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文类基本问题研究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301236819
  • 作      者:
    陈军著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军,1977年生,江苏盐城人,1995年中等师范学校毕业,被保送至扬州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留校工作。2002-2007年扬州大学文艺学专业硕博连读,获文学博士学位。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者,第十三届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美国德州大学达拉斯分校(UTD)访问学者(2011-2012)。2011年7月-2013年9月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并顺利出站(合作导师:童庆炳教授)。出版专著《建构与解构:文艺学美学论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主持完成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等4项;在《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南京大学学报》《江海学刊》《江苏社会科学》《学习与探索》《社会科学辑刊》《社会科学战线》《社会科学研究》《思想战线》等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含译文)六十多篇。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中国文学年鉴》《中国社会科学报》《人大复印资料》等各级各类期刊引用或转载三十多篇(次)。现为扬州大学人文社科处副处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展开
内容介绍
  文类是文学理论的古老范畴之一,也是文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作为文学理论范畴,文类涵括以结构、内容、风格、功能等标准划分的一切文学作品类型。颇出人意外的一个事实是,两千多年来,中外古今对于文类的认识却始终存有模糊、分歧甚至淆乱之处,尚无比较集中统一的意见和说法。《博雅文学论丛:文类基本问题研究》追根溯源,分析了西方和中国古代对于“文类”的认识历程,提出了“文类是审美策略”的观点,进而探讨了文类等级、界限、意识以及文类与文学经典、缺类现象等基本问题。
展开
精彩书摘
  范畴本质“记忆”观的提出,可以看作是文类和互文性强调文学传统的自然延伸。正如二者在文学传统上的差异一般,尽管同披“记忆”外衣,却仍然难掩两者之异。具体表现为:
  在记忆动机上,文类记忆是为了保证整个文学史的连贯统一,使得每一部新生作品在文类记忆下都有位可居,在继承中发展,从而确保新生作品的可理解性。记忆在互文性中则是立足于具体文本的创作和识别之需,而且这种需要更多情况下是局部性、部分性的,并不能构成左右创作和接受全局之力。对文学史而言,尽管“互文手法使文本产生新的内容,这使得文学成为了一种延续的和集体的记忆”②,但是我们以为,这种“延续的和集体的记忆”产生的文学史只能是无序和无理性的,否则互文性概念就会走上文类之途。
  在记忆过程中,文类记忆是基于系列个别作品提升到一般性抽象的积淀,最终演化为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心理和思维结构。在此由平面走向立体、由外在走向内在的记忆过程中,文类发挥其对于文学创作和接受的诸方面影响力。互文性记忆不同,它贯穿的是由个别到个别的平面过程,记忆内容是确定的个别文本。
  由此就带来第三个区别,即在记忆性质上,文类记忆因为是立体和内在性的,那么在具体作用于作品的过程中,就会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性,外化不同的心理和思维结构;互文性记忆则是一种原型性的实在性类型,它为可能的创造性提供素材前提和知识准备。
  在记忆层面关系上,文类和互文性皆包含作者、文本和读者三个层面,但是三者关系不一致。就文类而言,作者对作品文类记忆的设定与读者对记忆设定的解读两者之间,可以是一致的、重合的,也有可能出现合理的偏差,即作品归类的多重可能性。这种偏差在很多时候对作品美学价值而言是良性和正面的,不但不有损而且还会增添作品的审美附加值。正如德维特所说:“文学批评者经常以一种文类,或几种文类一起的观点来审视一部特定的文学作品。”①而这三者的关系在互文性那里,却受到了人为的束缚和限制,即读者记忆与文本要求的记忆不可能一致、也不能一致,否则就会“使互文性丧失了乐趣,这乐趣恰恰源自于感受上的千变万化,正是这种变化使得作品可以有多姿多彩的生命力。如果文本所要求的记忆无一遗漏,那么它们就不可能产生新的感受和差别;同样地,它们也使得阅读难以继续下去”。“的确,互文性的矛盾就在于它与读者建立了一种紧密的依赖关系,它永远激发读者更多的想象和知识,而同时,它又遮遮掩掩,从而体现出每个人的文化、记忆、个性之间的差别”。②萨莫瓦约并用“有洞的漏勺”来形象地比喻“读者记忆的缺失”这一事实。
  众所周知,理论探讨之于实践评论的最便宜之处在于它允许设想各种理想状况,而且正确理论也必须能够做到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的双美。所以互文性在这里千方百计地要求读者记忆与文本记忆之间的不对称不能不引起我们的高度注意,因为对每一个理论流派或新生事物而言,其越强调的往往是其最薄弱的。
  ……
展开
目录
序言
引言 文类问题的历史回顾

第一章 “文类”范畴探析
第一节 西方语境中的文类范畴
第二节 我国文论界的文类范畴
第三节 “文类是审美策略”论的提出
第四节 小结

第二章 文类等级论
第一节 文类等级产生原因及其实质
第二节 文类等级的历史意义
第三节 文类等级与身份认同
第四节 文类等级与身份认同的个案考察:以中国古代戏曲为例

第三章 文类界限论
第一节 文类界限的特征
第二节 文类界限与文学创作
第三节 文类界限与文学接受
第四节 文类界限与文学批评
第五节 “以A为B”现象的考察与批评
第六节 跨文类写作现象辨析

第四章 文类与文学经典论
第一节 关于“文学经典
第二节 压力与反抗:文类的规范诗学与文学经典
第三节 位序与权力:文类等级区划与文学经典
第四节 小结

第五章 缺类现象论——以“中国无悲剧”命题为例
第一节 “中国无悲剧”命题百年
第二节 “中国无悲剧”是个伪命题
第三节 余论:“中国无悲剧”命题的现代反思

第六章 文类替代论
第一节 文类与互文性
第二节 文类与文本类型性
第三节 文类与构建型式
第四节 余论

第七章 文类意识论
第一节 文类意识与文学性内涵
第二节 文类意识与文学性蔓延
第三节 文类意识与策略选择
结语
附录文学分类常用范畴使用状况举隅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