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湾东海岸太平洋边、背山面海的花莲盐寮小村,区纪复用捡拾来的材料简单地盖了几间木屋,从此开始力行简朴自然的生活,至今已二十五载。《愈少愈自由:盐寮乐修二十年》是他总结二十年来简朴生活点滴与心得的心灵随笔。
区纪复的简朴渗透到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餐桌环保,不掉一滴;节水有道,不费一滴;物尽其用,变废为宝;减少垃圾,妥善处理……其方法的周全和赤子般的用心令人惊叹。他与自然长年相处,亦达 到返璞归真的境界。在他眼里,大自然中都是美,清晨的一滴露水有五光十色,大海的波涛如交响曲,乃至一粒尘埃也美丽如花。
在这样的简朴、自然之中,更贯穿着区纪复多年积累的修行体悟,因此具有生命的感动。他的实践可谓在形神两个层面都极富创造力,世间稀有。
于是《愈少愈自由:盐寮乐修二十年》带给人们的,不止是简朴意识,或者田园之乐。在这个物质膨胀的时代,它更可以启发自觉、信心与勇气。
1983年,四十二岁的区纪复辞去令人艳羡的高薪工作,也辞退繁华世界的虚无与渴望。他说,人的生命时时都需要“顿一顿”,这“顿一顿”就是慢下脚步,停下来反省回顾,看看生命是不是冲太快,冲过了头,如此才不致糊里糊涂。
区纪复一顿就顿了五年,他云游四海,参访世界各地环保团体,而后在花莲建立心中的“盐寮净土”,提倡简朴生活、自然修行。这样的生活,区纪复身体力行了二十余年。到盐寮体验简朴生活的人已达上万,区纪复撒下的种子在许多人心里萌芽。后来,他又去香港积极推行简朴乐修,这期间以笔耕耘,记录下他的盐寮生活以及他的反思与感悟,结集成这本有启发性有感染力的优美随笔《愈少愈自由:盐寮乐修二十年》,亦被看作台湾隐逸文学的代表作品。区纪复与大自然共生共荣的信念,以及处处化腐朽为神奇的生活态度,为二十一世纪所有关心环境、生态与自由的人,提供了值得深思并可付诸实践的生活方式。
著名学者钱理群为《愈少愈自由:盐寮乐修二十年》作序推荐。
拥有愈少愈自由
自古至今绝大部分的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拥有,但大家都知道,一个人只要两手一摊,曾拥有的都带不走,很多人或早或晚都悟到这一点,而提出警惕,可是今天仍然不断有人在追求拥有,把警惕当做耳边风。
拥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吃进肚子里的食物,穿在身上的衣服,挂在身上的饰物,拿在手中的钞票,放在家里的家具用品,车库里的汽车,存在银行的钱财,保险箱里的珠宝;观赏过一场电影,听过一曲音乐,参观过一次展览,看过一本书,经历过一次旅行;担任过某个官职地位,是某地方的知名人士,拥有某项名声头衔,等等。这些都可以说是拥有,有些是具体的物质,有些是象征的代替品,有些是印象记忆,有些是抽象虚无的东西;就时间来说,有些长久,有些短暂。
当人死了,上面这些什么都没有了。大部分的拥有都不再属于你了,如物质金钱;有很多会消失,如印象、经验;有少部分只留在他人的记忆中,如名誉、地位。有些东西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如影音、艺术、文化、知识……你只是暂时欣赏得到,而非拥有,它们还是会回到本来创作它们的根源那里。另外有很多大自然的东西,相对于人来说,是永恒存在的,你只可观赏它们,不能拥有它们。你的观赏不损它们任何一点一滴,只要不做任何破坏,它们就会完整无缺。
皇宫、博物馆的文化、艺术、宝藏你可以去欣赏,享受,但不可能拥有。大地、自然、风景你都可以去欣赏,享受,但更不可能拥有。欣赏是愉快的,欣赏之后是享受的,欣赏、享受之后都不必拥有了。
有一次在广告中,看到一个人买了一颗非常昂贵的钻石,好像很得意,但买了之后,怕人偷或抢,就把钻石存在银行的保险箱里,不敢放在家中,更不敢时常拿出来看。这一幕在电视上大家都看到了,那颗钻石也看到了,欣赏到了,这样就不必买了,也实在买不起。现在他把钻石收藏起来,看不见了,可是我已得到了那颗钻石的印象,只是放在那人的保险箱里而已。放入脑袋,不必放在口袋。
于是我进一步想,何必要拥有呢?更不必花钱去买,只要逛一次珠宝店,那些珠宝、钻石都已进入了我的眼睛,进了我的记忆里,不必买已得到了。我也看过别人挂在身上的珍宝,达官贵人也好,女皇夫人也好,那珍宝的光辉印象就成了我的,只是东西仍在他们身上,由他们保管而已。我也看过皇宫、贵族、富人的宝贝,不就跟他们一样拥有了吗?只是你拥有了印象记忆,他们拥有保管权,就由他们代为保管吧,何必费神担心呢?说实在的,我不会有兴趣去逛珠宝店,到博物馆也不会流连于珍宝之前,因为这都不是我所追求的。其实拥有可有可无,看见就有了,放下就无,我和那买钻石的人一样地拥有或不拥有,但我已放下了。
大自然有更多美景是宝贝,现在有摄影机、电视可以将它们送到你面前来欣赏,当然这有点虚幻,但总是给了你一个美好的印象。如果你想实际点,就可以跑到大自然、风景、山岳、河流、海洋面前亲近一番,加深印象。毕竟你无法永远与它们共存,只能一时同在,共享同乐,所以也无法拥有它们。无法放入口袋的拥有,却可以放在脑袋里、心里拥有,这不会改变它们,只会改变你自己,你会得到更多的快乐与自由。
有人花百万千万买珠宝来把玩,真正的宝贝是无法把玩的,高山、大海如何把玩?故宫的宝物如何把玩?也禁止把玩。只有次等珠宝才可以买回家把玩,但也是一时而已,就要放到保险箱里,不然就怕遭偷窃而忧心,反而不安不乐。
所以,快乐不是拥有的多,而是拥有的少,也是需要的少,更好是不拥有不需要,而且拥有愈少,就愈自由、快乐、平安,不必挂虑,不必担心,不怕人偷人抢,不必放保险箱,都在心里了。虽然很多人都知道,所拥有的都带不走的道理,但是仍然需要修炼,需要领悟才做得到。
上面其实是针对生活在现代都市的人所想到的情景,如果由都市跳到远离尘嚣的盐寮净土,就是另一种景象了。
我定的生活原则是:简朴、自然、灵修。这二十年来都根据这原则而生活。简朴就是追求的少,拥有的少、需要的更少;自然就是在亲近自然环境中,让生活无拘无束地自由;灵修就是省察生活后所得到的平安与喜乐。
盐寮净土是在海边,只简单地盖了几间木屋,材料很多是捡拾而得,当初构想时就带着开放的态度,没有层层的包裹,没有围墙没有栏栅,只有一根象征性的竹竿做大门,尽量依着环境的自然状态呈现。睡觉的木屋有门无锁,推窗就可以触摸到户外的绿树,真是夜不闭户,出不锁门。屋内的装饰是石头和书本,石头是海边随遇而拾得的,有时有所启发就写上几句美言嘉语;书本很多是来体验生活的人带来的分享,有关健康、环境、心理、灵修、宗教的,欢迎人欣赏阅读,就算有人拿走,也乐意给他,可能对他更有好处,我们的精神理念就可以传给他,不是失,反而是得。
住在海边,大海澎湃汹涌,随时可以走向它,海边静坐、迎日是很好的心灵洗涤;海滩上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石头,光脚踩踏在上面又是很享受的脚底按摩;大海的潮流从远近各处带来了形形色色的木材,有些姿态曼妙成为艺术观赏的好作品,有些是建筑的好材料,当然大部分是生火煮饭的重要资源。这其中生命的交流分享,无所牵绊,没有生活在其中的人,是很难想象的。
这里汲泉而饮,采野而食,自然、自由、自在又健康。庭院里依季节生长的野生植物,有些可观赏,有些可采食,有些遮风避雨;自然生长的植物不够采食,就自己开垦种植些;有时人多量大时,就到批发市场捡拾;考量长期营养均衡的需要,就会购买少许,例如芝麻、核桃、花生等。
挑水烧灶煮食,所用的水资源有天然的溪水、泉水、雨水,使用在洗澡、洗衣、洗菜、刷牙各方面,也将使用过的水回收用在冲厕所;这些用水已经占去生活中十之八九的需求了。早期盐寮的饮用水是山泉水,多年后发现有重金属的问题,让我们不得不放弃,现在只好向邻居原住民婆婆分享些许的自来水,我和我的太太两个人,一天用不到两公升。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所需购买的只是米、油、盐。柴火储存在海边与自家庭院的树木;油和盐我们用得非常的少,需要量是以年来计算的;酱、醋不就是酸甜苦辣的味感吗?蔬果其实就是很好的调味品,加上时间的酝酿,可以转化出各式风味来,以前物资缺乏的年代,老妈妈的巧手不就是如此吗?关于茶,盐寮一般只喝清水的,若想要喝茶,只要翻阅药草书或询问有经验的人,就地取材,就有享用不尽的青草茶,甚至能强身健体。
我的衣服只分冬夏,无论哪个季节,都只需两三套就足以应付过去,反正就是脏了洗,干了穿,不必烦恼什么。有时烦恼的反而是人们以为我们需要衣服,送来一堆旧衣,或者刻意忘了带走留下的东西,必须花点心思转送到需要的人手中,才不会浪费,而能物尽其用。这样简便的穿着,睡时是什么衣服,起来也是什么衣服,轻松自在;出门不需要更衣化妆,随身带几个塑胶袋或餐盒就可以了。我的鞋子有两双,夏天的凉鞋,冬天的包鞋,都是别人不要,但还可以穿的,往往穿三五年都没问题,有时有些许损坏,就自己缝缝补补一番,又可以穿一些时日。就算出远门也没有多大的变化,一样的衣着,一样的数量,只是改用一个较方便的背包而已。
最近我常到香港推广盐寮的简朴、自然、灵修生活,我的父母及弟妹都在香港,我甚至不需要带什么衣物出门,有需要时翻出父亲陈年的老旧衣物,足足有余。对很多人来说,穿已去世的人的衣物多少有些忌讳,对我来说,不只是简朴,还感觉到父亲的精神长存。
我的简朴原则是尽量简单自然,盐寮没有镜子,因为我不需要梳头、剃胡子,也不需要刻意妆扮,更没有手表、装饰的累赘。洗脸、刷牙、沐浴都用最自然的方法,到溪涧里愉快地享受,没有肥皂、牙膏、面霜等的繁杂需求。
至于交通工具,最初我们有一部旧车,开到哪里就放在哪里,不需要上锁;后来车子老旧报废,朋友借我们一辆老爷车,出远门就归还,轻松自在。没有车的时候乘公车,更方便的是搭顺风车,考验一下自己的耐心、交际应对、求助处事的智慧。
其他所谓现代化的设备,绝大部分我们都没有,像电视、音响、电脑、冷气机、洗衣机、抽风机、电炉、瓦斯炉、微波炉、烤箱、果汁机……电脑在今天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很重要的资讯来源与联络工具,我们为了与远方朋友方便联络,也有e-mail,不过,我们特别与朋友申明,不定时才会到图书馆或朋友家看e-mail;盐寮刊物的编辑,也是在需要时短暂地借朋友的电脑使用。
生活里只有几件与电有关的需要:电灯,为室内户外照明;电话,为与来体验的人联络;电冰箱,为保存食物不致变坏,但是小小的二手冰箱,不致贪心而储存太多;一台小而旧的收音机,了解台风的情况。有时我们外出一段时间,也不用担心这些东西会失窃,所以真是自由无忧的。
其实这些生活细节是经过一次由头到脚彻底的省思而决定的选择。在简朴中不去拥有太多,反而是需要的愈来愈少;在不怕任何的失去时,反而就愈来愈自由与平安;在日积月累的修炼中,就感到愈来愈多的快乐。这真是难得又自由的拥有与修行!
……
推荐序我们需要这样的反思和试验
自序乐修在盐寮
她序执着的灵魂
简朴修行
简朴修行
拥有愈少愈自由
宁惜福不浪费
物尽其用
化腐朽为神奇
弯腰捡菜
素食修行
顿一顿
最后一滴
随时集中
净碗修行
用水之道
水修行
担水功夫
守在灶前
胶袋修行
道在垃圾
垃圾兄弟
扫地修行
洗厕报恩
吃果艺术
书法功夫
断食避年
不带一分钱
由头到脚的简朴
自然修行
自然修行
溯溪迎日
清晨一滴露
早晨喝尿
野外拉屎
露天洗澡
石中见世界
大海波浪壮
千禧迎日操
千禧和好操
海边净心
立石修行
立竿见影
拿起放下
净滩修行
信靠单行
无欲则刚
花样美尘埃
地球剪发
盐寮修行
附录盐寮净土
这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今天的中国正急需这样的反思和试验。
——钱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