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一群年轻的美学研究者心血的《万点碧莲上玉空》几经修改,现在就要付梓出版了。本来是想任其自然面目与读者诸君见面的,但是朋友们觉得作为本书主要主持者,这样做也未免太草率了些。我做事的态度一向是认真的。如果因为偷懒没有在这本书稿前面留下几句“口水话”而落下了做事不踏实、不负责任之类的骂名,岂不做了冤大头了?于是决心在这里写上几句,给它戴个“帽子”。
组织我们的美学研究生写这本书,起码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
一个考虑是要为完成当初设计“大桂林旅游审美书系”的一个愿望。早在1990年代初,那时的我正如现在我带的研究生们,二十六七岁的年纪,和一帮生活、工作在大桂林的兄弟们一道,在我的导师袁鼎生和伍纯道老师带领和指导下,到大桂林各地去亲身游历一番,实际也就是进行一种自然山水景观生态的“田野调查”,然后写下了大量旅游审美小文,结集出版了《珠环贝绕大桂林》、《美在都庞越城间》、《天地有大美》、《一条流美的河》、《百里玉带缀灵珠》,加上袁鼎生老师独著的《簪山带水美相依》、《天下第一美山水》、《美海观澜》,遂成“大桂林旅游审美书系”。但是,“书系”除了上述著作,还列了一本《万点碧莲上玉空》的,还迟迟没有安排人员撰写。这回组织写作这本书算是了却了这个心愿。
一个考虑是要给吾师伍纯道先生一个“为了忘却的纪念”了。伍纯道先生生前曾在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做过教授,后来担任美术学院院长,是广西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他的书法享誉东南亚,尤其在日本颇负盛名。在广西师大中文系求学期间,他既教过我书法,也教过我现当代文学之戏剧文学。两门课伍先生都给了我优秀。受他的影响,我也曾练过一段时间的书法,终因毅力不够而没有坚持下来。现在每念及于此总觉得愧对老师当年手把手的教习。我知道,当年伍老师是希望和袁老师共同努力早日把书系各书出齐的。为了身在桂林市的我们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大桂林审美观赏美文,他曾资助书系骨干作者我和宁永春到各县景点实地考察,虽然因为我们自己的“小器”和“不好意思”,总共只要了一千块钱,但是我深知这里面寄予着他的厚望。我永远不会忘记和伍老师象鼻山下合影留念的情景,那是1993年3月的一天,我们和伍老师在象鼻旁拍了一张宝贵的合影,刊在当时的《桂林图片报》上。没想到5月13日伍老师就离我们而去了。伍老师是看不到书系的每本书出齐了,但是我觉得我们不能打马虎眼,今天我们组织写作这本书也是想告慰伍老师的在天之灵。
一个考虑是要让我们的美学研究生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在实践中检验所学美学理论知识和锻炼审美欣赏评判能力。我们的研究生在学校接受了系统、完整的美学学科理论教育,尤其是新鲜的生态美学理论教育,也有过广泛的文艺审美经验,但是还不敢肯定他们是否已经具有了一双“审美的眼睛”,到了“是骡子是马拉出去溜溜”的时候了。因此,作为美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一项改革举措,也是一次试点,我们决定带领2007级的7位同学到桂林阳朔进行生态景观的“田野考察”。2009年国庆长假期间,除一位同学有特殊原因外,我和蒋新平老师带领胡牧、许莹莹、方焓、何军斌、彭建伟、曾燕6位同学风尘仆仆到了阳朔,尽享了阳朔的生态美大餐。这里所辑录的赏美、品美、审美、鉴美、评美、析美文章,就是大家用所学理论分析、解释阳朔整体、自然、人文、农业生态审美景观的一种尝试。
有道是“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堪称甲桂林”,阳朔的美景数不胜数。以县城为中心,阳朔的生态景观网络起码由五条风景线交织而成:一是西街风景线,主要是西街上各种颇具特色的酒吧、餐厅、商铺、宾馆等等组合成的西街风情,也包括新西街头的阳朔公园;二是漓江风景线,逆江而上有龙头山、拇指山、金子山、螺狮山、美女峰、骆驼过江、玉兔饮水等景点,顺江而下有碧莲峰、鳌鱼洲、书童山、印象刘三姐等景点;三是阳荔公路风景线,有图腾古道、蝴蝶泉、鉴山寺、大榕树、穿岩古渡、聚龙潭、月亮山等等景点;四是田家河遇龙河风景线,有骆驼过河、老鼠爬山、美女怀胎、美公钓鱼、观音拜佛、罗汉晒肚、金龟探头、雄狮摆尾、金鸡下蛋等等;五是桂阳公路风景线,有世外桃源以及葡萄园、金桔园、柚子园等生态农业观光带。因为我们的“田野考察”时间有限,我们这本书中所赏析到的阳朔美景也是十分有限的,但作者们的描述和分析从整体到每条风景线上的美景大致都有所涉及和反映,只是多寡、深浅不一而已,所以虽不可一睹全豹,但还是可以“借一斑而窥全豹”了。
虽然学生毕竟是学生,况且我们老师的水平也有限,我们不能完美地做到传神再现出阳朔生态景观的美质美态。但是,呈现在这里的一篇篇短文是学生们在我的“耳提面命”甚至“呵斥”下至少“三易其稿”,且又让我从头到尾进行了显微镜式的审查、检视并动过一些“手术”了的,一些篇目甚至已经在我的“刀削斧劈”下变得“面目全非”了。所以我敢说,我们的学生尽力了,我们老师也尽力了。我进而相信读者诸君阅读本书,不仅能够感觉到我们考虑的三个目的都达到了,对阳朔的生态美也有了一个大致相符的描画,而且还能在每个作者的行文中时不时感受到某种实感、真情、灵性、机巧和聪慧。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