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水浒传:快读版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7130388
  • 作      者:
    (明)施耐庵,(明)罗贯中原著
  • 出 版 社 :
    上海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施耐庵,元末明初(约1296~1370)人。曾在钱塘(今杭州)做官,因与当权者不和,任期不满便辞官回苏州,著书于家。后来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名为《水浒传》。
展开
内容介绍
  故事发生在北宋后期,内忧外患困扰着国家:皇帝昏庸,奸臣当道,朝政腐败,人民贫困;北方的辽国不断入侵,攻城略地,烧杀抢掠,给各阶层的民众造成了深重的苦难。没有活路的人民被逼上梁山,纷纷铤而走险,揭竿起义。这些造反者包括各阶层的人士,既有渔民、乞丐、狱卒、士兵、奴仆,又有军官、文吏、贵族、财主。出身为县吏的宋江就是这些人的领头人。他好行侠仗义,救人急困;天下好汉称他“及时雨”,公推为首领。在他的感召下,团聚了以“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等一百零八条英雄好汉为骨干的数万人的起义队伍,在水泊梁山聚义厅——忠义堂“替天行道”的杏黄旗下聚义,抵抗官军的“围剿”,惩治贪官污吏,劫富济贫,张扬人间正气,令奸臣与贪官污吏们“梦里也怕”。但是他们在忠君报国思想的支配下,终究还是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他们出兵抵抗辽国的入侵,为国家建立了功勋;然而在他们转过刀口来剿灭同是造反的方腊武装集团时,虽然也取得了最后的军事胜利,替朝廷除了心腹之患,但自己的兄弟也在战斗中大量伤亡。幸存的首领都被奸臣阴谋陷害而死。一代水浒英雄,终归风流云散,魂聚蓼儿洼。茫茫水泊,历尽了春荣秋肃,在落日余晖的映照中,终无语凝噎。
展开
精彩书摘
  《水浒传(快读版)/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丛书》:
  第一章 端王府高俅初发迹
  话说宋仁宗嘉祐三年上春间,天下瘟疫盛行,殿前太尉洪信奉皇帝诏命,带了御笔诏书和御香,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至京祈禳瘟疫。
  洪信来到信州,由地方官员迎接,送到龙虎山下,再由上清宫道众鸣钟击鼓,香花接引,来到上清殿上。洪太尉便问监宫真人:“天师今在何处?”住持真人禀说:“祖师住在龙虎山顶茅庵中,修真养性,贫道等平常也见不到祖师的面。”太尉说:“眼下京师瘟疫盛行,天子特遣下官来请天师,以禳天灾,怎么才能见到天师?”真人说:“除是太尉一心志诚,沐浴更衣,自背诏书,独自步行上山,叩请天师,或许得见。”太尉说:“便依你说,明日绝早上山。”
  次日五更,洪信沐浴了,换一身新鲜布衣,脚穿麻鞋,吃过素斋,用黄罗包袱将丹诏背在脊梁上,口诵天尊宝号,纵步上山来。盘坡转径,揽葛攀藤。约莫走过了数个山头,脚酸腿软,正走不动,只见山坳里起一阵怪风,松树背后跳出一个吊睛白额锦毛大虫,洪太尉叫声:“啊呀!”便望后便倒。那大虫左盘右旋,咆哮了一回,却望后山坡跳下去。洪太尉唬得如中风麻木,一盏茶时,方爬起来。又行过三五十步,山边竹藤里又抢出一条吊桶大小雪花似的蛇来。太尉叫一声:“我今番死也!”往后便倒。那蛇两眼进出金光,张开巨口,吐出舌头,喷那毒气在洪太尉脸上,看了一回,也望山下去了。太尉爬起来,兀自惊吓不已。
  太尉整顿身上诏敕并衣服巾帻,再要上山时,听得松树背后隐隐地笛声吹响,渐渐近来。只见一个道童,倒骑着黄牛,横吹着铁笛,转出山凹来。那道童明眸皓齿,全无俗态,见了太尉,哈哈大笑,说道:“你来此间,莫非要见天师?”太尉大惊,便说:“你如何得知?”道童笑说:“我早间伏侍天师,天师说你要来,请他往东京祈禳天下瘟疫,天师已经乘鹤驾云去了。你休上去,山内毒虫猛兽极多,恐伤害了你性命。”说完,吹着铁笛,转过山坡去了。太尉寻思说:“这小的如何尽知此事?想是天师吩咐过他,已定是去了。”于是寻着旧路,奔下山来。
  众道士接着,请至方丈室坐下。太尉将上山途中所遇到的困难凶险说给众人听,又说了遇到牧童的事。真人说:“可惜,这个牧童正是天师。”太尉叹息说:“我就如此有眼不识真师!”真人说:“太尉请放心。既然祖师法旨说是去了,待到太尉回京之日,这场醮事,祖师已都完了。”
  次日早膳后,真人、道众等请太尉游山,太尉大喜。宫前宫后,尽情游览,许多景致,看玩不尽。但见有一所殿宇,正面两扇朱红大门,门上用大锁锁着,交叉贴着十数道封皮,封皮上又是重重叠叠的朱印,檐前朱红漆金字牌额上书“伏魔之殿”四大字。太尉问:“此殿是什么去处?”真人答:“此乃是前代老祖天师锁镇魔王之殿。”又问:“如何贴着许多封皮?”真人答道:“此是老祖大唐洞玄国师封锁魔王在此。但经一代天师,便添一道封皮,使其子子孙孙,不得妄开。今经八九代祖师,誓不敢开。锁用铜汁灌铸,谁知里面的事?小道自来住持本宫三十馀年,也只听闻。”
  洪太尉心中惊怪,对真人说:“我熟读史书,何曾见锁魔之法!你等妄生怪异,煽惑良民,假称锁镇魔王,显耀你们道术。我不信有魔王在内。快与我打开,我看看魔王是什么模样!”真人再三禀说开不得,太尉大怒说:“你等不开与我看,回到朝廷,先奏你们阻挡宣诏,不令我见天师的罪;再奏你等假称锁镇魔王,煽惑军民百姓罪。把你都追了度牒,刺配远恶军州受苦。”真人等惧怕太尉权势,只得命人砸开大锁,推开门。看里面时,黑洞洞的,不见一物。点着十数个火把,方见中央一块五六尺高石碑,前面都是天书符篆,人皆不识;碑后却有四个楷书大字“遇洪而开”。洪太尉看了,大喜说道:“这分明是数百年前已注定教我开看,却何妨。汝等与我多唤几个火工道人,将锄头铁锹来掘开。”
  真人无奈,只得把石碑放倒,并力掘那石龟。掘下约三四尺深,见一片大青石板。众人把石板一齐扛起,石板底下,有一个万丈深的地穴。
  众人正看时,穴内刮剌剌一声响亮,随即一道黑气,滚将起来,掀塌半个殿角,直冲到半天里空中,散作百十道金光,望四面八方去了。
  洪太尉目瞪口呆,问道:“走了的是什么妖魔?”住持真人叫苦说:“太尉不知,当年老祖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咐说:‘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若放出世,天下必生事端。’如今太尉放他们走了,怎生是好?”
  洪太尉听罢,浑身冷汗,捉颤不住,也无良法,急急收拾行李,引了从人,下山回京交差,装着无事,并嘱从人,休将放走妖魔一节,说与外人知道。此后近百年间,宋朝倒也没有出甚大乱事。
  话说到宋哲宗时,东京开封府汴梁宣武军出了一个浮浪破落户子弟,姓高,排行第二,自小不成家业,只好使枪弄棒,相扑顽耍,踢得一脚好毬,京师人都叫他高毬。发迹后改作高俅。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端王府高俅初发迹
第二章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
第三章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第四章 白虎堂诬陷豹子头
第五章 林教头雪夜上梁山
第六章 王头领强逼投名状
第七章 汴京城杨制使卖刀
第八章 梁中书谄媚献寿礼
第九章 智多星智取生辰纲
第十章 晁天王投奔水浒寨
第十一章 宋江怒杀阎婆惜
第十二章 景阳冈武二郎打虎
第十三章 西门庆谋色又害命
第十四章 快活林醉打蒋门神
第十五章 小李广大闹清风寨
第十六章 黑旋风斗浪里白条
第十七章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第十八章 黑宋江智破无为军
第十九章 迎老娘李逵遇李鬼
第二十章 翠屏山杨雄杀巧云
第二十一章 鼓上蚤惹祸祝家店
第二十二章 梁山泊三打祝家庄
第二十三章 小旋风被囚高唐州
第二十四章 呼延灼进攻梁山泊
第二十五章 钩镰枪专破连环马
第二十六章 三山聚义群归水泊
第二十七章 曾头市晁天王升天
第二十八章 施巧计吴用取大名
第二十九章 宋公明打破曾头市
第三十章 梁山泊英雄大聚义
第三十一章 宋公明观灯闹东京
第三十二章 水浒寨连败童枢密
第三十三章 忠义堂卷旗受招安
第三十四章 尽忠义出兵征辽国
第三十五章 讨方腊损折众弟兄
第三十六章 风云散魂聚蓼儿洼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