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广义叙述学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61472934
  • 作      者:
    赵毅衡著
  • 出 版 社 :
    四川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3
收藏
作者简介
  赵毅衡,符号学家,叙述学家,文化理论家,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符号学一传媒学研究所所长,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大项目首席专家。
  中国社科院研究生,师从著名诗人学者卞之琳先生,以形式论为终身研究方向。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任教于伦敦大学。2005年到四川大学工作,2008年恢复中国国籍,2008年创立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
展开
内容介绍
  叙述是人组织个体与社会经验的普遍方式。人是用符号来讲故事的动物。这一点,半个世纪来许多学者都体会到,尤其在所谓[叙述转向]之后。但是迄今没有一本著作,如《中国符号学丛书:广义叙述学》那样,对所有叙述进行分类,并讨论其普遍规律。
展开
精彩书摘
  反过来,“反事实历史”(counterfactual history)是虚构某种情况的“历史写作”,例如假定希特勒跨海入侵英国成功历史会如何走向?假定没有西方影响中国是否会产生现代性?这种叙述“无指称事实”,应当是虚构,却有相当严肃的历史价值,应是“虚构的纪实”:情节完全是虚构,却有纪实的形式特征。
  可以说虚构文本指称对象少,却无法如科恩那样用有没有“指称层”来做断然判别。指称材料的多少,也和体裁的形态特征一样,只是个程度问题。
  用“指称性”作为标准的第二个大难题,是如何判断“真实”。笔者认为有两条验证文本“真值”的途径,一是直观体验,二是从文本间性获得“证据间性”。有了这两条,哪怕采用了小说的风格手法,也可以是“纪实叙述”。《冷血》的作者卡波特声称:“在这本书中,凡不是我亲身观察得来的材料,不是来自官方的记录,就是来自采访有关人士的结果。”②他在这里说得相当清楚:“亲身观察”是直观体验而得的直接经验;采访与阅读文件,是用文本间性做“证据间”互证。③对于读者,“亲身观察”是难以做到的,因为所叙述的事件与人物已经不在,或不容易亲身接触;而证据间的互证,也因为事势的变化,原证据不再可得。这两种。证实方式,显然都只是作者的特权,更确切地说,是作者做如此声言的特权。
  在虚构研究上做出比较切实突破的,是“言语行为”理论。塞尔1975年的文章《虚构话语的逻辑地位》,提出了对虚构的新见解。④塞尔理论的特点是把虚构视为一种作者明知其虚而“模仿真实宣称”(imitating thema king of assertion)⑤,是一种有意作假的言语方式。这样就把指称问题从符义学平面,提升到符用学平面:把虚构的虚假指称,归之于作者与读者(发出者与接收者)之间的共谋。玛丽·普拉特1977年发表《建立一种文学讲述的言语行为理论》-书,①进一步阐述了塞尔理论。但也有论者,例如肯达尔,指出塞尔理论无法处理所有的叙述,因为图像没有“言语行为”。②如果虚构的本质特征,是“假作真实宣称”,那么卡波特是声称在做“真作真实宣称”。那样的话,《冷血》是虚构还是纪实,就取决于我们是否相信作者的声言,或是信任他有从这两个方面“证实事实”的能力。但这一点显然是有争议的。不少人指责《冷血》中有大量场面、对话、情节,没有文件根据,也没有采访记录,是想象的。③这不足为奇,对历史以及其他纪实型叙述中的场面(例如《史记》中著名的“鸿门宴”),“事实根据”的确值得怀疑。因此,对纪实叙述的信任,实际上只是对纪实规程的信任:相信作者在意向上对此种编码程式做了最真诚的遵循,相信他对此尽了最大的努力,这显然是不可靠的。虚构作者可以很注意指称性,正如纪实叙述作者可以在“生动手法”上下功夫,由此产生各种对体裁规范的挑战:处处考证的“新新闻主义”报道,与细节特别丰富的小说难以区别;以“事实”为依据的传记,与生平材料相当贴合的传记小说难以区别;有意点实的映射小说,与标榜纪实的“调查报道”难以区别;被科技发展史证明“真实”的凡尔纳式科幻小说,与只是把知识生动化的科普小说难以区别。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直到最后,即使对具有指称性的语句作统计比较,都难以区分纪实与虚构叙述文本。为区分纪实与虚构叙述,我们需要找到更有效和普遍的依据。
  面对这样的局面,塞尔提出了一个非常决断的公式:“一件作品是否为文学,由读者决定;一件作品是否为虚构的,由作者决定。”
  ……
展开
目录
导论
一、广义叙述学的必要性
二、符号学与叙述学
三、叙述的定义
四、叙述是否必须卷入人物
五、“叙述转向”:叙述成为文科普遍对象
六、伦理转向与叙述转向
七、叙述与人的生存意义
八、“新叙述学”如何到位

第一部分 叙述的分类
第一章 文本意向性
一、作为分类原则的文本意向性
二、模态
三、语力
四、模态一语力与文本
五、叙述体裁分类
第二章 演示类叙述
一、演示类与记录类
二、展示
三、不可预测与即兴
四、受述者参与
五、非特有媒介
第三章 心像叙述
一、为什么梦是叙述
二、梦的叙述者
三、梦与想象
第四章 意动类叙述
一、普遍与特殊意动性
二、意动叙述的形式特征
三、意动叙述的本质
第五章 纪实型与虚构型:双区隔
一、虚构与纪实
二、从风格区分二者的可能性
三、用指称性区分二者的可能性
四、叙述与“经验事实”的区隔
五、虚构叙述的“二度区隔”
六、虚构在什么意义上是“真实的”
七、虚构-纪实何者为标出项

第二部分 叙述的基本构筑方式
第一章 叙述者
一、广义叙述者的二象
二、作者一叙述者人格合一:纪实型
三、分裂式叙述者:记录类虚构叙述
四、框架叙述者:演示类虚构叙述
五、受述者主导:心像虚构叙述
六、叙述者二象与区隔论
第二章 二次叙述化
一、叙述化,二次叙述化
二、“还原”式二次叙述
三、妥协式二次叙述
四、创造式二次叙述
五、还原优先与创造优先
六、二次叙述的作用
第三章 底本与述本
一、术语的困扰
二、几个述本能否共用一个底本
三、情节究竟在哪里形成
四、什么样的述本无底本
五、符号双轴与叙述双层
六、叙述在选择中产生
七、底本里有哪些元素
八、底本的边界与所谓“真实性”
九、纪实型叙述有没有底本
十、三层次论

第三部分 时间与情节
第一章 广义叙述时间
一、时间的各种范畴
二、被叙述时间
三、叙述行为时间
四、叙述内外时间间距
五、二我差
六、演示类叙述的时间
第二章 情节诸问题
一、情节与事件
二、“可述性”与“叙述性”
三、“否叙述”与“另叙述”
四、情节选择的标准
第三章 可能世界与三界通达
一、可能世界理论与叙述学
二、可能世界,不可能世界
三、实在世界
四、纪实型叙述的世界
五、虚构世界
六、虚构世界中的逻辑不可能
七、通达与风格
八、通达的社会意义
第四章 情节的否定性推进动力
一、“四句破”模式
二、符号方阵的动态化
三、否定推进的意义

第四部分 叙述文本中的主体冲突
第-章 “全文本”与普遍隐含作者
一、文本的“合一性”
二、叙述的伴随文本
三、全文本
四、普遍隐含储
第二章 叙述的“不可靠性”
一、不可靠性的定义
二、如何确定叙述者与隐含作者
三、纪实型叙述会不可靠吗
四、全局不可靠及其识别
五、局部不可靠及其纠正
第三章 叙述框架中的^格填充
一、“第三人称叙述”如何会不可靠
二、人格填充之一:评论与拒绝评论
三、人格填充之二:次叙述者
四、人格填充之三:视角与力位
五、人格填充之四:人物
六、抢话
七、“抢镜”
第四章 分层,跨层,回旋跨层
一、叙述分层
二、演示类叙述如何分层
三、演示类叙述分层中的时间问题
四、嵌套
五、跨层
六、叙述悖论与自指悖论
七、回旋跨层
第五章 元叙述
一、何为“元”
二、纪实型叙述的元乳枇
三、虚构型叙述文本的“元叙述化”
四、当代文化与“元叙述”
五、“犯框”:元叙述的共性
六、“元叙述”与叙述理论
七、元意识与中国思想
附录:本书所用术语及^名中英对照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