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死一步之遥
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图书馆配书)
  • 配送范围:
    全国(除港澳台地区)
  • ISBN:
    9787539643472
  • 作      者:
    张芬之著
  • 出 版 社 :
    安徽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张芬之,男,1945年农历七月二十七日生,安徽省灵璧县下楼镇小圩村人。自幼丧父,靠艰苦的自学和坚韧不拔的努力,走上了辉煌的新闻之路。
    1966年,张芬之中专毕业参加工作,1968年3月投笔从戎。曾任北京军区空军政治部宣传部新闻宣传科科长、北京空军某师政治部副主任。1985年,靠40万字的作品毛遂自荐,转业进入首都新闻界,任《中国报刊报》常务副总编辑。《新闻出版报》改为《中国新闻出版报》后,任副总编辑、总编辑。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3年春,人中共中央党校地厅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同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获第二届韬奋新闻奖提名奖,同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997年被评为高级编辑。
    张芬之从事新闻宣传工作40年来,写作并发表了消息、通讯、言论、杂文、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1000余篇,先后获得6次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曾连续15年担任中国新闻奖评委,连续8年担任国家高级新闻职称评选委员会委员。曾被中国传媒大学聘为兼职博士生导师。2006年7月退休后,分别被聘为《中国文艺家》杂志、《百姓生活》杂志主编和执行主编,现为北京时代华语图书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1989年以来先后出版了《笔耕路》、《信息录》、《拾萃集》、《报苑随笔》、《人生是杯苦酒》、《伏案拾萃》、《敬业走笔》、《文海拾贝》、《爱的心语》等9本新闻及其他文学专著,是一位自强不息、忠诚勤勉、与人为善、立志成才的专业新闻出版工作者。
展开
内容介绍
    《生死一步之遥》以饱含激情的文字、活泼清新的笔触,吐真言、诉真情、讲真话,不只是详细记录了他成长成才的足迹,而且全面展示了他在新闻与文学写作中多方面的才能,尤其是《生死一步之遥》中洋溢着逆境奋发、刻苦自学、风雨前行的信心与志气,包括他对人生境遇和做人做官的种种思考,通篇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给了人们许多联想和启迪,值得后人阅读与借鉴。
展开
精彩书摘
    人生如梦
    闲来无事,常常暗自思忖,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出身贫寒,又没有上过大学,靠什么能耐走上新闻之路,有什么机缘达到今天的位置呢?说实话,每当思考这样的问题,还真有些茫茫然,似乎三言两语也说不清。但是,仔细回味一下辛酸的过去,回头认真数一数已经走过的脚印,我总要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作答:人生如梦,事在人为。
    人生的路是漫长的,在这条充满坎坷、充满希望的人生之旅上,每一个人都要留下自己的足迹,都要写出自己的答卷。纵观古今历史长卷,依我看,凡是能够有所作为,在人世间和历史上留下一些印记、产生一点“响动”的人物,大都是出身贫寒而又奋发向上、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人。明太祖朱元璋官居“朝廷”,幼年时曾提篮要饭;汉朝大将韩信,出身低微,也曾甘受胯下之辱。即便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贺龙、许世友这些现代的伟大人物,年轻时也不过是穷学生、小铁匠,有的甚至是靠“两把菜刀”、“一根棍棒”杀富济贫起家,最终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当然,也有一些人曾经轰轰烈烈、不可一世,但结局却不妙,比如“四人帮”之流。人生中如此意想不到的大跨度跳跃,真可谓干奇百怪,屡见不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是谜,人生如梦。试想,大干世界,芸芸众生,有谁能在“世外桃源”平平安安,了此一生呢?
    我是贫农的儿子,自幼丧父,青年时丧母,20岁之前,可以说饱尝了人间的苦难。我常想,一个人从娘胎里哇的一声降落人间,完全没有什么两样,但为什么长大以后,就会有不同的人生追求及千姿百态的结局和差别呢?出身和家境不同,固然会起一定的作用,但真正起关键作用、起根本作用的还是内因,还是自己。
    毛泽东同志说过,穷则思变。几十年的生活实践证明,此话千真万确。假如我的家庭很富足,生活很快乐,少年时也许就不会发愤图强,当然也就不会有今天。正因为小时候穷得连一顿饱饭都吃不上,连一双袜子都买不起,我幼小的心灵里才萌发出寒窗苦读、出人头地的志向。刚懂事时,总觉得农村太穷,农民太苦,总得想个法子改变现状,总得学点本事跳出“农门苦海”。于是,我常听爷爷讲故事,并把古人头悬梁、锥刺股的事儿默默记在心里,也曾模仿着古人的样子在月光下看书识字。记得八九岁时,我已能粗读一些古书,到了十一二岁,便能高声吟唱《花木兰从军》和《杨宗英下山》。那甜甜的嗓音、清脆的口齿,引得老少爷们连连叫好。此情此景,至今想来还活灵活现,历历在目。
    或许得益于小时候会唱古书、会编故事,所以从上小学时起,我对语文和作文就格外感兴趣。到了初中和中专,作文一直是我的强项,我的习作经常被老师用红笔整段整段地圈画,也经常被当成范文在班里阅读。这无形中助长了我靠笔头跳出农门的欲望,也无形中促使我从30年前就斗胆给报纸、电台投稿。后来,长大了,更懂事了,加之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尽管当时我已经中专毕业参加了工作,仍义无反顾地投笔从戎,或者说从那时候起这辈子就要靠笔杆子吃饭、靠笔杆子升迁的志向已经定型。现在看来,20多年前迈出的这一步如同做梦,但却十分重要,它成为我人生中的一次重大转折。在沸腾的军营里,可以学习的东西很多,可供采写的东西也很多,如鸟放飞,如鱼得水,我感到从未有过的机遇来临了,并决心通过自己的努力,把梦想变为现实。
    当兵的时候,我已经结婚,不久又有了孩子,夫妻别离的痛苦、家庭琐事的拖累,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着我那颗年轻的心,时常给我带来愁苦和忧伤。然而,立志在军营学习、成才的我,顾不上更多的儿女情长,顾不上军营训练的劳苦,天天抓紧一切空闲读书看报,天天在琢磨着写稿子,结果当兵不满两个月,便在《解放军报》发表了署名文章,在《人民日报》打破了零的纪录。记得1969年,我在警卫连当班长。晚上,我身背冲锋枪步行十几里地查哨归来,已是夜里一两点钟了,但坐在值班室里看了《北京日报》发表的长篇通讯,感动之余,奋笔疾书,等到黎明时分,一篇题为《学习王国福争当万年劳》的言论投入了信箱。还有一次,指导员马文祥利用营房前的苹果树给我们讲哲学,我听得有滋有味,课下,立即提笔写了篇小故事《苹果树旁讲哲学》寄给了《解放军报》。不久,以上两篇稿件变成铅字,为我注入了奋发进取的无穷的力量。
    有播种,就有收获;有恒心,就有成果。20多年来,我这个从未学过新闻专业、从未上过大学的穷苦人家的孩子,终于靠着脚踏实地的努力,先后在报刊、电台发表了干余篇各种文体的作品,先后在部队和报社担任新闻宣传科科长和副总编辑。199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1993年被批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1990年至今,已先后结集出版了《笔耕路》、《信息录》和《拾萃集》三本书,发行量均在6000册以上。至于获奖的作品,多年来几乎连年榜上有名。回想起来,我的成长、转业的经历,简直如同一场梦。然而,正是这种铭心刻骨的实践告诉了一个我永远难忘的道理:人生如梦又不是梦,只要立志进取,奋力前行,必将好梦成真,终成正果。
    我不是一个爱做梦的人,而是靠自己的艰苦奋斗把梦境一幕幕变成现实。回首往事,我对今生的事业追求相当满意,充满自信。但人世间的悲苦冷暖,我毕竟已品尝了近半个世纪,好像对什么都看透了,看淡了。我承认,今天的我,与20年或40年前相比,无论从哪方面比都判若两人。我仍然留有对事业的执著,留有对亲友和同人的赤诚,但却少了儿时的梦境,少了青年时的顽强与勇敢,更少了对官位、对金钱的希冀与拼争。或许是“船到码头车到站”,或许是历经坎坷心已寒,也或许是对人生掰开揉碎看得太透彻、太清楚了,以至于失去了往日那种拼搏向上的心劲与志气。这乃是肉体凡胎的过错,愿人们既像我,又不要像我。
    ……
展开
目录
序言  岁寒历尽自清芬
前言
第一辑  亲情殷殷
4·16,一个刻骨铭心的日-子
母亲
我们家的巧事
看老郝
友情
恩情
虚惊
难忘啊!三明
清明,又到祭祖扫墓时
照相
祝辞
饱含痛惜悼聚民
情满楼坪
穆老的生日
思绪拥抱故乡
难舍的乡音

第二辑  人生悟语
生死一步之遥
人生是杯苦酒
官位是一把椅子
人生如梦
贵在相依相知
与人为善
创造宽松和谐的生存环境
不要自己折腾自己
人生不是储蓄
忠诚勤勉顺其自然
看到草枯看到花红
疙瘩宜解不宜结
读书,生命的源泉
健康,人生最大的幸福
书的希冀与烦恼
做人与做官
再谈做人与做官
少一点虚伪,多一点潇洒
从电话本看人生
家庭需要珍惜
健康是金平安是福
关于哭的联想
面对困境微笑活着
莫当快嘴
要善于“管住”自己

第三辑  多彩人生
人贵有志——我的新闻之路
为了不可忘却的纪念——《报纸登什么不登什么应当由报社自己决
定》一文发表的前前后后
博学·勤奋·泼辣——《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金凤印象记之一
刚直不阿真理在胸——《人民日报》高级记者金凤印象记之二
报刊界有一位“拼命三郎”——《演讲与口才》杂志主编邵守义素描
实干·善思·求新——与《经济日报》总编辑范敬宜谈新闻宣传
经济报纸要善于做经济文章——与《深圳商报》总编辑高兴烈谈热点报道
办报断想
看似寻常却艰辛
回首军营18年
“小金库”的妙用
揭开“世界屋脊”的奥秘
人生,是为了创造美好——柯岩印象
《共产党员》的奥秘
圆了儿时梦
真正的男子汉——长篇传记《风雪多瑙河》读后
蓝天“演员”
动人心弦的演讲赛
我想有个“家”
养猫
钓鱼
妙手丹心绘新图

第四辑  域外札记
乌戈、“吴哥”
法老船上观东方舞——访埃散记之一
尊敬的哈卜鲁什先生——访埃散记之二
“埃及通”李景芳——访埃散记之三
“地中海新娘”的晚餐——访埃散记之四
“够意思”海珊慕——访埃散记之五

第五辑  报苑走笔
人才最宝贵
勤奋出才华
人生就是奋斗
开弓没有回头箭
为李朋义们喝彩
新的世纪新的追求
重振党报雄风
一部珍贵的人生教科书
团结奋进迎新年
鼓励“冒尖”
新家新年新气象
干起来,最美丽
思路清事业兴
开拓进取又一年
泪水伴我读佳作
优质精品创新绩
唱响改革颂
改革。也是生产力
“新华人”别无选择
赞“虎口夺食”
创造新成绩迎接新世纪
由赈灾义演引出的感悟
全凭一腔忠诚
魅力,即生命力
喜事·新事·大事
新年新追求
关键在一把手
任重道远再创辉煌
奔向新的前程
李朋义的人生追求
人生因创新而精彩
眼光·抱负·发展
播撒阳光的人
向马静看齐
我读“语丝”
饱含深情的支持
满腔赤诚为人民
为“时代人”骄傲
团结的颂歌
农民心中的丰碑
敬业精神赞
多为人民办好事
感人之处在追求
高奏凯歌再铸辉煌

第六辑  序与跋
苦辣酸甜当老总(《报苑随笔》代序)——我的新闻实践与心路历程
《人生是杯苦酒》自序
人生当自强——《自强人生——高兴烈评传》序
有朋自家乡来——《金融新闻写作》序
年轻赤诚的心——《李明新闻文论选》序
梅花香自苦寒来——《耕耘集》序
妙语连珠独具匠心——《交通安全用语集锦》序
新闻论苑添新花——《市场经济与舆论导向》序
《大潮歌》序
《望子成龙提高智商小百科》序
主编絮语
一部多彩多姿的新闻画卷——《交通短新闻获奖作品集》序
是党员,就是要好样的——《做标准的共产党员》序
《笔耕路》后记
《拾萃集》后记
《人生是一杯苦酒》后记
《报苑随笔》后记
《伏案拾萃》后记
《伏案拾萃》再版补记
《爱的心语》后记
《文海拾贝》前言
《文海拾贝》后记
附录  《拾萃集》序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