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the secret life and turbulent future of water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08636139
  • 作      者:
    (美)查尔斯·费什曼(Charles Fishman)著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大多数人并未思考过水。
  你的惠普电脑芯片、李维斯牛仔裤、iPhone手机、可口可乐,甚至丰田座驾的用钢……几乎标志现代生活的每件产品都离不开水。然而,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却被熟视无睹,唯有用到它时,才会被予以些许关注。
  现在,每天有数千万人在服用五花八门的药品:抗抑郁药、降胆固醇药、降血压药、抗癌药等,药物残留会随尿液排出,最终流入废水。但事实上,我们不了解水——我们并不明白,水需要多干净才行。
  生活中充满了关于水的美丽传说:来自何方,喝了有何功用,不仅能饮用,还能喷在脸上补水……人们费尽心思地挖掘水交易背后的经济利益,另一方面,水管理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战略手段。
  我们亟须重新思考水。或者,说得实际一些,需要从新的高度去思考水。随着用水问题日益告急,我们需要了解水资源的秘密,还需思考水的未来。
  因为,水的命运,也是人的命运。
  《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从全新的视角讲述席卷全球的水荒问题:
  水本身不会越来越贫乏,只会从人们习惯找到它的地方消失;
  正是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削弱了公众的供水意识和对供水系统的支持力度;
  大水荒是人为管理不善的直接恶果,水的生产力意味着水管里流淌着的都是钱;
  人们应该自己决定承受多大的用水风险,合理的水价改变着我们对水的一切认知。

展开
作者简介
  查尔斯·费什曼(Charles Fishman),《快公司》杂志资深编辑,三度获得美国商业新闻领域最高奖项“杰洛德?罗布奖”。著有《沃尔玛效应》,被《纽约时报》评为畅销书作者。
展开
内容介绍
  曾经,水代表着生活的节奏与意义,哪里有水,哪里就有人烟。如今,水轻而易举地出入人们的生活,反而滋生了我们对水的漠视,导致大水荒的到来。
  事实上,水资源战争就发生在你我身边,《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通过大量的案例,揭开其真实面目:沙漠中的拉斯韦加斯如何寻找水源、进行水权交易,澳大利亚的水资源短缺为何引发政治斗争,印度城市供水系统发展与经济发展脱节给当地生活造成的影响,自然灾害后的现代城市如何应对断水问题以及所付出的代价,知名公司推行用水管理制度、设计水循环系统带来的效益增长,等等。
  水既平常得令人轻视,又能够大有作为。《大水荒:水资源大战与动荡未来》将重塑人们对水的认识,作者费什曼用睿智的笔调解读水的经济学与政治学,探究水资源分配的新格局,讨论世界各地应对水资源短缺的方法,启发我们认识到水的生产力与被掩盖的经济价值,以及净水能源、供水设施、水价改革的重要性。
  如今,对水的管理已成为决定企业成败的重要战略手段,水资源短缺也成为深刻制约国家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应该重新理解人类与水的关系,反思现行的政治决策与经济策略,创造性地保护水。
展开
精彩书评
  《大水荒》为水的命运做出了极其有意义的分析与结论。不存在全球性的用水危机,因为所有的用水问题都是地区性的,并且解决办法必定也带有区域性的特点。
  ——《迈阿密先驱报》

  要了解水资源大战如何发展,《大水荒》无疑是最重要的读物之一。在这本有趣而精辟的书中,查尔斯·费什曼会给你确切的答案。
  ——《自然》杂志

  很少有调研记者能够成功地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合,但费什曼做到了。在《大水荒》中,他为自然界最真实的奇迹谱写了一首狂想曲。
  ——《华盛顿邮报》

  费什曼的叙述方式极具魅力,《大水荒》充满了有关水交易的精彩故事。
  ——《华尔街日报》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五章  水,被掩盖的经济价值
  全世界许多大公司都摩拳擦掌,试图了解水资源,妥善管理公司的用水,并不只顾生产与水相关的产品。
  可口可乐、英特尔、通用电气和IBM的网站上,有关各公司每年用水量的信息充裕,所列数据经常详细得令人咂舌。英特尔不仅列出总用水量,还会列出遍布全球的制造工厂的用水量,包括各分厂的取水源,即英特尔正开发的河流和含水层。你一眼就能看出,无论是在对用水的未来规划,还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方面,英特尔都没有达到预期的用水目标。2009年,英特尔公布详细用水数据一年后,虽然公司比2005年多用了19%的水量,但是公司的收入实际下降了10%。当然,也有经济不景气的影响。
  2005年,英特尔每用1加仑水就会创收5.74美元,赢利1.29美元;而2009年,1加仑的水只创收4.37美元,仅有55美分的利润。单从水的生产力来说,英特尔每用1加仑水,利润下跌57%。这种估算不常看到,即使彭博终端也没有。为了提高水的生产效率,英特尔还公布了达到新目标的决议,即到2012年,要设法将制造每个芯片所用的水量低于2007年的水平。
  可口可乐公司的声誉也遭到双重打击:一是人们对其抽取印度地下水的行为颇有争议,二是人们对它如日中天的达萨尼和维生素瓶装水的不满。但该公司信誓旦旦,借用首席执行官穆赫塔尔·肯特的话来说,到2020年,可口可乐会成为“全球首家保持水平衡的龙头公司”。
  几乎所有可口可乐公司生产的饮料都会化作一泡尿。消费者们只需花几小时,就完成软饮料和矿泉水的循环。还是搞不懂,“保持水平衡”的可口可乐公司会有怎样的举措。但是,可以确定的是,它正在收集、分析并公布大量的用水数据。
  根据公布的数据,可乐的销售额大得够“给全世界每人买一瓶饮料”。每年,它卖给全世界人均50多罐可乐或雪碧。公司的全球用水量也大得骇人,每天在全球生产所用的水量足够供给美国一座150万人口的大城市。
  其实,换个角度思考,可口可乐公司做的生意其实是进行水加工。同样是大公司,可口可乐公司的规模与IBM和通用电气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后两者的收入是可口可乐公司的9倍,在工业生产中耗用几十亿加仑水量。然而,可口可乐公司的用水量却是IBM和通用电气用水量总和的3倍。这两家业界巨头每用11盎司水便创收1美元。而可口可乐公司却需333盎司水才能获得同样的收益。
  可口可乐公司宣称,它需用2.43升水才能生产并销售1升饮料—1升用于生产饮料,其余1.43升水用于生产、净化以及加工水。还是有好消息,与英特尔公司不同的是,可口可乐公司在2004年将水的利用率提高了39%。2004~2008年间,可口可乐公司将加工每升饮料的用水量减少了8盎司。该数字看上去似乎微不足道,可你得按照可口可乐公司一直很火的销量做乘法—该公司每小时有6 700万名消费者。由于在2004~2008年间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仅2008年一年,公司就节约了80亿加仑水。
  用水方式的细微变化会带来巨额利润,令众多公司乐此不疲。这些细节看似无足轻重,却至关重要。他们详细公布用水情况的行为令人很钦佩,因为完全是出于自愿;也令人耳目一新,因为这是未来公司发展的一扇窗口。这些公司精确地计算用水量,不是为了满足自己对水的好奇心,或娱乐民众。他们只希望节约用水,因为他们深知,除了节约用水,他们别无选择;还因为他们已发觉,粗略地估量公司的用水情况,就能大力促进更为妥善地管理水;还因为一些公司明白,估量与管理用水的举措拥有巨大的商业前景。
  甚至对于像可口可乐这样完全依靠水生存的公司来说,也会周密地规划公司用水的发展战略,这也令人颇感新鲜。可口可乐公司在2002年的年度报告,即公司在2003年3月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要求上交的上市公司年度报表中,专门有一章内容阐述公司的商业运营状态。标题为“原材料”的一节这样开头:“本公司所采用的主要原料……为高果糖玉米糖浆,是一种糖。”而“水”这个字并未出现在说明可口可乐公司使用的“原材料”里,虽然2003年的年度报告详尽而周密,却只字未提供水、用水紧缺、污水或水质问题。
  而在2010年2月提交的可口可乐公司2009年的年度报表中,“原材料”一节却这样开头:“水是本公司所有产品的主要成分。虽然从公司的发展历史上看,我们未经历供水危机,但是,水在世界上的许多地方,是一种有限资源,而且本公司已认识到,对公司的运转和销售产品的社会而言,水的可获得性、水质及其保障性将是我们行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可口可乐公司2009年的年度报表中,题为“风险因素”的一节中写着,水资源面临着“过度开发、日益严重的污染、不善经营和气候变化的史无前例的挑战。随着全世界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的日益稀缺,以及可获得水的水质每况愈下,我们的生产体系也许会面临日趋上涨的成本或生产能力限制的危机。从长远来看,这会对本公司的收入或赢利产生不良影响”。
  2003年,可口可乐公司年报中的原材料表里对水一字未提。而在2010年,全球范围内的供水紧张问题成为可口可乐公司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它发出警告,获得水资源的难度可能会影响公司运营的成本。不言而喻:在2003~2010年间,水还是水,依然如故,可是可口可乐公司对水的态度大大改变,转而欣赏水,并渐渐理解水。
  可口可乐公司在节水之路上并不孤独。尽管供水对生产半导体很关键,可是,与可口可乐公司一样,英特尔在2002年的年度报表中,根本未提及水会对公司运营造成威胁。2009年的年度报表中,却赫然写着,用水存在风险。
  此种对水的高度关注,并非是为了体现追逐风尚的绿色环保意识,或表现大公司的大公无私,虽然可口可乐公司的公关活动至关重要。水是生意。阿丽雅赌场酒店豪华客房的淋浴器不会喷到客人身上的水,也是米高梅度假集团非得从拉斯韦加斯花钱买来的水,这样的水未必得先加热,接到每间客房,再掏钱进行污水净化。同样,2008年可口可乐公司瓶装水节省的80亿加仑水,可口可乐公司不必掏钱购买这些水,或从河流、含水层抽回,再净化以达到食品生产的卫生标准。这些巨型公司都幡然醒悟,水费也包括电费、天然气费和油费,以及进行化学处理和过滤的费用。只要节约9%的用水量,整个水费会大幅度下降。
  节约用水的意义重大,商业觉醒的重要性的确大于用水政策,也大于公众的节水意识。澳大利亚清洗肮脏羊毛的米歇尔公司,拉斯韦加斯的米高梅度假集团,在爱尔兰和以色列制造芯片的IBM公司,还有那家向全球销售饮料,销往的国家甚至比联合国会员国都多的可口可乐公司—当这4家产品各异、性质完全不同、地理位置迥异、从事不同行业的公司达成共识时,人与水的关系应该做出根本性的改变。他们不仅意见一致,也改变了用水方式,这种转变发人深省。
  在过去的10年里,公司已然发觉,水既平常得令人轻视,又能够大有作为,本身就是商机。没有人比沃伦·巴菲特更能审时度势,他意识到,水的前景在发生巨变。2009年股神巴菲特的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成为纳尔科公司最大的股东。纳尔科是负责供水和处理污水,并生产供水设备的公司,目前拥有12 000名员工,收益达40亿美元,但并没有多大知名度。
  有时,在整个商界悄然兴起的节水意识令人觉得这种努力滑稽可笑,而非发人深省。李维斯公司十几年来一直在忧虑用水。20世纪90年代起,为了减少污染,李维斯想尽办法让全球范围内的外包牛仔裤生产厂家处理污水。2009年,李维斯煞费苦心地发起了涉及生产单品所用水的“生命周期分析”活动,即分析一条男式501中码石磨蓝牛仔裤的用水情况。李维斯打算跟踪一条蓝色牛仔裤在整个生产和穿旧过程中的用水量。李维斯如今只负责设计和销售牛仔裤,所有缝制工序都外包,它发现一条蓝色牛仔裤从生产到穿旧用水量居然高达919加仑。李维斯将450加仑(49%)水归为种植生产一条牛仔裤所需的2.2磅棉花用的水量。又将416加仑水(45%)算到购买棉花后清洗所用的水量,最后剩下的53加仑水(6%)才是制作牛仔裤用掉的水量。李维斯按照最低标准做出假设,一条牛仔裤只能穿两年(洗104次),否则顾客会承担很大的用水负担。从本次活动中,公司得出了重要的节水观点:如果消费者用更节水的侧开门式洗衣机,不用顶开式洗衣机,牛仔裤费的水会少些。
  此种用水分析确实很新奇,难免有人会觉得好玩,甚至蠢蠢欲动。从未有人过问我们对水的反思和种种用水习惯。有时,相当合乎情理的问题会引出滑稽可笑的答案;而有时,看似愚蠢的问题却会带来意外的变革。
  游轮简直是令人心驰神往的用水实验室,因为它漂浮在一望无垠的海上,供水务必要充足,或者在港口加满饮用水,或用燃料启动船上的脱盐和净化系统供水。每冲一次马桶,每喝一杯咖啡,每洗一次澡,甚至连冻一块冰所用的水都得订购、报账。人们格外钟情游轮,对其最直观的印象是餐饮,而没有什么能比船上令人垂涎欲滴的自助餐更吸引人。吃的、喝的,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每天供应时长达14小时。可是,谁会了解,游轮上的自助餐,实际需要天天用数吨冰块保鲜。为造冰块,游轮上必须生产水或载着水,制冰员还得不停制冰,先摆出制冰台,然后装满水,而融化的冰水必须排入游轮的污水处理系统,水经处理净化后最后引回大海。
  2008年,皇家加勒比游轮公司下属的精致游轮公司餐饮部副总裁雅克·范·施塔登向公司建议,用冰凉的河石代替为自助餐保鲜的冰块。范·施塔登刚从拉斯韦加斯来精致游轮公司任职,他认为,除了省水,河石更美观。这个创意的确很前卫,很有品位,用独特的河石而非平淡无奇的白色冰块保鲜。
  “当时燃料价格超高,”精致游轮餐饮部主管斯科特·斯滕罗德说,“当雅克和我商量时,我们就知道这会节约许多能源。我们当即在一艘游轮上试行,而且顿时明白,河石的保鲜能力不比冰块逊色,还更受欢迎,因为看着很养眼。”
  事实上,试验表明,光滑的黑色河石给食物保鲜的时间的确比冰块长。现在,精致游轮公司旗下的9艘巨型游轮上的三餐自助餐台上,河石已取代了冰块。每艘游轮上备有两套重达1 500磅的河石,一套洗净后接受冷处理,而另一套摆在自助餐台上供食物保鲜。相比与水,石头更易于净化。厨房的员工从餐台撤下石块,放在纸盘上,再用标准的洗碗机清洗。另一套石块在冷藏室接受冷处理,冷藏室在下层甲板,已投入使用,用车推出来,再用于食物保鲜,与制冰的过程一样。
  以前,每艘精致公司的游轮每天要制造7 500磅重的冰块来够维持一个自助餐台。所以,9艘游轮,每艘每年可以节约270万磅的冰,而制这些冰要耗用33万加仑水,先冷冻,再经处理,最后引入大海。
  换个角度来看,在每周用水超过100万加仑的游轮上,以石头代替冰给食物保鲜确实是小事一桩。可是结果竟然为每位乘客节约了2加仑水,这绝不是小事。
  另外,这当然也是灵感的闪现。皇家加勒比公司也废除了曾经一整套的用水方案,既降低了成本,同时又保护了环境,还提升了公司全力打造的乘船体验。“我们能够在每艘游轮上,完全关掉一台制冰机。”斯滕罗德激动地说,“实际上,我们给机器贴了标识,上面写着‘停用’。在断路器处就关了电源。”当然,在游轮上,用一丁点儿电都得需燃料来发电,所以,关掉一天24小时不停运转的制冰机,不仅节约了燃料,也减少了重工业污染物的排放,看看,细节真不可小觑。
  还有,以石代冰的创意还准确地定位了全新的用水文化所要求的理念。它不仅包括我们应如何节约用水,还包括应将水用在何处?而水转而也会激发我们用水的创造力。
  第九章  重新为水定价
  斯密在1776年出版了《国富论》,当时取用水远比今天费事。由此,他的深刻见解在今天更为真实可信。收集杯托上或你的货车里喝了一半的瓶装水,看看你能用它们换得什么。水没有交换价值,最初喝这瓶水的人会扔掉喝剩的瓶装水,它们最好的归宿是倒入狗盆。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瓶装水却是人人乐于花钱买的唯一首选。
  并非人人都梦想拥有自己的自来水厂,鲍勃·艾克尔巴格也不例外。他的故乡小镇宾夕法尼亚州的埃姆伦顿,供水设备陈旧,还渗水,简直一团糟,出于强烈的公民责任感,为了节水,他坚持买下了当地的水厂。
  22岁时,艾克尔巴格受雇于埃姆伦顿自来水公司,成为唯一的员工。两年后,因为看不惯公司5位年长的股东不愿意出小钱更换苟延残喘的供水设备,艾克尔巴格向他们摊牌,自己要么辞职走人,要么买下公司。
  于是,艾克尔巴格和妻子贝弗利在1962年有了自己的自来水公司,包括水处理厂、蓄水槽、水泵、地下管道和水表。像小镇的诊所医生一样,他们经营公司的宗旨是:随时服务。鲍勃负责抽水和输水,贝弗利负责收水费。
  当初购买埃姆伦顿自来水公司时,鲍勃风华正茂,充满干劲,而30年后卖掉公司时,他都快退休了。“我们公司最长的断供时间是16小时,”他说,“我们从没让用户断水超过一夜。”
  他们在1962年接管公司时,平均每户每月交2.4美元的水费。“当时,我们的月收入是960美元。”艾克尔巴格说。
  买下公司时,艾克尔巴格留下了公司上溯到1876年建立时的所有资料,所以他了解到,公司在1912年首次安装了一个水过滤器,当时平均每户交1.97美元水费。
  在1912~1962年的半个世纪里,埃姆伦顿的水费共涨了43美分,平均一年都不到1美分。其实,在1912年,每月交1.97美元是一大笔钱。换算一下,1912年的1.97美元相当于现在的43美元还多,1912年的水费都比如今的水费高25%。
  回顾1912的供水情况,当时埃姆伦顿爆发了流感,公司只好安装了过滤设备。居民为了喝到不会传染疾病的水,每月掏1.97美元的水费,还是很划算。
  而在1962年,公司留给艾克尔巴格的过滤设备“还是1912年安装的”。镇上80%的净水在通过输水管道时都漏掉了,还有水泵,艾克尔巴格还记忆犹新:“都不是蒸汽水泵,比蒸汽水泵还原始,都是转动带、副轴、滑轮之类的东西。”
  接手公司的头几年,仅为筹钱购买新水泵、安装水管,艾克尔巴格曾说动父母将他们的农场抵押了3次。
  为了批准涨水费,他只身前往宾夕法尼亚州公共设施委员会求助。“我给设在哈里斯堡的公共设施委员会写信申请涨水费,”艾克尔巴格回忆,“我有可信的数据,有关开支、收入。我还向他们求助,我们需要很多资金。写了信后,他们要和我面谈,我就把资料装进公文包,直接就去了”—向东220英里—“我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本州管理水费的头头谈了谈,还让他了解到,为了改善供水我们所做的努力,以及我们的责任。
  “我要求每月收取3.2美元水费”,上涨80美分。还好,他匆匆看过所有的资料和数据后,对我说,‘还得再涨5美分,收3.2美元的水费,你会撑不下去的。’他批准的水费比我们要求的还高些。”
  因此,埃姆伦顿1963年的水费从每月的2.4美元涨到了3.25美元,涨幅为35%,真是一次飞跃。
  可是,即使水费每月涨到3.25美元,还是只及50年前的一半。相比较而言,1963年的水费还是很低。当时的美国人每月买酒喝都要花7.5美元。埃姆伦顿当年装了电话的家庭,每月要掏5.65美元的话费。因此,80美分真是一次飞涨,不过,每月3.25美元的水费还算不上负担,还是很合算。
  尽管如此,这并不代表埃姆伦顿的居民能接受。“当时,我不亚于掀起了一次水费革命,”艾克尔巴格现在说起来也很激动,“人们对我很不满。”
  即使在1963年就拥有了自来水公司的小镇,即使水处理厂就在里弗街的繁华区,仍然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市民对供水情况不甚了解,或者不知道要花钱来维持供水系统;二是只要每月的水费稍有上涨,不是招致怨恨,就是遭人诟病。
  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水费已5年未涨,最近由于供水设备的贷款利息率上涨,又偏逢经济滑坡时期,水费急需上调。在2009~2010年间数月的听证和讨论期间,市民们都甚为不满。
  “我们诚心实意地交水费,到头来,却没有好结果。”一个女人愤愤不平,显然是不了解自来水系统的实情,才对提议的17.5%的涨幅大为恼火。
  “我们掏的还是高价水费呢。”另一个女人接过话茬,她拥有两栋公寓大楼。
  在最终批准水费上涨前,印第安纳波利斯所谓的“高价”水费,即每月用7 000加仑水的居民交25.5美元水费。最后,印第安纳波利斯政府批准涨12%,即每月涨3美元,因此印第安纳波利斯的水费涨到28.5美元,仍低于国家标准的20%。
  2010年,加利福尼亚州埃尔多拉多县的水资源管理局在10年中首次提出涨水费,提高35%,即从每月23.75美元涨到32.07美元,相当于平均每户每月用1 000加仑水。埃尔特拉多县的灌溉管理局有4.2万稳定供水户,它收到了4 500封信抗议水费涨价。
  经过几个月的协调后,水资源管理局决定将涨幅减至18%,即每月上调4.25美元,而非8.3美元。埃尔特拉多的管理委员会主席致函给《萨克拉门托蜜蜂报》,解释他与其同事在尽力弥补前任委员遗留下来的数年来对城市管道和抽水站的工作失误,同时也对“因涨水费所造成的人心惶惶”致歉。
  2010年2月,为加速改换全市的供水总管,华盛顿的市政会议批准水费涨价。17% 的涨幅居然能让国家首都更换服务了100多年的供水总管。若按以前的水费,得用300年才能更换完全市的总水管。
  人们对水和金钱的态度,还普遍夹杂着水文化和用水危机的影响。澳大利亚面临着因降雨完全改变而引起的潜在永久性水荒,当地官员仅仅因为提议提高水费,或确实涨了水费,而纷纷下台。
  身为供水公司首席执行官吉姆·吉尔领导珀斯和公司渡过了用水危机,他也无可奈何地说:“像我们这样的供水公司,供的水都太廉价,人们当然希望能长此以往,而我们只是太敬业了。”
  他的继任者苏·墨菲一语道破了全世界供水公司首席执行官的心结:“我们根本不是在收用水的费用,只是在收取抽水费、存储费,以及人工费。”她和同事们都赞同,水恰恰体现了经济学术语“价格刚性”:水费再涨,人们也不会改变用水习惯。
  当然无人提议将水费翻倍,不过,要是将日常交的水费从每月35美元涨到350美元,富豪也会节约用水。
  其实,正是未涉足供水行业的有识之士开始质疑人们的成见,即水费与一切费用无关,可是无济于事,水费只好维持低廉的原状。罗宾·麦克劳德是南澳洲(日渐枯竭的墨累–达令流域经过该洲)负责水资源保障的专员,她一开始是历史老师,后来通过在与环境相关的私企工作,接触到了水资源行业。她研究了澳大利亚因缺水引起的种种冲突,包括城市与农民之间抢夺用水,商业化的菜农与为浇干枯的城郊草坪的市民争夺灌溉用水,她得出结论:“水其实与经济息息相关。而且,水费太低了。”
  换言之,人们丝毫不在意用水量和用水习惯,因为不论对大规模用水灌溉农场的农民,抑或加满自家游泳池享受的富豪来说,水的价格是零,或接近于零,因此用多少水无关痛痒,或者说,水本身的生产力无关紧要。
  水普遍廉价的文化氛围,同时也意味着全世界的供水系统几乎都未收够维持其生存的水的价值,不管在缺水的德里,还是在用水充裕的华盛顿。随着时间的推移,供水系统的运营每况愈下,不仅损害了民众对供水系统的信任,也激起民众对提高水费的强烈反对,其实,提高水费的确有益于解决用水问题。
  实际上,这也许是水对人最后的讥讽:保持水价免费或接近免费,最终会令人们无权用水,而人们印象中寻常而免费的水会因得不到足够的维护资金而断流。
  在人们心目中,理想的供水机构会尽职尽责地为所有人供水,包括用水受到限制的人,但最终会以缺乏供水资金收场,全世界的所有国家,无论贫富,在这一点上无一幸免。
  所以,免费用水只会让人付出代价,而且,代价惨重。
  后记
  本书不是关于探讨城市如何更妥善地管理供水系统,或关于教会农民怎样提高灌溉效率的必备书。本书不是呼吁采取紧急用水行动的宣传手册,也不是关于未来供水状况的警世恒言。它也不是讲述加利福尼亚州即将分崩离析的供水系统的说明书,也不是涉及如何挽救崩溃的供水系统或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指南,因为已有很多有关上述主题的论著。
  撰写解决用水问题的书,其实是一个挑战,任何一则因水发生的事件都值得写一本书。其实,有一部名叫《水的综述》(Water:A Comprehensive Treatise)的百科全书,于1972年首次出版。这部书由英国科学家菲利克斯·弗兰克斯构思编撰,1974年4月出版的《科学》期刊在对前三卷的综述中将水称为 “最难以捉摸、最平常的液体” 。这套有关水的百科全书一共7卷,共3 896页,而且还专门讲述了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要是没有编者的呕心沥血,就不会有如此详尽的关于水的百科全书。
  水的一切—如何用水,如何与他人共享水资源,以及如何重新看待水—即将发生变化。由此,当务之急是理解用水危机,构想水资源的未来,以及搞清用水危机何以紧迫的原因。因此,仅探讨人与水的关系是本书的主题。
  我们的用水问题真实存在。人人必须改变用水习惯,而且,如果意识到种种用水问题,不是将其视为洪水猛兽,而是创造性地、有远见地去大力改变,将会皆大欢喜。我们探讨的是变幻莫测的水,因此,改变在所难免。可我们所能选择的是用水时间、用水习惯,以及缺水时的恐慌。
  本书尽力将人们从对水的忽视而非无知中挽救过来。我们不厌其烦地大谈我们与技术、宠物、继子、体重、饮食、药品以及与疾病的关系,却闭口不提水资源、水对我们的重要性、水的意义以及价值。即使书架上摞满关于水的书籍,也可能并非是水的专著。但是,水却是本书明确的主题,它实至名归。
  我们急需对水重新思考。或者,说得实际一些,需要从新的高度去思考水。大多数人并未思考过水。但是,随着用水问题日益告急,我们需要了解水的基本知识,还需要理论指导我们思考水的命运,因为,水的命运也是人的命运。
  诚然,我们刚刚步入水的新时代,这个时代要求我们应理性用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处于用水更为平等的时代的起点,在这个时代,没有人会只因为种种用水短缺而撒手人寰。现在,公用事业部门的官员们不应再为不把为民众供应干净水列为头等大事找借口。而且,在这个理性用水的时代,供水应该更方便,水费应该更便宜,即使在自然环境恶劣的地区也应如此。同时,供水官员应尽量不因未能保证民众基本用水而找借口。
  而对于已经享受过用水充裕的地区,在这个新时代,我们的生活未必会因用水紧缺或用水限制而“枯竭”。正好相反:合理用水也许会令我们发现种种未被利用的水源,那么,就从我们视如草芥的污水做起吧。
  总而言之,最大的用水问题还是对水的一无所知和盲目崇拜。正是这种对水的认知,无论是在澳大利亚的图文巴,还是印度的瓦桑特坤贫民窟,终将决定我们是否会解决用水问题。除了对水的态度,几乎没有其他解决用水问题的拦路虎,少有例外。
  对水的错误认知,也是参议员艾伦·斯佩克特宣称他对美国的自来水缺乏信心的原因,也是为何iPhone手机要推出软件,跟踪记录用户每天喝水情况的原因。若要迈入理性用水时代,就得放下对用水神话时代的眷恋。
  我们没有正视水,这已严重阻碍了我们有效解决用水问题。米高梅度假集团的酒店管理层曾不顾一切要为拉斯韦加斯的阿丽雅赌场酒店设计淋浴花洒,而如今他们决定改造酒店的管道系统:在4 004间客房中,安装省水马桶。高级副总裁辛迪·奥尔特加力排众议,坚持安装双冲马桶,即一个按钮冲小便,另一个冲大便。在整个欧洲、亚洲和澳大利亚,双冲马桶很平常,按钮设计得很精巧、方便,小按钮用水少(1加仑),大按钮用水多(1.6加仑)。一旦用了双冲马桶,普通马桶就太原始了,是在浪费水。
  然而,双冲马桶在美国很少见,是新生事物。虽然拉斯韦加斯用水紧缺,可没有一家大酒店安装双冲马桶。就奥尔特加双手赞成安装双冲马桶。
  安装新马桶引发的争论与当初换淋浴花洒一样激烈,她无可奈何地说。“我们先给带卫生间的办公室安装了,想看看效果怎么样。”但是,人们还是对这种马桶是否很难冲干净议论纷纷,奥尔特加接着说,还会担心客人是否“愿意接受住在豪华酒店只有一个马桶的待遇,心里会不会舒服”。还有一些人觉得,客人是否能分清按钮。“他们会按错按钮吗?会按两三次吗?”
  最后,他们安装了单冲、低流量的马桶,每冲一次用1.5加仑水。“至于客人能否接受双冲马桶,我们无从得知,”奥尔特加遗憾地说,“这是在2005年做的决定。”
  极有可能,客人们一晚只住一间客房就要掏400美元,而客房里除了一个操控房间里窗帘和灯的触屏遥控器,还配有一个有20个按键的电视遥控器,还有游客们随身携带的iPhone或黑莓手机,客人很有可能搞不清按哪个按钮冲马桶?
  气温63华氏度,天空湛蓝,阳光明媚,山里的空气透着春天的清新,夜晚依然很凉,而白天会慢慢暖和。我能依稀听见远处瀑布的水流声。
  只消走几百步,就穿过了小树林,眼前是一个峡谷,不大,却很美,波科诺山脉的小布什基尔河将它分开,波科诺山脉在我居住的费城以北100英里处(在纽约市以西100英里处)。河宽不过五六步,水流很急,顺着山坡往下冲时,会在山间的人行步道沿路,形成5挂小瀑布。树叶一落进水里,就冲进了上峡谷瀑布,四五分钟的工夫,又冲出了下峡谷瀑布。
  河水周围是木制的走道,恰好将瀑布围了起来。河上有几座小桥,你能站在高出河水2英尺的桥上,俯视3挂瀑布的源头,真是观景的佳处。
  河面上树影斑驳,河水透着深蜜色。俯视瀑布,流水没有受到一丝阻碍,一直舒畅地向下流淌。可是突然水流冲过悬崖,激撞出白色的水花,溅起的水雾约有100英尺高,水雾落入水潭,又重新聚拢,静静流入小布什基尔河。
  在这里,你近水,临河,观瀑布。
  走到瀑布的源头,站在一挂6英尺高的瀑布上方的桥上,能闻到底下流水的气味,散发着树林的气息,脚下袭来阵阵沁凉。那是湍急的河水和飞落的瀑布带来的风。我深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吸入了一丝大山、阳光和溪水的清香。
  徜徉在水间,心旷神怡。有水做伴,不知世间忧伤为何物。走近欢快而清澈的山溪,会不由得微笑,身心都得到放松。泡在水中固然舒坦,不管是洗澡、游泳,还是在海边冲浪,但是,临水也一样惬意。
  站在小布什基尔河边,望着它越过悬崖,变成瀑布,我猛然明白了现代人对水轻视却苦恼的情结,即刷牙时为何不关水龙头的原因。答案很简单。我们钟情于流水,即使是流入卫生间白瓷水槽里的自来水,也一样喜欢。
  走在瀑布上方的桥上,会看到河水渐渐变宽,清澈见底。河中间有块平坦的大石,比单人床略大。我跳了上去,躺下,闭上眼睛。沐浴着正午的阳光,干爽而温暖,我一下就投入了水的怀抱。四周全是水声:汩汩声,哗哗声,啪啪声,潺潺声。表达流水声的词竟然多过形容水的词语。
  布什基尔瀑布近旁,树林深处,清静得没有一丝凡尘的迹象。没有手机信号,没有垃圾,没有密密的电线,没有林立的高楼,只有林中小径,吹过树林的风吟和水声。我豁然明白,即使是独自穿越大洲的探险家,也很难如此亲近感受此般灵动的流水。
  水令人愉悦。水也妙趣横生。我们对水的感知,与水的关系,皆出于本性。凡是给9个月大的宝宝洗过澡的人—当然回报是溅一身水—都懂得,将水撩到孩子身上时,孩子那种纯粹的激动与生俱来。爱水乃天性。
  虽然,我们不是很清楚,水如何运送给我们,花了多少费用,又或如何保护水,但是,我们爱水。人人都对水颇有好感,甚至有占有感。因为家里厨房流的水,当然是我的水。
  论及重新认识水,真正欣赏水,并按规定反思平日的用水习惯,心中会涌起对水的爱恋,那种珍惜才是万幸的对水的回报。
  气候变化是否由人类的行为引起,交易系统是否能控制气候变化,但是,从公众的热议来看,很难再让人对空气,或者对极地冰盖心生爱意。人们津津乐道北极熊的原因也在此。
  金融系统需要对经济体制进行改革,全球经济的稳步发展也有赖于此,更不用说保证人人工作稳定了,但是,银行业却很不景气,而且很少有人对此未雨绸缪。
  我们都亲历过口渴难耐时喝一杯水解渴的痛快。我们都见过干枯的草坪,也见过有水滋润的青翠茂盛的草坪。我们都感受过,整个夏天连独木舟都承载不起的河流如何让人心痛,也感受过站在瀑布下品味水的磅礴气势是如何令人震撼。我们的确太缺水了,无论是身体、社会、还是情感,无一例外。
  当你思考种种水性多么诱人—威力,灵动,可塑性,流动方式,艺术魅力,还是纯粹的日常使用—你会惊觉,水的个性其实就是人的个性。在广义上讲,水的精神与人的精神同根同源。
  很多人类文明都因无法了解或管理水而陨落。而对于水,我们比先辈们更游刃有余,因为我们有能力认识水,还能理性用水。水的一切即将发生改变,但是水不会变。而我们的命运—生活质量、社会的繁荣发展、人类的性格,取决于我们如何对待水。而水本身还会美好如初。水永远会湿润柔软,活力无限。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水的复仇
第二章  水资源的秘密
第三章  拉斯韦加斯:以水为荣的城市
第四章  现代城市断水后
第五章  水,被掩盖的经济价值
第六章  水需要多干净才行?
第七章  对供水系统的依赖
第八章  印度:崇拜水,却不尊重水
第九章  重新为水定价
第十章  水的命运
后记
致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