围极广的不同国家中,有越南也有巴西,有中国也有挪威,有日本也有美国。
卡恩收藏的彩色照片数量巨大,多达72000幅;但直到近年,相对来说,这些作品仍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知者甚少,其中的绝大部分也从未公开出版过。现在,距离卡恩发起“星球档案”项目已经过去了一个世纪,这本书以及与之相伴随的BBC(英国广播公司)电视系列节目一起,将卡恩那令人目眩神迷的图像宝库第一次介绍给广大的读者与观众,而这些照片,也给我们习惯于认为是纯然单色的那个旧时代,赋予了其应有的色彩。
1940年,卡恩辞世。如今,他的这些遗产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早期彩色照片作品。
特别要提及的,卡恩和他的团队在1909和1912年两次来到中国,拍摄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彩色照片。
在视觉文化的历史上,1907 年的夏天留给人们的记忆通常只是围绕着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那一年,毕加索的《亚维侬的少女》揭幕。这是20 世纪最重要的画作之一。这幅人物肖像作品动态感强烈,极富戏剧性;画面中,身处妓院的五位妓女嬉戏笑闹。此作向艺术天地引入了一种纯然现代主义的世界图景与观看模式,更为其作者赢得了近乎普遍一致的指责,也在同等程度上扩展了毕加索的知名度——尽管是倾向于恶名。
确切地说,就是在同样的时段,同一处地方,另外一场革命也正在展开。1907 年6 月10 日,在巴黎《插画》(L’Illustration )周报的办公室,发明家奥古斯特(Auguste)与路易·卢米埃尔(Louis Lumière)两兄弟第一次向公众展示了被他们称为“玻璃干板彩色正片”(autochrome)的摄影成像工艺。
这一技术是基于一种主要由土豆淀粉制成的微粒体复合物,利用常规的玻璃板成像相机,便可以最终拍出色彩真实的照片。
人们为玻璃干板彩色正片感到兴奋狂喜。目睹那些彩色图像所呈现的天国般的精妙美感,观众们都被深深吸引。一如毕加索画中那些嬉笑跳闹的妓女,卢米埃尔兄弟的发明,这种使用便利的彩色摄影技术,将被证明是现代视觉文化史上的一项重大进展。他们所利用的并非什么稀奇东西,而只不过是极为平常的“地下苹果”(即土豆),但兄弟俩所开创的,却是摄影这一影像媒介问世后的一个新纪元:彩色照片的时代。正如杰出的美国摄影师阿
尔弗雷德·斯蒂格里兹(Alfred Stieglitz)所预言的:“这一新工艺蕴含着无限的可能性。整个世界很快将疯狂地沉迷于彩色。对此番狂热风潮,卢米埃尔兄弟责无旁贷。”
斯蒂格里兹并非意识到玻璃干板彩色正片那令人兴奋的美好前景的唯一一人。银行家与慈善家阿尔伯特·卡恩本人会近乎病态地躲避相机镜头——碰巧的是,他与法国摄影史上的另一位巨匠级人物亨利·卡蒂埃—布勒松(Henri Cartier-Bressom)都具有这一鲜明的个性特点。但显而易见的是,卡恩对摄影这一媒介非常感兴趣,卢米埃尔兄弟那独创一格的技术突破更让他沉迷不已。随着彩色照片的诞生,卡恩意识到,摄影正踏进了一道门槛,而
门槛后是一个充满创造可能性的新世界。而且,他将玻璃干板彩色正片视为一种工具手段,可助他实现一个珍藏已久的政治意义上的个人抱负。
卡恩是个狂热的国际主义者与和平主义者,渴望找到预防和阻止各民族间冲突纷争的途径。很多年来,他每周都在位于巴黎外围近郊布洛涅—比扬古的优美居所中举办一次聚会,邀约欧洲政界、商界、文化界与学术界的杰出精英人士共聚一处,商讨天下大事。他逐渐开始信服,见识与外部世界相关资讯的传播至关重要;更具体地说,他相信,如果对我们这个世界上多元的文化现实能有更多的欣赏之情,那就代表着一种最美好的希望,一种避免面对战争恐怖的希望。
看起来,卡恩的和平主义冲动无疑是发源于他童年时代那具有决定性的亲身经验。阿尔伯特·卡恩(当时家人称其为亚伯拉罕·卡恩)生于1860 年,在法国东部阿尔萨斯省的玛尔莫蒂埃(Marmoutier)小城长大。卡恩的父亲是犹太人,一位活牲畜交易商,他给了小卡恩舒适无忧(尽管远远谈不上优越)的成长环境。卡恩少年时代早期的岁月,基本上可谓是风平浪静、安逸满足。但及至1870 年,一切都改变了。普鲁士亲王,霍亨索伦家族的利奥波德(Leopold of Hohenzollern),成为西班牙王国国王的候选人,引发了外交上的言辞争端,法国于当年7 月19 日向普鲁士宣战。不过,法国的军事行动明显考虑欠周:他们只设法调集征用了20 万的士兵,仅有普鲁士可用兵力资源的一半。到了9 月,法国人已被击溃,法兰西的统治者,皇帝拿破仑三世,落入普鲁士军队手中,被强制羁押。卡恩所热爱的法兰西失去尊严,听任专横傲慢的普鲁士首相奥托·冯·俾斯麦的发落。1871 年5 月,法国人放弃了军事抵抗。普鲁士王国那时已经成为日耳曼帝国体系中掌握支配权的政治力量,并将阿尔萨斯省以及相邻的洛林地区都吞并归入自家的版图。一夜之间,与成千上万的同胞一起,卡恩这个11 岁的学童也变身为德意志皇帝治下讲法语的新臣民。卡恩出生的这片土地被胜利者强行兼并,这一惨痛的变故曾给他的性情、气质和政治信念带来何种影响,我们只能去猜测了。不过,可以明确的是,在那之后的五年时间内,卡恩已经下定决心,要在这个沦为德属领土的“新”故乡之外的地方,来为自己创造未来的生活。
16 岁时,卡恩来到巴黎,最终在家族亲友爱德华·古德尚(Edouvard Goudchaux)所开的一间银行里找到了工作,从学徒做起。卡恩表面上显得羞涩腼腆,安静得近于遁世,但他同时也建立了良好的自我声誉:聪明、有抱负、能力强。到了19世纪80 年代中期,他成功说服自己的雇主,委派他去南非促成和处理一系列的交易,其中包括对数个金矿和钻石矿的投资,而这些矿是由著名的矿业帝国缔造者塞西尔·罗德斯[Cecil Rhodes,创立了德比尔斯矿业公司(DeBeers)] 运营管理。事实很快证明,这些投资给古德尚带来了巨大的利益回报,对卡恩亦然。及至1895 年,他已经有足够资产,可以买下此前租住的、位于布洛涅—比扬古的占地达十英亩(约四公顷)的物业。而且,到三十五六岁时,他就已是一位白手起家的百万富翁。但很明显,对卡恩而言,金钱的积累并非他全部的热望或专一的追求。他是一位有钱人,同时也是一位有使命感的思考者。
到巴黎后不久,他报读了一门学位课程。学业内容当中的一部分,是由才华出众的年轻哲学家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教授。柏格森于1927 年荣膺诺贝尔文学奖。纵观两人的一生,柏格森曾给卡恩的精神生活带来深刻持续的影响。正如历史学家杰伊·温特(Jay Winter)所考察推断的,卡恩“有着一种形而上学冥想者的气质,倾向于对如何寻求和平进行哲学上的沉思,而在其生命后期,他将全部时间都投入到这一可贵理想上;卡恩慷慨出资,倾其所有,去教育那些局限于国家民族思维框架中的人们,让大家意识到,在一个前所未有地关联一体化或同一化的世界中,会有什么样的挑战与危险。”
译者序
序
引言
1 西欧
2 美洲
3 巴尔干半岛
4 第一次世界大战
5 远东
6 印度支那
7 中东
8 非洲
9 人像
附录一
玻璃干板彩色正片成像工艺
附录二
阿尔伯特·卡恩:其人及其遗产
国别索引
增补图片信息说明
资料来源与深度研究参考书目
鸣谢
一部最为早期的生动影像资料。——英国《卫报》
令人惊叹的影像。——《Time Out》
难以估量的文化遗产。——《每日邮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